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19053000000021

第21章 跟党走为人民服务不动摇

马希杰回族,1922年出生,宁夏西吉县人。中共党员。1941年5月参加革命,先后任排长、副连长、连长职务。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61年,转业到固原公路段从事公路建设,任公路段段长,后在自治区公路处、公路管理局、交通厅工作,先后任养护科科长、副处长、党委委员,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交通厅党组书记兼纪检组组长,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职务。1994年离休。

我的人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1年至1961年,主要是军旅生涯。1941年5月参加海固回民第三次起义失败后,随义军进入陕甘宁边区,在“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抗日回民骑兵团”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务,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解放以后,在西海固军分区工作。

第二阶段,从1961年至1981年,主要是从事公路建设工作。1961年,我转业到固原公路段从事公路建设,任公路段段长,后调到自治区历任公路处养护科科长、副处长、党委委员,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交通厅党组书记兼纪检组组长。

第三阶段,从1981年到1991年,主要在自治区政协工作。我的童年充满了苦涩和辛酸。我小时候父母双亡,家中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继母和爷爷,全家几口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到我的身上。我们的唯一来源是靠种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生活很艰苦。那时候,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为了缴税,我们不得不卖掉粮食。精神上的痛苦更甚,回民被人欺辱得更甚,还有人在回族的“回”字上加“犭”旁。国民党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逼得广大农民群众无法生活下去,西海固地区相继爆发了三次农民起义。我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三次起义。我走了以后,这个家也就散了,各讨生活出路。

1941年5月,第三次海固回民起义爆发。5月16日,义军在张家村大麻子山里消灭了国民党的一个团,缴获了几十挺轻重机枪。之后,义军在西吉县火石寨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了,双方交战了几天几夜,由于敌强我弱、装备简陋,义军死了许多人,起义失败了。三次海固回民起义之所以失败,主要是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农民像一盘散沙一样,谁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在遭遇挫折后,个别人经不起考验就走了。

火石寨战败后,义军还有1000多人,总领导人马国琳原准备带领这部分人员进入边区,当他听到谣言“共产党‘共产共妻’”时,改变了主意,决定不去边区。随之,绝大部分人离开了义军,使义军人员损失惨重。最后,只有200多人跟随马思义和马国藩进入陕甘宁边区,我是其中之一。后来的事实证明,投奔共产党,寻找党的领导,这条道路选对了,这是一条光明的大道。当时,我的理想信念就是跟着共产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那个时候起,我的人生追求再也没有改变过。

进入边区以后,部队驻扎在庆阳。经商谈后确定:义军仍用原来建制,不整编;给养按八路军标准,由军分区供给。起义部队在庆阳期间,受到了热情欢迎和款待。党中央派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员萧劲光从延安专程来柳沟看望起义部队,并赠送了“浩气长存”的锦旗,表达了对海固回民起义的高度评价和对死难义军的深切悼念。

1941年7月,马思义带了几个人到延安见到毛泽东主席。杨静仁陪同马思义见了毛主席,毛主席对海固回民起义作了肯定,他说农民起义是正确的,反抗国民党,反抗蒋介石是正确的。马思义走后,部队到合水县一带休整。之后,中央以政治教员的名义派杨静仁,以文化教员的名义派马克来到起义部队工作,陇东地委也派了一批干部来改造起义部队,做思想政治工作。不久,中央将这支义军命名为“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回民抗日骑兵团”。这时候,我失散多年的哥哥来看我,哥哥嫌这里的条件不好,让我跟他离开部队。我问他离开边区打算干什么,是去务农呢还是经商呢,还是当土匪呢?他并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最终只带着班里的一个小战士走了。这期间,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起义部队一度离开边区返回家乡,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疯狂屠杀,损失惨重,剩了大概五六十人。马思义带着这五六十人二次进入边区,中央给予了很好的安置。此后,回民抗日骑兵团的干部战士表示紧跟共产党走,扎根边区,努力学习,提高觉悟,加强训练,提高军事素质,为死难者报仇。

1942年,回民骑兵团参加了大生产运动。马克在回民骑兵团先后任文化教员、指导员、政治处主任、副政委,一直工作到全国解放。回民骑兵团的改造,马克起了主导作用,马克这个人有水平、有能力,个人修养也好。

