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19051600000035

第35章 纳家户回族民俗调查(4)

(六)念“尼卡哈”

给了“撞新钱”后,在过去还有两项工作,一项是摆针线,一项是念“尼卡哈”。届时院子里摆上12个桌子,分成两行,将嫁妆以及新娘为新郎家人做的针线活摆在上面,同时,选一个才思敏捷、能说会道的人即兴编词演说,夸耀称赞和渲染,向众人介绍新娘家如何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新娘心灵手巧、精明能干。现在摆针线,主要是众人看看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陪嫁了什么东西,男方家给新婚夫妇购置了什么家具、电器以及生活用品等。当摆针线仪式准备好时,男方家选请一位说客,夸赞女方家买的东西又多又好,心实礼厚。也就在举行摆针线的同时,由阿訇主持念“尼卡哈”,过去主人家会在桌子上放两碟核桃和枣子,现在所放干果种类多了,阿訇一边诵读《古兰经》,一般还要在上面吹一下。端上来的核桃和枣子要挑选最大最红和最饱满的,意为以后所生儿女帅气漂亮。此时阿訇一般会利用这个机会,讲解一些伊斯兰教关于穆斯林婚姻的相关知识,教育两位新人互敬互爱,孝敬老人等。念完“尼卡哈”,意味着他们成为教法许可的合法夫妻,并将放在桌子上的花生、糖果、枣子、核桃等撒向参加婚礼的人们。主人要给阿訇散“乜贴”,数额随意。而今阿訇念“尼卡哈”,都必须是以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为前提。结婚仪式完毕,主人设宴招待送亲之人及亲朋好友。

(七)吃宴席

送亲客上席前,通常要答谢厨师,目的是让厨子把菜做的好一点。新郎家答谢厨子是在宴席毕后,一般是按照每席来算账。传统纳家户人婚礼当天的宴席有其自身特色,一般都分为三道,吃完一道再上一道。第一道是凉菜,主要有腌黄瓜、腌苤蓝等咸菜,端上自家制作的油香和馓子,以及麻花等;第二道菜,也是凉菜,又称三桥菜,有胡萝卜、白萝卜、羊肝子和羊肺子等,因将其切成三角形,谓之三桥菜;第三道菜是热菜,也就是十大碗。当然,纳家户回族婚礼宴席也并非都是如此,“一桌还有十三道菜,称为十三花,大概也就是十三种花样的意思。最后就是手抓羊肉,尤为特具风格”。等吃完宴席,意味着婚礼结束,双方家庭要谢媒人,感谢媒人的穿针引线促成姻缘,一般都是用现金来谢,有多有少,现在两家各要出五百元,新郎家还要给媒人装上肉食和油香、馓子等带回。此时新娘的娘家人开始返回,只留下新娘的姨妈或姐姐等陪伴新娘,帮助新娘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八)闹新房

晚上开始闹洞房,民主推荐一位能说会道、幽默风趣的人当司仪,出点子、串节目,新郎、新娘在耍闹和笑声中表演夫妻共啃一块糖、说绕口令等节目,也会有一些出格的游戏,故意来刁难新郎新娘。

(九)回门

第二天新娘要早早起来,洗漱装扮,戴上白帽或盖头,名曰“上头”,即标志已完婚。新郎要陪同新娘回门,也叫回娘家,看望岳父岳母及亲属。在纳家户,过去回门一般有一桌人,包括新郎、新娘、媒人,以及新郎的父母。新郎一般不给岳父母家带礼品,女方父母家要事先做好准备,款待女婿、女儿以及亲家等。除此以外,新娘家亲戚还要一家挨一家地请新郎、新娘等吃饭,女方的母亲会给女婿送一身衣服,有自己做的,也有商店买的。回门的当晚,新郎要赶回家中,新娘一般住上三五天或一星期后再由新郎接回家。这时新郎要准备一定的礼品去岳父家接回新娘。

(十)认亲

结婚的第一个月是蜜月期,新人除了回门,大多数时间不出门。待到一个月后,新郎的亲戚们就开始陆续来看新娘,并邀请新娘去他们各家吃饭,届时由婆婆或新郎陪同,逐个认亲。亲族的“一门子人”如果多,就去的人家多。过去每家都会来请,新娘也会挨家认亲。

六、丧葬习俗

丧葬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个人生礼仪,它是个体生命走向终结的标志。回族穆斯林认为人的死亡,是真主的意志,是不能抗拒的,因此,回族人将死亡称为“归真”。回族穆斯林形成了一套规范的丧葬礼仪制度。回族丧礼力求薄葬、土葬和速葬。

(一)弥留“讨白”

