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19064000000040

第40章 期盼朝阳

语文教师 贺青松

2004年8月2日,我有幸成为华阳中学的一员,开始参加新招聘教师的岗前培训,学校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育人理念和工作要求,关键的是要我们主动申请工作、主动寻找工作,主动开展工作。

2004年8月22日,高2007级学生已开始军训。我便主动提出申请,全程参与学生军训。从此,拉开了我从事高2007级的德育工作的序幕。

原以为,自己从事过学校教育、教学全面管理工作,负责一个年级的德育工作不说是轻轻松松,也应该游刃有余。但一年来,感触太多,感动太多。

做了德育工作大家可能看不见,一天不开展工作大家就会看见。德育工作无处不在。我没有想到,高2007级需要关爱的学生层次太多,有农村学生的贫富之别,有城乡学生之别,有城镇与大都会学生之别,有明理的家长与性格怪异的家长之别,更多的是学生家庭背景的复杂程度之别……要开展好工作,必须扬弃传统做法,重新学习,以全新的理念开展工作,才能够让家长接受,才有利于学校发展。

一天,有位家长到校长办公室,号啕大哭,说儿子失踪了,要学校赔人。其实她的孩子由于生病请假,在家休息。我们当晚便驱车前往大林镇学生家,门是开着的,灶是热的,向邻居了解,打电话向他们的亲戚了解,得知最近两天都见过他,我和羊主任、陈老师经过认真分析,这个学生一定在家,不会走远。但人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躲起来了?我们当即把车开出两公里之外,在黑暗中等了两个小时,10点钟左右摸黑到他家,还是没有人。我们再次离开,12点左右第三次到他家,终于在他房后柴草堆里把他找出来,然后我们带着他,沿着崎岖山路,在车灯的照耀下步行了十几里,到达他外婆家时,他母亲正在酣睡之中,叫喊了很久,才把他交到他妈妈和外婆手中。

原来,家长的真实目的是想她的孩子调到重点班学习。

又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家长劈头就骂:“妈的,你们是什么学校,把学生管的那么紧,抽个烟算什么,还要学生写反思材料!”

又是一天,一位很有权势的家长,带着律师来看望他那位殴打其他同学的儿子,然后气势汹汹地对我们说:“我儿子没有错,他叫同学给另一个同学道歉,那位同学不听他的,他才打人,主观上是想调解同学矛盾,世界上就是缺乏这种热心肠的人。”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没有发怒,纵然有时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也能冷静对待,竭尽全力一一化解矛盾。

我在反思,如何让学生改变,让家长了解我们的群体,了解我们的学校,承认我们的教育。

华阳中学没有悠久的历史,只有靠大家的爱心和人格魅力铸造我们的师魂,创造我们的历史。

新生的婴儿需要风雨的洗礼,发怒和宣泄只有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华阳中学如朝阳般全新、美丽,这是400多位老师的梦想之地,我们没有理由不让它更加美丽。

能够用心微笑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老师。

心中时常充满阳光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华阳中学如朝阳,他需要老师的爱心也应该如朝阳,只有老师的心中充满朝阳,才能期盼学生如初升的朝阳般充满活力;只有家长的心中充满如朝阳般绚丽的对学校的信任,华阳中学才会有朝阳般的无限生命力。

多少次,午夜已过,电话声声,惊醒梦中人,那是在呼唤我们的老师,去寻找追求“自由”的游子;多少次,寒风刺骨,雨雪飘飘,网吧里还晃动着老师的身影,像是在寻找失散的亲人;多少次,妻子打电话问是否回家吃饭,回答是:“不知道。”我确实不能给家人承诺什么时候能回家共进晚餐;终于有一天,天还没亮,就睡意全无,起床看表,才凌晨三点过;终于有一天,眼前突然一黑,方才知道还没吃饭,身体已经严重预警。

陈安福老师说得好,聪明人把握机会,愚蠢人放过机会。时不我待,我们的确需要珍惜发展机遇。我不敢说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人、成才,但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年多来,我时刻都在感动之中,但最令我感动的是本年级一朵即将凋谢的花朵在朝阳下开放的故事。

