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性格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9046000000014

第14章 简朴务实的性格与命运(1)

成功必须挑战自我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甘于做出牺牲。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甘于做出牺牲。必须为了梦想去辛勤工作,必须乐于去做一切达到成功所必须的事情,必须要有一种献身的精神,献身于他自己,献身于他的目标。要发挥你自己的独创性,要愿意去掌握各种必要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你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行动。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必须完成的事情,就及时完成。

这并不是要求一个人第二次接手就必须把什么都做好,这是一个太高的要求,没有人能够达到。我们都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学习。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被人嘲笑,要敢于行动。一个不行动的人,只能等着天上掉下馅饼来,只能寄希望于运气。

对于不可预知的事情,要处之泰然。应该把生命看做一场冒险,要勇敢大胆,不拘一格,解放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要为自己找到一条独一无二的旅程。敞开心灵,多听,多学,把握机会。

如果你满足于平庸,那么就不要希望自己还能有更大的成就;如果是过于慵懒,或者是过于胆怯,不去为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而努力,那么成功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

要得到理想的结果就必须付出劳动,只有美丽的心愿并不能使自己的梦想成真。这里,劳动并不会那么枯燥,因为我们所做的,正是自己希望从事的事情,所以在为之付出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满心欢喜。这时候,无论是在为结果而努力的过程中,还是在最终达到结果的一刹那,我们都会感到快乐。

我们能达到怎样的成功,这取决于我们的意识。事实上,我们可以成为自己所想像的样子:我们是希望去支配自己的思想,还是被思想支配?是将我们有限的生命用在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还是让它无声无息地消失?

环境并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环境的态度。我们不应该让恐惧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绊脚石,失败、挫折恰恰可以转变成为挑战。

要投入到生活中去,要成为你自己。要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记得把手伸给别人。

要成为对别人有益的人。就要负责任、有同情心;不论置身在什么境地,都要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善于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更是认识自我,发挥潜能的能力。

有人曾问古希腊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得到了什么呢?”

他回答说:“我发现了自己的能力。”

正是这种能力的获得,使人的思想和情感有了往高尚和纯粹境界提升的可能。

一个人如果缺乏发现自己的能力,也就是缺乏对自己的审查、怀疑、反省、忏悔的能力,缺乏深入探究事物真相和本质的能力。他便会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虚耗和损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伤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倘若你既没有自知之明又狂妄自大,就如一个人衣冠楚楚,彬彬有礼,一派绅士风度,却在屁股后面露出一根毛茸茸的尾巴,让人忍不住发笑。事实上,这类笑话是司空见惯的。

其实发现自己,就是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发现一个分裂的自己的各个部分,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个性。

事实上,一个人多多少少是分裂的,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平等、理性的对话,正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正是一个人的悟性从晦暗到明亮的过程。正如真理愈辩愈明,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解释、劝慰乃至激烈的辩论中,我们心灵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才有可能浮出海面。

安提司泰尼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人。他看到铁是被锈腐蚀掉的,他评论说,嫉妒心强的人被自己的热情消耗掉了——他是在同自己的嫉妒谈话,对自己潜伏着的嫉妒作出严正警告。他常去规劝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有人便责难他和恶人混在一起,他反驳道:医生总是同病人在一起,而自己并不感冒发烧——他是在同自己的德行和自信谈话。一次,恶棍们为他鼓掌,他说:我很害怕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他是在同自己的警惕性谈话。他认为:一个想不朽的人,必须要忠实而公正地生活——必须是在同自己的信念谈话……

发现自己,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更是认识自我,发挥潜能的能力。

延迟享乐法则

远离虽然有效,但在生活中,有些诱惑是无法远离是避不开的。如果遇上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改变思维的内容。

易受诱惑是一个人意志力薄弱的表现,要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必须学会延迟享乐,抗拒诱惑。

有些人较能延迟享乐,有些人则较难抗拒诱惑。可是,这并不代表延迟享乐是一种不能改变的能力。你只要掌握到延迟享乐的基本方法,便可提高自己延迟享乐的能力。

学会远离诱惑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狩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这番话所提出的缤纷的色彩、铿锵的音乐、鲜美的食物、刺激的玩意儿和稀有的珍宝,均往往令人迷失理智,放弃追求遥远的人生目标。要抗拒感官上的诱惑,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它们。欧洲中世纪的修士退居修道院,避免世俗的烦扰;佛家子弟不近酒色,以求修成正果;名贤隐士“结庐在人境”,避开车马的喧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些都是回避诱惑、返璞归真的例子。

远离诱惑虽然是比较被动的方法,但却很有效。有专家研究显示,在延迟享乐的测验中,如果孩子不将视线放在糖果上,在等待期间张望房间内的其他物件,或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唱歌、玩耍或尝试入睡,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他们便较能延迟满足。

另外,在等待期间,如果研究员用东西将糖果覆盖,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延长他们的等待时间。

陶醉于快乐的思维中

远离虽然有效,但在生活中,有些诱惑是无法远离是避不开的。如果遇上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改变思维的内容。与其想着面前的诱惑,不如去回想过去发生的愉快事情。糖尿病人上自助餐馆前,可以尽量回忆一些愉快的经验,当他们到自助餐馆看到美味的食物时,脑海里仍充满着对过去美丽的回忆,食物对他们的吸引便相对地减低了。

有专家研究指出,在参加延迟享乐的测验时,如果研究员先请小孩想像3件令他们开心的事情,然后再教他们在等候时不断想着这些事情,他们便更能够延迟享乐了。

把诱惑虚拟化

佛家子弟抗拒诱惑的方法之一,是尝试参透“色即是空”的道理。倡曰:“楼上楼复楼外楼,楼台七宝锦心肃”,如果能参透外界的色相都是心理活动的后果,然后将诱惑虚拟化,便能达到庄子所说的“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的境界。

在某项研究中,研究员请一组将要参加延迟享乐测验的小孩将眼前的糖果虚拟化,他给小孩一个画框,教小孩用画框围着糖果,在等候时尝试将眼前的糖果幻想成画中的事物。

研究员请另一组小孩将虚拟的糖果想像成真实的糖果。他给这组小孩一幅图画,并教他们在等候时尝试将眼前所见的图像想像成真实的糖果。

结果显示,把图像想像成实物的小孩很难抗拒诱惑,等候了很短的时间便按铃要求即时的满足。相反地,将实物当做图像的小孩则能等候一段较长的时间。

“假作真时真作假,无为有处有为无”。这项研究指出,心理作用所起的效应,比实物造成的影响更大。确实,诱惑不完全来自外间的色相,也发自人们的心底。

这道理对延迟享乐有很实用的意义。如果在面对诱惑时,能将外来的引诱虚拟化,这些诱惑便不容易蛊惑人心了。

把诱惑抽象化

一个较容易但同样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自己的思维,将外物诱入之处加以抽象化。

如果请参加延迟享乐测验的小孩,凝视着眼前的糖果,想像它们有多甜,放进口时,它们又是多香和多软,小孩不禁会垂涎欲滴,还恨不得马上把糖果放进口中。有研究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等候的时间便相应很短。

可是,如果教这些小孩将糖果诱人之处加以抽象化,他们抗拒诱惑的能力便能大大提升。如果研究员在教小孩等候时,不断想着眼前的糖果就像天上的白云,白云是又白又轻,而糖果也是一样,跟白云很像,这样,小孩便能将糖果诱人之处抽象化,不会想到棉花糖放在口中时的滋味。在这种情况下,小孩较能抗拒诱惑,延迟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