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励志经典1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19045700000012

第12章 永别愤怒之神(1)

怒形于色是你的一种弱点

不管你怎样咆哮大怒,丢失的钥匙或钱夹都不会物归原主。

在生活中,我们常看见我们的亲人、朋友发怒,他们要么烦躁不安,要么高声叱骂,这就是人类的一种恶习,常见的发怒情形还有以下几种:

1.当他人干事马虎、丢三落四时动怒——尽管你的怒气很可能会鼓励别人继续我行我素,而你自己也会继续气下去。

2.对无生命的东西动怒——要是你腔骨给撞了或大拇指给锤子砸了,尖叫一声倒可以减轻不少痛苦。但如果你为此大动肝火并做出某种举动,如用拳头砸墙,那么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使你更加痛苦。

3.因丢失东西动怒——不管你怎样咆哮大怒,丢失的钥匙或钱夹都不会物归原主。相反,它只会阻碍你有效地寻找遗失的物品。

4.因个人不能控制的天下大事动怒——你可以不满意政治局势、外交关系或经济状况,但你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惰性却不会改变任何现实。

我们列举了人们可能动怒的若干情况,现在让我们看看愤怒有哪些主要形式:

1.责骂讥讽——经常对爱人、孩子、父母或朋友如此。

2.粗暴行为——摔东西、踹门甚至动手打人等。当此类行为走向极端时,便会导致暴力犯罪。

3.语言发泄——“他真把我气死了”或者“你太让人生气了。”“宰了他”、“揍扁他们”或“逆我者亡”等等。虽然,你可能会认为这仅仅是讲讲而已,但这些话却助长了愤怒情绪和暴力行为,会使友好竞赛变成愤怒逞强的暴力争斗。

4.大发脾气——这不仅是通常表示愤怒的方式,而且往往使发脾气的人如愿以偿。

5.嘲弄、讥讽、生闷气——这些方法同暴力行为一样,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走出愤怒的误区

愤怒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妨碍你的生活。

一个人应好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避免发怒,尽管你有发怒的理由。当然,你需要选择很多新的思维方式,并且需要逐步实现。每当你遇到使你愤怒的人或事时,要意识到你对自己说的话,然后努力用思维控制自己。从而使自己对这些人或事有新的看法。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下面是消除愤怒情绪的11种方法:

1.当你愤怒时,首先冷静地思考,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过去一直消极地看待事物,现在也必须如此,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2.当你想用愤怒情绪教育孩子时,可以假装动怒: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但千万不要真的动怒,不要以愤怒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来折磨自己。

3.不要欺骗自己。你可以讨厌某件事,但你不必因此而生气。

4.当你发怒时,要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别人这样做,只会延长你的愤怒。你要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你坚持自己的言行一样。

5.请可信赖的人帮助你。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动怒时,便提醒你。你接到信号之后,可以想想看你在干什么,然后努力推迟动怒。

6.在大发脾气后,大声宣布你又做了件蠢事,现在你决心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今后不再动怒。这一声明会使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表明你是真心实意地改正这一错误。

7.当你要动怒时,尽量靠近你所爱的人。

8.当你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对方最容易使人动怒的那些言行,然后商量一种办法,平气静心地交流看法。比如可以写信、由中间人传话或一起去散步等,这样你们便不会以愤怒相待。其实,只要在一起多散几次步,你便会懂得发怒的荒谬了。

9.当你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你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以此来消气。最初10秒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熬过这10秒钟,愤怒便会逐渐消失。

10.不要总是对别人抱有期望。只要没有这种期望,愤怒也就不复存在了。

11.在遇到挫折时,不要屈服于挫折,应当接受逆境的挑战。这样你便没有空闲来动怒了。

愤怒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妨碍你的生活。同其他所有误区一样,愤怒使你以别人的言行确定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情绪,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快乐,不再动不动就发怒。

愤恨比疾病更可怕

愤恨的人是想在所谓人生的法庭上“打赢他的官司”。愤恨是对既成事实的一种抗拒和排斥。

有弱点的人总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到替罪羊或者托辞,他常常会责怪社会、“制度”、生活、“运气”。他总是对别人得到的成功和幸福耿耿于怀,因为这可以证明生活缺少变化,他受到的待遇不公平。但是作为失败的一种慰藉,愤恨比疾病更糟糕。愤恨是毒化精神的毒剂,它使人得不到快乐,并且把争取成功的巨大能量消耗殆尽。愤恨往往能造成恶性循环。心怀不平而又盛气凌人的人很难与他人合作;而合作者不够热情或者老板指责他工作的缺陷,又会使他又多一层愤愤不平的理由。

愤恨也是使我们妄自尊大的一种“方法”。很多人从“被亏待”的感觉中得到一种不正常的满足。从道德上讲,不公正的牺牲品、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比造成不公平的人更优越一些。

愤恨还是一种“方法”或企图,用以消除已经发生的、真正的或假想的错误和不公。愤恨的人是想在所谓人生的法庭上“打赢他的官司”。如果他能产生足够的愤恨,从而“证明”不公平,某种神奇的方法也会“澄清”那些使他产生愤恨的环境或事件,以此作为他的一种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讲,愤恨是对既成事实的一种抗拒和排斥。

愤恨不平即使有真正的不公平和错误为基础,也不是取得胜利的方法,这很快就会成为一种感情习惯。你习惯性地感觉自己是非正义的牺牲品,就会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牺牲者的形象。你怀有一种内在的感情,寻找一种合适的外在借口,这样就容易找到不公正的“证据”,或者幻想你被亏待了,即使是对最没有恶意的话和最没有偏向性的情况也会如此。

习惯性的愤恨必定会导致自我怜悯,那又是一个人所养成的最坏习惯。当这些习惯根深蒂固之后,人离开它们就会觉得不“正常”或不“自然”,并且最终开始寻找“不公平”。有人说,这种人只有在受罪时才会觉得正常。

情绪上的愤恨习惯和自我怜悯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个没有能力的、低劣的自我意象。你会把自己想像为一个可怜的人,一个牺牲品,永远得不到快乐。

请记住,你的愤恨不是其他人、事件或环境引起的。它的起因是你自己感情上的反应。只有你自己能够克制它。只要你坚定地相信,愤恨和自怜并不是争取幸福和成功的方法,而是造成失败和不幸的根源,你就能克服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