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19041900000041

第41章 后记

在别人眼里,我曾经是一名受人欢迎的英语教师,也有作为一名外国文学专业教师所具有的美好前景,然而我却一再执意改变生命的航向,并承受着由此带来的磨难和苦恼。这诸种改变,在我看来却都顺理成章,对身处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亦甘之如饴。或许,在他人看来,我的人生中还有许多别的更好的选择。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闲暇时我曾对自己所走的路进行过一个剖析,诧然发现,自己所有的痛苦与快乐之源,都来自于高中阶段在心中确立的一个理想:做一名文化翻译者。出于这种追求,冥冥之中我下意识地先后选择了英语专业、民族学专业和人类学专业。内心里,我最希望自己以一名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的身份而存在。这份自我期许,来自于以下四个因素:从小对书的喜爱,想有所作为的雄心,父亲对我的期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和对中国现实状况的关怀。这条路走到现在,面对这么一份自己也不甚满意的答卷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问题,我偶尔会陷入对自己的深刻怀疑之中。我不知道,若假以时日,在勤琢磨苦钻研的基础上,我能否成功地挑战自我。

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三年学习生活如白驹过隙一般匆匆而逝,留下了人生许多美好回忆。博士毕业已经两年了,在即将踏向美国贝勒大学做博士后的又一征途之际,这本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来的专著,不知道是否算是交给关心我学术成长的前辈学者的一份或许不太令人满意的答卷?

导师高丙中教授勤于治学,宽容慈和,同时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我对他的感激之情是无以言表的:他给了我机会,使我的学术之梦有了实现的可能。入师门以来导师为我的学业进展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而我出于自身的愚钝,没有取得足够的进步。我寄希望于自己将来的学术成长,能够让导师略感欣慰。此外,导师一家对我和我的家人也倾注了许多关心:师母邹明华副研究员在我最沮丧困顿的时候给了我鼓励,11岁的达文和4岁的达雅让我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得到了很大的快乐,他们还一起高兴地接纳了我的孩子开兴在暑假里对他们生活的短期叨扰。2005年的除夕夜是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我们几个留在北京学习,没有回家过年的博士生,应邀与导师一家一同过年守夜。与导师一家的交往,是我人生中得到的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北大学习期间,我选修以及旁听了好几位老师开的课程,领略了诸多老师的学者风采。他们是:马戎教授、蔡华教授、王铭铭教授、麻国庆教授、阎云翔教授、谢立中教授、张静教授、戴锦华教授、赵旭东教授、朱晓阳教授、赵彬教授、Professor Mary Scoggin等,我很感激他们授予的知识,他们为学的认真和执著将会一直激励我继续探索,我还希望今后能够得到他们更多的鼓励、批评和帮助。迫于修业年限的限制,我没有听到北大更多老师的课,这是我引以为憾的。研究生院的生玉海副院长、郑兰哲博士和现旅居日本教研的周星教授给过我真诚的帮助,社会学系的潘乃谷教授、刘旭东书记、佟新主任、申容老师、于晓萍老师和系资料室的王老师、金老师给我提供了学习上的方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参加我的博士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的马戎教授、庄孔韶教授、王建明教授、翁乃群教授、方文教授、麻国庆教授、赵旭东教授等以及匿名评审拙作的诸位老师在盛夏酷暑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致以真诚的感谢。教授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文中不尽人意之处,当属学生愚笨、学识浅陋所限。

