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验——课本上学不到的100条人生经验
19046500000006

第6章 生存经验(3)

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为了攻占某个特定目标,人际体系必须形成一个整体,握成一个拳头。这就是说,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应当通过巧妙的联系把各类人物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自己能够在整体上发挥出最佳的功能。这个整体原则,就是我们确定合理人际结构的最基本原则。

整体原则要求我们正确地选择人际结构的基础。孔子主张“仁者之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现代学者梁漱溟先生也指出:在我国,人与人相处时,要各以对方为重,即所谓“礼让为国”。

可见,“以心换心”乃是各种类型交际的基础。换句话说,交际的天才在于理解别人的幸福和不幸,关心别人的命运,帮助别人,重视别人像重视自己一样。

这是人类认识中最敏感的范畴之一,它所认识的不是思想,而是别人的感情和心情。“把别人的感情当成自己的”(席勒)——这一发现是对待别人的正确的、惟一可信的立场,更是建造人际结构的最可靠的基础。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当人际感情到了一定的深度,就会劲儿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二、行星围着太阳转

科学家们已经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他们发现,原子中绕核运转的电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分立的稳定状态。这些状态分别只有一定能量,其数值各不相等。把这些状态的能量按大小排列,就像梯级一样,科学家们称之为“能级”。

这一新颖的“能级”概念,给现代人际关系研究者以深刻的启示:稳定的结构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不同能级的复杂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每一个电子根据本身能量的大小而处于不同的地位,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一般说来,按照能级原则,应当使我们的人际结构自然地形成核心、外转、边缘这样三个部分,就是说,既要将那些对于实现目标有决定意义的人物放在中心的、主导的地位,又要让一切有关的人物在整个人际结构中占有恰当的、相应的位置。

这样,整个人际体系就像自然界的太阳系一样,太阳系的大行星围着太阳旋转,一层比一层比重轻,一层比一层范围更广,形成一个比例协调的统一体。

为达此目的,我们在建造人际关系结构过程中,就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全面出击,也不可畸轻畸重,以偏概全,爱之则如胶似漆,恶之则不屑一顾。

6.人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对什么不要过于苛求

人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上,需要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需要与朋友友好相处,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通俗地说,必须用善良的心来对待一切,必须时时检点自己,也就是要严于律己。同时,对待朋友要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也就是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能兴国。唐太宗李世民,是封建王朝里最为开明的君主之一,他为人处事以善良慎重为准则,他在哀悼魏征时说:“用铜作镜,可整衣冠;用古作镜,可知兴替;用人做镜,可明得失。”在贞观十三年说:“外绝游观之乐,内去声色之娱。”正是他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才得到百姓的敬仰和国家的昌盛。严于律己,可使朋友从中感受到你的诚实和忠诚,也感受到你的为人。所以,很容易与朋友友好相处。

“万金易求,良心难得!”人心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物质的诱惑,偏见的误导,恶人的拨弄,往往使人良心失落,失落了良心,怎能与朋友相处?对待朋友需要的是良心,对朋友要“宽”。怎样才能算是宽以待人呢?

不能以自己为标准来要求朋友。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人,在性格、爱好、职业、习惯等诸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事物、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能要求朋友与自己一样,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经验来衡量朋友的所作所为,要承认朋友与自己的差别,并能容忍这种差别。不要企图改变别人,这样也是徒劳的。

不可吹毛求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宋代文士袁采说过:“圣贤犹不能无过,况人非圣贤,安得每事尽善?”朋友与朋友在日常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这时不要动不动就横加指责,大声呵斥,甚至恨不得将他置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而是做到“乐道人之善”,多看到朋友的长处。《论语·阳货》中有“宽则是众”的思想。《论语·微子》中周公曾对鲁公说:“无求备于一人!”

不要怨恨朋友。若朋友未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有什么过错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切不可怀恨在心。因为怨恨不仅会加深朋友间的误会,影响友情,而且会扰乱正常的思维,引起急躁情绪。凡事要站在朋友的角度想想,这样或许能够理解朋友的所作所为。

7.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社会上一定要对“小人”防备三分

余秋雨先生在一篇散文中曾提到“小人”的问题,他的意思是,英雄们在临终的时候,觉得最为痛恨的人不是自己的劲敌,他们往往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小人。看来,“小人”不小,他们的能量大着呢!他们可以做汉奸,叛徒,他们可能做出种种可怜的样子,以博得你的帮助,当你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就可能反过来咬你一口。蚂蟥的可怕之处是它以不经意的亲热的方式去吸人血,小人比蚂蟥还可怕。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人生的舞台上,时刻都有这种人存在,他们在各种环境中挖空心思地寻找漏洞,然后见缝下蛆,当蛆们长大了,爬上你的桌面时,那种滋味是让人不得不恶心的,但是,他们做得非常巧妙,不到关键的时候,他们不可能让你知道蛆的存在,关键的时候,你就是知道了,也已经来不及了,这是他们最高明的地方。

这就涉及到两个过程,一个是你先要鉴别对方是不是一个小人。再一个你要研究孤立他的方式,生硬的方式不好,他们会因此记恨你,并想出什么莫名其妙的办法来陷害你,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你要选择一个恰当距离,跟他们平等交往。时刻小心警惕,倒不是因为你怕他们,自古邪不压正,可是,从古至今很多帝王将相也确实栽在小人的脚下,这种事从来都不知道上哪儿去说理。真刀真枪地干,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是明明白白的。可是暗箭就说不清楚了,来自什么方位谁射的,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就是林肯、拉宾也不能幸免。特别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在你身边生活了很久,你也没觉察到任何阴谋诡计的蛛丝马迹。所以,你时刻都要穿好“防弹衣”,而且不要总是听某个人的话,这样才能或多或少地减少一些损失。如果你发自肺腑地讨厌小人,那么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中千万别沾染任何小人的痕迹,否则,你想重新做人都很难。因为一个人如果在别人的印象中是小人,他基本上就已经走出了主流的行列,因为跟他不值得交往,谁也别上小人的当,他能把你卖了,你还替他数钱。

所有的小人都研究人们的心理。举一个例子来说,推销是一门艺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商家若不自我推销,怎会赢得更多的顾客?而且这里也确有学问,推销者想在赢利的同时达到商品的宣传效应,必须谙熟对方的购买心理。可是,这事让小人操作起来就不一样,他有办法让你不得不买他的东西。于是,这艺术就显得有些走样儿。

小王也曾经偶遇过一例:一个穿着整洁的北方小伙儿登门推销一种微型按摩器,因其几次声称“免费赠送”,不想伤害人家的热忱,小王也就打开了门,在他详细介绍商品并恳请帮他“宣传”的诚挚目光中,小王同意“试用”他的商品,此时,推销者亮出了底牌:“先生,十元钱方便吗?”,小王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遭遇了小人,“对不起,不方便!”明明说好免费赠送的,怎么不讲信用?其实,他们的心里最明白,在推销之前,已经对推销场景做过几十次的设想了,非让对方乖乖掏腰包不可。你看,淳朴的老百姓一天天地上小人的当,是多么得容易!

走出校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求职,一个人求职成功的机会,并不一定和他自身的知识水平成正比,有时候,经验比知识更加有用,所以,这些看似简单的求职经验对你来说其实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