穆斯林将人的死亡视为真主的口唤,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一个人的寿命或长或短,都是真主的定然。因此,死亡对穆斯林来说,只是一个复命归真的实践。在纳家户回族穆斯林家庭中,如果有家人生命垂危,便会通知所有的家人和直系亲属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家里。等家人聚齐,他们会走到炕前,这时需要做两项工作:一项是安慰垂危者要顺从主命,复命归真,叮嘱病危者低声念诵“清真言”,使之一心向主,不致迷途。并请阿訇或会诵经者代其做“讨白”(忏悔),一般都是诵念《古兰经》的“雅辛”等章,忏悔其一生的过失,虔诚祈求真主饶恕他(她)的罪过。一项是病危者要托付后事,如财产如何分配,是否有未偿还债务等。如果病危者是家庭中的长辈,晚辈都要向他(她)要“口唤”(准许,原谅),这是必须践行的一个重要程序。此时,整个家庭中,人们要神情严肃,室内要肃静。同时家人也要准备好孝帽,以便病危者突然无常时用。

(二)停尸

当病危者停止呼吸,守候在身旁的阿訇或亲人,要给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一般不能停在睡觉的床上,相反应放在停尸床上,忌停在伙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于西,以干净的白布覆盖其上。与此同时,亡者的家人开始做葬礼中的具体事宜。一则找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到集体坟院里打坟,现在因已有作好的坟,所以不用请人打坟。纳家户人的葬礼,一般是早上去世,下午埋,晚上去世,次日早上埋,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超过两天,正如清代著名回族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中说:“按圣教,翌日必埋。盖谓尸以入土为安,不得久停。”二是派人分头通知本坊教长及亲戚朋友、周围邻近寺坊的阿訇等,丧主家庭经济情况好的,请的坊较多,反之请的坊较少。三是商量送埋体中所散乜贴的数量,不管亡者是男是女,她的娘家或他的外家来,家人会和他们具体商量,纳家户人称“央姑舅”。他们一般要求亡者家人多出乜贴,少则不准送埋体,当然多数情况他们都会顾及到丧主家的具体情况,会量力而行。如果亡者无姑舅,此权力就由本坊开学阿訇来代替。给亡者所散乜贴,基本都由儿子来承担,其女儿的钱在未经女婿的允许下,是不能要的。四是在直系亲属中,找几位有组织能力和处理丧事经验的年长者,主持丧礼中的各项事宜。

(三)探望埋体

回族人家有丧事,一般全村人都要来送埋体,乡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区,村庄中家与家之间并不全有血缘关系,但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相识相熟。同时,从伊斯兰教教义上来说,“送埋体”是每个穆斯林的应尽职责。送埋体的人来到丧主家,有些要到停尸房揭开亡人头上覆盖的白布单,看看面容,都会劝说丧主和亲属顺从主命,节哀顺变,不要过分伤心,冒提(死亡)是真主的口唤,忌向亡人行鞠躬礼。作为亡者的亲属,不应该号啕大哭,痛不欲生。在他们看来,生死都是真主的意志,人的死亡只是复命归真。

(四)备殓

纳家户人俗称缝“卡凡”,“卡凡”是专门用来包裹埋体的布料。一般是在家中有人病危时,就开始准备好“卡凡”。缝“卡凡”是很有讲究的,“卡凡”的颜色必须是白色的,不用有色的布料;“卡凡”的选料上,不分贫富贵贱,忌用绫罗绸缎和高级面料,一律是白棉布等。这种习惯主要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穆罕默德曾说:“安拉最喜欢白色布,生者着白衣,死者用白布做’卡凡‘。”因此,回族穆斯林也形成了用白色布料做“卡凡”的传统。纳家户人也是如此。

给亡人备“卡凡”,样式和规格上男女有别。男亡人用的殓服有三件:一是大殓,回族俗称“大卧单”,长短要略长于身,上下各余出六七寸。一般来说,长约七尺,宽约四尺五寸。二是小殓,回族俗称“小卧单”,也叫“二单”,长短要合身,但上下两头留余地,宽约四尺五寸。三是衬衣,回族叫“格米素”或护心“都哇”,长自肩至踝骨,宽约一尺二寸。肩上要开缝,再加帽子一个,长共约九尺。女亡人的殓服,比男的多两件。除了同男子用的三件以外,另加裹胸和包头各一件。裹胸长三尺左右,宽一尺左右。包头也叫盖头,长三尺左右,用以裹发,并用布带束着。

