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轻轻松松坐月子
19062200000010

第10章 产后轻松起居(1)

坐月子如何做好起居养生

坐月子是指产妇分娩后到身体恢复的这段休养期,需要6~8周。在这段时间,产妇的身体各器官都有很大变化。因此,坐月子要讲究科学。

民间有种习俗是产妇不能见风,要捂着,紧闭门窗,衣袖裤腿都扎紧。但这样一捂,使产妇出汗更多,虚弱加重。科学的办法是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环境,即使在冬季,适当的通风也是很必要的。衣着要适度、宽松,以棉织物为好,衣物、被褥要勤洗;身体的清洁也不容忽视,每天要冲洗外阴部2~3次,切忌坐月子期间不洗澡、不洗头、不刷牙。

坐月子时的饮食讲究如何补。民间习俗讲究吃芝麻小米粥,红糖煮鸡蛋,这些食物有营养,易消化。但鸡蛋的营养是有限的,各种肉食、鱼类、牛奶、豆类都含丰富的蛋白质,比如黄豆炖排骨,二者的氨基酸构成有所不同,同食有互补作用。此外,补的方法也有讲究,产后1~2天以清淡的汤、粥为宜;开始哺乳后进食量和水分要充足。

产妇由于活动少,胃肠蠕动慢,容易便秘,所以应进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说到水果,有人称之为生冷食物,易致胃病、月经不调。其实水果中不但含有丰富的水分、水溶性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还有防病、治病的功能,例如,苹果味甘凉、性温,具有润肠、健胃的作用。

产后休息与运动要安排适当,产后第1天以卧床休息为主,从第2天或伤口愈合后可开始做保健操。运动时间或运动量因人而宜,如在床上可做抬头、抬腿、伸臂、缩肛等运动,1周后可下床活动。早运动有利于子宫内的分泌物排出,防止感染,有利于体形的恢复。但要注意不可长时间蹲站,或做重体力活动,以防止子宫脱垂。

产妇应如何“坐月子”产妇分娩后,全身的器官(乳房除外),恢复到非孕期状态时,需要6~8周,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坐月子。传统上人们将产后1个月称为“坐月子”,但实际上,经过1个月的调整,身体许多器官并未得到完全的复原。比如,子宫体的回缩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到接近非孕期子宫的大小,胎盘附着处子宫内膜的全部再生修复也需6周;产后腹壁紧张度的恢复也需要6~8周的时间。如在此期间产妇干重活,就容易患子宫下垂等疾病。

坐月子是我国社会所特有的传统习俗,以前的农业社会,妇女平日要掌理家事,农忙时还要下田耕作,日晒雨淋,平常饮食营养又质量不够,一旦怀孕、分娩,又得亲自哺喂母乳,因此,坐月子自然是必要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妇能有足够的休息,并摄取足够的营养,从而强健身体,提供充分的乳汁,哺育宝宝。

时至今日,坐月子的时代背景已逐渐转变,而现代妇女的体质强健,营养也不匮乏,稍有不慎,过分的休息与营养却换来发胖。因此,现代妇女坐月子的目的,一要足够的休息以恢复体力,二要均衡的营养以补充分娩时的消耗与喂食母乳之所需,三要预防营养过度,以防过胖。

产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下床活动能促进子宫、全身器官及腹肌恢复,可以选做一些简单的床上体操,活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限度,这样对机体的新陈代谢、形体恢复都大有益处。

产后要注意观察子宫恢复情况,也就是要注意观察恶露的色、味及量。恶露是由子宫在复原过程中排出体外的,由血液、坏死的脱膜组织及黏液混合而成的。

正常情况下,恶露随着子宫的逐渐缩小,色泽由红变白,数量由多渐少,由血腥味到无味,3~4周后干净,所以保持外阴清洁很重要。每日应及时更换内衣,禁止洗盆浴,月子里应禁止性生活,以免引起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产后除了产妇自身系统需要恢复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哺乳。乳母由于要分泌乳汁、消耗热能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必须给予及时的补充,才能保证宝宝及母亲有足够的营养。乳房的护理也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清洗乳头及双手,定时哺乳,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如果宝宝吃不完,应将乳汁排空。如遇到有乳头皲裂或乳腺发炎时,应停止哺乳,及时治疗。

