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办好蟹养殖场
19077900000035

第35章 室内工厂化育苗幼体培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①水环境条件的控制。培育池在移入怀卵蟹孵化幼体前2~3天进水(用外层80目、内层120目筛绢过滤),用水量为培育池容量的,然后接种单胞藻类(扁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相混合),并施肥。施肥量为:硝酸钠10~20毫克/升、磷酸二氢钾1~2毫克/升,柠檬酸铁0.1毫克/升及乙二胺四乙酸钠5毫克/升。培育过程中每隔3~5天补充一次乙二胺四乙酸钠。控制水温在20℃左右,间断充气,充气量为每立方米0.01~0.02立方米/分,光照强度800~1000勒克斯,待单胞藻类达到每毫升10万个细胞以上,即可移入即将孵化幼体的亲蟹。各期幼体的水温控制如下:蚤状Ⅰ期,20℃~22℃;蚤状Ⅱ期,21℃~23℃;蚤状Ⅲ期,22℃~24℃;蚤状Ⅳ期,23℃~25℃;蚤状Ⅴ期,24℃~25℃;大眼幼体,24℃~25℃。严防水温突变,其变化范围不得超过±0.5℃,最高水温不得超过26℃,在蟹苗即将出池前1~2天,使水温逐步下降至接近自然水温为宜。培育水盐度以2.3%~2.6%为宜,允许波动幅度为±0.2%。

培育池日加水或换水量随着幼体变态、投饲量加大而不断增加。蚤状幼体Ⅰ期时添加新水,其量为原水体的20%;从蚤状幼体Ⅰ期至Ⅱ期开始换水,每日换水量为原水体的20%~25%;蚤状幼体Ⅱ期至Ⅲ期,为25%~40%;蚤状幼体Ⅳ期至Ⅴ期为50%~70%;大眼幼体出现后,日换水量则为100%。换水采用尼龙筛绢制成网箱放入培育池内虹吸排水,筛绢按幼体不同的变态期及投饲种类的不同相应改变。蚤状幼体Ⅰ期至Ⅱ期筛绢为120~80目;Ⅲ期至Ⅳ期为80~40目;Ⅴ期至大眼幼体为30~20目。为了防止培育池底水质恶化而泛池,如果有条件,在蚤状幼体Ⅴ期阶段进行倒池处理。

②饲料投喂。各期幼体的适口饵料品种不同:蚤状幼体1期以单胞藻为主,配以适量轮虫蛋黄或卤虫无节幼体(烫死处理)卤虫无节幼体处置36~48小时后开始投喂;蚤状幼体Ⅱ期至Ⅲ期,以轮虫或蛋黄、卤虫无节幼体(烫死)为主。配以适量单胞藻;蚤状幼体Ⅳ期至Ⅴ期,以活体卤虫无节幼体为主,配以适量轮虫和蛋羹;在见苗到出池阶段投喂大规格卤虫无节幼体、卤虫和蛋羹,或新鲜虾、鱼肉类等代用饲料。

③水质指标的监测。开始水深0.3~0.4米,到Ⅰ~Ⅱ期蚤状幼体阶段,则每天添些新水,当池水加满后,从蚤状Ⅱ~Ⅲ期开始每天换水量是池水的~。随着幼体生长发育,代谢废物在池中不断积累,换水量须逐渐增大,到蚤状幼体Ⅴ期时,每天换水量达100%~200%以上。水质的盐度为1%~3%,以1.6%最宜,但在育苗期间盐度要相对稳定,骤变不能超过0.3%以上。水温18℃~25℃,以22℃~23℃最宜。PH7.8~8.5,溶氧要保持4毫克/升以上,氨氮0.5毫克/升以下,白天要有一定光照强度。在蚤状幼体早期送气量以使水面有微波即可;到蚤状幼体Ⅲ期时送气量要大;蚤状幼体Ⅳ期时要使水面呈沸腾状态;蚤状幼体Ⅴ期和大眼幼体时使水面呈较激烈沸腾状态。

④生物敌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水质清洁、饲料质好量足,均可使幼体健壮、生长顺利。生物敌害防治,主要从改善培养条件上着手,包括亲蟹及培育池的消毒、供水系统的洁净、育苗过程中及时清污和换水等,每隔3~5天施0.5~1毫克/升浓度的土霉素或呋喃西啉(交替使用)一次。除了加强亲蟹幼体排放前的消毒处理外,用增加培育池水体交换量及采用0.06%浓度的新洁尔虫或0.05%~0.1%福尔马林均可杀死聚缩虫。杀灭后立即换水,不会影响幼体的变态。

⑤日常管理。每天检查、观察各培育池幼体密度、饲料多寡及水质状况;镜检幼体活力饱食程度、变态情况及有无病害等。根据检查、观察情况,采取相应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