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成功人生的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19045900000013

第13章 积极心态有利于调整情绪(2)

不被负疚感所纠缠并不意味着你不必在乎所犯的错误,或对过错视若无睹,听之任之。你可以将一切的内疚悔恨的感受永远深深埋藏在心底。我的意思是说,不偏执于负疚感,其实是让你能更有效地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教训,积极地展望未来。

不要让他人利用你的负疚心理,包括你的上司、你的小孩或是你的同事。他们故意装作是你所犯过错的牺牲品,装作是因为你的失误才导致了他们诸多的巨大损失。其实骨子里,他们不过是为了故意刺激你的负罪感,然后更大程度地压榨你,从你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他们并不是存心使诈或是邪恶透顶,他们只不过在耍一套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便利把戏而已。

你日常的行为和欲望同样会使你产生负疚感。但是仅仅内疚并不能将你从沉重的责任中解放出来,你仍然必须时时对你的行为和思想负责。所以,从现在起就告别负疚感,接受你已经无法重写自己的过去这一事实,勇敢为你所做过的一切承担应负的责任,并努力从中学到富有价值的经验。

永不沮丧

烦恼是愚蠢而怯懦的东西,它只习惯于对着惊恐的眼睛卖弄它的淫威。而对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人,它只能像老鼠似的悄悄向后退去。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并不是人们所能控制的。如公司经营不景气,你也许就成了被裁减的对象;或许你家人生病;另一半舍你而去;政府削减了跟你有关的福利;还有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比如地震、水灾、火灾等等,这些事情都可能使你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也许由于这些原因,你将陷入困境,整天被烦恼困扰。

或许你所经历的只是你人生的第一次不幸的遭遇,你会用积极的心态将之一一化解。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另找一份工作,使家人康复;再结识一位伴侣,让快乐的时光重现。经过稍稍的整理,又一身轻松地奔向成功。对此,我热烈地祝贺你,并向上帝祈祷,祝你永远好运。然而,上帝并未听见好心人为你的祈祷,他再一次拿起那把巨大的扫帚,把不幸扫向人间。偏偏凑巧,不幸的果子又落在你的家园,你一次次前功尽弃。命运一次次跟你开起了玩笑。

谁能够再三忍受失败的打击,谁又能再三品尝失败的苦果,谁又能够再三吞咽痛苦的泪水。从此,你烦恼、你沮丧、你恐惧、你焦虑、你忧郁、你悲观、你失望……所有魔鬼对着你狂笑、对着你乱舞、对着你张牙舞爪,它们将撕破你的皮肤、刺瞎你的眼睛、挖出你的心肝,把你变成它们丰盛的盛宴。

这时,你也许会失去第一次跌倒时的勇气,不愿再次爬起,甚至连尝试也觉得费力。那么,你就得当心,你可能患了严重的沮丧综合症。幸好,你患的这种病不是绝症,只需要一种药就可以药到病除,这就是学会忘记和抛弃。把所有的沮丧和烦恼抛给昨天,这样成功依旧属于你。

不过,你又重新回到了人生的又一个起点。想想当你第一次站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想想你第一次登上成功峰顶时你的作为,想想你第一次获取成功的原因。你就会发现,你第一次站在起跑线上时,携带着的只有征服的欲望,除了这一份积极的心态之外,你一身轻松。所以,你才能跨越一个又一个的路障,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总而言之,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你的积极进取的心态。

尽管你又一次饱尝了人间的心酸,但你的人生并未走到尽头,你还需要前行。既要前行,那就把所有的沮丧和烦恼抛给昨天。因为沮丧和烦恼只能像沉重的巨石一样增加你行进的负担。想一想还有什么比背着石头跑步更为艰难的呢。那么,当你把这一块巨石抛给了昨天,你就再一次没有了负担。没有了负担,你不是会跑得更快些吗?

放眼看去,有谁不曾遇到困难。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曾经身陷困境,往往成大事者所受的磨难最多。然而所有成大事者都明白,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负两个面,自己的心态亦然。所以,当他们遭遇困难身陷困境时,就能够抛却一切负面、消极的想法。能够不断地给予自己鼓励,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就如爱迪生所说:“我才不会沮丧!”

