书城心理学家庭心理健康新概念
19034700000033

第33章 心理治疗方法介绍(4)

(2)进行过程:心理医生要不断地对患者进行语言引导,引导过程中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句的组织都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可以在事先录制好谈话内容,避免措辞错误。而患者则要集中注意力,在医生的引导下,仔细的体会身体的变化,使身心得到放松。

(3)治疗时间:此方法的治疗时间每次约为半个小时,每周进行6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4)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要吸烟、饮酒。各种有刺激性的饮料,也都要避免饮用。

十七、重新看待事物的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指通过改变患者对事物的认知,对其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心理学专家认为,许多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因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的认知偏差所造成的,认知偏差就是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认知疗法,能够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1.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这是进行认知疗法的前提,建立平等、信任的和谐关系,能够有利于患者向医生倾诉心中的问题,使医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尽快地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

2.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

(1)认知的概念: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Beck先生认为,人的认知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是指人对事物的初期认识,此时人对事物只是有了一个非常浅薄的认识,只有在出现应激事件的时候,才会在行为和情绪上出现反应,人们此时对事物没有更深入的思考,所以它也被称为自动思维。中级阶段是对事物有了更深入的评价和了解,对发生的某件事情能够形成一定的信念,与初级阶段相比较,此时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更加深入,它也被称为潜在设想。高级阶段就是人们对事物形成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评价,且这种评价已经根深蒂固了,不容易被改变,它也被称作策略。

(2)改变认知的方法:首先要帮助患者正确区分主观、客观。正常人都能够对主观和客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区分出哪些是主观的、哪些是客观的;一些患者在外界环境和药物的刺激下,有可能将主观和客观相混淆,无法对现实有个正确的评价。如:有些心理疾病的患者,总是疑神疑鬼,主观上会认为周围的人在陷害他,所以一看到别人在聊天,他就会认为别人在议论、陷害自己。尽管别人极力解释,他也不会相信。面对这类患者,心理医生就应该帮助其认识到他自己的认知错误。然后,在帮助患者正确区分主客观后,就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属于认知的第三个阶段,它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影响都很大,而且很难被纠正。常见的错误价值观主要有:思维方式呆板、痛苦和快乐的绝对化、对外界危险的把握出现偏差。

①正确认识危险度。一些患者总是将外界环境的危险度评价过高,而对自己应付危险的能力评价过低,这样就会使当事人出现惶恐、焦虑、不安等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面对这类患者,心理医生就应该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危险度,增加患者的自信,使其能够勇敢的面对一切。

②理性感受快乐和痛苦。还有一些患者,总会把快乐和痛苦绝对化,经常走极端。此类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认为达到目标就快乐,反之就是痛苦的。例如,学生认为学习好就会快乐,成绩不好就会痛苦。具有这种心理特点的人,很上进、很要强,但是他们的这种价值观与现实不符,所以就会导致痛苦。对于这类患者,心理医生要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直面现实。

③改变呆板的思维方式。有些患者做事情喜欢“一板一眼”,他们不仅给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规划好了条条框框,还为别人制定了一些计划。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人,做事很有规律性,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不断的努力,永远精力充沛,不能够疲倦,不可以懈怠。显而易见,他们为自己规定的那些应该、不应该的事情非常不符合现实。

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心理医生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要求的不现实性和局限性,使他们改变呆板的思维方式,树立灵活的自我约束机制。

十八、循序渐进的脱敏疗法

脱敏疗法是训练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为患者提供从弱到重、从小到大的刺激,循序渐进的锻炼患者的承受能力,使患者脱离对这种刺激的过度敏感。脱敏疗法主要适用于具有恐惧、焦虑心理的患者。

1.脱敏疗法的原理

它主要以恐惧、紧张所产生的根源为治疗依据。人们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是由于人对某种刺激因素的过敏所造成的。他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受到某事的刺激后,以后每次遇到相同的事物都会感到恐惧和紧张。

例如,有的学生有考试恐惧症,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学习状态也不错,可是一到考试前夕,就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甚至晕厥等现象。这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太关注考试成绩了,唯恐发挥不好,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如果一次考不好,下次就会更加紧张,如此循环下去,就产生了考试恐惧症。而脱敏疗法就是要帮助患者找到考试这一症结,通过由弱到强的考试难度和考试频率,来帮助学生重新建立信心。

