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性格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9046000000025

第25章 创新进取的性格与命运(3)

1.要听取经验丰富者的评价和建议。如果年长的人给你建议,你不要嗤之以鼻,创造力是随年月而增长的。如果老板给你建议,不要做无谓的心理抗拒,他们往往更能意识到新的商机将在什么领域出现。如果同龄人给你建议,你不要自负,他们的观点可能正是你忽略的真谛。记住,当所有人都对你的创新能力有着较好的评价时你会不知不觉就增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而改变和调整了悲观心态。

2.要时常问一问自己:给我同样机会,我会不会做得更好?怎样做得更好?只要你能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你就会发现任何事情都可能有更富创造力的解决办法。

3.对自己面临的困境要实际地看待,不要夸大。

4.要强调幽默感。很多人为自己说话不逗人而沮丧,以为自己没有幽默感。其实,幽默感和幽默是有区别的,你也许不幽默,但一定要有幽默感。所谓幽默感就是对幽默的感受。你能感到幽默就会在悲观中感受到欢快。

5.应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敏感。任何事没有耐心是做不好的,做不好就令悲观更加悲观。而敏感至少可以令人察觉到一些异样的感觉,而异样的感觉往往会刺激创造力。

6.要珍爱自己的点子。相信你自己想到的是好东西。虽然很多漂亮想法一拿出来,就会被告之:前人早做过了。但是,只要是独立想出来的你就要高兴,别懊恼。如果在事前毫无认识的状态下曾想到过相对论,你就应该很乐意承认自己和爱因斯坦一样伟大。

7.不要去妒忌他人的创造力。如果别人创造一个好办法,你认为你也能,因而看不起别人,你的创造力将会永远停留在别人之下。别妒忌他人,当你想出别人也能想出但没想到的点子时,你的创造力就已领先一步,你应该高兴。

8.必须要有多种解决方案。人类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是思维决定的。一个问题从多种角度思考再挑选最佳办法,就是产生创造力的思维方法。

9.一定要保持工作热情和生活热情。只有工作才能使工作富有创造力。同样,只有对生活有热情的人,才对生活富有创造力。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生活和工作的创造力,这个人必定会有所为。

创新进取的性格与命运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各行各业都在争速度、比效率,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1957年8月11日,孙正义出生在一个日籍朝鲜族的家庭。在上小学时他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或当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或成为驾驭全局、运筹帷幄的企业家。他读书十分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高中读书期间孙正义去了一趟美国。出于对美国的憧憬和向往,使他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世界上一流的企业家。在孙正义看来,美国是培养企业家的沃土。于是,他不顾家人的激烈反对,毅然中途退学,于1973年2月只身来到美国。

在美国,年仅16岁的孙正义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高中学业,进而考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克利分校经济系,他一面学习,一面盘算着创业之路。当一名一流企业家,谈何容易,必须具备雄厚的基础和实力,那就是文凭、资格和金钱。而这些,对于孙正义来说,正是所缺少的。他心里明白,要成就事业必须先创造这些条件,即必须获取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情况。

而要创业,就要有经济基础,想当实业家,手中要有本钱。像他这样一个穷留学生,除父母寄点生活费外,别无其他经济来源,而学费、外出交际等都需要钱。为了挣钱和锻炼能力,他开始了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一边应聘为10所大专院校的勤杂工。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也没有放松自己的追求。困难对每个人都存在,只有战胜困难才是强者。孙正义憧憬着未来,思索着现实。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对了,搞发明创造!只要取得了发明专利,不但可以改变目前的处境,也不愁搞事业的资本了。”于是,他以极大的热忱开始了发明创造。他专门设立一本记录“新发明设想”的笔记本,强迫自己每天都要提出一个新的发明设想。仅仅一年时间,孙正义的那本“备忘录”上竟密密麻麻地记下了250多个发明设想。

经过无数次的对比筛选,他最终选择了一种带有声音合成装置的电子翻译机作为突破口。他不是电子技术方面的行家,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苦心钻研,精心构思出了这种新的发明。电子翻译机的发明设想,以其特殊的优越性被夏普公司看中。孙正义得到了1亿元的技术转让费。

这下,不但有了创业的资本,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创业的信心。

1980年3月,孙正义大学毕业,他从银行筹措了1500万日元,在博多租了一间房子,摆上3张桌椅,雇请了两个人,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孙正义说:“这个公司的任务,就是为我应当干什么样的事业进行调查研究,我要寻找一项别人没有干过的事业。”

孙正义紧盯着市场发展动态,搜集着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惟恐漏掉任何一个发财致富的机会。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分析研究大量的信息资料。有志不在年高,年仅24岁的孙正义,以敏锐的眼光,终于发现了一个薄弱环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因许多待业的人们惟恐赶不上时代的新潮流,都争先恐后地购买了微处理机。但是多数顾客不知道软件怎样选购或编制,会使用微处理机的人也不多,因而大批微处理机被顾客闲置一旁。孙正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开发制造软件的公司与顾客之间缺少互相沟通的桥梁,两方面的信息严重堵塞。一方面是软件开发制造公司本身之间互不通气,自个儿闷头做了大量重复性劳动,打不通销售渠道,研制出的大量软件没有人买;另一方面,顾客同样也得不到软件方面的信息,买不到适合自己用的软件。他想,如果在两者之间建立一条流通渠道,使之成为生产微处理机和开发软件的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纽带,那将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孙正义看准了目标,并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于1981年9月很快创立了“日本软件库”。

为了宣传自己经营的软件,他们几个人又着手创办了“软件银行”杂志,从筹备出版到投放书店,总共花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这惊人的速度和效率,在日本出版界极为少见,此后,他们一鼓作气,陆续创办出版了7种杂志。为了扩大订户,他们利用电视大做广告,一时,声名大振,效果极佳,杂志销售量猛增,很快达到三四十万份。随着“软件银行”杂志的畅销,孙正义的“软件库”也开始腾飞起来。

日本软件库在踢开了“头三脚”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1982年1月,孙正义在原址附近的一座大厦里,开办了一个面积为60平方米的日本软件库代办处,设职员两个。不到一个月,该办事处迁到一处面积有100平方米的新址,职员发展到20人。这一年年初,日本软件库的月销售额仅为100万日元,到12月份,月销售额达到了3亿日元。为此,日本企业界的人们,开始以惊异的目光注视着这颗新星的冉冉升起。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各行各业都在争速度、比效率,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孙正义及其基层的职员都意识到:旗开得胜并不意味着今后能一帆风顺,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不允许有半点陶醉和懈怠。

每当你去公司的大楼时,都能看到忙忙碌碌的身影,人们要干的工作太多了,时间太紧了,不跑完不成任务,不跑提高不了效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孙正义的公司像一台充满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着。

高效率带来了事业的发展。日本软件库很快在全国设立了300多家代理店,经营的软件种类已达1万多种,利润直线上升,仅1983年就获纯利13亿日元。日本软件库从此名声大振,孙正义也成为轰动一时的“企业界神童”、“经营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