合理安排产妇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热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每日应有荤有素,切忌偏食及过量,不食油腻过多及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保暖及防止中暑。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如果不注意通风降温,产妇极易虚脱,宝宝也会出现脱水热,如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擦干并更换衣物,每日用温水擦浴或淋浴,以保持皮肤清洁,冬天要注意防寒保暖工作。

产后衣、食、住、行要注意什么产后,产妇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活动降低,过多潴留的水分必须排出体外。

人体排泄水分的途径主要是从尿液排出,也可通过皮肤以出汗的方式排出体外,这样产妇不仅尿量增多,而且无论是在冬天还是在春秋季节,全身都是汗涔涔的。因此,产妇应注意出汗后防止伤风着凉,内衣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燥,更衣前用干毛巾擦干身上的汗水,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产妇的衣服需宽松、柔软、透气,以棉织品为宜。

产妇分娩需消耗大量能量,产后必须加强营养,供给易消化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和含铁剂饮食,以保证能量足够为原则,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防止偏食或进食过量,宜少食多餐,夜间加餐1~2次。哺乳妇女应忌酒,忌食辛辣、酸冷的食物。

产妇分娩后体力消耗很大,身体比较虚弱,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同时新生儿免疫力低,产后应避免,川流不息地探望母婴,以保证母婴健康。同时应经常开窗通风,空气新鲜,流通。

产后早期活动有助于子宫复旧和恶露排出,减少产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增加食欲,减少大、小便困难,有助于产后体力恢复。一般说来,自然分娩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但剖宫产后可适当推迟2~3天,每天活动时间和强度应逐渐增加,注意劳逸结合,可以做产后体操,这样有利于盆底肌肉弹性的恢复,防止阴道松弛及子宫脱垂。

如何为产妇安排良好的休养环境在产妇出院之前,室内最好用3%的来苏水(200~300毫升/平方米)湿擦或喷洒地板、家具和米以下的墙壁,小时后通风。卧具、家具亦要消毒,在阳光下直射5小时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除此以外,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卫生不可忽视,要随时清洗大、小便池,以免产生臭气,污染室内空气。在产妇室内燃烧卫生香,可调节室内空气,消毒抑菌。当卫生香点燃后,紫烟缭绕,芬芳飘逸,清洁空气,香雅提神,非常有益于室内的环境卫生。一般一间屋内每次点燃一支卫生香即可,以防化学香精的烟雾引起中毒。

以“寒无凄沧,热无出汗”为原则。即冬天温度18~25℃,湿度30%~50%;夏天温度23~28℃,湿度40%~60%。产妇不宜住在敝、漏、湿的寝室里,因为产妇的体质和抗病力都较低下,居室更需要保温、舒适,否则容易生病。卧室通风要根据四季气候和产妇的体质而定。产妇居室采光要明暗适中,随时调节。要选择阳光照射和朝向好的房间做寝室,这样,夏季可以避免过热,冬天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阳光照射,使居室温暖。

空气清新有益于产妇精神愉快,有利于休息。不可为了庆贺,宾朋满座,设宴摆酒,室内烟雾弥漫,酒气熏人。亦要注意避风寒,因为产妇的身体比较虚弱,抗风寒能力较差。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室内卫生环境差,空气浑浊,易使产妇和婴儿患呼吸道疾病。

产妇如何注意劳逸结合产妇既不能卧床不动,也不宜过早、过量活动,不要长期站着,觉得稍累就应躺下休息。由于产后腹肌、盆底肌、子宫韧带松弛,若下床活动过多,劳动过早,用力过重,可导致子宫下垂、痔疮、脱肛等疾患。中医认为,产后气血虚弱,早劳、过劳则使已伤之气血复伤,难以预期康复。产妇在产后常久看电视,久听自己喜欢的乐曲,或当见到自己的好友而久语,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中医认为“久视伤血”,“话多伤气”,“久听伤神”,可见,一切过激的行为,超越自己体力承受范围,均会造成身体损伤。

由于产妇刚生下孩子时身体很虚弱,需要充分地调整,才能复原,故产妇要充分注意休息,但完全卧床不活动对产妇也不利。产后24小时内要有意识地主动排尿,以防发生尿潴留。正常情况下,24小时以后便可下地大、小便;产后3~5天,可以在床上多躺着休息,做产后保健操,这样可以防止子宫下垂和加快身体康复,以后就要下床多活动。在月子里,一般孩子2~3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弄不好会影响产妇休息和睡眠,不利于身体康复,产妇要适应婴儿的生活规律,就是在婴儿醒时哺乳和活动,婴儿睡着了产妇也要跟着睡觉。一些有较重心脏病、肾脏病和神经精神病变的产妇和月子里生重病的产妇,要注意多休息,晚些下床活动,不要急着干家务,不能哺乳时不要勉强哺乳。

