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19045600000002

第2章 打牢语言表达的基础(1)

1.多积累知识

卡耐基金言

即使是最伟大的演讲家,他们也经常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获得丰富的词汇。

如果你希望获得这项基本能力,那么你就多读书吧,书本能丰富你的知识!如果你希望增强这项能力,那么你就练习你的声带吧,这样就能够增加你的语言磁性!

说话是一种艺术。要想把话说得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必须发音正确、清晰易懂。

在谈话的过程中,准确地使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上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涌现出来,因而新鲜的词语也层出不穷,只是靠自己的经历是很难掌握大量新鲜词汇的。我们发现,即使是最伟大的演讲家,他们也经常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获得丰富的词汇。有时候,一个人的灵感也来自于书籍。如果你希望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词汇,最好的方法就是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接触很多的词汇。也就是说,希望自己拥有出众的口才,就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接受文学的洗礼。

1.多读好书

有一次,我和一位陌生的英国游客聊天。这位英国人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就开始谈论他在罗马这个“永恒之城”的游历见闻。可是还不到3分钟,这个人的言谈中便出现了词汇错误、内容不实等毛病。

那天早晨,这位英国游客起身的时候,他可能特意擦亮了自己的皮鞋,还可能专门穿上了一件崭新的衣服,企图通过这种方法来维持自己的尊严,抬高自己的地位,从而获取他人的尊敬。可是因为他没有擦亮自己的词汇,没有洗干净自己的句子,所以他不可能得到自己希望获得的东西。

这种人,在向某位女士搭讪时,可能会因来不及脱下帽子而感到惭愧,可是却不会因为不会说话而感到惭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知道说出不好听的话是会污染对方的耳朵的。听这种人说话,就好像看着他在那里不断地脱光自己身上的衣服,不断地暴露自己的不足,正在接受他人的判断、分类一样。这种人所表现出来的可悲的语言表达能力,无异于在向对方表明自己是一个缺乏语言修养的人。

美国舍弗公司的总裁亨利·柏莱史东,是卡耐基口才学校的毕业生之一。他说过:“如果你想要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谈,并且赢得与他们的合作,良好的口才是极其重要的,而且这也是每个希望上进的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如果你希望获得这项基本能力,那么你就多读书吧,书本能丰富你的知识!如果你希望增强这项能力,那么你就练习你的声带吧,这样就能够增加你的语言磁性!

美国总统林肯就使用这个方法获得了惊人的成就。当然,除了林肯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像他那样把语言编织成如此美丽的形式,说出具有无与伦比的节奏,例如:“怨恨无人,博爱众生。”

林肯是不是具有特别的语言天赋,而成为天才的演讲家呢?

林肯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木匠,不识字,比较懒惰;他的母亲也没有很渊博的学识和特殊的技能,他们不可能对林肯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同时,也没有资料证明老天垂青林肯,给了他突出的语言天赋。

林肯当选为国会议员后,官方的记录中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所受的学校教育:“不完全。”

父母没有很好地教育林肯,他所受学校教育又“不完全”——时间不超过两个月。那么,谁是他的良师呢?林肯是不是得益于他的老师呢?

肯塔基森林内几个巡回小学教师,一个是萨加林·伯尼,一个是卡里伯·哈吉尔,一个是亚吉尔·都赛,一个是安德鲁·克诺福。这些巡回小学教师从一个拓荒者的屯垦区“巡回”到另一个屯垦区,只要当地的拓荒者愿意给他们火腿、玉米等食品,他们就教小孩子“读”“写”“算”等知识,他们也就留下来教育孩子了。林肯的启蒙就是从巡回教师那儿获得的,可是林肯从这些老师的身上学到的东西并不多,而日常的环境对林肯的帮助也不大。

林肯接触的那些农夫、商人、律师、诉讼当事人,都没有什么特殊或神奇的语言才能。

那么,林肯到底是如何学会拥有一口好口才?

