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呵护200招
19074600000023

第23章 励志篇(1)

1.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人,做事一般都会成功。你对于自己的看法是一种蒙太奇式的混合物——-也就是你为自己摄下的所有心灵的影片。这些影片反映出你怎样做好家庭的一分子,你的下属或同事对你的看法,你以前的种种成功和失败,你所表现出的形象,以及如果你采取某种行动,如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言论,处理一件新业务,或参加一个新团体时,那又将会怎样等等。

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人大多有这些特征:他们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他们知道自己不错,甚至比别人更优秀,他们做事光明磊落,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人、工作和社会。他们坚忍不拔地向着更美好的生活、科技的进步、创造性的工作和帮助他人成功的目标前进,他们一般都会成功。

同那些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共处是很有意义,而又很有益处的,假如他们身处领导地位,他们就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而且能够为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对自己持否定思想的人则深信自己是二流的,他们对自己一般不太尊重,甚至看不起自己。他们回避生活中的挑战,而且他们自认为无力帮助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帮助对别人可能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那些否定自己价值的人将会最终失败,即使不会失败,最多也只能碌碌无为度过一生。他们忍受着许多不满、挫折、痛苦和噩运,并且认为别人心中对他们也持有相同的看法,甚至觉得他们的世界就像一座牢狱,他们只有永远住在里面,直到死亡才得以解脱。

但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每一个人都不应当否定自身的价值,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2.给自己以勇气

做出决定并据以行动的能力是善待自己的要素之一。要培养这种能力,就要给自己以勇气,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对某些人而言,勇气和力量来源于严厉的督责。巴斯特在12岁时挨了邻居一个"孩子王"的一顿揍,因此决心整天呆在家里,因为在他看来,留在家里不出门比较安全,至少可以保证不挨揍。几天之后,父亲给他一些钱去看电影、买冰淇淋吃,以奖励他帮忙割草。

他收下父亲给他的钱,但并没有去看电影——-平常巴斯特是最喜欢看电影的——-因为他怕遇见那个揍他的孩子。父亲问巴斯特是不是生病了,他只是支吾以对。第二天傍晚,巴斯特冒险到巷子里去玩打弹子,可是不巧,他立即就看见了他最不愿碰见的人,这时候的"孩子王"看起来简直就像圣经里那个被"大卫王"杀死的菲利斯丁大巨人一样可怕——-而且,向他冲过来了。

巴斯特拼命跑进自己家里的车库里,气喘咻咻,吓得全身发僵——-然而巴斯特发现他正跟父亲面对面。父亲问他:"你到底在干什么?"巴斯特软弱地解释说我们正在玩捉迷藏。这时候巷子里冒出一个声音:"出来,你这胆小鬼。"

这时,父亲拿了一条大约两尺长的厚厚的汽车皮带走过来,然后平静地告诉巴斯特说,要不出去面对巷子里的那个男孩,就得躲在车库里挨皮带。他犹豫得太久了一点——-皮带落在他的屁股上,那种痛楚超过打架时挨过的拳头。于是,他像颗炮弹般地冲出车库,出其不意地攻击那个孩子。第一拳打过去,那个男孩子没有心理准备,因此他痛痛快快地揍了他一顿,最后巴斯特终于把他赶出了巷子。

接下来的几天应当说是巴斯特童年记忆中最快乐的日子,巴斯特充分享受了勇气所带来的报偿,重新找回了自尊。从那以后,巴斯特学到一个他长久以来一直珍藏的真理——-善待自己,不要逃避现实,而要勇敢地面对它。巴斯特从一条汽车皮带和一个明智的父亲那里学到了这个真理。

因此,做出决定并据以行动的能力是善待自己的要素之一。虽然生活对大多数人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循着常规前进,但谁也无法预知什么时候发生紧急情况,因此,培养迅速采取行动,衡量具体可行的办法,并择取其中最有效的一项付诸实施的习性,可能有一天会成为左右我们在关键时刻能否善待自己的具体依据。

3.相信自己能行

没有什么不能做。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要想成功,最好和最宝贵的药方就是自强不息。路德是一个很不幸而又很幸运的人。路德出生时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左手。但他的父母从来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结果是任何男孩能做的事路德也能做。如果童子军团行军10里,他也同样走完10里。

后来路德要踢橄榄球。因为他发现,他能把球踢得比任何在一起玩的男孩子还要远。路德让人专门为他设计了一只鞋子参加了踢球测验,并且得到了冲锋队的一份合约。

但是教练却尽量婉转地告诉路德,说他"不具有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并请他去试试其他的事业。最后路德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并且请求球队能给他一次机会。

教练虽然心存怀疑,但看到他这么从容自信,便对他有了好感,因此收下了路德。

两个星期之后,教练对路德的好感更深了,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55码远而得分。他因此获得圣徒队职业橄榄球员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他为球队赢得了99分。

其后,在一场关键比赛中,到了最伟大的时刻。球场上坐满了6万6千名球迷。球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了几秒钟;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可是根本就可以说没有时间了。

"路德,进场踢球。"教练大声说。

当路德进场的时候,他知道他的球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远,是由对方球队的队长踢出来的。

接着,路德接到一个很好的传球,于是他用尽全力猛踢一脚,球笔直地前进。但是踢得够远吗?

6万6千球迷屏住呼吸观看,接着终端得分线的裁判举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球在球门横杆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路德所在的队以21比17获胜。球迷狂呼乱叫,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

这是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手的球员踢出来的!

