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胃病的饮食调养
19070400000011

第11章 常见胃病症状的饮食调养(5)

①脾胃虚寒型,可出现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清稀水液后始觉舒适、大便溏少、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等;②胃中炽热型,证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混浊酸臭之稠液,伴有烦渴、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等;③痰浊阻胃型,证见经常脘腹胀满、上腹或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并有痰涎水饮或吐白沫、眩晕、心下悸、舌苔白滑、脉弦滑等;④气血淤阻型,可见经常脘腹堵闷、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褐色浊液或吐血便血、上腹刺痛拒按或上腹部有积块、舌质暗红或紫暗、脉涩等;⑤脾肾阳虚型,证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清稀水液、大便溏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腰膝疲软、眩晕耳鸣、面色白、舌质淡白、脉沉细无力等。

西医认为,反胃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其中幽门梗阻、胃部肿瘤、胃粘膜脱垂症、十二指肠郁积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常可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等症状。

2.反胃的饮食调养原则

反胃者,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保证睡眠充足;要保暖,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病人呕吐时,应扶助病人,并注意正确体位,以利吐出。其饮食调养原则如下:

(1)平时,应注意饮食有节,并注意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感染,以免诱发和加重病情。

(2)戒烟酒,忌用葱、姜、大蒜、辣椒、辣酱等辛辣之品。

(3)发病时,采用少量多餐制,饮食宜用清淡流汁,如米汤、豆浆、藕粉糊、牛奶等,忌肥腻及粗硬食物。

(4)如采用饮食调养方时,药汁宜浓煎,使药量尽量减小,并要求空腹服用,以利于吸收利用,产生药效。

3.治疗反胃的饮食调养方

(1)党参、山药各15g,茯苓12g,干姜、炒白术、制半夏各10g,木香、砂仁、甘草各3g。水煎后浓缩服用。每日1剂,分次饮服。

功能温中健脾、和胃降逆,适用于脾胃虚寒型反胃等证。

(2)茯苓20g,陈皮、干姜、神曲、制附片、仙灵脾、川牛膝各10g,肉桂、补骨脂各6g。水煎取汁,药汁浓缩后服用。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温肾益脾、和胃降逆,适用于脾肾阳虚型反胃诸证。

(3)羊肉块200g,肉桂、茴香、蔻仁、大料及生姜各适量。加水,共煮至烂熟服用。每日1剂,分次食用,每次吃羊肉喝汤少许。

功能益胃温脾、和胃降逆,适用于脾肾两虚型反胃诸证。

(4)人参、半夏各10g,白蜜200ml。前2味水煎取汁,浓缩至300ml,再加入白蜜稍煮即可。每日1剂,先温服200ml,余下的再分次饮用。功能补气降逆、润燥通便,适用于胃气虚寒、肠中干燥所致反胃呕吐,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

(5)生韭菜汁、牛奶、鲜鹅血各1杯,混匀加热后温服。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补脾肾、润肠通便,适用于脾肾虚型反胃食后即吐、大便秘结等。

(6)大鲫鱼1条,苍术12g,皂矾6g。鱼去鳞去肠杂后洗净,苍术、皂矾填入鱼肚中,鱼用纸包泥封,炭火中烧存性,研为细末备用。每日2~3次,每次取3g,米汤送服。功能益气健脾燥湿、降逆,适用于脾胃虚弱型反胃吐食。

(7)雄乌骨鸡1只,胡荽子250g,姜、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鸡去毛及肠杂洗净入锅,加入胡荽子、姜、料酒、盐等调料,一起炖煮至鸡烂熟后服用。隔日1剂,吃肉喝汤,少量多餐食用。功能益气养胃,适用于胃虚型反食诸症。

(8)白胡椒、法半夏各30g,生姜、面粉各适量。前2味为末和匀,以姜汁面粉糊为丸,如绿豆大小,烘干备用。每日2次,每次15~20粒,用姜汤送服。功能温中、燥湿、降逆,适用于胃寒型反胃呕吐。

(9)鸡内金10个,炒干为末备用。每日3次,每次2g,黄酒送服。功能消食化淤、降逆,适用于血淤型反胃噎嗝。

(10)壁虎10个(去内脏),放入1000ml黄酒中密封浸泡10~15天,滤汁饮用。每日3次,每次20~30ml。功能化淤降逆,适用于反胃诸症。

(11)雪梨1个,丁香50粒(打碎)。雪梨去核,放入丁香,外用纸包合,在火中煨熟食用。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润肺养胃、降逆,适用于胃气上逆型反胃等。

