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方法谈
19038600000019

第19章 教子求知方法谈(1)

家长教子求知是家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孩子今后能否成才的关键所在,是摆在当今社会每位家长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家长教子艺术的具体体现。因此,家长对此不可等闲视之。

家长教子求知的内容要因孩子年龄而异,因孩子成长中的实际情况而定。首先,要根据孩子年龄阶段的不同,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其次,要根据孩子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再次,还要根据孩子上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进入中小学,智育的实施及其任务的完成主要由学校和老师承担后,家长重点抓好何种教子求知的内容,显得异常重要和迫切。应该看到,家长教子求知的内容方方面面,其特点也明显有别于学校,但理应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这就是:与学校和老师紧密配合,重点抓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抓好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训,抓好学习方法、家庭阅读方法、应试方法以及收看电视、上网的科学指导,等等。

与上述教子求知内容相适应的,家长还应有自己的教子求知方法。教子求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适合各门课程和学科求知的普遍的一般方法;第二类是适合某一门课程和学科求知的特殊的个性方法;第三类是求知过程中采用的其他实用具体方法和技能。

这里我们重点选择了家校结合法、学习兴趣培养法、学习习惯培养法、学习方法指导法、学习能力培训法和非智力因素培训法等10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子求知方法,进行了有益探讨,以供读者使用和借鉴。

家校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促成长——家校结合法

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都有着参加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的经历,又有着接待教师家访和“电访”的感受。岂不知,这些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和“电访”等,都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家长教子方法。而家校结合法,即家长采用多种教育措施和手段,主动与学校和教师密切合作,争得学校和教师给家庭教育以科学指导,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子方法。它是家校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科学教子方法。

一、家校结合的优势互补与事半功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首先,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它的情感感染性。因为家庭教育是在家长与子女之间进行的教育,两者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因而有着情感的感染性。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所讲过的“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就是对这种情感感染性的真实写照。又如,它的鲜明针对性。如果说学校教育中教师讲课针对的是全班几十个学生的话,那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针对的仅仅是子女一人或几人。再如,方法灵活性。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可以预先安排好一定的课程内容和授课程序,家庭教育连授课地点和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不受上述诸种条件的制约,灵活多样,“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教育环境条件的差异性。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条件很好,非常有利于子女全面健康成长,而有的家庭连起码的教育环境条件也不具备,非常不利于子女的全面健康成长。又如,家长自身素质和教育方法的差异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自然的首任老师。但其自身素质和教育方法却各有所异,大不相同,甚至产生巨大的差异。有的家长能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而有的家长则极易感情用事,好走极端,要么娇惯溺爱孩子,要么“棍棒教子”。再如,有些家庭教育信息相对闭塞,观念比较陈旧。不少家长虽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但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往往习惯性地运用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去教育21世纪之初的子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次,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如,它的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和明确性、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教学组织管理的严密性及师资队伍一般都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等。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在情感感染性、鲜明针对性和方法灵活性等方面,远不如家庭教育。

坚持家校结合法,可以实现两者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它既可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又可以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还可以实现两者最大限度的互相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这一目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同样,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两者结合则相得益彰,互相分离则事倍功半。因此,家长自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掌握家校结合这一科学教子方法,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

二、学校和教师要给家庭教育以科学指导

在家校结合中,学校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科学指导责任。为此,学校和教师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及时召开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会,进行家访和“电访”

当前,围绕着要不要开家长会、进行家访,新形势下如何开好家长会、进行家访,在家长、教师中有着不同意见的争论。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会和进行家访应该进行改革,但其历史和现实的地位作用,又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得了的。应该看到,家长会和家庭教育咨询会,既是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共同探讨研究某些带有倾向性问题,介绍交流教育子女经验的重要方式。家访和“电访”是教师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有助于教师与家长互相沟通信息,商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这种方式灵活机动,针对性强,指导具体,深受家长们的欢迎。作为家长应主动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会,热情接待教师的家访和“电访”,与学校和教师互相沟通信息,客观反映孩子的情况,共同做好孩子的工作。同时,积极为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会的改革出谋划策,以提高其实际效果。

(二)认真办好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庭教育质量能否提高,关键是家长素质的提高。而认真办好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包括办好“父亲学校”与“母亲学校”和“孕妇学校”等,正是提高家长素质,给家庭教育以科学指导的重要举措。如,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为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将全体家长分设若干组,并给各组家长提供一些实际建议。如对低年级组,重点是指导家长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中年级组,重点是培训家长怎样为孩子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对高年级组,重点是进行“如何培养自觉自立、自强不息”的培训工作;而对少年期组,则对家长举办若干教育专题,并专门开设了“专家信箱”

