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励志经典1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19045700000006

第6章 摆脱内疚与悔恨(2)

杰克是一位年近50的公司职员,有一次,他代表公司和另一家公司谈判,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公司却因他没有核实一项数据而在谈判中失去了主动权。于是,从那以后,他总是担心自己被老板解雇而无法养家糊口。他整日悔恨不已,因此体重开始下降,经常失眠,经常生病。后来,他找到了一位心理咨询专家,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专家向他明示,悔恨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来讲是无济于事的,并指导他如何保持心情舒畅。但杰克依然对自己的失误耿耿于怀,他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可能发生的灾难担忧。几个月以后,他所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被解雇了,而且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失业。失业以后,他在家中呆了3个月,反思自己。终于,他明白了,悔恨内疚是一种无益的情绪,它不会让自己大踏步地前进,而是会让自己止步不前,甚至于使自己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于是,他从悔恨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重新开始找工作。不到3天,他就找到了另一个工作,薪水更高,更加适合他自己的兴趣。他不再悔恨了,而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而且很快就取得了成功。杰克一家人并没有因他失业而挨饿,他自己终于克服了悔恨的弱点。

悔恨会带来忧虑,因此,当你不时地为生活而忧虑时,可能是由于自己的悔恨情绪在作怪。所以,当你处于忧虑的境地时,多多想想这方面的例子,你可能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克服悔恨这一弱点呢?

1.要明白悔恨浪费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似乎染上了一种悔恨的不良习惯,他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首先启动自己那根悔恨神经,为过去的事情悔恨,也为将来的事情悔恨。

须知,内疚悔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最消极而毫无益处的情绪,它们是精神抑郁最常见形式,是一种极大的精力浪费。当你悔恨时,你会沉迷于过去,由于自己的某种言行而沮丧或不快,在回忆往事中消磨掉自己现在的时光。当你产生悔恨时,你会利用宝贵的现在的时光,无休止地考虑将来的事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无论是沉迷过去,还是忧虑未来,其结果都是相同的:你在浪费目前的时光。

2.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当人处于悔恨当中时,往往沉迷于自己的过去,生活在过去中,不向前看。你要明白,人应该向前看。爱默生曾告诫我们说:“时光一去不返。每天都应尽力做完该做的事。疏忽和荒唐都在所难免,尽快忘掉它们。明天将是新的一天,应当重新开始,振作精神,不要使过去的错误成为未来的包袱。”

爱默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十分清楚,以悔恨来结束一天,实在是不明智之举。爱默生就像一个关门人,在一天结束时,他会把门关上,将一切忘记。他就好像曾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一样。乔治有一天和朋友散步时,每经过一扇门,他便把门关上。“你没必要把这些门关上。”朋友说。

“哦,当然有必要。”乔治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将过去的错误、罪恶、过失通通忘记,而往前看。忘记过去的事,努力向着未来的目标前进。

不把内疚当做裹足不前的借口

内疚是不健康的,因为你毫无意义地把现在的精力耗费在对以前的事感到悔恨、不安以及沮丧上,这是没有用的。

积极心态是改变人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你要不断地怀疑、质问,活在自怜的情绪中,安慰自己,总是比较容易的。一旦我们了解正是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作祟时,积极思想便开始发挥它的作用。

我们因为做错了事感到内疚,便希望被人惩罚。人性通常如此。惩罚完全没有必要的,过去的已经过去,内疚自责完全没有必要。

两位年长女性在同一星期内去世。在第一个家庭,死者儿子说:“我觉得母亲过世是我的错。我应该坚持送她去医院,才不至于延误病情。如果我坚持的话,她今天一定还活着。”

另一家的儿子说:“我觉得母亲去世是我的错,要是我没有坚持送她去医院就好了。一连串的检查、治疗,环境又无法适应,她吃不消。”

很多人常不知不觉陷入内疚的情绪当中,有的内疚当年对先生不够好,所以先生病倒;有的内疚太专注于工作,以致疏于照料孩子;也有的内疚当年没听父母的话,导致……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集中注意力于过去的事,他们对已做或已说过的事感到颓丧或懊恼,使“现在”完全被对过去行为的感觉所霸占。

