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延年益寿金钥匙
19079600000005

第5章 明理篇(4)

第三,同退休年龄相衔接。目前,我国规定,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为退休年龄。但是,有些工种如矿山、建筑、纺织等,因工作条件限制,退休年龄比一般退休年龄为早,职工们虽然退出原工作岗位,但并未进入老年阶段,不能称为老年人。也有人认为,我国人均寿命达到70岁,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应当以65周岁作为退休年龄和老年人的起点年龄。由于我国人口多,就业问题压力较大,推迟退休年龄会产生新的矛盾。为了与多数人的退休年龄相衔接,把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60周岁,与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相适应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标准,我国又对老年人的年龄段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老年前期:45~59岁,此年龄阶段是慢性病逐渐增加的时期;

(2)年轻老年人:60~69岁,处在此年龄阶段的多数老年人,身体比较健康,还具有社交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3)老年人:70~79岁,此年龄阶段的多数老年人或多或少有各种疾病,且多为慢性退行性疾病,社交活动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明显减弱,但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

(4)高龄老人:80~89岁,该年龄段的多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和帮助;

(5)长寿老人:90岁以上。

针对一个人,用年龄或年龄段就可以进行划分其属不属于老年人或属于老年的哪个阶段了。我们还经常听到老龄化国家或老龄化城市这个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用什么标准来确定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按联合国的规定,大于60岁的老年人人数比例超过10%,或大于65岁的老年人人数比例超过7%,即可界定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已成为老年型国家。

(二)测测你的生理和心理年龄

年龄是人们最关注的,人们往往以年龄衡量衰老。

我们通常所说的年龄是实际年龄,也叫日历年龄,是以出生后的生长时间长短来计算的年龄。自出生之日起,每过一年增长一岁。

如果一位实际年龄为70岁的老人,握力仍如他40岁时,那么,这位老人肌肉力量的生理年龄实际上只有40岁。生理年龄是根据生理状态和器官功能而确定的,用以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结构和功能的衰老程度。实际年龄相同的人,生理年龄并不一定相同。有些人未老先衰,百病缠身。有些人尽管年事已高,却仍然步履矫健,生理机能正常,生活充满乐趣。生理年龄可以通过运动锻炼、合理营养、精神乐观来加以改善。

心理年龄同生理年龄一样,即使日历年龄相同的人,心理年龄可大不一样。它反映人的心境,以及对生活、人生的态度,根据心理状态而确定。有的人年纪轻轻,心理品质却很成熟,能宠辱不惊、临危不惧。而另有些人,即使到了垂暮之年,却童心不已,总是乐呵呵的,不知烦恼为何物。

所谓社会年龄,指人的社会功能,适应社会、处理和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等级,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年龄。社会年龄最为复杂,由于人的社会地位和经历不同,有些人虽年纪大,却办事幼稚;有的人少年老练,胸有成竹,显得比实际年龄成熟,这就是社会年龄。社会年龄与教育、修养、个人阅历、地位、环境等都有关系。

而心理年龄也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心理学、医学方面的知识,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处理好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关系,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增进身心健康来控制,做到老而不衰。了解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距,科学地安排生活,克服各种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是可以延缓衰老进程,达到延年益寿、老当益壮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历年龄的增长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客观现象,而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可以相互影响。例如人的心理年龄可以影响生理年龄,一个人心境不老,生活得多姿多彩,就会使外貌看起来年轻些,也能使生理年龄得以保持年轻。因此,一个人是否衰老,不能单纯看出生年龄,有人说年纪大并不是衰老的标志,心理上的衰老才是真正的衰老。

1.您的生理年龄有多大

有研究者设计了一套老年人生理年龄自我测试方案。该方案主要适用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我和相互测试。该方案共测试脉搏、呼吸、协调、记忆、老视、听力、活动能力、消化机能共八项。具体方法如下:

(1)脉搏测试:静坐片刻,测量安静时1分钟脉搏数,取其稳定值(JM60)。接着两手轻扶桌椅作蹲起动作,下蹲时足跟不离地,两膝深屈,以3秒钟一次的速度连续均匀蹲起20次,共计1分钟,立即测15秒钟内的脉搏数(DM15)。运动后休息1分钟,再测15秒钟内的脉搏数(HM15)。用下式计算生理年龄:

生理年龄(岁)

(2)吸气测试:原地踏步1分钟(约100步)后,马上吐尽气,然后用手捏住鼻子,用嘴慢慢吸气,直到无法进一步吸气为止,记下吸气时间(秒)。用下式计算生理年龄:

(3)协调性测试:

