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基本素质及执业能力训练
19047600000014

第14章 医疗职业的心理素质(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十大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它是指个人对其生命财产、名誉地位、职业等方面的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的人易发生衰老、抑郁、焦虑、内分泌和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甚至患上各种心身疾病。②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一个人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也要了解自己的短处,以使自己能扬长避短。勉强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容易遭到失败,产生挫折感。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只有恰当的自我期望和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取得成绩,从而鼓励自己再接再厉去获得成就感。由于每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特点不同,对理想与抱负的实现都有一定的限制。④与外界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人与外界环境联系进行社会交往可以获得许多信息,一方面丰富其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环境。⑤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一个人的个性是他本人独特风格的表现,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是和谐而统一的。它们综合成为人的个性。个性心理特征彼此之间有联系,统一于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保持其个性的完整。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愈来愈快,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愈来愈感到陈旧,跟不上形式的需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东西。人的学习能力愈强,则其生活与工作愈能得心应手,也愈能取得更多的成功。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一个社会人,整天与他人打交道,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如家庭中的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工作单位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同事关系;社区里的邻里关系等。诸种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的积极关系,也有负向的消极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卫生有很大影响。⑧情绪能作适度的表达与控制。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必须加以释放,尤其是那些悲痛、忧郁的情绪不能强忍,应作适度的表达——宣泄,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若能作适度的宣泄,则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宣泄消极情绪要有控制,不可过分,长时间的“痛不欲生”和“怒气冲冲”,既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使关系紧张,同样于身心无益。⑨在不妨碍团体利益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不能妨碍他人的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个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而且,个人的需要总是不断增多、永无止境的,人追求需要的满足可激励人们活动的动力。当然,人的需要不可能全部满足,而且,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采取正当的、合法的手段,需要的内容与满足需要的手段不能违背社会道德规范。

总之,心理健康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每个定义都强调了心理健康的某个重要特征,目前,心理学家普遍达成共识,以下几点更为重要: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适应环境及人格完整。

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生理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和疾病。①遗传:遗传基因基本决定了个体的生物学性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与遗传因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到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在用家谱分析的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中发现,抑郁障碍病人的一级亲属中患病率较正常人高2~10倍。可见,遗传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提供了一种不良发展倾向的可能性,但个体是否发展成为身心疾病,还与后天的社会环境和自我成长有关。②疾病:细菌、病毒、大脑外伤、化学中毒、严重躯体疾病等都可能会引起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的迟钝。医生工作强度大,身心处在高度紧张中,加之医院内细菌、病毒感染、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使医生成为身心疾病的高危人群。

(二)心理和社会因素

1.人格因素

指个体的心理特征,即人格特征,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个人品质。研究表明,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症的发病基础。对于人格有偏差的个体,在遭遇挫折时,表现为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墨守成规、敏感多疑的人,易成为强迫性神经症的患者;而表现爱幻想、易受暗示、情绪多变、自我为中心的人,易成为癔症性神经症患者。个性乐观向上、豁达幽默的医务人员会接受现实,正视挫折,积极适应;而个性消极应付、敏感多疑的医生,可能会产生抱怨的情绪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产生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睡眠障碍等身心疾病。因此,培养健全人格是医务人员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和感情的总和,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个体成长过程中,其父母或抚养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语言、行为及情绪情感反应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地被个体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观、言行及情绪反应方式。研究发现,若父母在面临困难时常以头痛或其他躯体不适为理由逃避解决问题,则其孩子在长大后面临困境时会真正体验到头痛或其他躯体不适,但自己却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人格特质的必备因素。家庭氛围主要是由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状况决定的。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有两方面,一是亲子关系的状况,二是夫妻关系的状况。家庭气氛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关系着家庭幸福,对医生的个人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职业因素

医疗职业的服务对象是生命,很小的失误就会给病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其工作责任非常重大,工作中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没有固定的生活节律,常常面对疾病、创伤、鲜血、死亡、眼泪,医疗行业间和医务人员同事间激烈的竞争,常常要面临不同内容的考核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医务人员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心常常处于应激状态。

