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19046200000012

第12章 慧可安心(2)

景岑禅师回答道:“朗州山,沣洲水。”

学僧:“弟子不会。”

景岑:“四海五湖任遨游。”

学僧:“如何识学人心?”

景岑:“十方世界是汝心。”

学僧:“则学人无着身处。”

景岑:“处着身处才是汝着身处。”

学僧:“如何是能着身处?”

景岑:“大海水,深又深。”

学僧:“不会。”

景岑:“鱼龙出入任升沉。”

学僧:“承老师言,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学人如何会得?”

景岑:“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和学僧的问答,可以看出老师的慈悲开示,一直明明白白的指导,“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朗州山,沣洲水”,普天之下,哪里一处不可给你跨前一步?你如果懂得,五湖四海内何处不能遨游呢?你如果懂得,十方世界都在心中,怎能说身无着落处呢?

朝闻夕死

保持一颗清明的心,把握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去掉心中种种遮蔽灵智的执著,从平常中体会那不平常的境界。禅,不就是这样的吗?

福州芙蓉山灵训禅师初次参拜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问道:“什么是佛?”

归宗说:“我告诉你,你会相信吗?”

灵训诧异:“和尚的言语真诚如实,我怎会不信呢?”

归宗道:“你就是佛。”

灵训心中灵光一闪,又请问道:“说怎样保持?”

归宗以谒作答:“一翳在眼,空花乱坠。”

灵训禅师有所契悟,从此在归宗座下修持用功。多年以后,灵训向归宗辞行,归宗问:“到哪里去?”

灵训说:“回山中去。”

归宗禅师慈悲地说:“你在我这里已经十三年了吧!今天既然要走,那就去把行李收拾一下,我给你说些佛法。”

灵训整理好行李,便去见归宗禅师。归宗禅师招呼道:“你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近前,只听归宗轻轻说道:“天气严寒,你途中要善自珍重。”

灵训听到这话,顿时忘记了以前所有的见解,当下大彻大悟。

灵训禅师下山回去后就安然圆寂,溢号为弘照大师。

高与远

退一步是为了更进,谦虚才能使人成长。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画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画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测一下。

元德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错,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颈向后的曲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非常欢喜地说道:“老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藉机开示道:“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似地道:“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道:“你们且听我的禅诗:请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诸仁者能会意吗?”

好事不如无事

烦恼是病,佛道也是病,佛菩萨是真有病吗?不是的!佛菩萨是为一切众生而病。

佛陀降诞娑婆,观音行化苦海,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菩萨悲愍众生,免除众生的烦恼,是为了什么呢?

有一次,赵州从谂禅师提起一句禅话道:“佛是烦恼,烦恼是佛。”

学僧不解,因而纷纷要求赵州解释,学僧们问道:“不知佛在为谁烦恼?”

赵州从谂回答道:“为一切众生烦恼!”

学僧再进一步问道:“如何可以免除这些烦恼呢?”

赵州从谂严肃地责问学僧道:“免除烦恼做什么?”

又有一次,赵州从谂禅师看到弟子文偃在礼佛,便用柱杖打了一下,问道:“你在做什么?”

文偃答道:“礼佛!”

赵州从谂斥责道:“佛是用来礼的吗?”

文偃道:“礼佛也是好事。”

从谂道:“好事不如无事。”

半肯半不肯

参禅若是完全依赖师长,将会失去自己;若是全靠自己,没有指引,也难以得窥真禅。这大概就是半肯半不肯的真意了吧!所以,人可以自信,但不可笃信;他人可以崇拜,但最好不要膜拜。

洞山良价禅师在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时,刚巧遇到他剃度恩师云岩罢展禅师的忌日,因此就设斋上供。

有学僧问道:“禅师于令师云岩处,得到什么开示?”

洞山答:“虽在云岩座下,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不蒙指示,为何还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我真不懂,你来南泉普愿禅师处悟道,为什么却为云岩设斋?”

涧山平和地回答:“我不尊先师的道德佛洁,只尊重他。”

学僧接着又问:“禅师既然为你的先师设斋,那么是肯定他的宗风了?”

洞山答:“半肯定半不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不全部肯定呢?”

