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处世——流芳百代的处世圣经
19046300000011

第11章 在什么时候应该加倍警惕(1)

有些人居心不良,他们谈论我们时别有用心,这时候你就应该加倍小心。他们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如果他们对什么东西大肆攻击,就说明他们对这些东西有企图。这些狡猾的人会对自己非常渴望的东西大肆批评,以此来消除别人的警惕。这是他们的诡诈之处。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是那么美妙动听,因为有些并不是那么真诚。有些人赞美的是邪恶和罪行,以此来攻击美德和公正。如果你不能学会分辨丑恶,你就发现不了真正道德高尚的人。

学会妥协

在现代生活中,妥协已成为人们交往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上,买家与卖家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双方的妥协而成交。

然而,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协似乎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由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转向相互依赖关系。就说买东西吧,过去东西短缺,买家只能求着卖家,于是价格自然是铁价不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但现在不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买方市场,买家与卖家的关系变为相互依赖,使得讨价还价流行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肯做出任何妥协,那只能失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成为最终的失败者。

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应当区分明智的妥协和不明智妥协。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达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自身要求的实现。因此,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现代人成功生活的必备素质。

在现代生活中,善于妥协不仅是一种明智,而且是一种美德。能够妥协,意味着对对方利益的尊重。意味着将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利益同样重要。在个人权利日趋平等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善于妥协就会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成为生活中的智者和强者。

不要绝对自私,也不要完全利他

一个人生活的目的非常微妙,既不能完全自私自利,也不能完全为了别人生活。否则,一种绝对的贪婪就会驻留在你的身上,让你无法接近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只是想着自己,那么你就会想要拥有一切,甚至最不重要的东西,你也不会放过,这样你就根本不会懂得什么是谦让。有些人会贪婪地攫取最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这样的人根本无法得到别人的喜欢,他们只是信奉运气,好像只有运气能够给他们带来保障和安全。可是运气是多么靠不住的东西,他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狭隘的虚妄中。有时候谦让一下不是什么坏事情,虽然某些东西归属了别人,但是你却会赢得一个朋友。

有些人想要从事公众事物,他们把自己完全奉献出来。正如一个老妇人对罗马王子哈德良所说的:那些完全属于他人的人是愚蠢的、而且是一种非常过分的愚蠢,他们终日只是考虑别人,没有一分钟属于他们自己,甚至在思想上也是如此。有些人能够对他人非常了解,知道他们的任何需要,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如果你认真地考察一下,你就可以发现,他人有求于你,根本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只是想着你能够为他们做什么。如果你只是为他人活着,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不考虑自己,就无法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就无法真正地了解他人。而且你想让一个人满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人的欲望没有尽头,特别是在他能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更是得陇望蜀。

大肚能容天下事

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分歧、争吵以及矛盾冲突,这往往令双方不快甚至造成伤害。那么是忽视这些分歧、冲突还是因此而放弃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其实这两者都不可取,前者类似于掩耳盗铃,后者无异于因噎废食。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宽恕。

宽恕意味着理解和通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它不但是一种交际技巧更是一种美德。但宽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的原因是认为做错了事要受到报应才算公平。因此,“以牙还牙”者屡见不鲜,而“以德报怨”者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受一些偏见的影响,如宽恕意味着“我错了”、“我输了”、“我屈服了”、“我软弱”、“别人会认为错全在我”等等。

宽恕并不意味着过去发生的事不再重要,而是表示自己放弃惩罚别人或报复别人的动机。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彼此认识到给对方的伤害,这是宽恕的前提。有些人在没弄清楚自己的愤怒和痛苦之前就试图宽恕别人,结果自己的不满仍然无法消除。

其次学会让痛苦成为过去。宽恕不是短期能实现的,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然而图一时之快的报复对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是百害而无一利。