和“专家咨询处”等。这样做,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指导有力,富有操作性,很受家长欢迎。作为家长,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家长学校的学习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在家校结合中,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改进工作作风。要深入学生家中了解家庭教育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好家长会,并与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开办现实性、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要防止把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演变为指挥,把对家长的学生情况介绍演变为对家长的“告状”和“训斥”,以及只重视学生的智育指导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指导等错误倾向,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和效果。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切实把家庭教育搞得更好。

三、家长要在家校结合中主动与学校和教师合作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家庭教育的实际承担者和实施者。他们对于能否搞好家校结合,促进子女全面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要求他们必须主动与学校和教师密切合作,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自觉与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

在实践中,家长由于年龄、经历、学识和经验的差别性和局限性,往往会对学校教育产生诸多的不协调一致。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的不协调一致。一般来讲,家长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往往习惯于用传统教育观念来教育子女,因而与学校教育产生不协调一致。教育方法的不协调一致。

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也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搞“棍棒教子”,还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看成“一朵花”,习惯庇护孩子的缺点错误等,因而与学校教育产生不协调一致。教育期望值的不协调一致。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子女,尤其是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期望值过高,因而与学校教育产生不协调一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了改革。这对于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并对子女具有适当的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

(二)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和家长会

家长不能把孩子推给学校而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过多地指责、抱怨学校和教师,损害其良好形象。而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和家长会,以提高自身素质,了解更多信息,配合学校教育承担更多的责任,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要善于抓住开家长会的机会,加强与教师和子女的沟通

这是家长与学校和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孩子工作的极好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会开过后,如何面对教师的批评,部分家庭中常常会发生如下情况:家长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感到面子上不好过;家长不加分析,感情用事,对孩子进行狂风暴雨式的批评、斥责,甚至打骂;孩子感到压力很大,不知所措,或破罐子破摔,或一蹶不振,使他们微弱的上进心丧失殆尽等等。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第一,进行冷静分析,找出孩子的努力方向和今后改进措施;第二,与孩子谈心交心,进行沟通,鼓励孩子克服不足,并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第三,家长反思自己的教子得失,改善家庭教育;第四,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共同努力使孩子不断进步。

(四)要注意维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形象

孩子上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容易出现不尊重教师的现象。如,感到班主任对学生不一碗水端平,处理问题不公;发现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有错误,孩子提出后非但得不到表扬,反而受到批评;孩子学习偏科,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教师讲课不好好听;甚至抓住教师的某些弱点,背后起外号,议论教师,等等。这些都是不尊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错误行为,也影响孩子的思想情绪和正常学习。对此,家长应慎重对待,并妥善加以处理。

首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倾诉,具体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原因。不要动不动就批评孩子一顿,或与孩子一起发泄对教师的不满。其次,要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的表现,并善意地反映孩子的一些正确想法。

再次,对孩子确属不尊重班主任和教师的错误行为要进行严肃批评,同时注意了解情况,多从正面赞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先进思想行为。另外,还要教育孩子多从自身找原因,并正确对待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一时疏忽和过失。要使孩子从小学会宽容,注意尊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逐步适应任课教师的讲课风格和特点。必要时家长可鼓励孩子与教师当面交谈,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做,可以改善师生的关系。

(五)要虚心向教师学习请教,加强相互沟通

在家长与教师的相互配合上,家长应当更主动一点,虚心一点,靠拢一点。要虚心学习教师教育学生的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主动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尊重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和要求。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当。要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能庇护其缺点和错误。总之,要主动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做好家校结合的各项工作。

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习兴趣培养法

2005年1月出版的《北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长指导读本:为了孩子》一书,曾刊登北京《一百五十名教育专家给中小学家长的五点建议》,其中之一,就是“要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而学习兴趣培养法,即家长采用多种措施和手段,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对求知表现强烈欲望的教子方法。它是培养孩子持久学习兴趣的科学教子方法。

一、兴趣是孩子的学习之本和求知之本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者,即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喜好的情绪和情感。而学习兴趣,则是人们对学习表现出喜好的情绪和情感。学习兴趣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也是孩子的学习之本和求知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