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19071000000051

第51章 电视问题新闻的采访与报道(4)

当然,由于我国的新闻媒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所以,在探究"电视问题新闻"的"量"或"度"时,就不能脱离政治背景这一大环境。1985年2月8日,胡耀邦同志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发言中就提到:"报纸上,大体应当是八分讲成绩、讲光明、搞表扬,二分讲缺点、讲阴暗面、搞批评。"及至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又明确提出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从而基本圈定了"负面报道"在数量与基调上的范围。于是,"保二弃八"就成为各家新闻单位尽力践行的报道法则。不过,即使对于"二八开"这一比例,不少媒体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如前所述有关"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数据。

另外,学者孙卫华在《关于"负面新闻报道"的理论辨析》一文中也介绍:"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一次座谈会上对温家宝总理说,《焦点访谈》1998年舆论监督的内容在全年节目中所占比例是47%,到了2002年下降为17%。"所以,媒体行使社会监督尤其是权力监督的行为仿佛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新闻传媒以大众通讯工具定位,其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显示的是以民众为本位的对于政府和官员的监督与批评,实现新闻传媒社会守卫者的功能。因此,在西方报纸和广播电视节目中,揭露批评、调查分析类新闻占据比例大,揭丑力度大,所实现的传播效果也好。不少传媒因之获得很高的信誉,有的记者、编辑、专栏作家因此而获得社会的好评。"

例如,1998年8月27日9时至18时,美国三大全天有线新闻网CNN、MSNBC和FOX的节目内容就包括:鲍妮热带风暴、克林顿总统演讲(自他承认与莱温斯基有染以来)、股市——俄罗斯(因受俄罗斯影响,股市跌了4.2个百分点)、副总统戈尔(最高检察官开始一项为期90天的对戈尔集资活动的调查)、肯尼迪爆炸嫌疑犯(该犯当天被送往美国)、联合国核查人员之一辞职、戴安娜王妃遇难一周年、利比亚恐怖活动嫌疑犯审判等。由此可见,西方电视界在对"问题新闻"的编排方面似乎体现着一种"多多益善"的态度。

2."帮忙而不添乱"与"唯恐天下不乱"

我国的"电视问题新闻"不仅在数量和基调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在报道行为的旨归上,也体现出"特立独行"的作风。

"与摈弃官方束缚的西方媒介不同,中国的负面报道是在党和政府的影响下进行的暴露和批评,媒介是帮助政府的。党的方针、新闻政策和新闻记者本身都要求在处理负面报道时尽可能避免负面效应。"这也就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耳熟能详的"负面新闻正面报"的光荣传统。其实,为了切实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有时干脆就不予报道。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记者陈耀文在处理一条"火爆新闻"时就表现出自觉的大局意识。据了解,上海某公司北京经营部将1993年生产的过期的"××"牌化妆品,换成1995年的包装后继续在市场上出售。"接到采访任务后,"职业的敏感使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具代表性、可视性和轰动效应的题材。他初步计划用偷拍、隐性采访等办法获取前期证据,迅速赶制一期《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然而,"就在片子基本完成,就要审看时,他犹豫了:这个节目一出去,影响不会小,能达到开始策划的目的;但上海这家公司艰难走出来的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国家名牌的路会不会被堵死?况且,前不久,经济节目、新闻节目都就该公司发展民族工业这一义举做了大量报道,北京经营部这一错误不是这个国有企业的主流。从发展民族工业、扶持名牌产品的大局考虑,不发这期节目,通过有效途径解决问题,客观效果可能会更妥善。"通过冷静的思考,他没有意气用事,而是将辛苦采制的节目果断"枪毙",然后与"上海家化"联系,解决了北京经营部的问题。

或许,在西方记者的眼中,上述做法简直是不可思议、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不过,着眼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这种识大体、顾大局、讲政治的新闻工作理念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诚然,这也不免使得张威等学者发出一丝感慨,"中国记者在处理负面报道时面临更大的难度:一方面要吸引人,一方面要考虑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和顾及社会效果。"