再次,去发现和承认别人的优点。当你深陷所受伤害的痛苦中时,别人在自己眼里简直一无是处。但只要你还能用一点点理智去发现并承认对方的优点,你会觉得这比单纯容忍对方的缺点更容易。知人所长,才能容人之短,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纠正偏见的影响。譬如决定宽恕别人可以这样去想:“宽恕是为了修复彼此的关系并不代表软弱”、“宽恕的目的不是要分清胜负,而是弄清问题的原因,然后努力解决它”、“宽恕不需要奴颜婢膝,目的不是去讨好对方,而是进行沟通”。“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有了这份胸襟,相信没有什么人际矛盾不能化解。

保持自身的神秘感

没有必要过分清楚地表白自己,应该让众人对自己保持一种神秘感。一般人们对于完全了解的东西,就不再关注,而对于那些不理解的,却保持着一种莫名的兴趣。如果要想让自己耐人寻味,就应该不那么容易让人把握。如果人们对你不能真正了解,就会觉得你越有价值。

如果你想让你交往的人感觉到你的聪明要远远超过他们的想像,他们就会更加崇拜你。你可以表现自己,但是行为一定要非常有修养,让人感觉到你不仅仅深谋远虑,而且温文尔雅。真正有学识的人会非常看重一个人的智慧和思想,但是一般的人看重的不过是人们的地位和身份。让你周围的人按照你想要他们想像你的样子去费心揣摩,但是不要留下让人批评你的把柄。

许多人莫名其妙地赞美别人,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只是因为权势和神秘,他们便为之倾倒。对于神秘不为人所知的事物,只要听到有人赞美它,他们就会同样赞美它,而且发自内心地敬重。

不要接近任何罪恶

不要接近任何罪恶,哪怕它们小到微不足道。因为罪恶从来是不会单独行动的,而是成群结队,和好运气喜欢锦上添花一样。祸不单行,千万不要招惹祸患。而好事却应该为之,不管它是否太小。人们都会本能地避祸趋福。甚至鸽子也知道寻找干净的鸽子棚。撞了霉运的人会损失很多,他会失去自我和理智,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接近他。所以更不要自取其辱。当霉运睡着的时候,千万不要吵醒了它。偶尔的疏忽也没有什么大妨碍,但是如果不注意,就可能是跌入无底罪恶深渊的开始。人很难达到完美至善的境界,但是罪恶染身也很难去除,即使你能摆脱,却也无法洗清他人的眼睛。所以对于命运的不公应该善于忍耐,而不要铤而走险;对于人间的不幸要谨慎,不要让它沾染上身。

要学会品味“失败”

失败也许使人萎靡不振;也许是走向人生成功的起点。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失败的态度不同,导致的结果也截然不一样。

有人说:“失败是垂死的呻吟,悲切而哀凉。”

有人说:“失败是深秋的旷野,萧条冷落。”

然而,我觉得失败是一杯清茶,乍饮无味,细品味长;又好似一部哑剧,乍看不知所云,细细品味,才觉得内容深奥,富有哲理。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而喜悦之时,也难免遇到困难而苦恼之日。获得成功后,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寻找瑕疵,否则,失败已等待着你;遇到失败,要及时吸取失败教训,寻找其原因,振作精神,成功后的喜悦将会伴随着你。

面对失败,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直面失败,理智、乐观地痛定思痛,吸取失败中成功的经验,修正其不足,必将会成为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失败是令人苦涩的,但并不意味着终止。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渴望着成功,但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只有那些不畏失败,勇于向前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到失败的价值。

时刻警惕自己犯愚蠢的错误

愚蠢狂妄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粗野、固执、头脑机械简单等等都是愚蠢等。你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以免它们悄悄地靠近了你。每天都要保持高度警觉,对镜自照,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你应该做一个富有远见的人,而不能因为贪婪而拿自己的名誉作为赌注。如果你能拥有谨慎的盾牌,就不怕受到愚蠢的偷袭。在人际交往中,到处都布满暗礁,如果不小心,你的名声就会被撞得粉身碎骨。最好的办法是驾驭好你的小船,不要碰到暗礁上去。最关键的是,应该做一个大方慷慨的人,而且待人礼貌,这会帮助你摆脱困境。