在医疗行业市场化、经济化背景下,国家医疗资源不足,医疗需求过大,社会对医生的期望值却高于我国平均医疗水平。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存在着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某些疾病仍不能被治疗或治愈。医生的专业分科细化,知识面变窄,其权威性受到严峻挑战;社会公众和媒体对医疗职业不能理解和宽容,使医患之间出现不信任关系,医疗环境变得紧张和严峻,这对医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变革、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过高期待和要求、医疗体制的改革、社会媒体的导向、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而社会需求却相对增大、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过于细化而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医患间关系紧张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与传统社会相比较,今天的社会已呈现出新的态势。随着社会管理的文明化与人性化,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医务人员更大的自由度,这为其充分的自由发展和实现自我提供了机遇,但选择的自由也可能引发各种心理冲突,如果缺乏自我决策能力,就会身陷双趋式心理冲突、双避式冲突以及多重趋避式的心理冲突之中,而长期的心理矛盾冲突则会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此外,现代网络等传播媒体的自由性、开放性,使信息没加过滤地进入医务人员的视觉、听觉,如在网络上曝光的某医院的某医生被某病人残忍地刺死的血腥场面等,容易使其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出现心理失衡;生活节奏的加快,医疗行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使每一个医务人员必须终身不断地更新知识、观念,发展、完善自我,以适应客观社会的要求,其心理的紧张感、急迫感、恐惧感、焦虑感不断增加,这些对于心理素质较弱的人来说,都会成为沉重的精神负担,从而产生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障碍。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心理问题发生率反而呈现增高趋势。人们的职业地位和层次越高,心理压力也越大,对心理健康的威胁越大。WHO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说:“我们生活在变化多端的世界中,人们每天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奇事物,我们所有的人都正在被卷入世界迅速变化的时代漩涡中。”有关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四、心理健康的评估

没有绝对的标准去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正常,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估心理健康状况。

(一)内省经验标准

内省经验指两个方面,一是指自我的主观体验,即病人自己感到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觉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指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被观察者心理异常的判断,但对于少数病人可能有分歧。

(二)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对于人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显示常态分布,居中的大多数人被认为相对属于心理正常,远离中间的两端被认为异常。

(三)医学标准

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看待。认为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与大脑功能失调有关,病人的脑部有病理过程存在。只是目前因技术原因尚未能发现明显病理改变。

(四)社会适应标准

正常情况下,自我维持生理心理的稳定状态,能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其行为符合社会准则,是适应性行为。如果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使其行为对本人或社会不适应时,则认为有心理障碍。

以上标准对于心理正常或异常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互相补充,科学分析,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五、医务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而承受着很大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常见的有应激相关障碍、焦虑、抑郁、失眠、慢性疼痛等,少数人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

(一)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是指对不利刺激引起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反应。当个体遭遇生活事件时,引起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改变称为应激反应。某一强烈的生活事件或强烈的精神刺激对绝大多数人都会引起应激反应,但反应强度与反应持续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由于机体具有适应、代偿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多数人很快可以恢复健康,少数人由于反应过度而出现精神障碍或引发躯体疾病。分为以下三类。

1.急性应激障碍

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遇强烈精神刺激(如亲人离丧、暴力事件、意外事故等)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历时短暂的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情感麻木、淡漠,也可出现焦虑、惊恐、激越或情感爆发。运动迟缓,动作减少,运动性抑制、木僵状态。可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假性痴呆症状。大部分患者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离开创伤性环境后可迅速缓解。事后对发作情况可部分或全部遗忘。

2.创伤后应激障碍

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创伤事件(如强奸、虐待、暴力袭击、重大交通事故等)之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患者表现为对创伤事件的反复体验,并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和避免引起相关刺激的回避行为,引起主观上的痛苦和社会功能障碍。

3.适应障碍

是指个体遇到应激性生活事件(如搬家、换工作、经济状况恶化、法律纠纷、职业环境条件不良、人际关系恶化、学业受挫、空巢现象、亲友死亡等),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

医生的工作强度大,不仅要给病人看病、给家属讲解治疗方案,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竞争压力很大,他们的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加之医生面临的人群较为多样和复杂,医患间日渐下降的信任感,医患纠纷和医闹事件等因素使医生常常身处现实事件的刺激之中,其心理压力非常大。若其个性未发展完善,则会处于烦恼和沮丧的情绪之中,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在一些特殊科室,如精神科医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据美国医学杂志报道,大约30%的精神科医生在一些时期发生心理障碍的几率比一般人群高2~3倍;急诊科、重症监护室、肿瘤科和儿科等的医护人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