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那年那月那日
19051400000012

第12章 为自己打开一扇门

在宁夏歌舞团,我有机会参加了大量的舞蹈演出,当然大多是在省内各地,这样也让我有机会到宁夏各地区走走看看。古人常说,“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这般四处奔波的演出生活十分辛苦,同时也增添了我生活的阅历,阅历使我对舞蹈作品能有更深刻入微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每一天,我似乎都能感觉到自己在成长、在进步,这种感觉更加促使我对舞蹈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

然而,当这样的一种感觉与时俱进,内心很自然地就萌生出了一种超越自我的意识和愿望,当这种意识和愿望,穿过日复一日的现实,心中会徒生出一种担忧和焦虑的情绪。因为,以当时歌舞团的情况,不可能有太多适合我的角本,我只能是在被动地等待着属于我的剧本。这样的一种等待,让我感觉到有种虚度年华、岁月蹉跎的感觉。毕竟,演员的青春是十分短暂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而这种焦虑的感觉在我的内心越发的强烈,有时我被这样的感觉折磨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我渴望舞台,我更希望在舞蹈上有所作为。我不知道对于艺术来说,成功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是功成名就吗?坦言说,功成名就我倒是没有过多地去想,只是我觉得我不能这样被动地等待下去,我希望我的青春我的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我热爱的舞台上度过;我希望青春的汗水和欢笑,每一滴、每一声都挥撒在舞台上。这种对现状不甘心的情绪,让我觉得自己应该突破这种现状,去创新自我。我想,与其这样等待别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如我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

欲望是改变现状的导火索,消极的欲望使我们走向堕落,相反,积极的欲望,却可以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动力。我决定自己开始创作作品,让自己有更多锻炼创作的机会,那一年我十九岁。

有了这种想法后,我变成更仔细、更认真地对待生活。每一次演出结束后,我们歌舞团的演员们都会变着戏法地搞些活动庆祝一下。这样的活动多少都会占用我不少的时间。有一位大师说过“时间是挤出来的”,因此,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不用去做,像这样的活动我能推就推,尽量地少参加。我把时间节约起来,用来多看一些书,或是自己揣摸一些舞蹈作品,并在宿舍里“偷偷”地练起来。

有了“奉献之歌”大型联欢晚会的实践,以及杨月林和杨华老师在舞蹈创作上对我的指导,再加上自己平时努力刻苦地自学舞蹈创,渐渐地,社会各界单位举办的晚会不时会邀请我去创作一些节目,这样就给了我很多实践机会。1986年的金秋,对我来说是个一生都值得记住的日子。那一年,宁夏电力系统要举办一台庆祝新中国成立37周年的文艺观摩比赛活动,供电局邀请我创作节目,经过再三考虑,我创作了群舞《社国颂》去参加。当时,接受创作舞蹈邀参赛邀请的目的很简单,我并不为了得奖,我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赛事来检验自己的创作水平,然后从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再进一步提高自己。

文艺观摩比赛的场点设在宁夏吴忠市电力局大礼堂,来参加观摩演出的演员,他们也像我一样,都代表着某一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比赛。如银川市代表团、吴忠市代表团,还有电力局的文艺队及各家文艺馆的演员们。我们宁夏歌舞编导基本上都参与了创作,我除了创作的舞蹈《祖国颂》参赛外,我还准备了另外一些节目。然而,出乎人们预料的是,最终我编导的《祖国颂》在这次文艺观摩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一时间,我又成了文艺同行们谈论的焦点。我没有被这个意外的喜悦冲昏头脑,相反,我觉得自己可以进一步地挖掘自己在编导方面的潜能。我比以前更投入了,排练时,我留心编导们对舞蹈中每一个舞蹈动作的要求;休息时,我会琢磨这个舞蹈作品中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所表现的内涵是什么,如果换成我是编导的话,我能不能将这样的一种肢体语言做些改变。有时候,我也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向老师们请教,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我自己在“闭门造车”。

其实,对于艺术来说,我觉得“闭门造车”并不是件坏事,当你具备了造车软硬条件的时候关起门来,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起来,投入到你的“车”模型制造中,当你的“车”成型了,你可以拿出去展览、去交流,这至少省去了许多被干扰的因素,这样的作品也许更纯粹。

我想,一个人当你决定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你应该花上至少七分以上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其中,这样你才可能有所收获。“蜻蜓点水”般的热情,“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激情,最终只能让你徒劳无功。所以,我时常告诫我的学生,当你们希望去种瓜的时候,那你们就去种瓜;当你们希望去种豆的时候,那你们尽管去种豆;当你们希望去种树的时候,那你们就尽心去种树。但有一点,必须专一,不要今天种瓜,明天种豆,后天又想着去栽棵树。心太多的人最终可能会成了“万金油”,什么都不精通,但似乎什么都会一点皮毛,其实,这对学艺术者而言是非常忌讳的。所以,当你做出每项决定的时候,你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不要吝啬自己的汗水和力气,你的努力和辛苦终究会带给你一季的喜悦。

