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19071000000063

第63章 电视问题新闻报道分论(4)

四、枯燥题材,生动表现

"经济报道、农村报道,既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同时也是电视报道的难点。它往往给人数字的堆砌、材料的铺陈和声画两张皮的沉闷乏味之感。因此,它对于概念的、无形的、抽象的、静态的、过去的、总结式的、非事件性的事实的把握和报道就更需要记者独到的眼力与功力。中央台、浙江台的《秋收之后话粮改》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节目通过一个个朴实真切的小故事,使观众清晰明了地了解到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并从中看到了中国农业之希望、之未来。

《秋收之后话粮改》的4集报道脉络清楚、前后照应、相得益彰、逻辑关系严谨。记者的现场报道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恍若跟随记者走进乡村,亲历体验农村改革的过程。该节目追求通俗易懂的风格,用事实说话,用农民的切身感受说话。该片将生涩难懂的道理,用简单化、通俗化、明了化的方式进行诠释,让观众一目了然,收获良多。全片举重若轻,将重大题材的报道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使观众入眼、入心,又让人感到入情、入理。"

五、针砭题材,剖析本质

吉林电视台采制的新闻评论节目《寻思后府》,"说的是清代一座豪宅——后府濒临倒塌,当地却引资修建了另一座仿后府,结果效果适得其反,参观者寥寥。它通过新旧后府的对比,揭示了开展旅游活动和保护文物的关系,提醒了在经济开发过程中要端正思路,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功利主义并不可取。"

"在选材上,《寻思后府》并不是重大选题,但作者却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找到了切入点。清代打牲乌拉总管的豪华宅邸——后府,建筑精美,堪称满族民居精品,目前因无钱修缮正濒临倒塌。可奇怪的是,两年前当地政府却招商引巨资修建了一座仿后府,作为旅游景点供人观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记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透过表象看清了本质。

在《寻思后府》中,对后府的背景介绍,真后府和仿后府的鲜明反差,以及投资者、决策者、专家、学者对后府开发和保护的迥然不同的态度,让节目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增加了片子的可视性。

首先,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和后府精美的建筑风格展示以及专家、学者绘声绘色的追忆和描述,让观众联想到满族文化的发祥地,联想到清代四大朝贡基地的壮景,联想到慈禧和满清王朝,进而使后府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凸现出来。

其次,这期节目的新闻点,是仿后府的出现。应该说,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一幢古建筑的衰败在所难免,但令人奇怪的是,面对破败不堪的后府,当地政府以没钱为由拒绝修缮,却引资几百万元修建一座仿后府,供游人观赏,而这种荒诞做法的结果是后府和仿后府的两败俱伤。

新闻评论的功能之一是针砭时弊。《寻思后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正是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里,一些人在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上还存在观念上的模糊认识,以及某些决策者缺少文物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而记者的采访正是抓住了这些问题的要害所在。

《寻思后府》以夹叙夹议的方式,时评时叙。主持人频繁出现,时而分析,时而评论,时而感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一组鲜明的数据对比让后府与仿后府的优劣一目了然。一组后府残垣断壁的画面配上沉重短促的音乐,激起人们对后府凄凉现状的担忧。人物的描写在细节中展露了人物的心态,如镇长、书记的实话实说,投资者的固执己见,旅游局长的麻木不仁,文化局长的牢骚无奈,这些采访都为本片增色不少。"

下面列举几段采访同期声,以作说明之用。

吉林市乌拉街镇镇长卢佩国——

咱们镇里对保护后府做了哪些工作呢?我们主要从……由于资金各方面原因吧,比较紧缺,我们近几年在维修上有所欠缺。

吉林市乌拉街镇副镇长张祥——

头年修复一个头和尾,得七八十万,得多少门票能把这七八十万块钱成本收回来,这是一个,再者这些管理人员的工资靠啥来呀。

吉林市乌拉街镇党委书记殷东友——

修复的话,因为它这个属于文物啊,文物归文物管理处啊,还是什么文化部门管,政府没有权力去随便给大家修。

吉林市文化局副局长李仁玉——

你能不能不对外宣传这个事情,连工资都开不下来,总得保工资呀,现在哪有多余的钱来保护它呀,保护应该,首先政府领导说保护文物,但是现在我们连开支都保证不了。

吉林市旅游局副局长刘殿文——

现在我不想谈这个事,你找别人谈去吧。是我批的又怎么的,是我批的,当时反正没想别的,只想给吉林市增加个旅游景点,反正有人投资修这玩意儿,不就是批吗,签个字呗。

第四节批评揭露性问题的报道

"电视批评报道,同任何其他形式的批评报道一样,担当着匡正时弊、引导舆论的职能。作为一种能够制造公众情绪和公众压力的"强势媒体",人们无法否认电视对传播新闻、传播知识和塑造民意的支配作用。电视通过动感、声音、色彩使观众的感官亲历新闻事件,直接激发公众情绪,并对政府决策带来影响。鉴于这种特殊性,电视批评报道更要把握好自身的特性,正确发挥批评报道引导舆情的社会功能。"

对此,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1年度评奖过程中,著名专家章壮沂根据多年的切身体会,总结了批评揭露性问题报道的四点注意事项。

一、用事实说话,少加主观评论

众所周知,事实胜于雄辩,也最有说服力。当然,所选择的事实要典型。只有挖掘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实,才能做到主题深刻,发人深省。

比如《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这则新闻通过画面、解说、字幕,用准确无误的事实告诉观众:南冠是怎样用陈馅做新月饼的,过程描述很清楚,去皮取馅、回炉、入库,有的再回炉,做新月饼,有些特写镜头(长满霉菌、陈馅的标签)很到位,证据确凿,谁也无法否认。一句话,它用精妙的画面语言展示出无可辩驳的事实。记者只讲事实,未加主观评论,但鲜明的立场、观点不言自明。