2004年9月的一天,徐老师带来一位叫月月的女生,家住成都市区,精神颓唐,两眼无神。她的父亲、奶奶都是精神病人,她认为她也是精神病人。我和她交谈之后,她问我:“我不知道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当我看到用刀把手划出血的时候,心里有一种快感!”然后向我展示了手臂上的条条刀痕,我对她说:“为什么呢?生命是美好的,美在于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可以看到彼此之间的微笑,可以看到美丽无穷的世界,当一轮朝阳升起的时候,一切都是新的。假如没有生命,这一切将不复存在。”

那天晚上,我们谈得很愉快,她暗淡的眼神中有了一些光亮,趴在桌子上的头也慢慢抬起来了。我告诉她,学会挺直脊梁,才能找回自信。但是我想起她手上的条条刀痕,心理总是放心不下,再加上同学告诉我她经常在教学楼顶上徘徊,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又是一天晚上,我去查寝室的时候,生活老师告诉我,月月和同学吵架后,不见了,好像往操场方向去了,因为好几次她想从六楼阳台跳下去,说是死了算了。我们马上向操场奔去,果然她在那里又哭又闹,问她在这里干什么,她边哭边说:“我在——等——朝——阳——”。我又和她谈了很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劝回去,然后给生活老师讲明情况,让她和生活老师睡一张床,请她们特别关注她。之后又安排了两位非常负责的、特别有爱心的女同学全天候照顾她,吃饭、休息、学习全程关注,有情况及时向我报告。

很多次谈话之后,我叫她给我一个最低限度的保证,不要轻视生命。她说:“没有办法保证。”我说:“那好,老师关心你不?”“关心!”“你认为是真心的吗?”“是!”“你在我这儿能够找到父亲的感觉吗?”“有。”“即使你想要离开这个世界,请给我打最后一个电话行吗?”她考虑了很久,答应了,并把我的手机号码设为她的亲情号码。他父亲长期患病,她读小学、初中都是母亲把她交给别人照料,她有一次给我开玩笑说:“我给你当干女儿,好吗?”“好啊!”。我当即说:“心中可以把我当父亲看待,但老师还是老师。”她说:“好!”

我想,缺少父母爱护的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的关爱。

2004年12月下旬,她强烈提出回初中母校重读初三。我最后告诉她:“你走吧!先不办退学手续,在半个月之内,随时和我联系,假如对新的生活很适应,你就继续读;假如不适应,就回来,贺老师随时欢迎你回来。”

月月离开学校后,我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我们可以省去太多的麻烦,可是另一方面,谁去关心她啊?但我明白,不是所有的关爱都能马上得到回应。

还不到半个月,她直接到学校找我,说离开学校后,成天都在想着老师的音容笑貌,想着老师的关心。决定在华阳中学好好读书,我说:“一定要选择好喔!”她说:“选择好了,决不离开华阳中学!”2005年9月,她又把她妹妹介绍到华阳中学就读高2008级。

最近,我问她现在过的怎么样,她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写到:

“在华阳中学已经度过一年多了,对于这边的环境已经适应了,为了适应这样的生活,离不开许多人的帮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师的帮助了。”

刚进华阳中学,第一位就是徐德厚老师,他十分平易近人,一个多月期间,我哭过很多回,徐老看着我,十分的不忍心,便把我带到贺青松老师处,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和贺老师谈到10点半,徐老和贺老把我送回寝室。从那次后,我便常常找贺老聊天(其实是我郁闷,他来开导我。)

一次我和朋友吵架,不回寝室,说我要坐到天亮,看第二天的朝阳,贺老师把我劝回去,我很晚才睡。第二天,我没去上早自习,贺老师还派来同学叫我起床,让我去看朝阳,我说心情好多了。

我还有自残的习惯,我曾口头答应了贺老师不再用刀划手,但我没有做到,又一次划手后,后来我以书面的形式承诺了,便不得不兑现承诺。我开始觉得以前所做的事情是多么的愚蠢,我发誓,我再也不会伤害自己了。

我曾经不相信任何人,是许多老师的开导,使我知道了友爱的重要,亲情的重要,真的谢谢!所以现在我会说:“无论怎样,我都会笑着去面对。”

现在我每一次看到她的微笑,听到一声“贺老好”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无比的感动。

一个经常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人,能够面对生命而微笑,我仿佛看到天边的微笑回到了现实,微笑真的很美丽。

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彼此间永恒的微笑是无限的;

时光是有限的,但我们胸怀、真情、耐心是无限的;

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但关爱学生的爱心是无限的;

让我们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为那是我们朝夕相守的最美丽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陈安福.教育管理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2.陈安福.中学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