(五)着水

洗“埋体”。给亡人着水时,必须要有专门的浴床、汤瓶、毛巾等。一般由亡人的至亲骨肉来代浴。洗之前,要先举意,祈求安拉承领。回族给亡人净身,男女有别,男不洗女,女不洗男。也有妻子给丈夫洗浴的特例,但丈夫不能给妻子洗浴。在纳家户也有专门给亡人着水的人,有男有女。完成一个着水任务,一般至少需要6个人,两个人抬遮盖布,一个人洗,一个人倒水,一个人专门给亡人翻身,还有一个专门是盛水的。总体来说,洗浴程序一样,都是按照活人洗大净的程序,先要举意,举意后洗手净下,后用白布蘸温水擦洗口齿、鼻孔以代替漱口和呛鼻。接着洗脸、洗头,最后由上至下,先右后左,洗遍全身,并用浴巾擦干净。洗下身时一般都要注意遮掩住羞体,除代浴之人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内。

亡人净身后,将其移到准备好的卡凡布上,先右后左,层层包裹,先裹“格米素”,后裹小卧单,再裹大卧单,最后加冠,并将腰部、头、足都用白布带子扎紧。女尸还要加裹胸和盖头。在给亡人穿“卡凡”时,有7个人一边念“都哇”,一边要用燃香转着熏“卡凡”,目的是为洁净,纳家户人谓之“转香”。同时要在“卡凡”上撒一些香料、冰片、樟脑丸等,为了防腐驱虫。

(六)转“费达”

“费达”是阿拉伯语,也称“伊斯推嘎”,汉语译为“赎罪”,故又称赎“费达”。转“费达”又称“转伊斯推嘎”。在回族社会中,转“费达”具有浓厚的教派门宦特征,纳家户回族人属于老格迪目,转费达用钱而不用《古兰经》,这一点跟伊赫瓦尼相同,主要赎亡者生前未缴纳的天课、丢失的斋戒和拜功等。转“费达”主要在清真寺举行。20世纪80年代初,曾主持维修纳家户清真寺的汉族人卢慧杰曾经亲眼目睹过纳家户葬礼场景,作为一名非穆斯林,卢慧杰还是比较客观地对葬礼过程进行了描述。

人去世后,首先要抬到清真寺上,到沐浴堂把全身洗净,用生白布包裹全身,然后放到一个做工非常讲究的木架上,木架虎腿形,四周做挂落,一边两头钉铁环两副,铁环抬人时用手抓,木架长2m,高0.5m,宽0.6m。把人抬到寺院中央地上,阿訇及全体喇嘛(按:应该是满拉,卢慧杰的在这里使用了一个汉族社会中的词汇,显然是一种误解。)和村上要参加的村民围成一周圈,阿訇念诵古兰经,诵毕,由亲友事先准备好的丧葬费,用一新白手帕包裹,双手敬给阿訇。阿訇接后,双手托在胸前,再次诵唱古兰经一段,往下传给喇嘛,喇嘛也双手托在胸前放一下,往后依次这样,逐人传递,直到参加葬礼的人传完。

应该说,作为一个非穆斯林,将其亲眼目睹的葬礼场面描述出来,其最后一段场景就是赎“费达”,卢慧杰看到了,但是对于具体的细节也不乏有误,这是在所难免的。过去是先由送葬的穆斯林组成一个圈子,现在是排成行。如果排成圈时,一般从右到左,第一个人要念“比斯敏俩”,然后传到下一个人,下一个人将钱接到手时,同时默诵“格比力图敏克”(意为从你中我接受),表示接受,然后将钱再送给下一个人,再诵念“耸买我亥布图易来克”(意为然后我再施舍给你)。依次来回传递,从一圈到数圈,主要根据亡人对生前所丢失的拜功和斋戒等的多寡,多者多转,少者少转。根据对纳家户葬礼的调查,现在赎“费达”所用钱、传递圈数取决于亡人家属所出散的“乜贴”总数,一天按照30元,一个月是900元,一年是10080元,如果出散两万多元,就转两圈,如果是三万多元,就转三圈。转到最后一个人时,就将钱拿到坟院上去舍散。

(七)举行殡礼

又称站“者那则”,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一般都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主持,有的也根据亡人的遗嘱来确定。举行殡礼比较简单,有的在丧主的住宅院里举行,有的在院外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进行,纳家户一般都是在清真寺举行。殡礼是生者代死者向安拉做最后一次礼拜。其形式跟礼拜差不多:先将埋体放在西边,主持人靠近埋体站立,其他参加者都脱鞋随后排班站立。主持人率领大家朝麦加方向站立,举手四次,赞颂安拉,赞颂先知,祈求安拉宽恕亡者和一切穆斯林。之后,向左右说“赛俩目”。至此殡礼结束。殡礼也被称为“站礼”。纳家户人举行殡礼一般不在日出或日落进行,都是在中午撇什尼或下午底格热后;妇女不参加殡礼,也不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