这条新闻的成功,归功于记者冲破阻力、不辞辛劳、深入调查、严肃认真、细致勤奋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再次证明一条好新闻来之不易。这条新闻的巨大影响是对记者和新闻媒体最好的回报。"

二、选题要慎重,抵制有闻必录

有些问题,虽然也需要批评教育,但不必到电视台这样的大众媒体上曝光,更不应该进行炒作。哪些应该批评报道,哪些只能写内参,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考虑,不能凭记者的一时冲动或义气用事。其技巧就在于,要选择那些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能够解决的问题。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被玷污的白衣天使》,从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中挖出了一批隐藏在医药领域的蛀虫,通过向观众讲述犯罪分子为何向医生行贿进而走向犯罪的过程,揭示了人们有切肤之痛的看病太贵、药价太高的根源所在。

这个专题的开头就抓住了观众,因为它从人人都免不了的感冒说起:"我们得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感冒,到医院里去看一下,可是当你拿到医生开出的处方的时候也许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个药方上可能出现了高达上百元的药品。"那么,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呢?在这块黑幕背后到底有些什么龌龊在其中呢?显然,这需要"深入"的力量。《被玷污的白衣天使》采用层层剥茧的方法,首先请出了对药价有生杀大权的医院院长——新疆建工医院院长。该人几年来共收受药品销售人员的贿赂38万元,另外还有50多万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此人的现身说法形象地揭开了药品贵得吓人的黑幕。而行贿方的现身说法则印证了一句老话:"十个劫道的,顶不上一个卖药的。"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医院在吃药品回扣上形成了一个"系统工程",从主管院长、药剂室主任、保管和采购到临床科室主任、临床医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得罪,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利可图。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这种众多医务工作者不愿言谈但又心知肚明的现象,由于利益均沾而形成了一个"系统工程"。当医院里正常的差旅、福利发放、开会、聚餐等费用也要从药品上做文章时,法不责众就成了当事人的心理底线。很明显,这种由于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明知不合法但却合理的心态和做法,无形中就构成了一条游戏规则。既然如此,作为医生的行为准则、道德自律、人格操守等都显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要遵守那条游戏规则。"

尽管媒体对一个行业腐败行为的揭露不具有强制性,但这则报道在唤醒社会注意力方面无疑是成功的。我们知道,"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抓那些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问题。只要遵守了这条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含义深刻的电视传播规则,我们所强调的深度和深刻实际上就是一个常识。"

三、要客观公正,不可偏听偏信

搞批评揭露性问题的报道,往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深入调查、全面了解的过程中,记者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原则,公正无私,不被各种不正之风干扰,不为各种困难、艰险所屈服。

例如广西电视台的长消息《南丹"7·17"事故初露端倪》播出后,"揭开了一个重大事故的真相。在该片播出前,对南丹"7·17"矿山透水事故的传说和报道众说纷纭,但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没有人敢明确事故中是否有人遇难,更没有一个主流媒体作出客观的真实的报道,一些小报、网站和境外媒体各有种种报道和分析,但都无法证明事故中有没有人遇难。而当地某些干部和当事人又不断宣称事故中没有人死亡,在这是非不清、真假难辨时刻,广西电视台派出记者,经过艰苦深入的调查访问,终于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以千真万确的事实,揭露了这次事故的真相。在这之前,事故真相扑朔迷离;在这之后,由于有了可靠依据,再经过区党委和国务院调查组深入取证,最后查实遇难者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超过80人,由于这一事件真相的揭露,因隐瞒事实、知情不报和负有种种责任而受到判刑和处分的干部有80多人。由此可见,广西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这篇报道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报道中的一个画面、一句话语都肩负了历史的责任,在揭露和证实事故真相的报道中,电视新闻立了头功。"

一般而言,"报道中出现不真实、不准确甚至虚假的现象,多数不是出于主观愿望,而是为假相所蒙蔽,头脑不清醒,没有坚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没有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去获取第一手材料。

《南丹"7·17"事故初露端倪》报道之所以获得成功,十分重要的一条,是作者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不轻易相信有关部门和有关负责人的介绍解释,而是下决心一定要到现场去,不找到有关人证和物证不罢休。

这次成功的报道可算得上是一个范例,是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结果,如果记者只停留在宾馆、招待所听汇报,或者只到办公室采访当地领导,就不能有这个结果,这次特大事故的真相可能就石沉大海了。"

此外,"我们党提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凡事走群众路线,新闻报道更是时刻不能脱离群众,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重视群众的呼声。

据了解,揭露这个事件的群众来信不止一封,当时群众寄出了多封的检举信,却唯独广西电视台在7月25日收到此信后,立刻就派记者下去,7月27日就到达了现场。由此可见广西电视台新闻部对群众来信是十分重视、十分认真负责的。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记者到现场深入采访,开始也了解不到真实情况,因为有关部门早已作了安排,真实情况被封锁得密不通风。但记者在矿井内突然采访了一位下班走过来的矿工,这位矿工说出了一些真情,这是带领采访的矿方负责人事先未能料到和不愿看到的。这个小情节,充分显示了记者的机智勇敢,为了了解实情,记者还通过电话向一位知情而不敢暴露身份的群众进行采访。这些都说明记者采访中,走群众路线的思想是十分明确。"

再者,"记者在完成这次任务的过程中,不但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而且思想上受到很大的压力,因为被采访的单位和有关人员不但不欢迎、不配合,而且设置了许多障碍,层层防守。但是记者组的人员不畏险阻,不惧压力,表现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和高尚的品质,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