心理学家洛易·鲍枚斯特的研究发现,一般人每天自责的时间总计约为两小时,其中39分钟是中度至严重内疚。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陷入内疚的泥潭?多半是因为,如果你不感觉内疚,就会被人家认为你很“坏”、不近人情,这均与“在乎”有关。若你真的在乎某人或某事,你就应该为你所做不得宜的事感到内疚。这就好像在乞丐的钵中投入一角,好为自己赎回十分钱的罪孽。以内疚来弥补过去的错误,换取良心的平安。事实上,内疚是没有用的,为从前的过错悔恨、自责并无济于事,意志薄弱的人才会这么做,悔恨内疚有时被用来当做裹足不前的借口,大部分人都犯过这种愚蠢的错误。

你要知道内疚是在浪费你的情绪和精力,也是在浪费生命。为什么?因为内疚不只是关于过去,而因过去的事影响现在,更重要的是,任何内疚均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过去的无法挽回。不要追寻凋落的花,不要缅怀过去,要想一想现在该做什么,应朝向希望前进,以新的想法面对挑战。

阿明,一位忙碌的中介商,从早到晚,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了工作。他年迈的双亲住得地方,离他的家只有一小时的路程。阿明非常清楚自己的父母是多么乐于见到他和全家团聚。但他总是以工作为重,很少到父母那里去,跟父母亲的关系自然渐行渐远。不料,他的父亲突然去世了,阿明好几个月都陷入内疚之中,回想起父亲曾为自己做过的所有的事,懊恼自己在父亲有生之年未能尽孝心。在悲痛平定下来后,阿明意识到:再大的内疚也无法使父亲死而复活。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之后,他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常常带着妻儿去看望母亲,与母亲保持密切联系。渐渐地,母亲终于快乐起来。

从过去的错误中学到教训,而且绝不重蹈覆辙是一种反省,是健全而必要的成长历程。内疚是不健康的,因为你毫无意义地把现在的精力耗费在对以前的事感到悔恨、不安以及沮丧上,这是没有用的。

你一定要为去年的收获浇水是一无所获的。无论你对过去感到如何惭愧,内疚本身将不会改变现实。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我们只有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展望未来,才能走出生活的阴影,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消除内疚的方法

只要努力解决你所要避免的问题,你便可以消除自己内疚悔恨的心理。

内疚悔恨对我们的现实丝毫无益,那就将它们从你的心灵赶走吧。

无论你感觉如何,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将过去之事视为已经无法挽回的结局。往事已成为历史,不管你怎样悔恨也不会有丝毫改变。你应该铭刻在脑海里的一句话是:“内疚悔恨既不能改变往事,也无法使我有所长进。”根据这一认识,你便可以将内疚悔恨与吸取经验教训区别开来。

问问自己:通过悔恨,你应在现实避免什么?只要努力解决你所要避免的问题,你便可以消除自己内疚悔恨的心理。

有一位中年男子,他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与另一女子保持着婚外关系,并且为此感到内疚。然而,他却依旧避着妻子去和情人偷偷幽会。当他去求助心理专家时,专家向他指出,他的内疚羞愧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情感。这种情感既不能改善婚姻生活,又无法享受婚外关系的乐趣。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承认自己现在具有内疚悔恨心理,这样做比较容易;而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婚姻生活并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改变自己,否则会更为困难。

或者,他可以做另一种选择:学会接受自己的行为,承认自己并不反对婚外关系,并且认识到在自己所肯定的价值中,包含有许多人所谴责的行为。在上述这两种情况中,他都将消除自己的内疚悔恨心理,并改变或者接受自己的行为。

从现在起开始接受你自己所选择的、别人未必赞许的某些事情。这样,如果父母、上级、邻居、甚至爱人不赞成你的某些行为,你可以认为这是正常的。回想一下前面关于寻求赞许心理的论述。关键在于你要对自己表示赞许:得到他人的赞许是令人愉快的,但也是无关紧要的。一旦你不再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你也就不会因自己的行为受到反对而内疚悔恨了。