洞山答:“因为如果全部肯定就辜负先师了。”

了无功德

有了求功德之心,行善再大也非功德。惟有发自人心,不图回报,方才算得上功德。

梁武帝是历史上护持佛教君王中的楷模。他在位时,曾广建中院佛像,修造桥梁道路,务求福利百姓。

当时,达摩禅师从天竺来中国弘法。

梁武帝礼请禅师,向法说:“我这样不断地行善,会有什么功德?”

“了无功德。”达摩禅师对武帝泼了一盆冷水说。

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再问他什么,禅师却不管。

最终,因为道不相应,拂袖而去。

至于福利百姓之事,惟有引导他人明了自性,才算得上是功德。否则,在人间再多善事,依然是让人执著于世俗生活。

至于修建寺院佛像,可以说得度与否,不取决于寺院的多寡,看的只是一颗心。寺多了,反而有乱法之嫌。

无目之人

禅者不思不虑,反而洞察一切。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该如何前进?”

投子禅师说:“十方都有他的脚步。”

和尚又问:“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步为什么可以遍及十方?”

投子禅师说:“他还需要眼睛吗?”

没有眼睛的人将调动他的全部潜能来“感知”外界,如同浑身有“眼”,这正如禅者不思不虑,反而洞察一切。“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正是如此。

我也可以为你忙

有的人太顾念自己,不顾念别人,一点儿小事,再三的烦人;有的人太顾念别人,不肯为己,最后失去好多机会。禅的本来面目,就是直下承担!当吃饭的时候吃饭,当修道的时候修道,当问的时候要问得重要,当答的时候要答的肯定。不可在似是而非的里面转来转去!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禅僧,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好像岁月匆匆,已有十二个秋冬,你怎么从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禅僧答道:“老禅师每日很忙,学僧实在不敢打扰。”

时光迅速,一过又是三年。一天,佛光禅师在路上又遇到克契禅僧,再问道:“你参禅修道上,有什么问题吗?怎么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回答道:“老禅师很忙,学僧不敢随便和您讲话!”

又过了一年,克契学僧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面,禅师再对克契僧道:“你过来,今天有空,请到我的禅室谈谈禅道。”

克契禅僧赶快合掌作揖道:“老禅师很忙,我怎敢随便浪费您老的时间呢?”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禅僧过分谦虚,不敢直下承担,再怎样参禅,也是不能开悟。

佛光禅师知道非采取主动不可,所以又一次遇到克契禅僧的时候,问道:“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仍然说道:“老禅师,您很忙,学僧不便打扰!”

佛光禅师当下大声喝道:“忙!忙!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忙呀!”

佛光禅师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打入克契禅僧的心中,禅僧克契立刻言下有所顿悟。

虚空眨眼

人在生活中,最注意关心的皆人情上事,谁对我好,谁对我坏,每日患得患失,不是计较金钱,就是计较感情,钱关情关之外,还有恭敬关,终日要人赞美,要人行礼,要人看我一眼。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地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不正面回答,反而问唐肃宗道:“君王可曾看到虚空?”

“看到!”

“那么请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肃宗无话可对。

吾人生活中,所最注意关心的皆人情上事,谁对我好,谁对我坏,每日患得患失,不是计较金钱,就是计较感情,钱关情关之外,还有恭敬关,终日要人赞美,要人行礼,要人看我一眼,比之虚空,虚空不要吾人眨眼,吾人又何必要虚空眨眼?法身真理,犹若虚空,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两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肃宗不解,难怪南阳国师要问虚空可曾对你眨眼?

一休晒藏经

宇宙真理,无非要从自心中显露,修行最怕舍本逐末。经只是纸印的,真心才是法。

传说晒藏经的时候,如果风从经上吹拂而过,人承继这种风,能够消除灾厄,增长智能,因此闻风而来的人不断地涌向山上去。一休禅师知道了也就说道:

“我也要晒藏经!”

说完一休就袒胸露肚的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很多要上山的信徒看到了很不以为然,实在太不雅观了。山上寺院的法院就跑下来劝一休不要如此没有威仪。

一休非常认真地解释道:“你们晒的藏经是死的,会生虫,不会活动。我晒的藏经是活的,会说法,会做务,会吃饭,有智能者应该知道哪一种藏经才珍贵!”

