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19045600000006

第6章 有效说话的基本原则(1)

1.获得说话的基本技巧

卡耐基金言

不管处于何种状况之下,绝对没有哪种动物是天生的演讲家。

当众说话其实轻而易举,只要遵循一些简单而重要的规则便行。

学习有效地对别人说话,好处不止于可以做正式的公开讲演。

说话,谁都会说,但在较正规的场合,能从容镇静、有条不紊地能说会道的人并不占人群的大多数。多数人的体验是:当不得不面对听众站起来讲话时,很害怕,很不自在。会忽然觉得头脑一片空白,不能理清思路,心跳加快。越心跳,越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难道你就不曾有过同样的感受吗?

如果你可以面对面地和我说话,我知道你会问:“但是,卡耐基先生,你真的认为我可以培养出自信,面对人群起立,连贯而流畅地对他们讲话吗?”

是的,我可以告诉你十分有效的四个方法:

1.学习别人的经验,鼓起自己的勇气

当你独处的时候,头脑对事物的思考是那么井然有序,但是一到人前,脑中却是一片空白;若是你想在人前说些什么,却一直发抖而无法开口时,这些都可以改善的,只要你有克服恐惧心理的决定,你就可以战胜你的恐惧,而成为有自信的人。

不论是处在何种情况、何种状态之下,绝没有哪种动物是天生的大众演讲家。历史上有些时期,当众讲演是一门精致的艺术,必须谨遵修辞法与优雅的演讲方式,因而,要想做个天生的大众演讲家那是极其困难的,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现在我们却把当众演讲看成一种扩大的交谈。以前那种说话、动作俱佳的方式、富有磁性的声音已经永远过去了。我们与人共进晚餐、在教堂中做礼拜,或看电视、听收音机时,喜欢听到的是率直的言语,依常理而构思,专心地和我们谈论问题,而不是对着我们空空而谈。

当众演讲不是一门闭锁的艺术,并不像在许多学校里那样容易学到知识,必须经过长期的声音美化,以及苦学修辞学多年以后才能成功。平常说话轻而易举,只要遵循一些简单的规则就行。

在当今这个社会上,有人讨厌在人前说话,甚至有许多人抱有恐惧感。只要是这个缺点还未克服,那么,不管是在社交方面或是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无法进行得很顺利。希望能在人前快乐地畅谈而又有自信的人,大部分都不愿花钱和时间去学习什么演讲理论、发音法,或是什么姿势模仿。因为我所提供的有效说话法效果能直接而迅速地显现出来,所以就很成功。当我回想起:“班上最初人数很少,而一开始我的教学内容也太死板,只是把自己以前所学的,一字不漏地教给学员。不久之后,我发现这种教法并不符合学员的期望。因为,这对一味想追求实际效果的人而言,等于只让他们学习无味的独白,而没有任何作用。过了不久,我明白了学习者最大的问题在于恐惧感,也就是站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恐惧感。为了消除他们的恐惧感,我决定让他们练习在人前说话,即使只说一两个字都没关系,这种教法比先前的教法有效10倍以上。”一开始接受我的这种有效说话法教育的人,在情绪上的变化,与别人并没有太大的不一样。他们有的情绪不稳,有的恐惧至极,甚至第一次演讲时,由于过度恐惧而昏过去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过只要克服这种初期的恐惧感(大约二三周),在人前说话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反而会积极地争取说话的机会。美国的华尔街有一位男士叫维史特利,他胆怯至极,以致在会议上连表明赞成别人的建议都做不到。后来他参加了我的课程。他对我说:“他一开始参加课程时,仍然恐惧无比,当我要他自我介绍时,他夺门而出,后来在班上同学的帮助下,他才又回到教室。上了几次课后,他开始有了新的体验。有一个星期天早上,他向妻子说:‘在纽约已经没有任何我不敢演讲的地方了。’”我在著作中所提到的说话者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意思传达方法,这也是最难的课程。当我们与别人沟通时,若能真正抓住对方内心的感受,那就算是成功了。因为,只要内心十分诚恳,意思的传达自然圆满。卡耐基教室的讲师很强调这一点。我相信人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最受重视的人,因为这是人的本性当中最根深蒂固的渴望。学员借着在同学或讲师面前说话,而感到自己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再者,有了勇气和自我改善的欲求之后,这个人已有相当的资格认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种意识如再加上讲师给予的评价,就更激昂了。