要坚持写悔恨日记,记下你每次感到内疚悔恨的情况,详细地记载每次悔恨的时间、起因以及引发内疚的对象,并且说明你悔恨往事是要回避目前的什么问题。这一方法有助于你认识到自己的悔恨误区。

要重新审视你的整体价值观念。哪些价值观念是你所信奉的,哪些是你仅在口头上接受的?列出那些虚假的价值观念,并且尽力依照自己的道德标准、而不是他人强加于你的道德标准行事。

要将你自己所做过的各种错事列成清单。根据从1至10的标准评分,标明你对每件事的内疚悔恨程度,并且将各种错事的分数加起来,想一想分数高低对你的现状有什么影响。你会发现现实依然是现实,一切内疚悔恨都是徒劳无益的。

必须客观分析自己行为的各种后果。不要根据直觉来判断生活中的是与非,判断的标准应当是看你的行动是否使你的精神愉快,是否有助于你向前发展。

对于那些力图使你内疚悔恨、并借此控制你行为的人,应该明确表示自己完全不会因他们对你的失望而感到忧虑不安。因此,如果妈妈为让你感到内疚而说:“‘你为何什么事都不干’或者‘你就坐着吧,我去搬椅子’,你可以做出新的答复,例如你可以说‘那好吧,妈妈,如果你连几分钟都等不得,并且非要为几把椅子而不顾自己腰疼,我想我也劝阻不住你。’”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当这些人意识到他们不能迫使你感到悔恨时,他们的行为就会有所转变。一旦你消除了自己的内疚悔恨心理,你就会在情感上再受他人控制或支配。

要做一些你知道必然会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情。例如,你刚到一个旅馆,侍者要带你去你的房间。你只有一件很小的行李,完全可以自己找到房间,你便可以告诉他你并不需要他的帮助。如果这位不受欢迎的侍者仍然坚持要帮你拿行李,你可以指出他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你不会为自己不需要的服务付小费。此外,如果你一直想独自到外地度假,你完全可以一个人去度一周的假,而不必顾忌家庭其他成员为使你悔恨而提出的反对意见。这些行为都将帮助你克服自己在各种环境下产生的内疚悔恨情绪。

一位知名心理咨询专家曾带领一组人参加心理咨询的人编排的一种实际练习,内容是一个23岁的女儿为离开安乐窝,同母亲(由另一名组员扮演)进行的针锋相对的一场谈话。专家同这位姑娘谈了一个小时,告诉她如何应付母亲为引起她的内疚情绪的谈话,最后的结果就是下面的这段对话。

女儿:妈妈,我要搬出去自己住了。母亲:如果你这样做,我会发心脏病的,你知道我的心脏不好,而且我需要你帮我拿药、干干别的事。

女儿:你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你以为没有我在,你就活不下去了。

母亲:我当然活不下去。你看,我一直这么疼爱你,现正你就这样走掉,让我在这里等死。如果你真要这样对待你的妈妈,那你就走吧。

女儿:你觉得你把我抚养成人,所以我应该守在这里报答你,而不应该自己去独立生活。

母亲:(捂着胸口)我现在心跳过快了。

我觉得我快不行了。你这是要我的命。女儿:妈妈,临死之前,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在这一场对话中,女儿拒绝屈服于母亲发出的各种诱发悔恨的信息。过去,女儿曾经是一个顺从的奴隶,只要她稍有要求独立的表示,母亲就会发一通议论,使女儿感到内疚悔恨。母亲想方设法要控制女儿,使她依附于自己。

女儿如果不学会做出新的反应,就要终身成为自己母亲以及自己悔恨心理的奴隶。仔细看看女儿在上述对话中所作的答复,每句话都表明母亲应对自己的感情负责。女儿总是说“你认为”,而不是“我认为”,这样就巧妙地减少了内疚悔恨的可能性。

无论是谁,都应该像上例中的女儿,能拒绝各种引起内疚悔恨之源的诱因。你就是你自己,你会对自己的一切承担责任,绝不必因他人而悔恨内疚,被不良情绪捆住迈向成功和幸福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