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方法谈
19038600000033

第33章 教子审美方法谈(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也不例外。审美素质是孩子全面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家长教子审美,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观点,提高孩子感受美、鉴赏美、享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其情操,净化其美好心灵,而且有助于孩子育德、益智、壮体和健心。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审美方法的重要作用。早在西周时就设有“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的教育传统,并把“诗、书、礼、乐”作为主要教育科目。鲁迅说过:“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俗话中也讲“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美壮体”和“以美健心”等。这些都是对审美特殊作用的真实写照和高度概括。

家长教子审美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指导孩子具体感受和欣赏音乐、绘画、舞蹈等各种形式的艺术美,提高其审美能力;对孩子进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启蒙教育,让其在艺术实践中提高自身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其情操;与孩子一起创建良好的家庭审美环境和条件,让其注重与维护家庭环境美、仪表美和言谈举止美,培养其审美情趣;带领孩子外出参观和游览,指导孩子体验、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其美的心灵,等等。

而家长教子审美方法,即家长在实施教子审美教育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手段和程序,是培养和提高孩子审美观点与审美能力的科学教子方法。

这里我们重点选择了艺术陶冶法、音乐养成法和绘画辅导法共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子审美方法,进行了有益探讨,以供读者使用和借鉴。

艺术陶冶益处多审美方法要科学——艺术陶冶法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讲过:“艺术是各民族的最早的教师。”中国著名教育家朱光潜也说过:“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这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同样也需要艺术陶冶,尤其是家庭艺术陶冶。而艺术陶冶法,即家长通过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审美教育,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促使其育德、益智、壮体、健心的教子方法。这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教子方法。

一、艺术陶冶对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有何益处

何谓艺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艺术者,即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具体表现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孩子的家庭艺术陶冶,不同于艺术专业的系统培训。它虽是一种艺术启蒙和艺术入门,但对于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却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多方面的益处。

(一)艺术陶冶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人们通常所讲的“以美育德”、“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等,正是对艺术陶冶所发挥的这种特殊作用的真实写照。孔子非常重视艺术陶冶的教育作用,曾把“诗、书、礼、乐”作为当时的主要教育科目。“乐”者,即音乐、乐曲也;“诗”者,即歌词也。古人还倡导“诗言志,歌咏言”,“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而长其言”等思想。可见,从小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可以对其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影响,使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二)艺术陶冶有益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

人们通常所讲的“以美益智”和“学艺术的孩子更聪明”,就是对艺术陶冶这种作用的真实反映。艺术陶冶与智力开发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实践反复证明,艺术陶冶可以使孩子大脑更加发达,促进孩子的大脑不断发育;可以扩展孩子的知识视野,激发孩子的求知热情;也可以开发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孩子更加聪明起来。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音乐与美术有微调大脑的能力,协助大脑更加专注于其他种类的学习,且无论年龄大小、孩童均能从音乐与美术的学习中受益。(铁志英,焦子编.《教子成才秘诀》,知识产权出版社)

(三)艺术陶冶也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健康包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艺术陶冶可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挥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发挥“以美壮体”的作用,即以艺术陶冶促进孩子身体健康的作用;二是发挥“以美健心”的作用,即以艺术陶冶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作用。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生活于浓厚艺术氛围家庭中的孩子,一方面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体态健美;另一方面,性格开朗、乐观、活泼、坚毅、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它证明了,艺术陶冶既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

应该看到,绝大多数家长不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和艺术教育者,有的对艺术略知一二,还有的甚至是“艺术盲”。如何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是家长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十分细致和耐心的工作。但经过努力,家长照样是可以做好这项工作的。这里需要家长从多方面做出努力。

(一)让孩子置身于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之中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许多孩子从小就喜欢在地上、墙上和纸上画画,喜欢听电视中的音乐,还有的喜欢唱歌等。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发现了这种情况,不要责怪,更不要打骂,而要支持和鼓励,并有意识地创建一种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让其在无意之中受到艺术熏陶。如,给孩子购买一些画书、画片、卡通片和画笔,让其自由自在地画画;购置一些录音机、VCD、乐器和唱片,给孩子播放一些健康有益的好听曲子;演奏一些少儿歌曲,并有意识地教孩子学唱一些歌谣、歌曲和戏曲;带孩子出去看画展、听音乐会;外出旅游,回归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观看蓝天白云、湖光山色;经常与孩子一起读童话故事、唱儿歌、跳跳舞、做做音乐游戏等。总之,要使家庭成为家长帮助孩子接受艺术陶冶的大课堂,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二)善于发现、支持和引导孩子的艺术兴趣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兴趣的。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弹钢琴,或曲艺表演,还有的喜欢写诗、写小说等。另外,孩子的艺术兴趣有的相对稳定,也有的则经常发生变化,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凡是孩子喜欢的艺术兴趣,他都想亲自干一干,尝试一下。

