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交朋友再做生意智慧全书
19073200000013

第13章 生意场上交友要把握的分寸和尺度(3)

守时是诚信者的一张名片。外国人通常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在时间问题上,一旦你与对方约定,就应尽力做到准点到达。如果确实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践约,也必须及早告知对方,并致以歉意。倘若视时间约定如儿戏,无端爽约或姗姗来迟,只会自食恶果,信誉扫地,让你的“名片”蒙垢。对外交往中,与人约会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约定要明确,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二是不要提前赴会,在主人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赴会不仅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也会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对外交往中,自己作出承诺的事情,就要尽力做到,“君子一诺千金”。否则就会失信于人,自损形象。因此,切不可轻易作出承诺。在答应对方提出的要求前务必要三思。既要考虑自己的办事能力,也要考虑事情本身的可行性。如果对方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你身上,而你又力所不及,即使跑前忙后,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会影响事情解决的进度;抑或你的承诺需要你做一些违反纪律、道义的事时,你也应该立场坚定,断然拒绝。

为人处世,守时践约,就如同播种,一颗好的种子播下土壤,就像把自己的良好品质种在了别人的心里。守时践约就是这样的一颗种子,如果你精心栽培,在秋天你才可能收获累累硕果。

不知到现在还有多少人还记得有“守时”这个美德,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联想我们平时的作为,也无法计算我们被别人谋杀或者我们谋杀别人多少,真是感慨良多啊。

二、守时的意义

首先,如果你对别人的时间不表示尊重,你别指望别人会尊重你的时间。如果你不守时,你就没有影响力或没有道德的力量。但守时的人会取得职员、助手、货商、顾客等等每一个人的好感。

1、一位不守时医生的个案

有个医生,开有一家每年一百万美元的诊所和雇佣了大批职员。他为不能指望自己的员工准时而烦恼。一些人习惯性上班迟到,一些人习惯性出外午膳后迟归,一些人习惯性拖延重要文书工作的完成。他试过各种方法,包括奖惩,但没一样奏效。因为在这么多年中,他的朋友都实在想不起他自己什么时候守时过。有一天早上,他去酒店接人讲课时,居然迟到20分钟。难以置信的是,他永远认识不到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可能他家没镜子吧。

2、守时和正直之间的有力联系

不能准时赴约,不能遵守约定和时间表的人不应信任尊重别人时间和尊重别人的意见、财产、权利和合同之间是有关联的。不守时可以透露出一个人的许多品格。用这个方法进行约略的衡量,判断自己是否想与某人做生意。

3、一个有助于打动别人的简单方法

许多你想打交道的精明、成功和有影响力的人士,并没什么“系统”去判断别人和决定买谁的东西,与谁做生意,帮助或信任谁。如果你不是守时者,别人会对你作负面评价。

借用卡耐基的一句话:如果你想结交朋友和有影响力的人就要准时。

虽然守时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但就是从这个细节中,别人可以看出你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态度。

守时是一种无形的承诺,既是对自己为人的承诺,也是对他人尊重的承诺。只要你把这份承诺守住了,才会让别人感到你对事情的重视,才会让别人感到你是在尊重他,才会让别人来守住他对你的承诺!

保留一颗感恩的心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麻烦、困难或者不幸时,兴许很快能得到他人热心的帮助。得到他人帮助之后,你自然会想到感谢。对他人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这是完全应该的,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你得知道,如何感谢,这里也是有点讲究的。

第一,要及时而主动地表示感谢,以显示真诚

尽管许多人帮助他人,并不指望着得到回报,但对于受帮助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时而主动地表示真诚的感谢。及时,是从时间上说的,待被帮助的事情有了结局后,要马上表示感谢,不能慢吞吞地一拖再拖;主动,是从态度上说的,要找上门去,到对方单位或家里去,不要在对方上你家或在路上偶然遇见时,才忽然想起要感谢一下,才临时抱佛脚地准备。及时主动,说明你对他人的帮助是非常重视的,说明你十分尊重他人的帮助,也说明你是一个性格爽直、懂得人情的人,它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

第二,要诚实守信,许下的诺言决不打半点折扣

有时,为了能尽快解除自己的麻烦或困难,有些人通过新闻媒介或其他形式公开寻求帮助,并许下诺言,一旦帮助成功,给予一定数量的酬谢。这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一定要恪守诺言,决不能说话不算数。不管对方付出的劳动如何,不管对方是出于何种动机,只要确实给你提供了帮助,就应该不折不扣地兑现。有些人见对方品格高尚,决意不要酬谢,就暗自高兴,把原先许下的诺言心安理得地咽下了;有些人见对方完全是冲着酬谢来的,不但不给自己答应的酬谢,反而指责其动机不纯,没有乐于助人的品德。这两者都是错误的。对品德高尚的帮助者,即使他坚决不要,也可以改变方式,通过其他途径表示感谢;对完全是为酬谢而来的帮助者,其动机固然难说可贵,但如果被帮助者因此而违诺,不肯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更应该受到严厉的指责。

第三,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感谢他人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物质上的表示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要根据帮助者的身份、职业、性格、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具体情况来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不要以为送值钱的东西就是真诚的感谢,也不要以为无限的夸奖就是感谢。有些人,你送他一笔钱表示感谢,说不定他会很不高兴,甚至认为是对他的侮辱;对有些人,表示感谢的方式也许是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工作;对有些人的感谢,最好的方式也许是广为宣传。因此,感谢别人,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

第四,要掌握好感谢的度,力求做到合理与恰当

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感谢别人也要掌握分寸,力求适度,过分和不足都有所不妥。过分,或许会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怀疑;不足,又会让人觉得不尊重对方的劳动。合理适度,可根据这两方面来决定:一是对方付出的劳动的多少,二是对方的帮助给自己带来的益处(经济的、情感的、名誉的、身体的等),要综合这两个方面,再决定感谢的分量。光从别人付出的劳动或光从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一方面来决定都可能导致失度。因为这两者之间往往不相协调,有的帮助者付出的劳动很小而给被帮助者带来的益处很大,有的也许正相反。

第五,表示谢意是一种感情行为,不能一次性处理

帮助与感谢是一种感情的交流行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货款交易。感情是一种值得反复品味的耐久的特殊事物,不能用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那种纯商业手段处理。对方帮助你,这本身就是一种情的表现,对情的回报,除了物质上的必要馈赠之外,最好还应该用同样的情来报答。这样,才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才能建立更加密切的人际关系。不要以为他帮助了我,我已经酬谢过他了,从此咱们两清了,毫不相干了。假如这样,未免太缺少人情味了。因此,对有些人的帮助,如有必要和可能,可保持长久的联系,让人情之桥永远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