在中南民族大学读研期间,我得到了中国南方民族史学专家吴永章教授和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柏贵喜教授的倾心指导和鼓励,这使我具有初步基础,并对从事学术活动有了一定的信心。孙秋云教授和田敏教授也一直给予了我很多的建议、指点和帮助,关注我学业上的成长,我对他们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我现在工作所在的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的有关领导对我的学术成长充满了关切、鼓励和期望,给我的科研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旅游学院的陈特水书记、黄艺农院长、夏赞才副院长、蔡炳华副院长、黄丽萍副书记、郑焱教授、许春晓教授、徐飞雄教授、李敏副教授、刘焱老师、徐燕老师、伍雷老师、曹军辉老师、汤静老师等领导和同事给了我许多支持、帮助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的田野调查能够成功,是与山江博物馆的馆长龙文玉先生和他的夫人吴爱仙女士的全力支持和理解分不开的。他们对苗族的热爱和对后辈不遗余力的支持让人感动。他们的儿子龙晓飞、龙晓青和龙晓波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巫师龙安松、民二中的教师龙代宇、山江镇政府的欧金辉镇长、龙金先书记和欧介中主任、在凤凰县法院工作的吴正先叔叔、曾任凤凰县招待所所长的吴荣炳叔叔以及婶娘为我的调查提供了许多方便,他们不仅有时陪伴我四处奔走调查,同时还是我最好的信息提供人。我将这一本专著奉献给他们和那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并对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这些年我能够奔走求学,首先要感谢可爱的儿子吴开兴。我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让孩子从小就饱受思念母亲之苦。我无法忘记,一岁多的孩子,为了和正在准备复习考试的父母亲一起上床睡觉,多少个夜晚一个人独自在客厅的长沙发里默默地在泪水汪汪中等待。而为人父母的我们,却沉溺于书的世界里,一再地在约定的时间里没有出现。当我们在万籁静寂的午夜时分匆匆放下手中的书本,抱熟睡中的孩子上床的时候,依然看到儿子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泪花。那时候,年幼的孩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最不喜欢读书的人了,读书的人说话总是不算数。”我也无法忘记,有一年过完春节,当我和孩子的爸爸即将又一次一起动身去武汉读研究生的时候,两岁半的孩子举着夏天穿的两件衣服,扬着脸对我说:“妈妈,你帮我穿上这衣服吧。你说我穿夏天衣服的时候你就回来,我现在就穿上,你不是可以不去了么?”我更无法忘记七岁的孩子小小心灵里的疑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妈妈那样,和我每天都在一起,陪我一起玩呢?你就不能不读你的博士了么?”

现在,十二岁的孩子已经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面对即将到来的初中阶段和今后的求学,他满怀期冀与雄心。也已经长成一个即将升入初中学习的大小伙了。

我的爱人吴曙光在我们结婚十一年的日子里为我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使我得以一直保持学习的心态和锐气,对此我深为感激。

朋友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无法用言语表达他们多年来对我的鼓励和肯定。商务印书馆译作室的李霞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龚浩群博士、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康敏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杨春宇博士、吴晓黎博士、2004级的博士候选人周歆红和李荣荣、2005级的博士候选人夏循祥、2006级的博士生马强、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的博士生孟慧新以及社会学系2003级博士生班集体的刘莉、栗晓红、张浩、张美川、姜海燕、谢诤和其他同班学友、2003级的硕士生王静、欧阳敏、薛铭财、孙东波、梁中桂以及其他师弟、师妹都给予了我许多问候、鼓励和帮助,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写满的全是快乐与进步。一个相交相识已达十多年的朋友圈也给予了我许多精神鼓励。他们是:邹文平、陈洁、向亿平、黄彦军、刘海燕、魏甫华、江平、江涛、周觉、邓军、赵玉君、肖海花和周劲翔夫妇以及其他许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出的朋友。对所有给予我鼓励和温暖、关爱的人和事,我都一一铭记在心。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生一痛,家中两位老人的过世让我每每忆起便悲恸难安。敬爱的父亲在他五十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至今已七年了。有些人生的秘密父亲或许生前从未知晓,而他对我的无私宠爱却令我一生感怀。也只是在他逝世之后,我才更深地读懂了他和他的人生。

现在每逢我学习有所倦怠的时候,都仿佛看到父亲期许的目光,他的期望总促使我振作奋发。善良而且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婆婆去世也已经六年了,我无法忘记她生前对我的关爱和对孙子的疼爱。我在此还要感谢母亲和兄弟妹妹对我求学的理解,以及公公吴荣臻教授和吴氏大家庭这些年对我的关照和支持。

对我而言,人生伊始就是一个不解的谜团。它充满了偶然和未知,人们战战兢兢对它作出回应,结局却又往往令人难以预料和把握,因而此刻我心怀忐忑,又感到茫然。

真希望有一天,自己拥有一颗能预兆揭示古今秘密和智慧的七彩水晶球。

赵玉燕

2008.07.08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