产后第1天要注意什么

(1)分娩的过程耗尽了产妇的体力,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尽量放松心情,以确保体力的恢复。

(2)调理饮食,加强营养。妇女分娩后调理饮食的原则是进食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许多产妇不想吃东西,不必勉强自己,多喝一些流质或半流质的食品也有利于体力的恢复。一般说来,对没有异常情况的产妇,现在没有过多忌口的食物,只是应注意少吃辛辣食品,以免大便干燥;不要喝过于油腻的汤,以免影响乳汁分泌。可以适当地喝一些催奶的鲫鱼汤,在滋补身体的同时也利于下奶。

(3)注意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在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400毫升,称为产后出血。其原因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残留、软产道损伤等有关。一旦阴道有大量出血,应予适当处理。

(4)及早哺乳,一举两得。分娩后半小时内让婴儿吸吮乳头,这样可尽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可能,促进乳液分泌,还有利于产妇自身的子宫收缩。

(5)及时排尿,防止尿潴留。在分娩后4小时内应及时排尿,少数产妇排尿困难,可发生尿潴留,其原因与膀胱长期受压、会阴部疼痛反射有关。可请医师针刺或药物治疗,如仍不能排尿,应进行导尿。

(6)注意会阴部卫生。可每日2次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便后也应及时清洗(不要坐浴),会阴垫应用无菌卫生纸或卫生巾。

月子里需要完全卧床休息吗

有人认为产妇坐月子就要完全卧床1个月,以休息来恢复怀孕期和分娩期的劳累,其实这完全是不必要的。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人的健康也来自运动。如果1个月卧床休息那么结果将是怎样呢?也许1个月过去,产妇根本就不能起床走路了。

医师指出一般产后第1天,产妇疲劳,应当在24小时内充分睡眠或休息,使精神和体力得以恢复。为此,产妇周围的环境应保持安静,家人应从各方面给予护理和照顾。正常产妇,如果没有手术助产、出血过多、阴道撕裂、恶露不尽、身痛、腹痛等特殊情况,24小时以后即可起床做轻微活动,这样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和体力的恢复,也可增加食欲,并促进肠道蠕动,使大、小便通畅。有人主张还应适当做一些产后健身操,使肌肉、腹壁和体形尽量恢复到孕前状况。

如第1~3天做抬头、伸臂屈腿等活动,每天4~5次,每次5~6下。1周后可在床上做仰卧位的腰肌运动,将双腿伸直上举,做仰卧起坐和头、肩、腿后抬等运动项目。

半月后,可做些扫地、烧饭等家务和一般体操,以利肌肉收缩、减少腰部、腹部、臀部等处的脂肪蓄积,避免产后肥胖症,保持体形美。

早期适量活动,还可促使消化功能增强,以利恶露排出,避免压疮、皮肤汗斑、便秘等产后疾病的发生,并能防止子宫后倾等。单纯卧床休息对产妇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只要运动不过量,就不会出现副作用。

产后怎样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合理安排产后的休息与活动,对促进产妇身体的康复、避免留下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产妇对围生期保健越来越重视,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不少产妇即便是自然分娩,也绝对静卧,产后1个月内吃、喝、拉、撒均不出居室,甚至在床上。产后过于劳累,当然影响身体的康复,将产妇禁锢在床上,一切由别人包办、伺候,对产后并非有利。产妇若持久仰卧,可引起子宫后位,出现经常腰骶酸痛的症状。适当的活动,有利于子宫的复原和排出恶露;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盆腔及下肢血管血栓形成;有利于促进肠蠕动,调整排便功能,防止便秘,还可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改善食欲。因此,在自然分娩后,6~8小时即可坐起来,12小时后可自己下地大、小便,48小时后可下地轻微活动。

不过,如果产妇有异常情况,如体温升高、心脏病、高血压病、严重贫血、难产手术等,应适当延迟下地活动的时间。总之,每个产妇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注意劳逸结合,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