①握拳伸指交叉运动:自然站立,一手握拳向前平伸,同时另一手伸指在身体同侧伸下,然后两手交替。动作要快速连续,记录在10秒钟内动作正确的次数。

②膝盖小臂握拳开合交叉运动:端坐,大腿水平,两脚自然分开约与肩同宽。两手握拳,拳眼相接,小臂弯曲,拳心向面,距脸约10厘米左右。运动时两膝相合并微触,同时两拳分开,并各向外旋转约180°。两大臂约成一直线,一开一合为一次,腿臂开合方向相反。快速连续运动10秒钟,记录动作正确的次数。

本项生理年龄用下式计算:

(4)记忆力测试:由他人在桌上随意摆上常见而熟悉的小物品10件,观看记忆2分钟,休息1分钟,立即将回忆的物品名称、位置或顺序用文字或示意图表示在纸上,并记录完成时间,一般以2分钟为限。用下式计算本项生理年龄:

(5)老视测试:相距35~40厘米,以能长时间清晰、舒适地阅读书报所戴之老视镜度数计算本项生理年龄:

(6)听力测试:在安静的室内,分别测定两耳听力。测试时靠墙站立,闭目细听,另一人用机械秒表分别从左右耳侧沿墙由远而近,直到被测人听到为止,测量此时秒表与该耳耳屏的距离。如果无秒表,可用拇指指端紧压中指指背(需将中指指甲修整与指端齐平),用中指用力弹出所发生的声音代替。用下式计算生理年龄:

(7)活动能力测试:

①平衡:两手叉腰,闭目,抬起一腿,不得依托,不得移动。记录单足独立的最长时间,两足分别测试。用下式计算其生理年龄:

②敏捷:端坐,大腿水平,膝关节屈成90°。两足尖触地,双手叉腰,双膝自然分开,两腿膝盖作快速合开动作。开合距离约40~50厘米,连续10秒钟,记录开合次数。

③柔软:

a.体前屈:自然站立,两膝伸直不得弯曲,做体前屈动作,测量手指距地面距离,地面上为正,下为负。以下式计算生理年龄:

b.背后接手:一手过肩,另一手在背后由下上举,尽量使两拇手指相接,然后两手交换。测量两次拇指距离,不接距离为正,相接有余为负。用下式计算生理年龄:

柔软生理年龄为体前屈和背后接手两小项生理年龄之平均值。

④力量:

a.腹肌:仰卧,两手平放体侧,做双腿相并上举成90°动作,记录连续举腿次数。用下式计算生理年龄:

b.扶桌斜体撑:双手扶桌(桌高75~85厘米),掌根靠桌沿。全身挺直,双脚离桌距离以屈臂时双乳连线正好触及桌沿为准。连续作斜体撑,记录所作次数。以下式计算生理年龄:

c.握力:使用握力计,测试前先将握力计指针拨至零处,被测者掌心向内,在体侧握住握力计,在上肢外展约30°的情况下全力握紧,直至指针不再移动为止。紧握时不可屈肘、替腰及接触他物。反复三次,取最大值,左右握力取平均值。用下式计算生理年龄:

力量生理年龄为腹肌、斜体撑和握力(如无握力计可不测试也不计算)的平均值。

活动能力的生理年龄为平衡、敏捷、柔软及力量四项年龄的平均值。

(8)消化机能测试:对下列十个问题作出“是”、“可能”(即不经常发生或有时发生,或处于是否之间)和“否”(没有或偶尔出现)三者必居其一的回答,查出各项得分,计算总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并不同步。心理年龄是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反映了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主观感受的老化程度,以意识、精神状态和个性为主要测量内容。心理年龄又可分为三个时期,从出生到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是衰老期,一般认为心理年龄在60岁时就是老年人了。各人的心理年龄可因其境遇和心理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处境优越、经济状况富裕、家庭和人际关系和睦、性情乐观开朗者,心理年龄可以低于实际年龄;相反,处境艰难、经济拮据、家庭和人际关系紧张、性情抑郁悲观者,心理年龄可能高于实际年龄。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年事已高,但却不认为自己老了,这种心态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心理不老和精神不老往往是健康长寿的源泉。相反,有的人年龄不大,但认为自己老了,似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了,只求保命过日子,这样只会加速老化。

现在,您知道了自己的心理年龄,再跟您的实际年龄比较。如果您的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则属于心理年龄较年轻,该为您祝贺;如果您的心理年龄等于实际年龄,则属于心理年龄正常,也该庆幸;如果您的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则心理年龄有点老化了,这也不用悲观,请参照自测题的各项目,朝积极方面努力,您一定能找回年轻的感觉,因为,您能做这个测试本身,就表明您的心理还年轻。

愿您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