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交朋友再做生意智慧全书
19073200000005

第5章 第生意场上陌生人也能成为熟人(1)

机会能开出花来

A在某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要是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而更要的是要“做”,要去创造。

据传,日月光半导体总经理刘英武当初在美国IBM服务时,为了争取与老板碰面的机会,每天都观察老板上洗手间的时间,自己选择在那时去上洗手间,增加互动。

同时,你还要把握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红顶商人胡雪岩倒霉时,不会找朋友的麻烦;他得意了,一定会照应朋友。施比受更有福,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如果你一直秉持这个信念,不管往来人的阶级高低,总是尽量帮助别人,在你需要的时候,别人自然也会帮助你。

要成大事,先要会做人;而会做人,即是善于在交往中积累人脉资源。若能做到圆通有术,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上不得罪于达官贵人,下不失信于平民百姓,中不招妒于同行朋友,行得方圆之道,人脉大树枝繁叶茂,那成大事一定不在话下了。胡雪岩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晚清混乱的局势中立足脚跟,在商业上红极一时。纵观胡雪岩的一生,其成功之处可归结在为人处世上,他能在乱世之中,方圆皆用,刚柔皆施,懂得如何积累人脉资源,并利用它为自己的商业铺路。

设法把别人拉过来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朋友,都希望友谊像温暖的阳光一样照耀在自己的心上。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多的朋友,只有那些懂得交际技巧的人才能迅速地结识更多的朋友。

一、率先伸手,争取主动

要想让一个人尽快与自己从陌生走向熟悉进而成为朋友,就首先要丢弃你的“冷落”态度,率先发出你对他人的友好信号,因为处于主动地位的人总是比处于被动地位的人容易得到朋友。同时也要克服你的“怯场”心理,怯场心理同样会让你“出手”被动。此时要想到,你在别人面前是陌生的,别人在你面前同样也是陌生的,其心理和你是一样的,渴望得到友谊而又感到有些拘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首先积极主动地伸出友谊之手,你就在使对方成为你的朋友上成功了一半。

二、自然微笑,沟通感情

善于交际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表情中的微笑,微笑在人际交往中有亲和的作用。美国著名喜剧大师博格就有一句名言:“笑是人与人之间的最短距离。”香港凤凰卫视的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就是一位人人称道的微笑使者,她常说自己的人生哲学是永远的笑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与对方交谈时,从轻松自然的微笑开始,对方会被你热情的笑所感染,也会自然而然地以热情之心回报给你。

三、放松情绪,树立信心

有些人往往会因为怕交际失败而心情紧张,这对成功交际是极其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放松心情,树立起信心,大大方方地去交往,比如试着问对方有什么爱好、夸赞对方着装得体等,先引出话题,使交谈进入到一种活泼、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对方自然而然地会亲近你,认为你是一个随和的人。别人对你有了认同感,你的心情也就自然会更轻松,也就自然会更有交际成功的信心。

四、真诚相待,赢得真心

结交朋友,贵在真诚,它是获得真正友谊不可缺少的一种优秀品质。因为只有真诚了,别人才能了解你,才能知道你是否值得结交,也只有付出真诚了,别人才能对你真诚、向你袒露自己的心扉。正如一位社交广泛的朋友所说:“我在与别人交往时,绝对不会给对方虚伪的言行,因为那种行为别人一看便知,它是一种感觉,感觉到你不真诚,谁还敢与你结交呢?你只有尊重别人,相信别人,别人才能相信你,从而与你交心。”

五、留下地址,腾出时间

与别人进行愉快交谈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留下你的联系地址和电话,为以后进一步深交作准备。因为在交谈的当儿,别人可能时间很紧促,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你。这样,即使别人对你有好的第一印象、想与你交往,也可能因心有余而时间不足而“忍痛割爱”,这岂不可惜?而留下联系方式后,就为友谊腾出了一个“周转期”,这样别人若有意的话,自然会找个理由问候你。如果对方给你留下了联系方式,你最好是主动问候对方,“节日好”、“工作好吗”等问候语会让对方感到“这个人很关心我”,从而认为你是一位值得结交的人。

财富属于自信的家伙

一、关于自信

自信亦称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

乐观的根本定义是深信挫折或失败是由于外在的因素,可以靠人为的努力去扭转。

有些人认为成绩差是因为个人的缺陷,有些则认为是源自可改变的因素,悲观的人找自己的原因,乐观的人寻找自己以外的原因,但从自身做起。提升能力的基础是什么?是愿意接受挑战。

信心。感觉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行为与周遭世界,相信只要努力就很可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提供协助。

自信:掌控自身的价值及能力。

接纳自己:以做自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培养自嘲的能力。

如何判断:一个健康、精力充沛的人他的眼睛通常是明亮有力,眼睛转动灵活机警,眼光清晰水分充足;一个疲劳的人眼睛就会显得乏力无味,目光呆滞,眼光混浊;一个乐观的人眼睛通常充满笑容,善意十足;一个消极的人往往眼睛下拉,不敢正视别人的眼光。

二、通往自信的途径

自信是人生最珍贵的品质之一,是获致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心态。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奠基人和励志导师罗杰·马尔腾说:“你成就的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的信心的大小。不热烈地坚强地希求成功,期待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天下绝无此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缺乏自信,就会大大减弱自己的生命力。”

人的自信从何而来?如何才能培养出强大的自信心?