而对某种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进行学习,并长期下功夫坚持下去者,往往会获得艺术上的某些成功。家长对孩子的艺术兴趣,要善于发现、支持和正确引导,千万不可无理指责、打骂,千万不可以自己的艺术兴趣来代替孩子的艺术兴趣,将孩子的稚嫩的艺术细胞扼杀在摇篮之中。查尔斯卓别林自小喜欢当演员,正如他自己所讲的:“无论我做什么,我始终不曾忘了要当演员的最终目标。”尽管他从小就遭受父母离异、家境贫困的痛苦,但其母亲在极其艰难困苦条件下,发现、支持并引导他从事这一事业,终于使其成为世界著名表演艺术大师。卓别林曾回忆说:母亲是他的榜样,她的鞭策是成功的动力。可见家长善于发现、支持和引导孩子的艺术兴趣,对于其今后事业成功是极其重要的。

(三)善于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

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不是一时的短期的事情,而是经常的长期的事情。尽管将来只有极少数孩子能终身从事专业艺术工作,少数孩子可以成为基层单位的文娱骨干,而绝大多数孩子只能把艺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但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仍然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国内外专家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研究表明,一般来说,3~5岁是孩子音乐启蒙的最佳开始时间。其中,歌唱能力,最佳开始时间一般是3岁;读谱能力最佳开始时间一般是4~5岁;弹奏乐器最佳开始时间一般是5岁半。孩子绘画最初阶段,即“涂鸦阶段”,一般从1~2岁开始。(晨曦 编译.《美国父母家教的科学方法——世界一流的素质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效果就会事半功倍。错过了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四)注重保护孩子学习艺术的积极性

孩子学习艺术的过程,是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他们的每一项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家长要注重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孩子的学习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要热情支持、鼓励,决不能斥责、讽刺和挖苦。

对孩子的艺术造诣,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不要有过分的奢望。要顺其自然,适度引导,因材施教。对孩子的艺术天赋,要倍加爱护,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训练班,拜师学艺,深入钻研,努力加以提高。

三、坚持艺术陶冶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坚持艺术陶冶法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纠正艺术陶冶中的种种思想误区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意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错误舆论导向的影响,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在艺术陶冶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思想误区。其突出表现为:一是艺术陶冶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他们对孩子实施艺术陶冶,不是为了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而是希望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好在中考、高考中加分,将来就业时能从容面对竞争。还有的是为了将来当著名影视明星,挣大钱,有地位,光宗耀祖。为此目的,他们不惜一切成本,不顾孩子实际情况,逼着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兴趣班、特长班,致使孩子疲于奔命、忙于应付,艺术的快乐和享受在孩子心目中显得无味。二是艺术陶冶中的急功近利倾向。艺术陶冶是快乐的,同时又是艰苦的,它是需要孩子付出艰辛劳动的。但有些家长不惜挖空心思,请客送礼,以不正当手段让孩子顺利通过各类级别的艺术考试,获取各种比赛的证书。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实际上毁了孩子的一生。三是艺术陶冶中的主观代替倾向。少数家长不是按照孩子的兴趣意愿学习艺术,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兴趣爱好,逼迫孩子学习某种艺术。有人调查过,某小学一个班有40名学生,竟有38名学生参加钢琴班学习。其中,多数学生是父母主观代替孩子报名,并强迫他们学习钢琴的。这种做法恰恰背离了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的原旨,也是不可取的。

(二)要贵在艺术陶冶,不宜过早确定孩子的艺术专业

家长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不同于专业艺术院校的学习,它是一种艺术启蒙、艺术入门,贵在艺术陶冶。一段时间内,孩子在绘画、唱歌、舞蹈或文艺表演方面一时取得一些成绩,甚至获得多种奖励,不等于他终身喜欢并从事这种艺术专业。他们的兴趣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发生变化的。

家长切不可头脑发热,一厢情愿地过早为孩子确定某种艺术专业,而要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的变化。孩子确有某种艺术特长,且具有相对稳定的兴趣和爱好,还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家长就应支持和鼓励他们报考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方法和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虽小,也不例外。这是人之常情。家庭艺术陶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方法和能力。就是说,通过艺术陶冶,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如何热爱美?用什么方法去审视美、欣赏美和鉴赏美?等等,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具体采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与孩子一起讨论怎样打扮才算是美的,以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与孩子一起外出接触大自然,以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自然美;与孩子一起观看电影电视,并一起进行讨论,帮助他们提高分清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与孩子一起观看音乐会、演唱会和文艺晚会等,欣赏音乐作品,启发他们边听边想边说,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与孩子一起观看画展,欣赏名人字画,以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欣赏水平,等等。总之,要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方法和能力。

音乐养成启蒙始陶冶性情益终身——音乐养成法

被毛泽东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曾讲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见,音乐对于人,尤其是对于未成年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音乐养成法,即家长通过声乐和器乐的养成教育,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音乐启蒙,以促使其全面健康成长的教子方法。它是对孩子进行艺术陶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