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教海点滴
19037800000004

第4章 “片追”流弊之种种(1)

一所学校不能没有升学率,但决不能只有升学率。如果不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一味地追什么升学率,那将是何种局面呢?

一、违背教与学双边活动相辅相成的法则

为了苦心追求升学率,一些教育工作者不去研究和追求高质量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而是组织人力编写各种练习题,分析高考动向,大讲高考信息,猜题、押题……于是,社会上有多年高考辅导经验的教师编写的高考模拟题铺天盖地。教师唯恐漏掉高考信息,拿来了东、西、南、北、中全国各地的不同习题,拼命地塞进学生的知识背篓。身陷题海的学生游上游下,翻来滚去。单调而重复的训练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本来是为了巩固、加强知识的记忆,结果却适得其反,产生了负效应,题海战术造成的“消化不良症”,导致相当一部分考生潜意识中抗拒考试。教师为了让学生多做几套题,各科互争课时,争“阵地”,轮番上阵,学生疲惫不堪。校长总觉得练得不够,把国家规定的双休日、寒暑假也用来补课。这种无休止的加压,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磨灭了学习兴趣,抹杀了学生个性特长,影响了身心健康,还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浪费了时光、消耗了精力,使学生完全丧失了自主学习,自我消化的自学能力。再说即使模拟题中涉及到了许多知识点,但对练习题堆积如山的学生来说,如同坐上特快列车上赏花,只是一闪而过,没有时间让他们踏上实地问个究竟。

纵然他们从中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真正得到获得知识的能力。加之各校图书资料缺乏,课余时间被占,学生课外知识十分贫乏。至于有的学生想经营一点自己的爱好,发挥一点个人特长,参与一点社会实践,那就更难办到———一没时间,二没精力,三要一切服从高考。所以,这种只讲灌输,不用启发的教学,恰恰不能应付高考。比如1996年高考作文题《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结果有用的大拇指被截了)和《截错了》(把健康的右腿截了)。许多学生对其寓意说不明,道不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原因是学生思路狭窄,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学生大脑功能的开发

为了应试,学校从高一年级开始文、理分科,过早地取消高考以外的课程,这不仅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左右脑的协调训练、平衡发展。如理科学生相对侧重数、理、化,多靠逻辑思维,它们基本上属于左脑管辖区;右脑管形象思维,而理科的学生恰好放松了文史、音乐、美术、书法等审美教育。可以说,右脑长期受到冷落,它的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而右脑的弱化又影响了整个大脑功能的发展。文科学生反之亦然,这样文、理科学生大脑功能得不到全面的开发。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的测验表明,人一生中只能开发脑潜能的,少年儿童中除了个别弱智者外,每个人都有可开发的智力资源。有些学生学业基础差,学习困难,绝不是他们天生脑子笨,而是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没有给他们良好的心理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故他们拥有的智力潜能处于沉睡之中。教育者如果疏导得法,就能唤醒并发掘其潜能,使之成为学习上的强者。反之,教不得法会使他们丧失开发的良机,他们的潜能就永远地沉睡了。

美国教育专家谢佐齐博士,针对我国目前的教育方法指出,中国的教育方法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严谨,具有十分严密的逻辑性和丰富的知识性,但缺乏创意精神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教学方法只注重训练了学生大脑的左半球,大脑的右半球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训练。谢佐齐博士还举例说,他在美国带过不少的中国留学生,许多学生考试成绩非常突出,但让他们来作三分钟即兴演讲,就会语无伦次,手足无措了。所以,他认为国内现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必须有一些适当的调整,增加一些开放式、交流式的教学方法的课程,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右脑的信息容量为左脑的100万倍,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本营。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无不具有严密的抽象思维和活跃的形象思维。但传统的应试教学,只强调学生记忆知识点、背模拟题,对左脑的语言区、计算区使用过多被称为“左脑教学”,这种教学抑制了右脑的功能。因此,我们要造就一代富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21世纪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发展,在各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左右脑并用,使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适应社会之需要。

三、重智轻德,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良性循环我们通常将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称之为智力因素,而将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称为非智力因素。就科学研究来说,智力因素是发明创造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助手”。非智力因素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获致良好的发展,智力因素又能促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加强和巩固。如是,则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便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之中。

然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多强调智力因素。如学校评“三好生”时“德、智、体”变成了“智、体、德”“智好代三好”。高校录取学生,只看分数是否“上线”,不看学生“表现”。于是,教师写学生的品德鉴定,只要学业成绩好就“一切均好”。相形之下,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习机”。