1946年8月,陇东地委根据中央指示,组织了3个大队开辟根据地,回民骑兵团是其中之一。1947年,延安联防司令部副司令员张仲良代表党组织在回民骑兵团发展党员,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我真刀真枪地和敌人作战,每次都冲锋在前,先后立过头等功、二等功,受过多项奖励。我不愿当俘虏,专门为自己准备了一颗子弹,如果哪一天不慎落入敌人手中,我就自己解决自己。

解放后,回民骑兵团到了固原地区,主要任务是平叛、剿匪、维持地方治安、搞生产建设。在固原地区,我参加了平息“五八叛乱”和“四二叛乱”。那时,我是二连连长。平叛结束后,部队到榆林住了两年。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以回民骑兵团为主成立了西海固军分区。从1953年到1961年,我在固原军分区工作了8年,任科长和党委委员。

1961年,我转业到固原公路段,开始了搞公路建设的人生之旅。

当时,固原许多县还没有公路,只有泾源县修了一条公路,但因水位高,路翻浆走不成。西吉县有两条路,都因修水库把路冲断了。我到任后,对道路进行了改造,加宽路基,铺石子,先把土路和石子路连好,然后再图发展。后来,固原到银川有了一条沙砾路,但不好走。当时,固原到银川要走两天,在中宁或中卫要住一天,才能到银川。1963年7月,自治区公路段动工改建了汝箕沟西大滩煤运专线,当年11月竣工通车,其中沟口至西大滩的14公里铺筑了沥青路面,成为宁夏有史以来第一条沥青路。以后,各段有条件的都自己修路。当时政府对公路投资也不多,养路费也不高。从我到固原公路段工作,自治区只给过50万元钱,但是在公路建设单位年年搞的评比中,固原段年年被评为第一。

公路建设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步,先发展油路。有条件的地方先修油路,逐步地各个县都修了油路。第二步,发展高速公路。1990年交通部制订了我国公路、水路交通长远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建设国家公路主骨架“五纵七横”共12条国道主干线。1996年,宁夏第一条高速公路——姚叶公路修建计划被交通部批准了,交通部给了一部分钱。那时,宁夏没有钱,一些领导不同意修高速公路,说占了耕地,因而延迟了一年。1997年4月,北京银川西藏公路宁夏境姚伏至叶盛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拉开了宁夏公路建设的新序幕。后来,自治区根据中央的公路规划,设计了宁夏“五纵七横”公路规划。至今,宁夏公路四通八达,乡乡通油路,村村有公路,一小时内上高速路。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富裕之路,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了起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改革开放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过去苏联没有解体的时候,只有苏联、美国对抗,苏联一解体,美国就称霸了。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其他国家也不敢随便欺负中国了,这都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经历了许多苦难,受尽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和痛苦,但我始终相信党,坚持跟党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信党会给我洗清身上的“罪名”。1967年1月4日,造反派开始对我进行批斗,他们给我戴上“反革命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三反分子”“四二、五八叛乱的匪首”等帽子,对我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造反派跟我谈了一夜两天,要求我支持他们。他们说:“只要你支持我们,就什么事也没有了。”我坚决地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不能支持你们。”当时,我心想,共产党的饭我吃了几十年,党的政策我知道。他们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从我表示了不支持他们后,造反派就用尽各种残忍的手段折磨我,还骂我是土匪,但我绝不动摇。对我来说,从参加海固回民起义到进入陕甘宁边区,跟随共产党这条路我就走定了,而且一定要走到底。我这一生虽然坎坎坷坷,但理想信念就是两条:一是跟党走;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都不动摇。

最后,我想谈一下几十年工作、生活的体会。主要有两条。一是要加强学习。我历来很重视学习,从1942年起,组织上先后派我到延安民族学院、西北军安学校、安溪军校、兰州军区政治经济学校训练班、党校中期班学习。除了组织培养学习外,我还一直自学,从不放松,看书读报是每天的必修课,从不间断。二是要有好的婚姻家庭。儿孙有出息、孝顺老人,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必备条件。这几十年来,我生活得很幸福美满,是与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分不开的。我将近90岁了,我的儿子、媳妇也都60多岁了,他们对我十分孝顺,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我感到非常幸福。在这里,也谢谢我的家人。

口述:马希杰

采访:饶彦久惠卫明刘志整理:郭小涛张莉康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