相反,西方新闻界向来追求具有轰动效应的爆炸性题材。初到美国的华人,如果只看媒体报道的话,多多少少会产生人人自危、天下大乱的错觉。

"翻开美国的报纸,或打开美国的电视和收音机,看到或听到的几乎都是坏消息。从婴儿患艾滋病又有毒瘾到环境污染严重、臭氧层遭到破坏,从街上的无家可归者到暴力和犯罪,从价格上涨到公司裁员,从华盛顿的腐败内幕到争吵不休的两党斗争,等等,无奇不有,无所不包。如果只看新闻报道,人们完全可以说美国社会已陷入困境。美国有句成语叫No news is good news,即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而新闻从业人员遵循的仿佛是这句话的逆命题——Only bad news is news,也就是说,只有坏消息才是新闻。"不仅如此,"美国的媒体钟爱危机,而且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数不胜数的报道前都被冠以"crisis"一词:海湾危机、中东危机、石油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政治危机等等。似乎只有危机才有报道价值,而一旦报道了,它就一定是一场危机。"

在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下,美国的"电视问题新闻"就连军事机秘也照报不误。"1990年秋天,由美国一手策划的海湾战争进入实质性部署阶段。9月16日,时任国防部长的鲍威尔将军同往常一样,一大早起来就打开电视机收看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播发的早新闻——这已是他多年的习惯。一条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条消息报道的是空军参谋长麦克尔·杜根对《华盛顿邮报》记者发表的谈话。标题为《如爆发战争,美国依赖空袭》的报道透露了部署到海湾的美军及其全面军事行动计划的状况和意图,包括空军未来的作战目标,而这些无疑是五角大楼力图向外界严加保密的。鲍威尔立即与副总统切尼通电话,共同商讨对策。他们没有去追究媒体的"泄密责任"。他们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通过电视台"面对全国"节目向公众传达一个信息:"杜根上将不在指挥系统之内,他并不代表政府发表讲话",随后,干脆就撤了杜根的空军参谋长的职务。"

3."执两用中观"与"受众需要论"

子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依笔者拙见,孔子所言之精神实质在于:对待问题应避免走向片面性,须通过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以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

借古观今,"执两用中"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我们的现代新闻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渗透。最能体现这一方法论的编辑方针是:强调兼顾党和政府的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既要对党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比如,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大厦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发生连串大爆炸,次日,中国极大多数新闻传媒播发了这一新闻,但极大多数传媒不是以头条地位刊播的,头条是江泽民主席为此事给布什总统的电文。"对此,童兵教授指出:"在中国的新闻传媒上,许多重大的国内外事件报道之前,凡是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些事件的表态或指示,必定居于这些事件本身的报道之前。这种做法和惯例,同西方传媒有很大的不同。"显然,编排习惯所反映的恰恰是新闻媒体在兼顾"党和政府的需要"。

相比之下,西方电视台在处理"问题新闻"时,则是以"观众需要论"为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即把"能否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以及满足程度的高低"作为衡量新闻价值大小以及安排编播位置的标尺。

比如,"在美国几大电视网的黄金时段新闻节目中,国际新闻所占的比例日益减少,国际新闻在节目编排次序上也越来越靠后。"其原因就在于,美国观众对大多数"事不关己"的国际新闻兴味索然。"1998年8月的一天,丹·拉瑟主持的CBS晚间新闻中出现了中国长江流域及东北地区发生特大洪水的消息。当时,中国官方称已至少有1000多人死亡。同一天晚上还有一条关于四年多以前被指控谋杀前妻的棒球(应为橄榄球——笔者注)明星辛普森的房子被毁的新闻。这条新闻在时间安排上比中国洪灾要早八九分钟。当被问及CBS的晚间新闻为何如此安排时,丹·拉瑟只能承认,他们知道这种安排不符合新闻的信息性、重要性等原则,但是决策人员认为,对收视率的调查显示,观众兴趣点是随着事件发生地离自己距离的增长而递减的。虽然丹·拉瑟本人是在对越战的报道中成名的资深记者,深知国际新闻的重要性,但他的意见并不是唯一的决策性意见。CBS更多的新闻制片人认为,把中国洪灾的新闻放在辛普森旧房拆迁之前无异于经济上的自杀。事实上,其他几大新闻网也都是这样做的,有的干脆连中国洪灾的画面都没有,只是主持人口播了两句。"

