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19071000000027

第27章 问题新闻传播原则与运作规范(7)

对于问题新闻量上的控制,不同媒体应有不同的"度",不便整齐划一。总之,目前在数量上的控制可以考虑至少是胡耀邦生前提出的批评和表扬"二八开"。胡耀邦提出"二八开"时,我国的媒体尚处于拨乱反正,少有负面报道的时期。进入21世纪,社会的发展现实问题增多,矛盾重重,有必要加以客观反映和积极引导。人们对问题新闻承受心理、价值观念取向都有较大变化。新闻媒体与系统、集团内的简报不同,应该进一步扩大问题新闻(主要指批评、消极、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量。至于扩大到什么程度,应由科学的受众阅听效果调查而定。受众接触媒体,除了了解服务类信息外,希望媒体能及时客观报道应该引起他们注意的问题新闻信息(包括一部分正面报道)。目前普遍存在着党报报道问题新闻信息过少,政治类的问题信息更少的情况。比如,涉及高层的问题新闻信息,如廉政、腐败、子女安置的报道极少。生活服务类报刊刊载的消极、负面新闻则过多过滥,真正对受众有帮助的分析性问题寥寥无几,令人生厌。上述"一少"、"一多"的情况也是一个数量控制的问题。造成"一多",可能会分散对敏感、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关注点,客观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而要真正发挥问题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还是有待党报、党台和生活服务类报台关注受众的需求,反映受众急需解决、政府也有条件解决的问题。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以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焦点热点闯出了名气,他们在节目采制播出中一直有着量的控制,批评、曝光性的内容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

2.掌握好分寸

问题新闻报道的分寸,就是对问题新闻事件的报道的适当限度,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而是进行适度的报道。几年前,我国根据国情提出了安居工程规划。对于有着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解决改善住房条件是一个热点问题,是党和政府贯彻政策的重点、难点,也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在对这一问题新闻的报道上,就要注意把握分寸,如果报道中把安居工程存在的困难缩小,就不符合现实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使人们还是抱着怀疑态度;如果报道中把困难夸大,就会使人们对能否住上房子失去信心。可见,问题新闻报道分寸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3.控制好问题新闻报道的"热度"

控制好问题新闻报道的"热度",就是要处理好报道的"冷""热"关系。该"冷"则"冷",该"热"则"热",既不能冷漠处之,又不可"热"昏了头。是"冷"是"热",由所抓问题的主题来定,由问题报道的客观效果来定。2000年春节前夕,《武夷山报》围绕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的"请客"之风,首先开篇的是由敢于抵制歪风的公安局干部陈枯朽的自述、本报记者采写的文章《面对请柬我说"不"》。2月16日,春节来到,他们再次推出《"人情"实无情,请柬令人怨》的读者来信。随即,报道了市里出台的《关于厉行节约、制止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行为的暂行规定》,并配发言论《狠刹"请柬"歪风》。2月23日,又编发政策出台后的反响《让文明之风吹遍武夷大地》。3月1日,最后编发三篇文章:《执行规定,收回请柬——占朝波率先减筵席》、《九十大寿也不办酒》及警惕有人变花样、钻空子操办酒席的言论《查处"怪"酒席》。这些报道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现在武夷山已很少再有违反规定大操大办的现象。这一报道的热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控制好问题新闻报道的"热度",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求媒体要保持清醒头脑,要冷静分析问题。社会一旦形成热点,许多媒体头脑发胀,不能冷静地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对社会失控起推波助澜作用。对于一般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上的错误,我们姑且撇开不论,对于宣传工作者的这种错误,在此我们作简单论述。

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自己对各种社会关注的问题的追踪研究,来发现和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社会发展提供向导和指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新闻工作中应首先做到,不管别人头脑怎么胀,不管社会热点怎么"热",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胀也不能热,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报道不受社会情绪的感染而走向极端,为自己有效而准确地进行报道提供一个认识论前提,进一步引导好社会舆论。

要冷静分析问题,是指从事问题新闻报道,要全方位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责任,让群众了解实情,最忌"一点论"、片面性、形而上学、跟"风"跑。在对待社会热点、焦点等敏感问题上,更应如此。面对问题,要分清哪些是本质,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拥护;这些问题将给社会带来什么作用和影响,这些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否会产生什么新的问题等。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比较,加以分析,作出多种预测,制订多种应变方案,使之冷热有度,运行有序。比如有一段时期兴起的经商热("下海"热),成为当时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对此,宣传工作者就要头脑冷静,认真分析,并作出反应;要对到底有多少部门、多少人愿意经商,并且能够经商作出科学预测;也要对经商可能带来的后果和负面影响进行实事求是的判断。如果在经商热初起,就大泼冷水,可能会影响人们观念的更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在热潮已起并且出现无序状态时,还在火上浇油,就会加剧混乱。对经商热引发的问题,有人编顺口溜说"十亿人口九亿商",似乎人们十有八九都"下海"了,这又言过其实,我们不能轻易相信。

掌握好"热度",还要求报道时不要一哄而上。热过了头,有时会添乱,帮倒忙。1992年春天,"砸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的报道就捅了漏子。本来,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在企业内部打破干部、工人的界限,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却大轰大嗡式地"硬砸",把人推向社会,闹得人心浮动,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反过来也影响了改革的正常进行。问题新闻报道只有冷静,才能把握报道的走向,引导舆论。

