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19054900000034

第34章 民族区域自治与医疗卫生事业(2)

(2)工伤保险制度扎实推进。2010年,五个地级市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为48.87万人,增长15.12%。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2.15万人,增长22.60%。全年享受工伤保险人数2584人,增长6.47%。享受伤残费2139万元,享受因工死亡费2601万元,工伤保险医疗费3108万元。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37亿元,支出0.83亿元,分别增长29.25%、31.75%。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51亿元,增长55.67%。

(3)生育保险逐步铺开。2010年全区已有16个市、县开展了生育保险工作,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达到39.82万人,增长29.71%。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职工达5629人次,增长23.71%。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0.58亿元、支出0.29亿元,分别增长65.71%和45%。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0.67亿元,增加0.30亿元,增长81.08%。

4.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

(1)低保范围扩大,保障人口增加。2010年,全区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53.82万人。城镇20.63万人,农村33.19万人。全区发行销售福利彩票6.37亿元,为社会保障事业筹集公益资金1.99亿元。

(2)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城市低保标准月人均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900元。

5.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工作成绩显著

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推进。2008至2009学年,累计发放教育救助金1.04亿元,扶持6.19万学生。为4708户城市低保家庭解决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236户,租金补贴和租金核减4472户。城市医疗救助19.2万人次,农村医疗救助54.9万人次,全年发放社会救助金7000多万元。

农村五保户全部实现财政供养。2009年,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人员的比率由2006年的25%提高到40%,人均年集中供养生活标准由原来的1800元增加到2400元。保障农村五保老人1.65万人,五保人员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6.社保基金监督管理逐步规范

2008年,宁夏对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进行改革;2009年,制定了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意见,社会保险费征缴业务已移交税务部门,社保统筹、税务征收、财政管理、审计监督、银行发放的社会保险费征管新体制基本确立。建立健全了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宁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较慢

城镇社会保险尚未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还未完全覆盖到事业单位、公务员和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工伤保险还未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纳入参保范围;残疾人员及相当数量的农民工还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尚处在试点阶段,2010年,只有平罗、贺兰、盐池三县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全区其他市、县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处于空白;被征地农民、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水平较低;新农村合作医保制度筹资和保障水平偏低;大病、重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2.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较低

医疗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层次较低,筹资额度有限,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南部山区,参保群众大病、重病在自治区级大医院的治疗费用无法及时报销。

3.社保基金缺口较大,基金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宁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职工工资水平比较低,缴纳的社会保险数额小,致使社会保险基金缺口较大,个别年份甚至出现支出大于收入。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现象时有发生。

4.社保人员短缺,网络设备不足

宁夏社保费征缴任务全部移交税务部门,人员编制、经费来源、机构设置没有增加,社保、税务、银行及卫生部门间的沟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尚未建立,影响社会保障“一卡通”在全区范围内的实现。

第三节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宁夏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局限,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相对较低,社会保障改善难度较大。因此,从根本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发展经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引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扩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以解决异地就医结算为核心,全面实施医疗保险“一卡通”工程,增强医疗保险抗风险能力和医疗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尽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的市级统筹。逐步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最高支付限额、适当降低起付标准,扩大特定病范围、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等。确保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

二、完善社会保障的司法救济法律程序

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程序,增加行政复议的透明度。复议应当在合法、准确、及时、便民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当事人双方共同参与审理的机制。完善社会保障的仲裁程序。设立调解程序前置程序,在仲裁与诉讼程序衔接过程中,需设置时效中断即可。设立有限上诉制度,在保留仲裁前置的情况下,对部分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诉讼标的较小的案件实行仲裁终局。

建立社会保障行政案件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和及时执行制度。对于索取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养老金、劳动报酬、工伤和医疗事故等案件,应当适用先予执行制度。

三、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和市级统筹专项行动。通过社会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完善制度安排,扩大参保人数,推进广覆盖,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保障功能。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基金调剂能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整合经办管理资源,构建自治区级社保部门负责统一的信息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建设,重点提高县(区)社保部门的服务水平。

四、加速社会救助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注重效率提升。结合当前的劳动力市场条件,探索社会救助对象的就业途径,着力加强就业培训,发展与社会救助政策实施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发展社区就业,促进社会就业。

注重法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加强社会救助的法制建设,提高社会救助的科学性和政策执行的透明性。确保社会救助制度的长效性和权威性。

注重实现公平。全面实现社会救助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制度。作为工作测量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对贫困的测量要科学准确。

注释:

①②④⑤⑥⑦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③张艳丽:《银川试点市级统筹城镇医保和生育保险实现“六统一”》,《新消息报》,2009-12-22。

⑧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⑨何晨阳:《宁夏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提高到1200元》,新华网宁夏频道2011-1-13。

⑩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2009年宁夏社会救助统计报表》。

张进海、陈通明主编:《宁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页。

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科学发展观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