不沮丧、不烦恼、不为困境所困,不但成就了伟大的爱迪生,也成就了所有伟大的人。请你也不沮丧、不烦恼、不为困境所困,成就成功的你吧!

记住这句励志之言吧,把所有的烦恼和沮丧抛给昨天。

抛弃忧虑

想办法克服忧虑非常重要,因为忧虑是快乐的敌人,它影响你思考的能力,进而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并对健康有危害。

我们这一代是好奇心很强的一代。我们不断开发地球资源,使科学发展到惊人的地步;在很多领域中,我们都是主宰。但是我们却无法主宰内心的忧虑,我们仍活在恐惧之中。

实际上,我们确实是受惊吓的一代,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文豪加缪把20世纪叫作“恐惧的世纪。”有一首现代交响曲就叫“焦虑的时代”,我们连作曲也以焦虑为题,可见其影响之深。

我们不仅仅有着传统的忧惧,还有更大的更新的忧惧——担心核战争会打起来。而且即使核弹打不过来,我们仍然会担心无形的杀手“辐射”会对我们及子孙后代造成严重的伤害。有一位科学家最近断言:“我们对原子弹、空间导弹和许多毁灭性的杀伤武器产生了无所不在的忧虑。”

用“无所不在的忧虑”这句话来描绘我们现在的情形,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们所感到的这种恐惧,与过去原始人因听到剑齿虎的嚷叫声引起的恐惧大不一样。原始人因恐惧匆忙逃走,或者急中生智,在木棒前端绑上石头,将老虎打死。结果,除了有美味可餐以外还能拿皮做外套。当然,这是面对恐惧最基本和最原始的行为,它促使我们采取行动保全性命。恐惧的作用不论在过去或现在都一样有效。当我们因害怕漏气而检查轮胎时,就是忧虑所产生的一种良性作用。

但是,我们今天花时间和精力去担忧的不是这类恐惧。今天,困扰我们的往往是一种模糊不清、难以名状的焦虑。我们无法对这些忧虑进行反击,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些什么。也许我们害怕的事情太多了,光是反击其中一个也没有用。对我们来说,恐惧并非来自一种具体的可以言明的威胁。如果果真是这样,我们便能够采取具体行动来对抗它。但事实上,它看不见摸不着,像笼罩在我们头上的阴云,它给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投下阴影。

想办法克服忧虑非常重要,因为忧虑是快乐的敌人,它影响你思考的能力,进而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并对健康有危害。

比肖普博士是一位内科医生,他说: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紧张焦虑可能会引起许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忧虑不安是普遍的现象。少许不安对人有好处,因为它可以促使你去完成任务、做事情,但若是焦虑过度则非常有害,它可能会引起身体任何器官的疾病。

他说:“对于焦虑,心脏有多种反应。心跳速度加快;心律可能会受到影响;强大的压力或焦虑可能导致心律不齐。众所周知,焦虑也可能导致心脏阵痛,这便是平常所说的’心绞痛‘,尤其是中年人容易患这种病。而紧张也可能会造成心血管血流不畅,即一般所说的’冠状动脉血栓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临床教授阮吉尔博士认为:“焦虑和烦恼的人比较容易感染上细菌或其他微生物。”

虽然如此,你也不必惊谎,你绝对有能力去克服恐惧,你不要以为它一定会使你受到伤害。事实是,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对自己担心的事采取建设性行动。能够采取行动正是积极思想最绝妙的效果之一。积极思想需要极强的自控力。一旦你能控制自己的想法,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忧虑和恐惧。

你简直难以想像你的建议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多大影响。我们还不时地与之斗争,但是如今我相信它已在我们控制之下。卡尔心情比较轻松了,与同伴一起玩也开心多了。他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害怕了。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可以告诉你我已经完全克服了恐惧。

你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去处理忧惧。如果以直接的方式去处理势必易遭受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但改用间接方法可将恐惧顺势导出。

这是摆脱忧惧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它比让你的意志力强迫自己战胜恐惧的效果好得多,因为意志力难免有时有点薄弱。先使你的心灵充满信仰,这样所有的恐惧便会自然被赶去。通过这种方式,上帝的力量能替你完成许多你自己难以完成的事。你只需信任他,心甘情愿地降伏于他,使你摆脱恐惧。