(12)干柿饼50g,胡椒5g。共为末和匀,如梧桐子大小,备用。

每日2次,每次15粒,温开水送服。功能润肺暖胃,适用于胃阴不足型反胃。

4.治疗反胃的粥疗方

(1)枇杷叶、佩兰、泽泻各15g,陈皮、竹茹、炒栀子、法半夏、川厚朴各10g,粳米50~100g。前8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多次服用。功能清胃泄热、和胃降浊,适用于胃中积热型反胃诸症。

(2)人参5g,南星、半夏、枯矾、枳实、厚朴各10g,豆豉、木香、甘草各6g,粳米50g。前9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涤痰化浊、益气和胃、降逆,适用于痰浊阻胃、胃失和降型反胃诸症。

(3)熟地20g,山茱萸12g,麦冬、当归各9g,牛膝6g,五味子、元参、白芥子各3g,粳米50g。前8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补肾滋阴、和胃,适用于肾阴虚型反胃等。

(4)鲤鱼1条,在健康童便中浸泡一宿后,炮焦为末,备用。取末50g,与粳米30g一起煮成稠粥服用。每日煮粥一次,分次服用。功能益气、和胃、下气,适用于胃虚型反胃等。

(5)壁虎1~2只(去皮及肠杂捣烂),鸡蛋1个,粳米30g。壁虎、粳米一起加水煮粥,将成时,打入鸡蛋调匀稍煮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益气和胃、化淤,适用于胃淤型反胃等。

(八)痞满

1.痞满的概念

痞满,是指心下(即胃脘部)闭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的证候。痞满多因痰气搏结、饮食阻滞、湿热中阻、情志失和、脾胃虚弱所致。痞满有寒实、虚实之分,根据其伴随症状不同,可辨证分为邪热内结、饮食积滞、痰湿内阻、肝郁气滞、脾胃虚弱、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等型。①邪热内结型,可见心下痞满、胸膈满闷、按之濡软不痛、烦躁口渴、或见大便溏泻、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等;②饮食积滞型,可见胸脘满闷、痞塞不畅、嗳腐吞酸、不思饮食、恶心呕吐或吐出宿食积滞,舌质淡红苔厚腻、脉弦滑等;③痰湿内阻型,可见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恶心欲吐、痰多或咯出不爽、头昏目眩、身重倦怠、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滑或弦滑等;④肝郁气滞型,可见胸膈痞满、脘胁作胀、心烦易怒、嗳气纳差、或时作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等;⑤脾胃虚弱型,可见心下痞满、胸膈不舒、腹胀时减、时宽时急、饥而不食、喜食喜按、倦怠乏力、大便溏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虚大无力等;⑥寒热错杂型,可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呕恶欲吐、口渴心烦、脘腹隐痛、肠鸣下利、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腻、脉沉弦等;⑦虚实相兼型,可见心下痞满、按之不痛、呕恶心烦、口渴不欲饮、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舌质淡红苔白腻偏厚或滑腻、脉沉弦或虚大无力等。

西医认为,痞满为胃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中,常可出现此症。

2.痞满的饮食调养原则

平时应调节好情绪,保持乐观心情,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以免引起气机逆乱,导致郁滞胀满;应起居有常,防止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以免外邪犯胃,导致痞满。

(1)应饮食有节,不宜过食吃得太饱,也不宜过饥吃得太少,进餐最好做到定时定量。

(2)饮食宜清淡,忌恣食生、冷、肥腻、甘甜,以免损伤脾胃、滞气酿痞。

(3)忌用产气食物,如黄豆、韭菜、土豆、地瓜等,以免滞气酿痞。

3.治疗痞满的饮食调养方

(1)山楂18g,神曲15g,陈皮、白术、莱菔子、连翘各10g,茯苓、半夏各9g,枳实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消食导滞、和胃降逆,适用于饮食积滞型痞满诸症。

(2)黄芪20g,党参、麦芽、山药、枳壳各10g,升麻、甘草各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益气健脾、升清降浊,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痞胀诸症。

