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开发山地生态农业
19078500000040

第40章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体系营造有哪些途径?

(1)运用生态经济学、林学、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全新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指导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组建生态系统的目的,组成部分的性质、结构和物能流动的特点,着眼于系统整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决策、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调整、更新等措施,提出组合合理、结构稳定、功能效益显著的优化生态系统方案,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出理论和方法依据。

(2)根据不同立地类型配置林种,适地适树选择树种。按照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主要是抗旱适应力的大小)与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土壤含水量的高低以及土壤质地的差异,结合配置林种,选择适生树种,反映了本区造林树种以林种为归宿的各得其所的最佳位置。

(3)调整优化林种结构与配置。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系统结构优化是建立一个由效能、树种、林种等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区域人工生态系统。采用层次分析原理为该系统评价、诊断和决策提供一个简捷而实用的方法。

(4)营造混交林,增强防护林的稳定性。不论哪种立地类型,台地侧柏、沙棘混交林中的侧柏等生长量均高于纯林侧柏。

(5)实行林农复合立体经营。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把林业与农业、牧业、渔业、副业等产业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6)调整优化农林牧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传统技术、中间技术和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产业、行业、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供给可能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相对平衡,能发挥产业结构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

(7)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实用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加速成果转化。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应积极推广,如优良品种及其壮苗培育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