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张梅
每个人在生活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各种选择,有时候人们面对两难处境,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保证完全符合自己的需要,因而在取舍之间、进退之间反反复复地考虑,无法做出决断,陷入矛盾挣扎与迷茫无助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动机冲突。
强烈的动机冲突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大量消耗人的精力,令人心烦意乱、焦虑不安、精神涣散、无所适从。迟迟无法做出的重要抉择,会紧紧牵住人的心思,使人不能安心做其他事情,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受到影响,不良的情绪还成为心理障碍的温床。假如动机冲突处理得不好,当事人做出错误的选择,那么还将酿成更为长久、难以补救的不良后果。
一、大学生常见的动机冲突
大学生正在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自我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此时有众多的需要等待满足,新的需要还在不断产生。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空间迅速扩展,所接触的外界事物日益丰富,因而可供选择的目标令人应接不暇。在这种情形下,动机冲突自然就发生得比较频繁和强烈。大学生的动机冲突,大部分是围绕个人发展的问题展开的。下面是大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动机冲突:
——想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又舍不得减少娱乐时间。
——既想拥有健康体魄,又不想在锻炼时吃苦受累。
——想抓住机遇展示自己的才能,又怕出现失误、暴露缺点、在竞争中失败。
——如果多花一点时间与同学一起玩,就可以与他们相处得更亲密,但是觉得太浪费时间;如果多花一点时间学习,又觉得容易被其他同学疏远。
——看课外书、上网等等很入迷,影响了学习。不做这些,心里又想得发慌。
——对自己目前的专业已失去了兴趣,既学不进去,又不想失掉毕业文凭。
——是在专业上多下工夫学习追求优异成绩?还是分一部分精力在其他方面追求全面发展?
——是迁就同学的个性和习惯,维持表面融洽的关系?还是冒关系破裂的危险,坦率指出同学的缺点与陋习?
——不同意父母或老师的看法,不想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但又怕触犯他们。
——有些事如果瞒着父母就可以做,但心中会感到不安;如果告知父母,很可能被阻止或受到干涉。
——加入哪一个社团?
——课余时间用于学习,还是打工挣钱?
——接纳谁为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
——有一段不太如意的感情,断还是不断?
——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父母非常辛苦,是勉强坚持学业,还是弃学去挣钱?
——毕业后是就业,还是攻读研究生?
——研究生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方向?
——毕业后去什么单位工作?
——毕业后去什么地方定居?
——是去国外留学,还是留在国内发展?
以上种种动机冲突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和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它们是大学生经常必须面对的,也是他们非常关注、渴望得到解决的心理冲突。大学生因为这些冲突而体验到的烦恼,其实就是成长的烦恼。
二、动机冲突的基本类型及其本质
怎样才能处理好动机冲突呢?要妥善处理动机冲突,首先需要了解动机冲突的原因,把握动机冲突的本质,然后才可能寻求化解之道。基本的动机冲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双趋型冲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的这段话是对这种动机冲突的典型描写。当一个人面前有两个目标,两个都符合个人的需要,但目前条件只允许选择其中之一,到底选择哪一个呢?选择任何一个,都意味着舍弃另一个,都会留下缺憾。对两个目标都想趋近的动机之间发生了冲突,这就是双趋冲突。
2.双避型冲突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两个目标,两者都不符合人的需要,但是不得不从中选择一个。选择这个,不满意,选择那个,也不满意。对两个目标都想回避的动机之间发生了冲突,这就是双避冲突。
3.趋-避型冲突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如果在一个目标上同时包含了两方面的特性:既明显地符合个人的一些需要,又明显地不符合个人的另外一些需要,那么,就容易使人在是否选择它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进退两难。如果选择它,有弊端;不选择它,又有损失;只想得到好处,不想得到坏处,这又办不到。对同一个目标既想趋近、又想回避的动机之间发生了冲突,这就是趋-避型冲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利与弊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无法分割。因此,得到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如何取舍,是平息内心冲突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动机冲突除了以上三种典型的类型,还有一种实际生活中常常出现的较复杂的动机冲突,可以称之为多重动机冲突。它是指在同一时间,人们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的目标,每一个目标都各自包含了若干有利因素和若干不利因素,要求人们只能从中选择一个目标。这时候,双趋型冲突、双避型冲突、趋-避型冲突都会出现,并且互相纠缠在一起,使人们的抉择更加困难。
三、应对动机冲突的策略
一时的烦恼,有助于人的成熟,而无休止的动机冲突带来的持久的烦恼,却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并且延误个人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出现了动机冲突,最好能通过合理的程序、方法及时加以处理,以便明确目标,轻松前进。既要避免反复纠缠,久拖不决,也要防止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或一时冲动进行“快刀斩乱麻”式的抉择,那样容易忙中出错,令人追悔莫及。
这里就如何妥善处理动机冲突,向大学生提供四点策略,构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对目标进行评估
首先对所面临的一个或多个目标逐一进行评估,确认每一个目标所包含的所有的利与弊。具体评估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目标对个人的价值,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未来目标达成之后带给人的实际满足感,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必要时可以用分类、列表、相互对照的方法,将各个目标对于自己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加以分析、对比、评价。完成这一步,需要搜集充分和准确的信息,还要有客观全面的认识。
第二步:在利与弊之间进行权衡
把第一步所得到的有关目标的所有的利与弊加以比较,让利与弊互相冲抵。然后看对某一个目标来说,是利多弊少,还是弊多利少;或者对两个、两个以上的目标来说,其中哪一个的利最大或弊最小。
第三步:作出选择
选择所遵循的原则很简单,就是取利舍弊。对于双趋冲突来说,在两个都有利的目标当中,选择那个有利因素较多的;对于双避冲突来说,在两个都不利的目标当中,选择那个不利因素较少的;对于只有一个目标的趋-避型冲突来说,若目标的利大于弊,就选择它,若弊大于利,就放弃它;对于多重冲突来说,要在多个目标中选出利最大、弊最小的目标,也就是利弊相抵之后仍具有较多有利因素的那一个目标。这一步看起来简单,其实恰恰是最多人难以决断的地方。因为动机冲突之所以让人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根本的原因在于目标的利与弊之间、利与利之间、弊与弊之间程度非常接近,以至于难分高下。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依据,就难以得出结论。
第四步:做好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
第四步:这是能否成功做出选择的最关键的一步,即当事人必须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心理准备。这一点要求人们不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都一定要自觉自愿地为之负责。这时候,究竟该选哪一个目标就不再依赖利弊因素了,而主要取决于个人是否愿意、是否能够承担得起某种选择所带来的全部的利与弊,其中主要是指对弊端的承受能力。实际上,选择的关键已经从目标的利弊之辨,转移到了对个人承担后果的态度、意志、能力的考验上面。当你面临一个困难的选择,如果你愿意而且能够承担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那么就做选择;如果不能承担一切后果,就不要做任何选择,即使你做了选择,也必定能善始善终,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放弃。只有当一个人准备好去承担一切后果的时候,他才能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全心投入地为目标而奋斗,他所做的选择才是好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大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之后,还必须注意一点:要相信此时此地的选择是最好的。不要反复去考虑已经过去了的、决定了的选择,也不要无端地担心将来会失败。应当集中精神在已选定的目标上面,千方百计地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全力以赴地争取实现目标。
经过合理的心理决策程序,加上勇于为自己承担责任的一份坚定和自信,大学生对所面临的各种动机冲突做到及时、妥善地处理,就一定不难做出满意的选择,并且一定会从中获得心理的成长,今后能够更为坦然地迎接生活的种种挑战,逐步迈向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