伦敦一家医院的精神心理专科接待了一名男大学生,他说自己与别人交流有很大障碍,一跟人说话就脸红冒汗,不敢正眼注视对方,好像做了亏心事一样。这种状态从去年上大学后就开始了,已持续了一年。

23岁的汤姆来自农村,现在伦敦某大学读书。他性格内向,父母对他期望很高。汤姆上了高中后,成绩一直很优秀,每到期末考试阶段,都会“开夜车”拼命读书。可没料到去年高考却失败了,没有考上理想中的重点大学,仅考取伦敦某高校二级学院。看着父母失望的眼神,他由此产生很强的自责感,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很没用。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以致发展到与别人交流就浑身感到不自在,不敢用眼睛正视对方,甚至出现脸红、神情慌张、浑身冒汗等症状。

据心理医生介绍,汤姆的这一症状是属于“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一般发病在青春期前后。患者往往都将自己的弱点给夸大了,主观要求过高,存在极强的完善欲。只要做不到尽善尽美,就会非常痛苦。这种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基本社会交往功能,甚至个别人还会有轻生的念头。因此,医生建议,青少年要预防“社交恐惧症”,平时多到户外活动,多与同学、朋友交流。

在武汉我的演讲培训班中,有许多学员来自于一些企业高层或成功人士,由于在专业领域内的出色成就,使他们对自身当众表达的期望值很高,想展现得与众不同,而这种高期望,却成了他们表达的正常发挥的障碍,往往事与愿违,造成“演讲恐惧症”,对以后的当众表达心生恐惧。想改变这种“演讲恐惧症”只有放下“包袱”,口才与才能和谐统一的根本要素,就是多聆听,多观察,多在公众场合开口表达,慢慢的积累。

我对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是有经验的,而在我的众多经验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你要假设听众都欠你的钱,正要求你多宽限几天;你是神气的债主,根本不用怕他们。”

1912年,我在纽约市青年基督协会开始教授学生时,讲授那些低级的方法,同我在密苏里州的华伦堡上大学时受教的方式大同小异。但是我很快发现,把商界中的大人当成大学新生来教是一种很大的失误,对演讲家韦伯斯特、柏克匹特和欧康内尔等一味模仿也毫无裨益。因为学生们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在下回的商务会议里能有足够的勇气直起腰来,做一番明确、连贯的报告。于是我就把教科书一古脑儿全抛掉,用一些简单的概念和那些学生互相交流和切磋,直到他们的报告词达意尽、深入人心为止。这一招果然奏效,因为此后他们一再回来,还想学得更多。

我希望大家能有机会到我家里看看世界各地的学员寄来的感谢函。这些信有的来自企业界的领袖们,他们的大名常见于《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也有来自州长、国会议员、大学校长和娱乐圈的明星,还有企业中已经接受训练和尚未接受训练的主管人员、技术纯熟和生疏的工人、工会会员、大学生和职业女性等,当然更多的则是来自家庭主妇、牧师、教师,他们都是一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所有这些人都觉得自己需要足够的自信心,需要有在公开场合中表达自己的能力,以便让人接纳自己。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人,以及实现了自己目标的人心怀感激,特意写信给我表示谢意。

在我开始酝酿这本书的写作计划时,有一个人立刻就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在我所教过的数千名学员中,他对我的影响颇大。根特,一名成功的费城企业家,他参加训练班不久就邀请我共进午餐。在餐桌上,他倾身向前对我说:“卡耐基先生,我曾有许多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机会,但在潜意识中总是试图躲避与人正面交流。但现在我已当选为大学董事会主席,必须经常性主持各种会议。我担心自己在迟暮之年是否还能学会当众说话?”

