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勤俭孝敬
19060500000019

第19章 苦学成名的李因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诗人犹如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那些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女子,都是经过一番比男子更刻苦的努力才脱颖而出的。李因就是其中之一。

李因,字今生,号是庵,又号龛(kān)山逸史,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是明朝后期一位著名女诗人。

李因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个秀才,既当不了官,又不会干活,加上家底薄,生活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母亲是个贤惠的女子,知书达理,可是不大会料理生活。因此,她总是感慨:女孩子会干针线活、家务活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李因的姐姐出生后,母亲从她稍解人事起就一门心思地教她学针线活,处理各种烦琐的家务,而读书认字却给放到了一边。

过了几年,小李因也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亲特别喜爱这个小女儿。因为这小女孩长得很漂亮,尤其是两只眼睛又大又亮,扑闪扑闪机灵得很。

到李因四五岁时,她完全是个活泼可爱而又聪明的小姑娘了。父母教她一些基本的常识,她总是听过一次就能记住。可是,有一点让母亲操心的,就是小李因特别爱学习,却不喜欢女孩子家最重要的针线活。

每当李因的父亲开始念书,李因总是一言不发地站在旁边听。这时,如果叫她干其他事情,她就像没听见一样。每当父亲开始写字时,李因就悄悄地站在书桌边,踮起小脚尖,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盯着父亲一笔一画地写,还在心里默默地记着。

有一天,父亲正铺开纸准备写字,忽然有客人来访,他来不及收拾,就急匆匆地出去了。等到父亲回到书房,眼前的景象令他愣住了。原来小李因正跪在椅子上,手里握着毛笔,全神贯注地写字呢!

父亲悄悄地走到李因身后,发现李因写的是唐人李白的绝句《早发白帝城》,这些字尽管笔法幼稚,但很整齐、规范。很难想象这是出于一位没有受过教育的四五岁的小女孩之手。看到这里,父亲不禁叫道:“好!好!”

小李因闻声转过头,看到父亲惊喜的样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父亲很奇怪地问:“这是谁教你的,妈妈吗?”

李因俏皮地眨了眨大眼睛,嗲声嗲气地说:“爸爸,您猜猜是谁呀,就是您自己!”

“什么,我自己?我什么时候教过你?”父亲被李因的回答搞糊涂了。

“您平时老是念书写字,我在旁边听着、看着,慢慢就学会了嘛。”小李因撅起小嘴,撒着娇说。

“噢,是这样!怪不得我读书写字时,你老跟着我。”父亲这才恍然大悟。

李因看父亲很高兴,就乘机请爸爸以后多教她。父亲很爽快地答应了,还说:“爸爸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教你的!”

从此以后,李因在爸爸的精心教育下学习进步可快了,她自己也非常认真、刻苦。可是,由于家里穷,买不起那么多纸墨笔砚和灯油供李因使用。为了学习,李因想出许多办法来克服困难。

每天早上打扫房屋的时候,她总要先在积有灰尘的桌上练一会儿字,然后才用抹布把灰尘擦掉。秋天,柿子树的叶子发黄凋落,李因就把黄叶扫起来,一筐筐地留着,当做作写字用的纸。夏日的晚上,李因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蚊帐里,依靠它们发出的亮光照着读书。在封建社会,女孩子是不能进学堂的。读书中遇到困难,李因就向爸爸请教。有时爸爸也解答不了,她就自己琢磨、思考,直到弄懂为止。

春去冬来,院子里的柳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转眼之间,好多年过去了。李因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出落得也越发秀丽动人。可是,她仍旧无心学做女红,也不像姐姐和其他姑娘那样喜欢涂脂抹粉、打扮自己,她一心一意地读书。这可令母亲又着急又恼火,因为好多像李因这么大的姑娘,都开始准备嫁妆了。

终于有一天,母亲把李因叫到自己的房里,严肃地教训道:“女孩子家最重要的就是学会针线活和料理家务,好好打扮打扮自己,长大了找个好婆家!你整天就跟那些书打交道,书又不能当饭吃。自古以来,读书写字只是大家闺秀、千金小姐消遣解闷的事;我们小户人家的女儿,能认得几个字已经不错了,哪里像你这样钻在书堆里出不来的!我今天跟你明说了,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必须给我做一件针线活,做不出来就甭想看书!”

李因见母亲态度这么坚决,不敢违抗,只好答应了。然而只要一有空闲,她就立刻抓紧时间读书写字、做诗绘画。

后来,李因嫁给光禄寺少卿葛征奇作妾。本来,女子一旦结了婚,往往因生儿育女和繁重的家务而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李因却不是这样,结婚以后学习的兴趣仍然很浓。每天,为了多挤出一点时间用来学习,她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料理好家务活。除了一些必要的应酬(chóu),她很少到别人家里做客,以免浪费宝贵的时间。

由于丈夫的官职常常变动,李因也就常常跟着他到处奔波。在旅途中,李因不论是坐在船上还是骑在驴背上,都随时随地抓紧时间读书做诗。

有一回,她和丈夫一行人在山道上行走,到半山腰时,大家都累了,就停下来歇口气。李因同往常一样,又从背包里掏出一本李清照的词集来读。

由于读得很入神,她完全忘记了自己是骑在驴背上。而驴见没人管它,就自由地走动起来,不知不觉地走到路边。路的下面就是陡峭(dǒuqiào)的山崖,非常危险,幸亏仆人及时发现,马上拉住缰绳,把驴牵了回来。旁边看的人脸都吓白了,可是李因自己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

李因就是这样勤奋刻苦地学习。她的诗集《竹笑轩吟草》《续竹笑轩吟草》所收入的260多首诗,大多数是在旅途中写成的。

李因生长在封建时代里,那时女子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尤其像李因这样一个家境贫寒、身为“侍妾”的女子,更被人们所轻视。可是,由于李因刻苦读书,并获得一定成就,所以为人们所敬佩。当时,她丈夫家乡的地方志上,还专门为她作传铭记,并把她的诗编成集子出版,以至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