“一休晒经”,一休这种乍似玩世不恭的作风,实在有其至理。在一休眼里,宇宙真理,无非要从自心中显露,修行最怕舍本逐末。经只是纸印的,真心才是法,为什么不照顾自己而只知照顾经书?祈福增慧要知门径,参禅入佛要知道机要,一切应从用心下手。珍贵的藏经,才是印在纸上,而是印在心上。心上的藏经才能生万法。

云门内外

世间,在禅者的眼中,都是虚妄对待的,内外、你我、善恶、大小等,所以吾人给虚妄对待紧紧束缚,无法超越,而今截断众流,返归本源,统一了内外,超脱了你我,不悟而何?

云门禅师去参访睦州禅师,到了睦州禅师的道场,正是黄昏薄暮的时分。云门用力敲着两扇紧闭的大门,久久以后,睦州才来应门,云门道明来意之后,正将一脚跨入门槛的时候,睦州出其不意地用力把门关上,云门大叫:

“哎哟!哎哟!好痛哟!”

禅师:“谁在喊痛呀!”

云门:“老师!是我。”

禅师:“你在哪里呢?”

云门:“我在门外啦!”

禅师:“你人在外面,为什么叫痛呢?”

云门:“因你把我的脚关在门里面了。”

禅师:“脚在门里,为什么人在门外呢?”

云门:“你确实把我分成里外了。”

禅师:“愚痴!一个人还有里外之分?”

云门于此言下,好像一击在心上,顿时粉碎虚妄的身心世界,终于大悟。

云门禅师虽然腿被压断,但这一关一合却截断了虚妄纷纭的意识,证悟了内外一如,平等无二的道理。

地狱

试问世间之人,能不受地狱诱惑的,又有几个?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跟他学禅,禅师吩咐僧众,一切都不可带进山门。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学僧有的好吃懒做,讨厌工作;有的贪图享受,难以忘俗。无德禅师于是说了下面一段故事:

有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一个地方。进门的时候,司阍对他说:“你喜欢吃吗?这里有的是精美食物;你喜欢睡吗?这里睡多久也没人打扰;你喜欢玩吗?这里有各种娱乐由你选择;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无事可做,更没人管你。”

此人便高高兴兴地留了下来,吃完就睡,睡够就玩,边玩边吃。三个月后,渐渐觉得不是滋味,就跑去见司阍,央求道:“这种日子过久了,并不见得好,因为玩得太多,我已提不起什么兴趣;吃得太饱,使我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头脑变得迟钝。您能给我一分工作吗?”

司阍:“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

又过了三个月,这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向司阍道:“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再不给我工作,我宁愿下地狱!”

司阍:“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它使你没有理想、没有创造、没有前途、渐渐腐化。这种心灵的煎熬,比上刀山下油锅的皮肉之苦,还要叫人受不了!”

与佛陀赌博

知错能改近乎勇!大丈夫行事,理当有这种气魄。

长爪梵志找释迦牟尼世尊辩论,事先跟佛陀约定:“我的观点如果被驳倒的话,我就砍掉我自己的脑袋!”

世尊安详地问他:“你以什么观点为宗旨呢?”

长爪梵志很自负地说:“我以一切不受为宗旨。”

世尊慈悲地注视着他,问道:“这个观点你接受吗?”

梵志听完很是气恼,拂袖而去。可走到半路时就省悟过来,对弟子说:“我应该回到佛陀那里去砍头以向世尊谢罪!”

弟子们就劝他说:“师父!你也算是在大众面前取胜了,为何要回去砍头谢罪呢?”

长爪梵志慨叹道:“我宁可在智者面前砍头,也不愿在愚人面前获胜!我的观点自相矛盾呀!如果这个观点我接受了,我失败在后;如果这个观点我不接受,又失败在前。一切天上人间的修行者都不知道我这个观点的谬误之处,只有佛陀和大菩萨们才知道它的矛盾所在。”

于是长爪梵志连同他的五百个弟子皈依了佛陀,出家为僧,皆取得阿罗汉位。

能大能小

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心才是能大能小。

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