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对待问题报道,也要求克服片面性和感情用事的做法,不要带倾向性,不要当评论员,语言不要带刺和上纲上线,不要掺杂个人感情,以免官司上身。控制好问题报道的"热度",还包括及时报道"降温"措施,促进热点问题及时"凉"下来。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等热点问题一旦公诸于众,党和政府是会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的。这时我们新闻单位的更大责任在于适时、迅速地将这些措施及落实情况报道出来,沟通党、政府与群众感情,消除公众不满,鼓舞群众的斗志,振奋群众的精神,激发群众搞好生产、生活的热情。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1997年有一则题为《难道法律能儿戏?》的报道,对云南上白县法院内外因一起取保候审案件引发的一连串视法律为儿戏的现象进行了曝光,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如何处理这一热点问题拭目以待。没过多久,《焦点访谈》栏目便以一则题目为《法律岂容儿戏!》的报道,对当地政府解决上述热点问题的态度、措施给予了适时的跟踪报道。这样的报道,让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与力度,进而相信党,依靠政府。这种因势利导的报道,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4.掌握好报道时机

报道时机是指在报道时如何掌握时间度的问题,这实际上讲的是新闻报道的时宜性的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时宜性属于宣传价值范畴,新闻报道只讲时效性,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新闻报道从各个层面上讲,都存在时宜性问题。面对受众,新闻发布选准了恰当的时机,新闻报道就会达到最佳的效果。新闻报道的时宜性主要是从报道的社会效果上考虑的,讲的是新闻作品的价值问题,有别于新闻工作者判断新闻原生态信息和新闻来稿是否值得传播的新闻价值问题。新闻传播的时宜性要求我们对待问题新闻,要灵活掌握,既不能急于报道,又不能错过时机,而应适时地进行报道。该报的立即报道;不该报的,就要按党和政府的指令办;该培植的,就要暂时养起来,待合适的时机来临再报道。问题报道时机的掌握,是新闻报道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内容,决定着问题报道的社会效果。对于问题报道,我们要及时掌握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口径和动向。中央和地方、党和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都确定过新闻宣传的方针、导向以及宣传的口径,只要我们时刻不忘"喉舌"的职能,凭着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就能把握住报道的度。

1994年初,国家出台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改革措施以后,一些不法分子就开始伪造、倒卖增值税发票,严重干扰了这一重大改革的进行,造成大量国税流失。应该说这个题目是可做的。焦点访谈制片人则认为,在当时立刻去做,可能会使人们对税改能否顺利实施产生疑问,丧失信心。此外,伪造、倒卖假增值税发票的犯罪活动是新出现的现象,法律上缺乏足够明确的打击依据,有关部门对此尚无对策。他们权衡再三,感到这个时候不是最佳时机,决定先沉淀一段时间。进入4月,假发票问题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国务院为此召开电话会议,部署打击这种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在法律上作出补充规定,国务院税务总局宣布将在7月1日启用新版防伪增值税发票。最佳时机到了——《触目惊心假发票》一期"焦点访谈"节目于1994年6月24日播出,发挥了最佳的新闻效益。

1995年10月20日央视"晚间新闻"播出了大别山农民深受假种子之苦的新闻《人祸大于天灾》。这一新闻反映的事件是够典型的,假种子导致3000多公顷农田绝收,涉及几省区数万人口,而假种子问题又是当年坑农问题的最严重者。画面上一个个抹着眼泪诉说的父老乡亲,让电视机前的每个观众为之揪心、为之焦虑。这一新闻无疑会对领导的决策、对众多受害群众生活困难的解决以及对坑农害农者最终的惩罚产生重大影响。新闻播出后,有观众反映,画面中的群众太悲惨了,太值得同情了,造假稻种者太可恨了,有关行政部门太可恶了。值班编辑很快意识到节目中的一些镜头可能过"度"了,对观众冲击力太大,可能会诱发负面情绪,于是马上删改,去掉了一些过于煽情的镜头,做到了在编辑时保持冷静。

第三节问题新闻传播的微观运作

问题新闻的传播,从微观的角度上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要善于抓问题

恩格斯说过,编辑报纸"重要的是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抓问题很重要。第一,从矛盾的普遍性来说,新闻宣传必须抓问题。毛泽东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新闻报道是实际生活的客观反映,不抓问题抓什么?第二,从新闻媒体的作用说,新闻报道必须抓问题。毛泽东说过:"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五种作用"中,组织、批判、推动三种,与抓问题直接相关;鼓舞、激励两种,也与抓问题有密切联系。

编辑决定编发一篇稿件,与抓问题也有密切关系。编辑决定编发一篇稿件,总是因为它能回答某一个问题,不会是无的放矢。"的"就是问题。第三,从新闻写作的目的性来说,也应该抓问题。从事新闻写作,不是为写而写,不是单纯为完成任务,总是要想到写它能起什么作用,能回答什么问题。就是完成任务,也只有问题抓得准,见报率才会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抓准问题,成功一半!""抓住问题就有戏,抓不住问题白费力。"报道问题新闻,前提是记者本身对所要报道的事物具有一种内在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形成于与社会的经常接触,特别是对某一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的长期思考。当然与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是分不开的。比如音乐舞蹈在整个文化娱乐的报道中分量不大,一般人认为出不了什么大的新闻。然而记者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找到一些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采写问题新闻关键是要善于捕捉能拨动社会神经的重大问题,而且在报道中善于提出问题。河南省交通厅掌管全省每年40多亿元的通行费等收入,统贷转贷资金近100亿元,每年正常投入近150亿元。接连三任交通厅长都因腐败问题相继落马。就此写一条简单的批评报道未尝不可,可我们的记者没有这样做,而是借助问题报道的成功经验,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批评报道模式,把着重点放到探讨三任厅长相继落马的深层次原因上,在投融资体制改革这个背景下分析这个新闻现象,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内涵,新华社于2003年初相继播发了《河南三任交通厅长相继落马》、《交通厅长纷纷落马发出警示:改革投融资体制势在必行》等系列稿件,社会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