经过几年的研究,我发现林肯的口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林肯能够很熟练地背诵柏恩斯、拜伦、布朗宁等人的整本的诗集,他还写过一篇评论柏恩斯的演讲稿。在林肯的办公室里和家里分别放着一本拜伦的诗集。在办公室的那一本拜伦的诗集,因为经常翻阅,只要一拿起来,就会自动摊开在《唐璜》那一页。

林肯当上总统以后,无休止的内战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他的脸上也因此留下了深深的皱纹,可是他仍然在空闲的时间,拿一本英国诗人胡德的诗集翻阅。有时候,在深夜醒来时,他也会随手翻开这些诗集。如果凑巧发现他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些诗,他就会立刻起床,穿着睡衣,趿拉着拖鞋,悄悄地去找他的秘书,把一首又一首的诗念给秘书听。

他还经常抽空复习他早已看熟的莎士比亚的名著,有时还发表一些言论,批评有的演员念错了莎剧台词,并且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林肯爱诗,不仅在私底下背诵及朗诵,也经常公开朗诵甚至背诵,有时他还试着写一些诗。在妹妹的婚礼上,他就曾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长诗。到了中年时期,林肯把自己的作品写满了笔记簿,可是他对这些诗作缺乏足够的信心,甚至最好的朋友也不准翻阅。

罗宾森的《林肯的文学修养》一书中写道:

林肯这位自学成才的人,用真正的文化素材把他的思想包装起来,他简直是一个天才。他的成就过程,与艾默顿教授描述的文艺复兴运动领导者之一的伊拉斯莫斯的教育情形几乎是一样的。林肯很早就离开了学校,他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来自己教育自己,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这个方法就是:永不停息地练习和研究。

毋庸讳言,林肯不过是一位举止笨拙的拓荒者。青年时代,他在印第安纳州鸽子河的农场里干活,一天只能得到三角一分的微薄工资。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葛底斯堡发表人类“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篇演讲”。由于这次演讲,十七万大军浴血奋战,七千人阵亡。

林肯死后,著名演讲家索姆奈说:“这次战斗的记忆从人们的大脑中慢慢消逝了,可是林肯的演讲仍然活生生地印在人们脑海中,而且,如果这次激烈战斗能够再度被后人记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不能忘记林肯的这次演讲。”

很有意思的是,在葛底斯堡战役之后,著名的政治家艾维莱特一口气演讲了两个小时,可是他的话早已被人们遗忘,而林肯的演讲不到两分钟——据资料说,有位摄影师企图拍下他发表演讲的照片,可是摄影师在架起那架原始类型的照相机和对准焦距之前,林肯的演讲就已经结束了。

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的全文被刻在一块铜板上,陈列于牛津大学的图书馆,作为英语文字的典范。学习演讲的每一位人士,都应该好好地朗诵、背诵这篇不朽之作。

下面就是林肯这篇不朽的演讲:

八十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大陆上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这个国家孕育了自由,并且全力推行一种理念,这就是所有人类生下来都是平等的。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伟大的内战。我们正在进行着这样一种试验:有这种主张和这种信仰的任何国家或任何个人能不能够长久存在。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集会。我们来此奉献这个战场上的一部分土地,作为那些在此地为这个国家的生存而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人永久眠息之所。我们这样做,十分确切和正当。

可是,从广泛的一方面来说,我们不能奉献这片土地,因为那样我们不能使之神圣,不能使之尊严。在这里奋斗的勇敢的人们,活着的和死去的,已经使得这块土地神圣,远非我们的能力所能增减。人们可能不大会注意,更不会长久记得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话。可是,人们将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在这里所从事的事业。相反的,我们活着的人应该献身于,在此作战的人们如此英武的推进而尚未完成的工作,由于他们的光荣牺牲,我们更坚定地致力于完成他们曾为之奉献全部的事业。

我们在此坚决地表示,要使他们不致白白地死去,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庇佑之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从地球上消失。

很多人认为,这篇演讲稿结尾的那个不朽的句子是林肯的创造。然而,这些不朽句子却是林肯从先贤圣哲那里学来的。

事情是这样的:当林肯还是律师的时候,有个叫贺恩登的朋友送他一本巴克尔的演讲全集。林肯很认真地读完了全书,并记下书中的这句话:“民主就是直接自治,由全民治理,属于全体人民,由全体人民分享。”

而巴克尔的这句话很可能是从韦伯斯那里借来的。韦伯斯在一封写给海尼的复函中说:“民主政府是为人民而设立的,由人民组成的,对人民负责。”

韦伯斯的这句话则可能来源于门罗总统,门罗总统在几十年前发表过相同的看法。而门罗总统又是从谁那里借用来的呢?