会运用积极思想排解忧虑的人,会获得奇妙的结果。

恐惧往往在你最不经意而且危害性最大的时候来袭击你。这时,迂回的处理方式显得尤其重要,即不正面地对它进行攻击,而是以替代的方式来摒除它。

如果你不断地往心里灌输信仰,恐惧就会无立足之地。当然,这种个性的改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个性是能够改变的。

忘记忧愁

平静的心境的确可以使我们坚定,意志集中,头脑清晰,对眼前的问题,有一个沉着、全盘的看法;也使我们可以看清周围的环境,忘却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持久的事物上去。

有人以“善愁的人类”为题,写了一篇论文,它恰恰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的心境。

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恐慌的世界,要保持正常,就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心灵,否则便会陷入狂热、急躁、烦人的焦虑之中,生活就会受害,也不适于工作。有一种毒素会慢慢渗入我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间就把我们麻痹了。

一些事我们应该担忧,至少也该关注,不过一些事都有两面性,所以我们要用头脑来想,不动情绪,更不应凭想像。而且问题就在于我们对大多事情都表现出担忧,其中大多数都是无关紧要的。这实在是一种浪费。

我们总是把世界上的烦恼全都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这是无用的,因为这负担太大、太重了。同时不要忧之过早,因为我们要忧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只应为现实担忧,不要杞人忧天。有些事情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它们即使发生,也许会引发旁的事,转移背景,因而结果也不一样了。

英国政治家劳·乔治认为他自己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他很小就懂得,当他走过一扇门时,就把它关起来。我们要让死人埋葬死人,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昨天封闭起来,因为我们没法走回头路。因此,我们为什么要活在过去的日子里呢:把过去的事再重演一遍?使我们心头的负担再加一倍?再多流一点无用的眼泪?

此外,我们一定要学会扔东西。要把紧贴在手上的毒虫扔去,在没有咬自己以前,你就把它扔进火里了。有许多念头和情感是有毒的,像牛旁草一样粘在你身上,像蜜蜂一样刺你。一个智者说:

浮荡的生活如同在地狱里,而有定向的生活则如同在天国里。

多少钟点、多少日子滑过去了,可是我们不知道做了些什么!我们总是在慢腾腾地,在呆滞、不可捉摸之中团团转,从而使我们因困乏而倒下来。假使我们再不好好下决心切除心头的死结,把事情做的更加完美,那么我们就像上吊一样,吃惊而又慌乱。假使我们能下定决心,不管成败,都能使我们受益。成则对我们有所造就,败尽管会伤害我们,但我们倒能从中吸取教训。错误的决定固然令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可是最坏的错误是终其一生都没有决断、飘忽浮荡。

“忘记背后的”,这实在是一种很高明的艺术。否则过去的事就不仅会阻塞现在,也刺杀将来。过去的许多事中,有些太伤心,很难忘记,你就用力把它们扔下,往前赶。

一位哲人说得最好:“不该记住的教我忘了吧。不该忘记的教我记住吧!”我们不一定到了春天才去打扫家室。不妨把旧的回忆加以分类,把乱七八糟的杂念摒除,否则这些杂念会把我们的心灵挤破。

要控制自己的回忆是不容易的。快乐的回忆和悲惨的回忆同样会伤害我们,只是其方法不同而已。但是要使它们不伤害自己的情绪还是有办法的,只要把它们像画一样挂在墙上,就不会使我们伤心了。

有一次,有个朋友写信给林肯,说了几句残忍虚假的话,而且还逼着林肯,要他答复。林肯说:“我觉得这样的办法永远不会有什么意思。”他对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在乎。他实在是聪明,他不恨对方,也不发愁。这是只有少数人才学得会的。

“不要发愁!”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信心,如果用得很正确,而且很有诚心,它可以治愈许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如果我们懂得这门艺术,而且实际加以运用,就能倍增神奇。赐给我平静的心境吧!尽管尘世不能给我平静的心境,但如果你拥有了平静的心境,旁人也不会拿去的。可是平静的心境。高旁人也不会拿去的。可是清晰,对眼前的问题,有一个沉着。全盘的看法;也使我们可以看清周围的环境,忘却自己,把注意转移到昜持久的事物上去。这样就可以治愈心头的创伤,增添力量,开拓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