四、助长学校,教师,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目前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虽然已初步建立了人才交流市场,逐步取消大学生“统配”制,提倡双向选择、公平竞争,实行合同制,打破“铁饭碗”。但是,学历的高低在谋职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人们对眼前的利益自然不肯放弃,高考成了人人追求的目标。当然,这与我国教育的宏观结构和教育体制配套改革有关,尤其是我们还没有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素质教育评估机制。因此,分数、升学率成了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一些教育部门对校长的提拔、任用;教师的奖励、晋级、评先进等都以升学率为根据,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奖惩捆绑在一起,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校长言必说升学,办学指导思想就是盯着高考“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不学。似乎学生进校不是求知识,求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应试”。学校不是考虑如何创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发展的育人环境,而是挑选可以教育的青少年;教师既然不可能做到使人才的苗圃里万紫千红的“6丁”,于是只能做“伯乐”,只顾挑“千里马”。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把精力投向少数“重点”学校,于是诱发了地区之间、校际之间互挖墙脚,争“高素质”教师、争“尖子生”的“人才战”。结果导致了教育的恶性循环:重点学校门庭若市,学生拥挤不堪,班级人数达到了极限(70~100人);择校学生收费愈收愈高,屡禁不止;“薄弱学校”家长不远送,学生不想去,教师无心教,学校门可罗雀,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与此同时还造成了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经验相互封锁,学生之间不是互帮互学,而是互相嫉妒,在利益面前互不相让。败坏了教风,败坏了学风,败坏了考风。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高,层次愈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才不会脱离社会的需要。所以,“片面追求”

和“全面发展”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水岭,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变革,从发展的眼光看,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教育的必由之路。

(《宁夏教育》1997年1~2期)

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段时期内,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国家确定了一部分“重点”学校。这是在我国整体教育还处于十分薄弱的历史时期,即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的特殊措施。旨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先办好一批中小学。事实也证明了它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骨干”作用,适应了当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功不可没。然而,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面积上升,职教、成教遍地开花,幼教也十分喜人。各级各类大学逐年扩招,社会上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事实。而且与前几年相比,毕业生即时就业率有所下降。所以,出好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高科技突飞猛进,新产品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具有世界视野而又善于驾驭世界才能的综合型人才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国家果断地推行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完全符合我国教育发展规律,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仅靠少数“重点”学校的精英教育是不能完全担当此任的。而且,近些年来,许多“重点”学校的做法不仅对实施素质教育没有起到龙头作用,反而背道而驰。他们的办学指导思想,只是瞄准升学率这一个靶子打。学生也只能“只读圣贤书”(只读应试科目的书)。如有的学生用红笔勾画应试课文的“重点”,到了“红”胜过“黑”的程度。在“重点”中找“名师”“名校”应在自然中生成“重点”“精髓”中寻“精髓”,他们的知识面趋向一个“点”。在学生的心目中读书就是只读课文中的重点,读书仅仅为了应试。请想想,这样怎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达到开智育人呢?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和实践能力强的一代新型人才,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呢?

我们的传统教育本来就存在着“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思想,认为只有升了大学才能“光宗耀祖”,才叫“人才”,或者步入仕途,算有出息。我们的许多“重点”学校正好迎合了这种思想,躺在“重点”这块天赐的金字招牌上,大念自己的应试经。如偏要将园垣载,念成园垣圆。而且靠这优越的“天时”“地利”和聚集的“骨干”教师、资优学生的“人和”,即使不认真耕耘也能旱涝保收,获得升学率第一的好收成。可是他们从未反思过这虚假的现象,总是引以为荣,甚至有点“为富不仁”,一味地大肆“炫耀”升学率;加上社会上和政府部门,某些分管教育的人竭力鼓吹“状元郎”;甚至连某一“神圣”的学府也出现了“状元墙”。自然“重点”学校成了学生、家长、教师向往的地方。于是每年都有大量家长送子女,教师找“窍门”,一同集结于“重点”的旗帜下应试会战。

“重点”学校本来就有比一般学校有着优越的办学条件,加上资优学生的集结,自然升学率很高;升学率愈高,云集的资优学生愈多,而“重点”学校优选进校生的条件越高,升学率也越高。“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走上了良性循环。于是“重点”学校真可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思进取,不谈教改,只讲升学率;谈素质教育也只是为装潢门面而已。

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好的教师也只能仅为应试大动脑筋,而不可能在他们面对的优秀学生的基础上“求新、求异、求变”,只求学生能上分数线。因为一旦有了升学率,一切利益接踵而来。如:某一“重点”学校由于大念“升学率经”竟然荣获“素质教育结硕果”的桂冠,校长个个荣升,教师沾光。“重点”学校的优厚待遇,也自然使普通学校眼馋。于是“重点”学校吹什么风,普通学校就下什么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阻力增大,步履维艰!尤其是一些“薄弱学校”,他们“貌不惊人”,生源来自“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过了“筛子”、过“箩儿”筛选后留下的“次品”。于是,升学率无法与“重点”相比。因此,家长不想送,学生不远去,教师无心教,社会舆论糟,领导看不起,福利待遇少;即使他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摆脱在升学率上的恶性循环和个人的厄运。所以,尽管他们在升学率上推了“光头”,可还是不服输,用他们的话说:“‘重点’学校校长和教师敢跟我们换个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