人的天性中就含有自信的种子,孩童蹒跚学步时迈出的第一步即可视为这种子的萌发:我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之后,自信开始接受人生挫折和苦难的风雨洗礼――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至于日后它会长成枯荣随季,起伏随风的蒿草,还是笑傲风雪,四季不凋的松柏,全看后天如何培养和扶植。

培养强大的自信首先要克服它的两大天敌:恐惧和自卑。

1.克服恐惧

恐惧和喜怒哀乐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绪,无法逃避,也难以克服。因为,使人恐惧的几大因素都是必然的:比如死亡,没有人能够幸免;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长生不老。比如失去,没有人能够幸免;失去青春,失去亲人,失去机会等等;比如失败,也没有人能够幸免;学说话,咬舌头;学走路,摔跟头;还有疾病、伤痛等等。

如何克服死亡的恐惧?有人依靠宗教,期望轮回、往生、进入天堂;有人提出珍惜生命,活在当下;有人把生死看个通透,顺其自然。

庄子的老婆死了,惠子去悼念,见庄子蹲着,敲着瓦盆唱歌。惠子大惑不解,说:“你老婆和你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老病而死,你不哭就够可以的了,怎么还唱起来了?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我老婆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悲伤呢!后来我想通了,她本是从虚无中来,现在又回到虚无中去,就像四季交替变化一样,很自然。我觉得再无谓地哭哭啼啼,是弱智的表现,我不打算那么干了。”

庄子即将去世时,他的弟子们打算隆重地安葬他。庄子说:“我以天地做棺材,以日月星辰做装饰,以万物做殉葬品,足够了。”弟子说:“我们怕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庄子说:“在土上面被乌鸦老鹰吃,在土下面被蚂蚁虫子吃,不是一样吗?不给乌鸦老鹰吃,而给蚂蚁虫子吃,不是太偏心了吗?”

庄子就是把生死看得通透之人。既然死亡是自然的安排,是必然的结局,就没有必要为此长久悲伤,也没有必要为此时刻恐慌。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

克服失去的恐惧也要靠豁达,自然主义者说:“得者我幸,失者我命”;乐观主义者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都不错。

克服失败的恐惧则要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信心与恐惧是互为消长的,信心弱小,恐惧就强大;信心强大,恐惧就弱小。

戴尔·卡耐基说:“如果你想成为有勇气的人,那么你就去尝试一些至今从未做过,但却令你胆怯的事情,而且一直到取得相当的成绩为止,这就是战胜恐惧的最佳途径。”

1900年7月,德国精神病学专家林德曼独自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实验——验证一下自信的力量。

林德曼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关注着这一悲壮冒险,因为此前已有100多位勇士驾舟横渡大西洋均告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推断,这些遇难者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生理因素,而是死于精神恐慌、崩溃与绝望,所以他决定亲自驾舟前往,以验证自己的推断。

航行中,林德曼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特别是在航行最后18天中遇到了季风,小船的桅杆折断,船舷被海浪打裂,船舱进水。林德曼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经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成功!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林德曼终于胜利渡过了大西洋,成为第一位独自横越大西洋的勇士。

自信心是恐惧的克星,在强大的自信心面前,不管是危险的恐惧、黑夜的恐惧、孤独的恐惧,还是莫名的恐惧,都毫无用处。

英国勃莱市一家旅馆的壁炉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恐惧来敲门,自信心回答说:‘这里没有人在’。”

2.克服自卑

自卑是恐惧的孪生兄弟,人在感到自卑时会感受到恐惧,在恐惧时也会感受到自卑。

许多人的不幸都是从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开始的。当机遇来临时,自信的家伙会觉得“舍我其谁”,“当仁不让”;而自卑的家伙却首先疑虑“我能行吗?”“我恐怕不行”;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金钱、地位、荣耀、或者爱情,只能属于自信的家伙。

自卑比起自负来,更加不堪。自负的家伙顶多让人厌烦,而自卑的家伙则往往让人瞧不起。

要克服自卑,就尽量不要和自卑的家伙在一起。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

和自负的家伙在一起,你会变得自信。比如,自负的家伙说,明天是属于我的,世界是属于我的。你也许会不服气,觉得凭什么属于你,我还说是属于我呢!也许你会因此激发斗志,和他较劲,看明天和世界究竟属于谁。这样不是很好嘛!如果这家伙把“我”换成了“我们”,说明天是属于我们的,世界是属于我们的。就更好了!你的自信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励起来。

可是,和自卑的家伙在一起,常听他念叨,我不行的,我没那个好命啊!你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而变得自卑消极;如果,他念叨的是我们不行的,我们没那个好命啊!那你算是彻底给拉下水了。

自卑并不可怕,许多大人物也曾有过自卑的时候。大文豪沈从文第一次到大学去讲课时,面对众多学生竟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最后在黑板上哆哆嗦嗦地写下一句话:“你们人太多,我怕了……”可是,后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他成为了一位名教授。

爱默生说“明天开始,你就做些你害怕去做的事。”

克服自卑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命令自己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无法做到,实际上却可以做到的事情。也就是不断尝试新的挑战,不断地磨炼自己。同时,给自己一些有益的心理暗示:“我能行”、“小事一桩”、“小菜一碟”、“某某那么笨的家伙都能做到,何况我这么优秀之人”。

心理暗示很重要。美国有位很有天赋的女歌唱家,刚开始出道的时候,总是唱不好。在一次大赛中,有位评委看出了问题,对她说,好好唱你的歌,忘掉你的龅牙。原来,她总觉得自己的龅牙很难看,唱歌时也试图掩饰,结果大失水准。听了那位评委的话后,她卸下了心理包袱,结果一唱成名。

如果你想消除自卑,就时刻命令自己忘“龅牙”。在遇到该出头的机会时,强迫自己把“我不行”,换成“谁说我不行?”这样你就不会不行。

三、在心理上战胜自己

首先要喜欢自己。这不是自恋,而是必要的自我肯定,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会真心喜欢别人吗?你不喜欢别人,自然别人也不会喜欢你。你会感到被人忽略,甚至歧视,会因而变得更加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