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19071000000004

第4章 绪论(4)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问题新闻"并非负面新闻。问题新闻包含"受众欲知"的负面信息,同时,也包含矛盾和疑难。而矛盾和疑难绝非仅仅是消极负面的东西,也包含着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矛盾和疑难(弄不清的地方和问题以及尚待解决的困难)。我们来看《新民晚报》1997年5、6月间刊发过的"问题新闻":《汛期来临,安身之处岌岌可危(主题)却将维修人员拒之门外,一些私房居民不惜用自家性命赌面积(副题)》、《出租车驾驶员招聘难原因探析》、《外语电脑年轻美貌敲不开"门"》、《东方公交卡发售引发的问题》、《中小学生染上"富贵病"》、《上海站广场环境报道》、《"大篷车"闯荡商业街外贸展销会红火的奥秘》、《药品说明书得"说"个明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引出的中学生话题》、《家长该为孩子"体育投资"》、《六一节少儿保险热销引出的问题》、《无人监考是哗众取宠吗》、《外国机队带来什么?》、《乐凯何日高奏凯歌》、《装修业呼唤下岗男工》、《建设监理管理办法宜早出台》、《请家教,当心冒牌者》、《性保健用品店开得长吗?》、《申城部分高楼出现隐患》、《"商铺房东"现象引人深思》、《棚棚为何建了又拆》、《申城水运部门开拓市场的启示》。其中纯粹消极、负面的问题新闻所占比例不大,相当一部分是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引人注意的积极的、建设性的问题新闻。而像《申城水运部门开拓市场的启示》、《"大蓬车"闯荡商业街外贸展会的奥秘》则是正面分析性报道。再比如战争问题,这是一种表现形式极为剧烈、血腥的矛盾和冲突问题。但是,战争中有非正义战争,有正义战争,有人民对敌人的战争,有本国对敌国的战争……国际间为了和平而战的战争就是积极的、正面的战争。再如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民工潮的问题,又如何界定它的是非好坏、正面负面?所以,不能将矛盾、疑难一概看成是消极、负面的东西,不能将问题新闻等同于消极负面新闻。这是我们研究问题新闻学时务必要明确的问题。

2."问题"与"问题新闻(信息)"、"问题新闻报道(传播)"之间的关系

所谓"问题",如前所述,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消极、负面现象和等待处理、解决的矛盾、疑难等以及当事者不希望看到的情况。"问题新闻(信息)"是新闻中的部分情况(信息),而问题新闻报道则是问题新闻(信息)的文献状态,是再生信息。从报道角度而言,问题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普遍性、倾向性、显著性的特点。由此可见,问题新闻报道与问题新闻(信息)的特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这三者的关系中,问题与问题新闻(信息)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问题"中那些能吸引受众广泛注意、具有传播报道价值的问题(信息),才是问题新闻(信息)。至于具体环境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矛盾、纷争、麻烦,不具有新闻的特质,构不成问题新闻。三者之间,前两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原生态的信息,后者则是报道者的主观反映物——客观现实中的问题新闻(信息)在传播者(新闻把关人)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前者与后者是不同层面的事物,是有严格区别的;其联系在于,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前者决定后者是否存在及存在的数量和质量。与前者没有联系的后者,要么是歪曲的反映,要么是虚假的报道。

3.问题新闻与热点新闻、焦点新闻、难点新闻、敏感问题、冰点新闻之间的关系

所谓热点新闻是指热点问题新闻信息,不是指各种各样的热点新闻报道。而热点问题报道是指以热点问题为话题和新闻题材的报道。蓝鸿文教授认为,热点问题"一般是指涉及群众利益,又为广大群众关注,并议论纷纷的问题",蓝鸿文教授这里所指的热点问题等同于热点新闻。它包括各种类型,如热点社会新闻、热点经济问题等等。所谓焦点新闻是指在社会上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新闻和焦点新闻是交叉关系。热点新闻正面信息居多,焦点新闻负面信息居多。从媒体开设的节目和栏目的报道情况来看也是这样。焦点新闻突出负面新闻信息,焦点新闻报道则为揭露、批评性的舆论监督。所谓敏感问题,一般是指人们十分关注但尚未正确认识且往往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问题。因为人们十分关注,所以新闻媒体一提出这种问题,就会迅速在社会上引发反应,引起人们的心理波动甚至行为偏颇;又因为人们尚未正确认识,所以人们的这种反应可能是混乱的,波动也可能是盲动的。冰点新闻以《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的定位来看,是"将老百姓的苦闷、磨难、希冀、奋斗执着地作为关注和报道的重点"。而难点新闻、冰点新闻,其"热"度和聚焦度远不如热点新闻和焦点新闻,其中有负面信息,但也有许多中性的和积极的信息。它们与问题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并列又交叉的关系。

4.问题新闻与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负面报道、批评报道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负面报道等概念都是将新闻信息的采访报道的方式和形态作为分析问题的落脚点的,核心词是经传播的报道,这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报道"二字之前的具体内容限定。