(3)党参、干姜、半夏、黄芩各10g,大枣7枚,炙甘草6g,黄连3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寒热并用、和中消痞,适用于寒热错杂型痞满诸症。

(4)丁香、草果、良姜各3g,红糖少许。水煎服,每日1~2剂,分次饮用。功能暖胃理气消胀,适用于脘腹痞满、喜热喜按等。

(5)柚子皮12g,鸡内金、山楂肉各10g,砂仁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消积、消淤、理气,适用于食积脘腹胀满等。

(6)砂仁、木香各3g,红糖6g。水煎服,每日2剂,分2次饮用。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消痞,适用于脾胃虚弱、气滞痞满等。

(7)炒黄瓜蒂、赤小豆各30g,淡豆豉适量。前2味为末和匀,备用。每日3次,每次2克,每次以淡豆豉9g煎汤送服。功能清热消痞,适用邪热内积型痞满等。

(8)鸡内金50g,胡椒10g。共为末和匀,备用。每日2~3次,每次6g,白开水送服。功能暖胃、化淤、消食,适用于心下痞满等。

(9)生山楂、炒麦芽各10g,水煎服。每日1~2剂,分次饮服。

功能化淤消食,适用于食积腹胀等。

(10)荸荠、海蛰各50g。共煮熟,去海蛰,荸荠去皮食用,同时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清胃消胀,适用于胃热食积腹胀等。

4.治疗痞满的粥疗方

(1)柴胡、枳实、白芍、苍术、香附、川芎、神曲、山栀子各10g,甘草6g,粳米100g。前9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疏肝解郁、理气除痞,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痞满诸症。

(2)大黄6g,黄连、黄芩各5g,粳米50g。前3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清热消痞、破结除满,适用于邪热内积型痞满诸症。

(3)大黄、黄连各6g,黄芩、炮附子各3g,粳米50g。前4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泄热消痞、扶阳固表,适用于胃热气滞、卫阳不固性痞满等。

(4)黄芩、煨大黄各3g,枳实6g,厚朴、甘草各1.5g,粳米50g。

前5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清热消痞,适用于热物所伤致心下痞满作痛者。

(5)莱菔子10g,大黄、砂仁各6g,粳米50g。前3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泄热、消积、和胃,适用于食积腹胀等。

(6)莱菔子、厚朴、枳壳、木贼草各9g,粳米50g。前4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理气、消胀、和胃,适用于食积腹胀等。

(7)党参12g,白扁豆、粳米各50g。共煮成稠粥服用,每日1剂,分次服用。功能益气健脾、消痞,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痞满诸症。

5.治疗痞满的姜疗方

(1)生姜、党参、大枣各12g,半夏、黄芩、炙甘草各10g,干姜7g,黄连3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调补脾胃、化饮清热,适用于脾胃虚弱、水热互结、中焦失和型痞满诸症。

(2)干姜、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各9g,大枣12枚,黄连3g。

加水2000ml,煎煮至1200ml取汁,再浓缩至600ml服用。每日1剂,分3次饮用,每次200ml。功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适用于胃气不和型痞鞭等症。

(3)生姜15g,大枣12枚,旋复花包、半夏、甘草各9g,人参6g,代赭石3g。加水2000ml,煎至1200ml取汁,再浓缩至600ml服用。每日1剂,每次200ml,分3次饮用。功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适用于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致心下痞鞭等。

(4)干姜、半夏、黄芩各9g,大枣、甘草各12g,黄连3g。加水2000ml,煎至1200ml取汁,再浓缩至600ml服用。每日1剂,分3次饮用,每次用200ml。功能安中补胃、泻痞除烦,适用于胃气虚弱、气结成痞型心下痞鞭而满等。

(5)生姜、厚朴各25g,人参3g,半夏9g,炙甘草6g。水煎至600ml,取汁服用。每日1剂,分3次饮用。功能健脾行滞,适用于脾虚不运、气滞不宣所致脘腹胀满等。

6.治疗痞满的陈皮疗方

(1)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厚朴各10g,生姜、甘草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祛湿化痰、理气宽中,适用于痰湿内阻型痞满诸症。

(2)陈皮、姜制厚朴各30g,炙甘草、草豆蔻仁、茯苓、木香各15g,干姜2g。各味为末和匀,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15g,与生姜一起煎汤温热饮服。功能温中理气、燥湿除满,适用于脾胃寒湿型胃腹胀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