其实,国际新闻也好、地方新闻也罢,"观众需要论"始终是西方媒体最重要的新闻实务操作原则。"《如果它淌血,就让它打头;如果它投票,就去他的》,这是美国公正和准确报道协会(FAIR)对洛杉矶当地新闻进行的调查的名称,反映了他们对洛杉矶当地新闻的冷嘲热讽,该市的电视台把30%到54%的播出时间给了犯罪新闻,而实际上忽视了1994年加州州长预选的选举前报道。"

那么,西方的电视观众到底想在屏幕上看到些什么消息呢?20世纪70年代,ABC晚间新闻的总制片人艾夫·威斯汀曾说:"新闻就是要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他指出,"美国人希望他们的新闻回答下列问题:世界安全吗?我的房子和家庭安全吗?如果安全的话,那么过去24小时中发生了哪些事可以让它们变得更好?我的钱包安全吗?"

可见,美国的"电视问题新闻"是"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映射,而前者正是美国文化的基础,后者则是美国文化的核心。通过对此种文化的不断重构与解读,一则新闻的重要与否自然要与受众的需求程度相提并论。

比如,1999年春,"美国是对前南斯拉夫进行为期3个月的空中打击行动的主要参与者,轰炸曾由于上一年秋季尝试所有的外交解决方法被推迟。在1998年和1999年的许多时间里,尽管巴尔干危机在升级,这一重要的国际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被连篇累牍的克林顿性丑闻和最终的弹劾程序报道冲淡了。此外,美国在巴尔干几乎没有人员伤亡,这支持了如下自明之理:在电视对外国事件的报道方面,如果美国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电视对政策的影响就会增大。"反之亦然。

事实上,收视率报告也确实为诸如此类的操作策略提供了颇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根据"尼尔森媒介研究"的数据显示,1994年夏天,"所有的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诸如"日线"、"20/20"、"60分钟"、"黄金直播"等,都凭借报道辛普森案件提高了收视率。仅"内参"一节目夏天的收视率就上升了60%。该报道也让所有电视新闻网白天的收视率大大提高。"

4.远则"不逊",近则"不怨"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这是出自《论语》并被后人频繁引用的一句名言。愚以为,中西方的"电视问题新闻"虽然差异甚多,但也不乏某些共性,而"远则不逊,近则不怨"即是一大特点。换言之,在对待本地和异地的负面新闻上,媒体往往采取"双头政策":对内,一般扮演"鸽派"角色,要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要么"以和为贵、欲语还休";对外,往往换成"鹰派"立场,要么"正气凛然、义无反顾",要么"铁面无私、大加鞑伐"。

对此,孙卫华的分析颇具批判性。在《关于"负面新闻报道"的理论辨析》一文中,他认为:"诸种"私规则"的盛行与传媒"受众本位"的"注意力经济"模式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媒体不得不在夹缝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于是,批评揭露性报道中出现了诸多"怪现象":暗访、偷拍、突击式报道、偷梁换柱、异地采访、省内问题省外报、批评对象多集中于县级或县级以下干部;有的媒体甚至干脆"缺席审判",空发一顿议论了事;即使是颇富"革命姿态"的《南方周末》,也难免俗套,由于批评对象多集中于北方,被人讥为《北方周末》。"

固然,西方媒体中"不逊"式新闻的范围较为宽泛,但近则"不怨"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比如在新闻处理方面,他们也注重报道采写的详略问题。"于他们有利的事实和报道,他们会详尽收入其中,于他们不利或可能带来过大伤害、但又不能不公开报道的事实,则会尽可能简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美国学者布里德揭露说,美国媒介关于其所在社区的报道,总是不厌其烦地歌颂其进步、发展、成就,但同时又常常掩盖其劣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