所谓深度报道,陈作平在《新闻报道新思路》中指出:"深度报道没有固定的格式,也不应过多地受篇幅长短的限制,只要能从深层反映新闻事实真相,通讯、特写、评论、专稿、调查报告等都可以写成深度报道,即便是一条消息,只要它立意高远,对问题反映深刻,也可以被看作是深度报道。"它是从反映问题的深浅程度来透视新闻作品的形态的,很难说它是新闻的形式(体裁)还是内容。这类深度报道既有深度,能将事物发展变化轨迹展现在读者面前,起到定向释疑、示趋的作用;又有广度,能较详尽地报道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方方面面,以突出和衬托报道加工,增强报道的力度、深度。深度报道是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对典型进行深层开掘,对事物进行跟踪追击。而问题新闻包含两大类问题新闻报道,一种是表面的、直观的问题新闻报道,另一种则是深层次的问题背后的问题新闻报道。由此可见,深度报道是问题新闻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将其等同起来。

深度报道的主要报道形式和内容是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所谓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专门的揭露性报道,有时也称揭丑性报道。用我们的话说是一种揭露阴暗面的负面报道,并非指一切经过调查的报道。它是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类型,"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调查性报道以暴露或揭丑为核心,以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政府官员的错误行为、内幕新闻以及被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为主要目标;它是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精密的、深入的采访活动;它比较费时,篇幅较长,经常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除了在采访上需要有特别的要求之外,最重要的是对新闻事件背后、内在、隐蔽情况的揭示,注重问题和事件的详情和过程的挖掘和交代,同时,也应兼顾到对问题的解释、分析和预测。由此可见,调查性报道大多属于问题新闻范畴,而且是问题新闻中的"重武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

所谓解释性报道,杰克·海伦把它说成是"一种作解释或是作分析的报道","是一种加有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它是要回答为什么会产生这一新闻的问题。""这种报道是要告诉读者这则新闻的意义,而不仅仅讲一下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深度报道的主要表现方式。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性新闻,是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分析性报道。"它侧重在对新闻的"为什么"的解释上。

所谓预测性报道是新闻记者依据现有事实,对某一事态发展所作出的推测,它在解释过去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前景进行科学分析,然后作出远景预测。侧重在对新闻的"怎么样"的预测上。

以上三种报道方式都是深度报道,是从采访角度、表现新闻的方式和程度以及侧重点不同来结构作品形态的。

所谓负面报道是从负面消极问题新闻的内在本质来透视新闻作品信息形态的,负面报道是题材层面的概念,所以它不受制于任何报道体裁。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负面报道所采用的采访报道方式、手段离不开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报道方式和手段。负面报道和新闻的负面效果是两码事,负面报道追求的是积极正面的报道效果。如2003年非典时期负面新闻信息传播,其中相当一部分就产生了正向效应。当然问题新闻客观上有时也无法避免其产生的负面报道效果。

所谓批评报道是对被认为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现象进行善意的舆论监督,它与问题新闻在报道的基本原则、主要报道手段、主要报道方式等方面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报道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上。问题新闻比批评报道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宽泛,它主要是针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些带有趋势性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集中的、全面的剖析和报道。这其中包括我们常说的批评报道,但更多的是社会经济生活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也有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和处理一些历史遗留的老问题。问题报道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它更重要的是报道当前社会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分析报道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

问题新闻有两种信息形态,即作为报道之前的原生态新闻信息和作为报道之后的作品形态新闻信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都是运用一种方式或从一个侧面揭示、反映形形色色的矛盾、麻烦、疑惑、消极负面等信息的问题新闻。就问题新闻的作品形态与以上几种报道相比而言,它们之间主要有三种关系:首先它们同属问题新闻"大家庭";其次,深度报道、负面报道、批评报道与问题新闻之间的关系是种属关系;第三,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调查性报道与问题新闻之间隔着一代,是"爷孙关系"。

5."抓问题"与"问题新闻"的区别

新闻传播要抓问题新闻,是有足够的理论依据的。新闻资源的真实情形决定了,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然要以抓问题新闻的报道作为重要的方针。另外,不得不承认,新闻的生成确实存在"幸灾乐祸"的情况。新闻界有句名言:"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一般而言,事物发展情况正常,不是新闻。比如一片原始森林在正常地生长着,这不是什么新闻。而当它发生火灾时,那就成为新闻,甚至是大新闻。不管何人何事何物,一旦存在问题和发生问题,而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受众欲知的,且被新闻记者发现了,报道出来了,就成了问题新闻的传播。"抓问题",是一个动宾词组,既强调"抓"这一行为动作,又强调"抓"这一行为动作的对象——"问题"。"抓问题"是新闻媒体及其采编人员极为重要的新闻活动。其中的"问题",一种涵义是与"问题新闻"同义,另一种涵义是从新闻报道现实针对性角度出发,强调有的放矢地进行新闻报道。"问题新闻"是现实中存在(可能出现)的矛盾、问题和消极负面的信息。"抓问题",是从广义上看问题的。它是指针对受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采访报道,范围极其广泛。它包括针对问题抓新闻,即新闻界常说的"反面看问题,正面做文章",以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抓问题"也包括对形形色色的问题的直接报道。"抓问题"的报道未必都是"问题新闻",但"问题新闻"一定都是抓问题的。"问题新闻"是从狭义上看问题的,它是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问题的直接反映,既包括正面、中性问题,也包括负面、消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