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忠告——受益一生的365个人生忠告
19046800000017

第17章 成功篇(1)

十一月

第1天每秒摆一下

每个人都渴望梦想成真,成功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开始工作了。可是我担心你在走完3200万次之后,恐怕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

“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如果是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

第2天谷仓里的金表

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着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滴答声。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困难。

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响得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第3天成功无捷径

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这要靠我们的意志,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一个成功人士用一句话总结他的经验:“每天坚持比别人多工作一个小时而已。”

一个青年职员平时工作懒懒散散,在转正前一个月他问老板:“如果我兢兢业业工作一个月,我能转正吗?”老板答道:“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一个冷房间的温度计,你用热手捂着它,能使表上显示温度上升,不过房间一点也不会温暖。”

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第4天坚持就是胜利

有的时候,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区别也就仅仅在于是否能够坚持到底,而且这个“底”,有时会是一年,有时只是几天,有时仅仅是“一遍鸡鸣”而已。

师傅教两个徒弟酿酒之法:选端阳节正午颗粒饱满的米,与冰雪初融的高山流水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铸成的陶瓮,密封九九八十一天,直到鸡鸣3遍后方可启封。

两个徒弟找齐了所要材料,然后进行了漫长的等待。终于,第八十一天到了,两人夜不能寐。远远地传来第一声鸡鸣,过了很久,才依稀响起了第2声。第3声鸡鸣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来呢?很难断定。

其中一个徒弟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陶瓮,里面全是像醋一样酸、中药一般苦的水!他只能失望地把它洒在地上。而另外一个,虽然好奇心像一把野火在他心里燃烧,让他按捺不住想伸手,但他却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3遍鸡鸣后才启封。瓮里是多么甘甜清澈的酒啊,芳香醉人!只是多等了一遍鸡鸣,结果却大相径庭。

第5天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时,实力的强弱并不能决定能力的高低和成功与否。学习中,资质平庸的人,只要用心专一,假以时日,必有所成。相反,天资聪颖的人,如果心浮气躁,用心不专,只会辜负上天的厚爱,一事无成。

一只螃蟹在小河边享受着午后的阳光。

“嗨,蚯蚓老弟你在忙啥呀?”螃蟹向不远处的蚯蚓打着招呼。

“我在挖洞,冬天要来了。”

“你还会挖洞,真是笑死人了。你没有强健的臂膀,又是先天的软骨症,还是省省劲儿吧。”听到螃蟹的嘲讽,蚯蚓并没有丧气,它每天都在那儿慢慢地将自己的洞往前推进一点,而螃蟹挖洞时总是三心二意的。冬天很快就来了,蚯蚓搬进了自己舒适的新家,而螃蟹却不知道新家在哪里。

第6天追求忘我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也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第7天发觉成功的动力

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动力。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上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3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第8天开始是成功的希望

有了开始,就有成功的希望,没有开始,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日语学习班新一期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

“不,自己。”老人回答,小姐愕然。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着急。我想能够同他们交流。”

“您今年高寿?”小姐问。

“68。”

“你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以后你都70了!”

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以后就是66吗?”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会晚。明年我们增加一岁,不论我们走着还是躺着,明年我们同样增加一岁,可有人收获,有人依然空白——差别只在于你是否开始。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70,差别是:一个能开心地和儿媳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第9天不要惧怕失败

暂时的挫折不应该是消沉的原因,而应该是继续的起点。没有品尝过失败的人,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失败的人生将是不完美的人生。

一次,电气科学的先驱富兰克林设计了一个“电火鸡”的实验,准备用从两个大玻璃缸中引出的电杀死一只火鸡。当他一手握住与两个玻璃缸表面相连的一根链子,另一只手忙着连接顶部电线的时候,忽然发出了巨大的响声并伴随着一道耀眼的电火,富兰克林应声倒地,身体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十几分钟过去了,富兰克林慢慢地清醒过来,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周围惊恐的人们,他刚才见到了上帝。从这次失败的实验中,富兰克林得出了一个结论:串联起来的足够多的电瓶可以释放和闪电一样强大的电流。

第10天执着创造奇迹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一天,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其实蜘蛛是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砂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第11天再试一次

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第12天欲望之火

人生的路要是设定,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顾及他人的言谈,最终的成功会说明一切。

欲望之火是所有事物成功的原点,欲望之火一旦熄灭,成功便离你远去。因此,时常保持追求的热情,让欲望之火燃烧,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世人、周围亲朋好友出于善意的建议,常常会浇熄你满腔的热情。欲望之火在种种鞭挞下,渐渐熄灭,你的人生也逐渐走向消极、灰暗。

人生应该是充满光和热的。欲望之火正是使人生发光发热的燃料。问题是,燃料的本身并非罪恶,而是有时候有些人为了满足欲望不择手段,才使欲望蒙上了不白之冤。

第13天成功是失败的积累

成功,是失败的积累。战而败,败而思,思而再战;战而败,再而思,步步为营,终可到达成功之巅。

如果说成功是一件事情的终结,那么失败就是过程。金字塔自下而上基石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只有一块“鹤立鸡群”。成功好似无数的失败众星捧月般地来衬托,成千上万的推理,而真理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