在门罗出生的500年前,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利夫在《圣经》的英译本前文中说:“这本《圣经》是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而翻译的。”

远在威克利夫之前,在耶稣基督诞生的400年前,克莱翁向古雅典市民发表演讲时,也曾谈及一位统治者应为“民有、民治及民享”。克莱翁究竟是从哪位祖先那儿获得这个观念的,却已是不能考证的古老往事了。

林肯是不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之谈并不重要,而是他把这句话用在了最恰当的地方。

因此,如果你希望获得“好口才”,就要多读书,多读好书,把书中的精华运用于实践,这样你才能不断地前进。如果你希望自己能不断获得更多的灵感,你就应该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接受文学的洗礼。

如果你决心读书,决心这样做下去,你就会逐渐地、不知不觉地,也是必然地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样坚持下去,你的词汇就会丰富起来,你的语言也变得更加优雅。

2.进行科学适度的发音训练

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意的手段,是保持沟通和联系的重要媒介。法国艺术家泰纳曾经说:“人们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通过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且表达得有力、细致、正确,无与伦比。”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语音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口才训练的第一步应从语音开始。

人类没有单独的发音器官,而是通过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等把声音发出来。当我们说话时,横在呼出气流通路上的两条声带,迅速地一开一闭,把稳定的气流切成一连串的喷流,而转换为一种听得见的蜂音。舌、唇、额等器官的移动,不断改变声道的声学性质,将蜂音变成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通过人体胸腔、咽喉、鼻塞和口腔组成的共鸣器放大,从而发出声音。那么,怎样进行发音训练呢?我为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呼吸练习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我们正常的说话是在向外呼气时进行的。在作公开的朗诵或演讲时,人们需要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发音时需要正确的呼吸方法,人们应当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即通过横膈膜的收缩和放松进行呼吸。它介于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之间。具体做法是:

吸气时,小腹向内收缩,大腹、胸和腰部同时扩张。这种扩张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还要向左右撑开,感觉到腰带渐紧,后腰有向后撑开的力量。呼气时,小腹要一直收住,使胸部、腰部在努力控制之下,将气慢慢散出,切忌一下子把气放出来。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肺部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小腹向内收缩,胸腔扩展,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使发出的声音洪亮致远。

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进行口语表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呼吸时,尽量做到自然轻松,吸入的气息量适中,切忌吸得过深或过浅;第二,充分利用讲话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停顿进行换气,不要在讲完每一段或每一层次后才大呼大吸;第三,只有挺胸抬头,肩背舒展时,才能使胸腹处于良好的呼吸状态。

(2)声带练习

专家指出,人们在正常说话时,声带频率范围在60到350赫兹之间,或者略大于两个八度音,偶尔也用更高的频率。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发音的音响、音高和音色。个人除了先天声带条件之外,在后天进行正确声带训练和保护,能够有效地改变声带条件,提高语音音质。

发音时,声带犹如人赛跑前的韧带一样,需要做准备活动。方法是,声带放松,用匀缓的气流轻轻地拂动它,发出细小的抖动声,像小孩撒娇生气时,喉咙里发出的那种声音。这种声音像气泡一样,是一个一个颤抖出来的。

声带练习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吸足一口气,身体放松,张开或者合上嘴,由自己的最低音,向最高音发出“啊”的连续声响,可以做高低音连续变化起伏。这种练习最好是在早晨空气清新时进行。

在演讲等大场合的口语表达中,发音需要自然轻松,处理好停顿,控制好音量,使声带松紧有节。尤其不可有意使用过高的嗓音,以免声带负担过重,声音嘶哑。在整个口语表达过程中,不宜喝过量、过烫、过冷的水。用少量温水,润润喉咙,有利于保护声带。

(3)共鸣练习

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则要通过胸腔、咽喉、鼻窦和口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得来。共鸣器官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声音变得圆润、优美动听,大大提高发音的质量。

扩大口腔、咽腔共鸣的训练方法是:首先,下巴稍向后、向下移,但嘴巴不要张开;其次,提嚼肌——脸上嚼肌(面皮)向两边斜上方提起,似放松微笑状态;然后,挺软腭——软腭向上挺住,用张口急吸气体会,发鸭叫声,使口腔形成一个圆筒,否则,声音发暗、发扁;最后,像老虎龇牙咧嘴一样,大张合训练的同时,发“啊”声音。

鼻腔、胸腔共鸣的训练方法是:学牛叫;用“哼哼”音哼歌;鼻音带出字;做扩胸运动的同时,发尽量高亢的声音和尽量低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