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气候变化下宁夏农业综合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19057900000043

第43章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5)

六、环境保护政策

宁夏适应气候变化中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克服诸如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荒漠化、土壤肥力不足等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要将现有的环保政策与新出现的问题结合,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如针对地膜用量大增引起的白色污染,国家应出台政策,向地膜生产商征收环境容量税,联同社会环境基金、政府补贴等,用于地膜的回收。将地膜回收纳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还应加强回收地膜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加强技术经济可行性研发,防止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壤障碍。

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综合开发行动方案

宁夏未来气候干旱风险将增加,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加大。未来宁夏北部灌区农业应以发展节水灌溉和高效种植为主,中部以设施农业和牧业为主,南部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对适应技术的适应效果持乐观态度,农牧业部门和林业部门则态度谨慎。适应措施能否实施的首要条件是措施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方针,其次是成本效益。在实施条件中,要求相对比较弱化的是公众对气候风险的认知程度以及措施的灵活调整性。

一、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一)评估未来的气候变化风险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模拟表明,至21世纪末,宁夏升温幅度可为4℃~6℃,降水总量变化不明显,但变化幅度加大,为10%~40%。分析认为,宁夏未来干旱或暴雨的风险性增加,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如倒春寒、干热风等气候风险加大。未来宁夏农业生产依然将面临干旱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的威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其难度和风险增加。

(二)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确定气候变化适应目标

宁夏三类农业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差距很大,北部川区是引黄灌区,农业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中部干旱带是半干旱半荒漠化草原,十年九旱,主要以畜牧业为主,部分区域引(扬)黄灌溉。南部是黄土丘陵区,以雨养农业为主,是宁夏主要贫困地区。北部灌溉农业区主要发展粮食种植业,作物包括玉米、春小麦、水稻和蔬菜等,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收入、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等。中部以农牧交错为主,牧业主要是饲养奶牛和羊,由于部分的扬黄灌溉,农业基本是灌区农业特色,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农牧生产和外出务工。南部雨养农业区主要作物是春小麦和冬小麦、薯类、胡麻、玉米和小杂粮等,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

由于宁夏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收入来源不同,因此各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目标和重点也不相同。北部灌区生产条件较好,是宁夏主要粮食产区,考虑到气候变化有利和不利影响,适应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热量条件的改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通过节水种植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建设开发,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能力。中部地区以农牧交错带为主,适应目标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开发合理的畜牧业生产模式,提高农民对气候风险的应对能力。南部地区以雨养农业为主,也是宁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因此适应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户的气候风险抵御能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增强外出务工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宁夏区域总体适应目标为发展节水抗旱高效农业、增强气候风险防御能力、多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二、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常规化,协调软件、硬件能力建设

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常规工作,在相关政策制定、项目实施中,始终把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考虑进来,使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在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的硬件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相关软件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力度和广度,推动适应气候变化软件、硬件能力的协调建设。

三、强化有效适应性措施,加大适应气候变化力度

(一)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

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灌区续建配套,完善灌排体系,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有效保护退化生态系统基础上,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加强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与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大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加快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

(二)充分利用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大幅提升灌区集约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利用气候变化导致温度升高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充分利用热量资源,进一步科学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制,改善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布局,强化高产、稳产的集约化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精确农业等方面技术的推广,加大对温室大棚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因地制宜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民户用清洁能源,提高沼气工程建设补助标准,在有条件的地区尝试发展大型沼气项目,促进农村环境的清洁建设。

(三)持续修正完善现有适应性措施,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新工作,有效的适应性措施还需要经得起实践检验,需要对示范区当前采用的适应性措施的效果进行密切关注,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同心县推广秋季覆膜技术,通过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垄沟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但废弃塑料产生的环保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节水高效补灌技术在有效利用有限水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灌溉用工成本高昂、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进一步优化完善。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关注和解决。

四、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新途径

(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技术,引导低碳农业和碳汇农业的发展

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实际,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鼓励项目区引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使项目区农业生产广泛采用既可满足生产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引导绿色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减少农田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二)探索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方式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进一步向广大农民群众深入宣传气候变化对农业灌溉、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的影响,增强适应气候变化意识,激励民众参与到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引导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适应气候变化新模式。

(三)利用适应气候变化契机推进农业产业调整

气候变化给传统生产模式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宁夏的农业生产要合理的根据气候资源的改变,调整农业种植制度和结构,合理安排农作物的布局,适度的是冬季越冬作物北移,采用适当的多熟制。根据降水量的增加和时间空间分布,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分布。

(四)适应气候变化规律,发展旱作避灾农业

旱作避灾农业是根据特定区域影响农业发展的各类灾害的基本规律,主动适应自然和市场经济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以现代旱作农业技术为支撑,以主动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和培育特色避灾农业产业为重点,通过构建适应干旱区生态特点的新的现代旱作农业生产体系,达到有效规避干旱风险,提高旱地农业抗旱减灾增收能力的目的。针对宁夏旱作农业区春旱频繁、夏秋降雨相对比较多的气候变化特点,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压砂保墒,发展压砂西甜瓜产业;适应气候变化,发展马铃薯产业;早覆膜保墒,发展玉米生产;一膜两季,发展油葵生产;扩种饲草,以草促牧、以牧补农;合理轮作倒茬,因势利导,发展旱作避灾农业。

五、充分认识气候变化事件的不确定性,加强政策、措施预案和应对能力建设

从政策制定与措施落实的角度,充分考虑到气候变化事件的不确定性,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强化多样化的应对预案建设,多样化的应对措施储备,以及综合性试验示范工作的布设工作,特别是针对小概率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增强的可能趋势,如极端持续干旱事件、短时强对流天气、逆时强寒流天气等,加强政策、措施预案建设,做到未雨绸缪。

六、充分把握“适应”的科学内涵,推动全区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区域协调发展

适应的本意是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重新布局开发与保护的时空关系,以最小成本、最大效益应对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气候容量的问题。因此在生态脆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是保护前提下的适度;特色、生态性的农业开发建设,关键是特色生态农业,以保护促开发;而在生态环境相对优越的地区,重点是高效、集约、安全的农业开发活动,特别是粮食生产,为全区的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基本生活物质保障,以开发促保护。因此,从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引导的角度,需要进一步强化这种全局、系统意识,有效推动全区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区域协调发展,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恢复、改善气候容量方面的有利支撑。

七、加强省区合作,推动资源互补利用和共同开发

在黄河、葫芦河、泾河等水资源的分配、污染防治、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加强合作。尤其是与甘肃省加强合作,争取大柳树水坝工程早日上马,将宁夏的一部分扬黄灌区转化为引黄灌区,将高扬程扬黄灌区转变为低扬程扬黄灌区。加强与青海、甘肃的联系和合作,建立黄河上游水资源安全共同保障机制和相应的管理责任。实现上下游之间的利益统筹和资源安全一体化机制。

参考文献

[1]籍颖,金花,唐颖,吕晶.现代农业综合评价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87~88

[2]Saaty T L.许树柏等译.层次分析法2讲[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

[3]王瑞,陈军,姚佐文.基于项目成功度评价方法的世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8,(9):517~521

[4]王军,董谦,张桂春,崔秀丽.沼气示范村建设与区域循环农业利用评价——以廊坊市安次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221~226

[5]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二版)8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