不要随意与人绝交

不要随意和人绝交,这会影响你的名誉。你的朋友变成你的对手的时候,会给你最惨烈的打击,因为他熟知你所有的缺点,而在和你作对的时候,他对你的威胁是致命的。每个人都有对人,但是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不是那么多。正如《伊所寓言》中所讲的一个故事,老鹰得罪了屎壳郎,也会受到严重的报复。1如果说话不检点,就会惹那些伪君子大发雷霆,他们会寻找一切机会报复你。当朋友反目后,你就多了一个最厉害的对手,因为他熟悉你所有的底细。而他人看到你们的友谊的破裂,也会喋喋不休,对你们的交往和分手都会横加议论。如果你真的要和朋友分手,也要保持温文的风度,不要大吵大闹。这是最好的退却的方法。

与能共患难的人为友

如果你的朋友不仅能够与你共富贵,而且能够与你共患难,那么你就永远都有人帮助,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朋友能够和你分担所有的困难。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就是闲得无聊,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干涉一切,指责所有的人。所以你应该结交与你共同分担痛苦的朋友。当所有的人指责你的时候,这样的朋友也会谅解你,守在你的身边。不管是厄运还是好运气,都不会同时降临在两个人的头上;不论是烦恼还是重担,如果两个人共同承担,也就不算什么。如果没有人能为你分担,你会感觉到双倍的沉重。

注意体态语

行为举止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主要包括人的动作与姿态,它是我们言语和仪表的重要辅助行为,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在交际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好的动作举止恰恰正是一个人自身素质与修养的直接表现,往往在举手投足间,就会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比如一些影视明星,他们的动作都是通过精心设计的。

如果忽视了这些东西,就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对面试的结果自然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应试者应先敲门,在得到允许后才可以进入面试现场。接着应试者应向用人单位问好致意,并做自我介绍,此时可以顺手递一份个人简历,然后在用人单位许可后方可入座。在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和用人单位握手,但视情况而定,不要生搬硬套。

其次,在交谈过程中最好显得拘束一些,不要肆无忌惮,随意走动,不要未经允许随便翻阅用人单位的资料,这是一个最起码的礼貌要求。

再次,与用人单位交谈过程中不要左顾右盼,显得对用人方的谈话极不在意,会影响对方的情绪。

还有就是坐姿要正确,不能跷二郎腿,身体不要晃来晃去,或用手指在膝盖上有节奏却无目的地打击,显得极不稳重。

没有人能够完全属于另外一个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你想像中的那种绝对的知己。你不可能完全属于另外的一个人,也没有哪个人能够完全地属于你所有。血缘关系和友谊都不能让人达到那种完全亲密的关系。最好的朋友也无法做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其他的人不同。就算你可以完全把你的内心展示给他,他却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所以,不论你与人关系多么好,也不要忘记礼仪,你应该始终保持温文尔雅。有些秘密最好的朋友都不能吐露,甚至儿子也不能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父亲。有些事情你只能和一些人说,对另外一些人应该守口如瓶,或者你干脆什么都不说,只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到底是否应该忏悔,还是应该让一切成为永远的秘密,这要看你和他的关系如何。

不要执迷不悟、刚愎自用

有些人任凭自己一再犯错,他们执迷不悟,讳疾忌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即使他们自己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他们也在人前打肿脸充胖子,为自己一味地寻找借口。当一个人做了一件错事的时候,人们以为这可能是他的疏忽;而当一个人接连犯错的时候,人们就会觉得他愚蠢透顶。有些人执迷不悟,一再犯错,他们目光短浅,缺乏自知之明,或许他们想做一个真正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