2.脱敏疗法的应用

(1)空间脱敏法:指的是通过逐渐增加刺激的强度,来锻炼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对于患有考试恐惧症的人来说,心理医生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可以先不让他考试,隔一段时间后,使用口头提问的方法对其进行考核,然后慢慢过渡到模拟的真实考试场景对患者进行考试,而后就可以增多考试的频率,这样就能够帮助患者克服考试恐惧症了。

(2)时间脱敏法:它是指以时间为序,将患者对某件事物的恐惧反应和心理变化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对不同时间的心理感受分析,来降低患者紧张的情绪。我们还以考试恐惧症患者为例,对于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可以让他把考试前一天的心理感受、考试当天清晨的心理感受,以及在走向考场路上的感受、老师发卷后的感受、考试过程中和考试结束后的感受统统记下来,以后再碰到惧怕考试的时候,使用暗示法反复告诉自己:“考试不可怕,不要紧张,我一定能正常发挥的。”这样,随着治疗训练的次数增加,就会慢慢消除对考试的恐惧心理。

十九、历史悠久的气功疗法

气功是一种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养生保健活动,这项运动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和发展,在增强人们体质和治疗疾病等领域,均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医学专家经研究调查发现,气功对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对于治疗心理疾病方面,气功疗法则是运用主观意识,对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利用患者的意识控制,来达到肌肉放松、精神安宁、思想安静、呼吸匀称的目的,最终起到调节身心的治疗作用。这种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对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均有较好的功效。

1.气功疗法概述气功在古代时期被称为导引术,它是通过“入静”和“冥想”,来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人们对气功的越发关注,使用气功疗法治疗疾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经调查研究发现,练功后的人,普遍反映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记忆力增强,由此可见,气功疗法的确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功能。其实,虽然气功的历史渊源较长,但是它与现代医学中的一些心理治疗技术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与现代技术相比较,气功还会略胜一筹。例如,气功能够使人的身心得到调整,它能使人体大脑皮质进入到较为广泛的抑制状态,降低内、外界因素对大脑的刺激,同时还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2.气功疗法的运用气功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即人与环境的统一,自我的身心统一。由于气功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大,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的是练静功的方法。其训练的基点有“三调”,即:调身、调神、调息。

(1)调身:即调节自己的身姿,使全身所有肌肉和关节都处于松弛状态,但同时也能活动自如。它也可以配合一些意念的指导,最终达到不为自己意识到的境地。

(2)调神:指的是调节自己的意念,训练涌现在大脑中的思想和念头,这也被称为“调心”。这个训练讲求的是排除杂念,大脑中不断想着放松,或数字“一”。并把它们固定在身体的某一部分上(上丹田或下丹田),方能达到守住意念,最终达到入静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练习时一定要先从调身入手,最后再有目的的进行调神,当气功练到意念、动作与呼吸相协调,自我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时候,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3)调息:即调整呼吸,有意识的进行有规律的呼吸,一呼一吸,尽量延长呼气和吸气的时间,从而兴奋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调节内脏的功能。

二十、轻松活跃的工娱疗法

工娱疗法即工作治疗和娱乐治疗,它是通过劳动、工作、文娱及体育运动,来帮助心理疾病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困扰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下工娱疗法。

1.工娱疗法的原理在人类精神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性生产劳动起着主要的作用。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总会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不断的经受着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机体又要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以迎合环境的变化,从而与外界保持平衡。这些变化都是精神活动调节的结果,由此可见,“活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心理疾病正是由于机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大脑功能发生紊乱,使精神活动出现各种障碍,换言之,就是外界的刺激,使得平衡、适应被打破,人就会丧失正常的心理活动,出现孤僻、自卑的心理,与外界环境产生隔绝。所以,工娱疗法则能让患者置身于健康有益的活动之中,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的发作频率,从而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通过长时期的训练,能够改善患者对环境的恐惧感,重建人际交往,恢复工作、生活、社交的能力。

2.工娱疗法的注意事项这种疗法是通过工作、劳动、娱乐、文体活动等手段,来帮助患者巩固、提高疗效,防止心理疾病复发。工娱疗法不仅能够治疗各种心理疾病,还适宜于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在进行工娱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从事这项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业务素质,不要将工娱治疗区当成疗养区。对待患者要按时接送,严格交接。对于工娱疗法的安排,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要让其超负荷劳动。在患者劳动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各种工具要严格管理,以防发生伤人或自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