在我的训练班上有许多像他这样的人,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此,我以自己的经验向他保证他一定能取得成功。

三年后,我们在企业家俱乐部共进午餐时再一次相遇。同一家餐厅,同一张桌子,我们又谈起从前说过的话。当我问及我的预言是否已经实现时,他微微一笑,从口袋中掏出一本红色小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未来几个月内预定的演讲日程表。“有能力做这些讲演,讲演时所获得的快乐,以及我对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些是我一生中最为高兴和满足的事。”他很自豪地说道。

事情远不仅仅如此,根特先生还十分得意地告诉我,他所在的教区曾邀请英国首相前来费城发表演讲,负责向听众介绍这位杰出政治家的人就是根特先生。而三年前他还在这张桌子旁倾身问我,有朝一日他是否能够当众畅谈如流?他的演讲技巧取得了如此神速的进步是否超出寻常?不!类似根特先生这样成功的事例有成千上百。

再举一个例子。几年前,布鲁克林的一位医生——我们姑且称之为寇蒂斯大夫,前往佛罗里达州度寒假,其度假地距离著名的棒球队——巨人队训练场不远。作为一名热心球迷,他经常去看他们打球,渐渐地他就和球员成为了好朋友。有一天,他被邀请参加一次球队宴会,在侍者送上咖啡和点心之后,一些著名的客人被请上台讲话。在事先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他听见宴会主持人说:“今晚有一位医学界的朋友在场,我们欢迎寇蒂斯大夫上台给我们谈谈棒球队员的健康问题。”

对这个问题他是否有充分的准备呢?当然有。他可以算得上世界上对这个问题准备最充分的人——他是研究卫生保健的,已行医近30多年。他可以坐在椅子上与周围的人侃侃而谈,甚至谈上一个晚上。但是,如果让他站起来,面对一群人讲同样的话,却是另一回事。他心跳加速,吓得不知所措。他努力试图镇静下来,然而心脏仿佛就要停止跳动。他一生中从未做过公开演讲,面对众人,脑海中的种种思想仿佛都长着翅膀飞走了。

该如何面对呢?参加宴会的人都在鼓掌,全都注视着他。他摇摇头,表示谢绝,却引来了更热烈的掌声。“寇蒂斯大夫!演讲!演讲!”听众的呼声越来越大。

在这种极其沮丧的情绪支配下,他知道自己一旦站起来演讲一定会失败,甚至可能连五六个完整的句子都讲不出来。他站起来转过身去背对着自己的朋友,默默地走了出去,深深地陷入了难堪与耻辱的心态之中。

一回到布鲁克林,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名参加我的演讲训练课程——他再也不愿意陷入哑口无言的困境中了。

类似他这样的学生,是老师最乐意碰到的,因为他有迫切的需要,渴望提高自己公众演讲的能力。这种愿望是如此坚定,使他毫无怨言地刻苦练习,不遗漏任何一课。

努力带来的进步令他自己都感到惊讶,结果超出了他的期望值。上完第一阶段的课程,他紧张的情绪就消失了,信心越来越强。两个月后,他已成为班上的明星演讲家,并开始接受邀请到各地演讲。现在,他变得十分喜欢演讲时的那份欣喜的感觉和所获得的荣誉,更庆幸自己在演讲过程中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纽约市共和党竞选委员会的一名委员,在听过寇蒂斯大夫一次演讲之后,立即邀请他到全市各地为共和党发表竞选演讲。如果这位政治家知道,就在一年前,这位演讲家曾经因害怕面对观众而张口结舌,在羞愧之中不得不离开一个宴会,那他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想获得自信、勇气和面对公众发表演讲时冷静而清晰思考的能力,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甚至可能不到其十分之一的困难。如同学习打高尔夫球一样,只要有充分的愿望和恒心,任何人都可以发掘出自己潜在的能力。

还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已故的顾立区公司董事长大卫·顾立区,有一天来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在我的一生中,每一次面对众人讲话时总是惊恐万状。而身为董事长又不能不主持开会。董事们已彼此熟悉,大家围在桌子旁边谈话时,我能够对答如流,毫无障碍。然而一旦站起身,我就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惊恐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这种情形已持续多年了,而且十分严重,我都担心你是否能给我一些帮助。”

“噢,”我说,“既然你对我是否能帮助你还表示疑惑,为什么还要来找我呢?”

“因为有一个原因,”他回答道,“我有一个专门负责处理私人账目的会计师,是一个十分害羞的家伙。他进自己的办公室时必须从我的办公桌前走过。多年来,他一直都是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的,眼观地面不敢抬头,也难得说一个字。但是,最近他却改头换面,变得神采奕奕,走进办公室时抬头挺胸,并大大方方地向我道早安。我对他的这种改变表示惊讶,于是问他是什么促成了他这种改变,他告诉我他参加了你的训练课程一事。正是因为那个家伙身上的改变让我来寻求您的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