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犬
19076400000017

第17章 肉犬舍的建筑原则是什么?

(1)要重视犬舍小气候的控制和利用。犬舍内部的湿度、温度和空气以及气流等物理环境因素共同组成小气候。良好的小气候,应能使犬舍内的湿度、温度和空气流速适应于不同种类、年龄和生产性能的犬的生活和生产需要。犬舍小气候的稳定性,因犬舍的建筑类型和外围结构的隔热性能不同而有差异。密闭式犬舍,由于能基本上控制生活环境条件,所以犬舍小气候比较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小;开放式犬舍,相应的窗户比较多,外围结构隔热性能比较差,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犬舍小气候不好控制,甚至基本上随外界的气候变化而变化。

(2)要注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犬场内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要求,一般根据防火要求,决定其防火距离;根据日照、通风的要求,决定其卫生距离。养犬场还要考虑防疫距离,防疫距离比一般建筑距离要求大。建筑场地防火距离为10~12米,同类犬舍之间的建筑距离在15米以上,不同类型犬舍之间的建筑距离为30米以上。建筑犬舍要根据不同类型决定有关距离。

(3)要合理掌握场地利用系数。场地利用系数是建筑总平面设计中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也叫场区利用系数,是指场内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在全场用地中所占的百分比,用来表示场地利用率。

(4)因地制宜修建犬舍。犬舍是犬的生活场所,其面积的大小、围栏的高低、犬舍的高度、活动场所的面积等保证犬能自由活动,要适合饲养人员的需要。犬的年龄不同、用途不同,犬舍面积的大小也不同,绝对不能同一化,在经济投入上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建筑物须坚实耐用、朴实美观大方、造价低,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