"真是难以相信!"有人大声叫。

但是路德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路德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路德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记录,正如他自己说的:"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我有什么不能做的。"

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然后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能做任何事,这样,在任何领域你都能获得成功。

4.看准你的目标

向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你就会泄气,甩手不干了。

1952年7月4日清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几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

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女人。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地过去了,她知道千千万万的人在电视上看着她,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个钟头之后,她累极了,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

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钟头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

"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后来她说,"令我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我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应当说,她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你的生活中,有一点很重要,即你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不具体,无法衡量是否能实现,那会降低你的积极性。为什么?因为向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你就会泄气,甩手不干了。

5.凡事要做计划

时间支配专家阿伦·莱克恩说过:"不做计划就意味着计划去失败。"你努力去干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计划,你要完成的大多数任务都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计划。每一个星期的事情都应提前做出计划,但要注意,不要使自己负荷太重。如果到了周末仍有些剩余工作未完成,应把它们列入下一个星期的计划。你应该列一张表,以便随时检查进度。所有的时间支配专家都同意,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之有效的计划。一天之中,有一段时间是你精力的高峰期,而其余时间你则处于不振状态。要尽可能找出这段高峰期,将重要任务放到这段时间去完成。

过于关注他人的需求也是形成紧张感的主要原因。只有你自己才能够让其他人占用你的时间,正是你本人造成了有压力的紧张局面。大多数成功人物都牢牢把握自己的时间,他们清楚,时间属于自己,可以同其他人共同支配时间,但决不浪费一寸光阴。他们知道,时间是自己最有价值、也是最有限的财富,不论自己能活多久,都只有一定量的时间是由自己支配的。

6.学会忙与闲

生活是由忙与闲共同构成的。忙与闲是生活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统一的。但忙与闲又时常是一对矛盾。忙,就无闲;闲,就不忙。忙时想闲,闲时想忙。忙的人总是很忙,闲的人总是很闲。只不过,忙有忙的好处,闲有闲的滋味。

人生在世,忙,可以使人过得很充实,很实惠,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因为只有忙,才有所进取,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这是闲所不能得到的;闲,可以使人过得很轻松,很自由,很有情趣,很有韵味,这又是忙所不能得到的。如果说,忙是创造生活,那么,闲就是享受生活。人不可不忙,也不可太忙;人不可不闲,也不可太闲。

人太忙,神经就紧张,就容易心烦意乱,身心疲劳,就没时间冷静思考问题,更没有时间享受生命和生活。日本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忙碌的民族,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日本人平均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一年的休息时间不到十天。由于工作太忙太紧张,许多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国民健康状况已亮起红灯。男性死亡中有10%是"过劳死"。

人太闲,神经就松弛,就感到无所事事,空虚无聊,要么会变得懒散,要么会贪图享乐。纨绔子弟,浪荡公子,无一不是有闲阶级,他们有的是金钱,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无须为生存而奔忙,无须为幸福而创造。他们在花鸟虫鱼、声色犬马中消磨岁月,堕落自己的灵魂。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处理忙与闲的关系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其主要表现是忙而无闲。

忙而无闲的人,被西方国家称为"雅痞族"。他们疯狂地将工作奉为时代的风尚,以为努力工作就可以达到成功的巅峰,丰富的物质享受就是幸福的人生。但是,由于他们工作成瘾,工作拼命,许多"雅痞族"患有各种心理疾病。为此,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出面宣导,教育国民如何休闲。日本劳工局发布一系列海报,劝导全国员工多休假,其中一句口号是:"大家一起来实现一周工作五天的社会。"有的国家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休息日不准工作,否则以违法论处。这说明休闲是必要的、神圣的。

有人说,闲,是生命的自由空间。只有忙,没有闲,人就会丧失灵性,忘掉人生之根本。

当然,工作同样是神圣的,游手好闲的懒汉和忙忙碌碌的工作狂,都是生活的极端主义者。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紧张与弹力,这就是生活发动的两种相辅相成的力量。"忙中有闲和闲中有忙,是生活节奏张与弛的最佳结合,是时间安排紧与松的合理利用,是精力、体力聚与散的优化状态。

毛泽东就是善于处理忙与闲的高手。他常在很忙的一段时间内找一些人谈哲学、文学等问题,平时也喜欢抽空读一些闲书,以使大脑得到休息,神经有所松弛,紧张的生活节奏得到有效的调剂。

可见,闲,是为了更好地忙。

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约翰·柯曼博士,利用放假期间到费城当收集垃圾的清洁工;后来,他又在另一次假期中加入街头流浪的行列;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假期,是到旅馆去当餐厅厨师的助手。他在闲时找事忙,是为了不因闲而闷得发慌,不因闲而精神不振,而是利用闲时的轻松、安宁、从容的心情,利用空闲做一些忙时做不到或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可见,忙,是为了更好地闲。

忙,有利于创造生活;闲,有利于调剂生活。创造生活需要调剂生活;调剂生活有利于创造生活。

美国著名企业家李·雅科卡,被美国人推崇为"企业界的民族英雄",照常理,他应该是个大忙人,但他善于处理忙与闲的经验之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说:

"只要能够专心致志,善于利用时间,做生意就一定能够成功——-其实做任何事都一定能够成功。自上大学以来,我每周一直在平日努力搞功课,设法空出周末,陪伴家人,或者娱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