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较耐贫瘠。但以有机质多,排水良好,并富含磷、钾及钙的土壤为宜。在土质疏松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性土壤或微酸性土壤生长良好,以pH值6~7.2为宜。pH值低于5.5时,根瘤菌不活跃,往往导致缺氮,使植株生长受阻,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易早衰,开花结荚数减少,且易发生病害。在盐碱地及低洼积水地上则不能正常生长。而在腐殖质含量过多的土壤上种植时,常造成茎叶徒长而影响产量。
豌豆的根瘤菌能够固氮,所以对氮肥的需求相对较少。但在苗期固氮能力较弱,需要施入一定量的氮肥。开花结荚期,补充一定的氮肥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加有效分枝和双荚数。
磷能促进根瘤生长,加快植株发育,增加基部分枝,增加花数量,加快成熟。钾有壮秆、抗倒伏的作用,并能增加植株抗寒能力。豌豆对钾的需求量在开花后迅速增加,钾肥不足时,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缘褪绿,叶片卷缩。栽培中应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施,一般情况下,豌豆对土壤养分要求所需的氮、磷、钾比例为4∶2∶1。
除氮、磷、钾三要素外,豌豆对钙的吸收量也较大,一般在嫩荚迅速伸长期达到高峰。钙不足时,植株叶脉附近出现红色凹陷斑,并逐渐扩大,使幼叶褪绿,继而变黄变白,植株萎蔫。豌豆还需要钠、镁、锰、锌、铁、硫、硅、氯以及硼、钼、钴、铜等微量元素。尤其对硼、钼反应敏感,叶面喷施可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