1990年,宁夏银南地区举办了一场电力系统舞蹈比赛,虽然是银南地区的电力系统大赛,但由于邀请的都是一些专业的歌舞团参加,大赛就成了非专业单位举办的专业赛事,所以比赛水平算是比较高的。在这之前,这样的大赛已经举办了三届比赛,前三届比赛我都被邀请参加过,并且都获得了多个奖项,其中在第三届的比赛中,我编导的作品一口气拿了个一、二、三等奖。这一次,因为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一开始我并不打算参与。

没有想到的是,吴忠市电力局的文艺负责人还是找到了我:“小白,银南电力系统要搞一场舞蹈比赛,下个月底就要举行,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局里又没有好的节目,想请你帮忙编排一个舞蹈节目参加比赛,无论如何你都得接受这个任务。”当时算起来,只剩下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且又是在年底,歌舞团里的演出活动也比较多,我担心时间太紧了,想推迟,但看到负责人言之凿凿且又无计可施的表情,再加上大家都是这么多年合作的关系,盛情实在难却,就豁出去了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但我知道,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也只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编排,不能因此影响到我的正常工作。

既然这是一次舞蹈比赛,我把舞蹈节目的构思重点放在民族舞蹈有关的内容上考虑。创作最痛苦的时刻是似乎有灵感,却又怎么也呼之不出的时候。当我把自己的构思定位在这样的一个方向时,我却苦于找不到表达这主旨内容的题材,困顿、焦虑、不安就像一阵阵波浪,吞噬着我的思想。

在经历了几天痛苦的煎熬后,我想起了我曾经看到过的藏族青年与雪莲花之间唯美的爱情故事,美丽神秘的雪域天山之巅,生长着弛名中外的名贵中草药——天山雪莲,它采日月之精华,蕴雨雪冰霜之灵气,被世人称为“奇功妙效,起死回生”的仙草,它又是纯洁、美好的爱情的象征,采一朵美丽的雪莲花送给心爱女孩……这个小故事似乎就像一把钥匙,打开我了心灵的枷锁,一下激活了我思想和灵魂。我一下子有了舞蹈题材内容,我高兴地跳起来,顾不上夜深该休息了。我决定把题目定做《雪山情》,就以壮族青年的故事为范本,我一鼓作气把《雪山情》的脚本样稿写了出来。在《雪山情》创编构思上,我是以情绪舞的方式进行表达,整个舞蹈突出浓厚的西藏风情美,以及藏族青年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爱情的向往。脚本写好时已经是凌晨近四点了,休息了几个小时,天已大亮,赶紧去上班,却不觉得疲倦,似乎精神还特别的好,排练时觉得脚下生风,舞步也变得十分轻盈,这应该是“成就感”带给我的“催生力量”吧。

当天我又把剧本《雪山情》做了一些修改,第二天拿给电力局的负责人过目。负责人看完剧本,许久没有说话,我心里不由地犯嘀咕了,莫非我的构思不好。突然,负责人猛地一下子从板凳上站起来,向我走来,一把握住我的手,连连说:“太好了,小白!太好了!我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你就把剧本写出来了,还写得这么有深度。”我也深深地舒了口气。

接下来,我开始进入《雪山情》的筹备工作,演员、服装、道具、音乐、灯光等等一一到位后,我们开始进入了紧张的排练阶段。那时,每天下了班后就往电力局跑,晚餐经常是一包快餐面就给打发了。有时,一个动作因为排练不到位就得一而再再而三地练。我虽然那时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但是训练起来一点都不马虎,而且要求也十分的严格。好在合作的演员都比较敬业,这一个来月大家大多一起排练到深夜十一二点才回去休息,整个进展比较顺利。

月底,吴忠市电力局将我编导的藏族舞《雪山情》拿去参加银南地区电力系统的这场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雪山情》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

在宁夏歌舞团工作10多年,我走遍了宁夏的山山水水,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演出。但是不管是作为舞蹈演员也好,或是作为编导,最为开心的事莫过于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和欣赏。从第一部自编作品《祖国颂》意外获奖开始,以后陆陆续续也参加了一些本省及省外地区的文艺比赛活动,自编舞蹈也或大或小地获得了一些的奖项,这些奖项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我,让我坚信自己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条代表跳舞,一条代表编舞,我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让我的艺术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