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19079800000057

第57章 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低碳经济发展(5)

1990~2010年,资本、劳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对产出贡献率的相对标准误分别为0.35、0.69、0.05和0.92,即劳动和碳排放的产出贡献率波动相对较大,造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经济增长波动剧烈,GDP和绿色全要素增长率走势证明了这一点。宁夏经济发展目前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模式,1990~2010年,宁夏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平稳且基本呈“V”走势。同时,宁夏经济结构倚能偏重,GDP单位能耗位居全国前列,但在长期协整方程中估算的能源弹性系数较小且统计不显着,因此研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原因时可忽略能源因素。

综合来看,宁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波动主要是由劳动和碳排放造成的,尤其是碳排放,其对产出贡献率的相对标准差高达0.92。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优化宁夏能源消费结构,有效降低宁夏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对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产出贡献度、增强地区经济运行平稳性、提高宁夏经济增长的风险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沿黄经济区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反映了国家和地区总体能源使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对国家和地区制定能源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具有指导意义。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通过对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研究能源需求波动的具体诱致因素(W.S.Sun,T Meristo,1999)。在此,本书利用这一分解方法进一步剖析宁夏产业结构变动和能源使用效率改进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着重对综合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因素分解研究。

一、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

设经济体基年第一、二、三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为Eio,经济总产出为Gio,则基年产业能源消耗强度计算公式为eio=Eio/Gio。t年后经济体能源消费总量记为Eit(i=1,2,3),经济总产出为Git,则t年产业能源消耗强度为eit=Eit/Git。经济体中总的能源消耗强度为:

e===×=es(14)

式中,s为产业在经济总产出中的份额,E、G分别表示t年经济中的总能耗与总产出。i产业的加权能源消耗强度为ei*=es。简便起见,后面的公式中直接表示为。

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可进一步分解为:

△e=(eit*-eio*)=(eitsit-eiosio)

=[(eio(sit-sio)+sio(eit-eio)+(eit-eio)(sit-sio)](15)

据此可以获得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

△estr=(sit-sio)eio+(eit-eio)(sit-sio)(16)

△eeff=(eit-eio)sio+(eit-eio)(sit-sio)(17)

△e=△estr+△eeff(18)

式中,△estr为结构份额,表示各产业在总产出中所占比重变动导致的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量;△eeff为效率份额,表示各产业能源效率变化导致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分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两部分。

二、样本数据特征

(一)数据来源及构建

本书采用的均为年度数据,样本区间为2005~2010年。地区产生总值(GDP)和三次产业各自产值现价数据直接取自2006~2011年《宁夏统计年鉴》。利用GDP和三次产业以1978年为基年的生产总值指数,测算出GDP和三次产业以2005年为基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再用2005年GDP和三次产业产值现价数乘以估算出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得到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的2006~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各自产值序列。能源消耗为实物指标,总体能源消耗数据直接取自2006~2011年《宁夏统计年鉴》,2005~2008年间三次产业各自能源消耗数据摘自《宁夏能源统计年鉴》,2008年以后数据由宁夏统计局提供。产值和能耗单位分别为万元人民币和吨标准煤。

(二)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趋势

根据式(14)计算总体能源消耗强度和第一、二、三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具体数值和变动趋势。宁夏总体能源消耗强度和三次产业各自的能源消耗强度“十一五”期间稳步下降,总体、第二和第三产业年均降速分别为3.90%、6.26%和3.74%。第一产业能源消耗强度2005~2007年略有上升,2007年以来保持0.33吨标准煤/万元的能耗水平不变。同时,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强度远高于地区总体能耗水平,其中工业能耗又是造成第二产业单位能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尽管“十一五”以来宁夏工业能耗强度每年下降5.9%,但截至2010年,工业能源消耗强度仍然比地区总体能耗强度高出3.70吨标准煤/万元,工业节能减排空间巨大。

此外,宁夏总体能耗强度“十一五”期间基本维持在3~4吨标煤/万元,第二产业能耗强度则在6~8吨标煤/万元的高位徘徊,第一、第三产业能效强度均不足1吨标煤/万元。尽管总体和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能源消耗强度波动幅度差别很大,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强度波动幅度是地区总能耗强度波动幅度的2.67倍,其中工业能耗强度相对标准值为3.21,即地区总能耗强度下降1%,则工业能耗强度将下降3.21%。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耗强度波动幅度仅为总能耗强度波动幅度的7%和16%。因此,“十一五”以来能耗强度下降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能耗强度的大幅降低引起的。

三、总体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份额

(一)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份额的分解

根据式(14)(15)和(16)对总体能源消耗强度进行Laspeyes指数分解,首先计算2006~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年度波动,再分别计算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效率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波动中所占的份额,全国能源消耗强度分解数据摘自《中国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金融发展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重点课题,2010)。在“十一五”期间,宁夏总体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原因与全国总体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原因类似,即主要归功于效率份额的下降,产业份额的影响较小,即能源效率提升是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对总体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作用较小。同时,与全国能源消耗强度分解结果不同,“十一五”期间宁夏结构份额均为正,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宁夏能耗强度下降效用为负,这主要是因为这期间宁夏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产值占比不断增加,而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经济结构调整中工业和第二产业占比上升造成地区总体能耗强度增加,即结构份额对总体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作用为负。宁夏三次产业与工业产值占比“十一五”期间变动趋势可以看出,宁夏三次产业结够调整趋势是:工业产值份额不断增加造成第二业产值占比呈逐年趋升势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份额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40%左右,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仅为10%左右。

(二)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份额的基本统计特征

“十一五”期间全国和宁夏总体能源消耗强度中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份额数据的基本统计特征和具体变动过程。宁夏能源效率在不断提高,一、二、三产业“十一五”期间均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但与全国相比,2009年后宁夏能源效率在降低总体能源消耗强度中的作用逐渐变小,因此加强节能减排,充分发挥能源效率提高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是“十二五”期间宁夏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和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同时,“十一五”期间宁夏和全国能源效率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表明经济结构调整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具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全国能源消耗强度结构份额在2008年后变为负数,表明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效降低了总体能源强度。宁夏能源消耗强度的结构份额尽管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结构份额“十一五”期间仍然为正,即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宁夏总体能源消耗强度。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指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逐年上升,由于工业是能源消费大户,因此工业占比增加造成地区总体能源消耗强度上升。“十二五”期间随着第三产业产值不断提高,以及工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预期宁夏能源消耗强度结构份额将转为负数,即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将有效降低宁夏总体的能源消耗强度水平。

四、三次产业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比较

根据式(16)、(17)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定义,第i产业t期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计算公式可分别定义如下:

(一)各产业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数据及基本统计描述

由式(19)可获得三次产业能源消耗强度中结构变动与能耗效率提高所占的具体份额,三次产业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统计特征。

结构份额中,第一与第三产业能源消耗强度结构份额“十一五”期间均为负,表明第一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有效促进了各自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同时,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结构份额均为正,即第二产业以及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了其产业内部的能源消耗强度,这与“十一五”期间宁夏工业尤其是工业产值占比上升趋势一致,工业是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工业占比增加提升了第二产业以及地区总体的能源消耗强度。

效率份额方面,第一、二和三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均降低了各自的能源消耗强度,但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远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按效率份额绝对值大小排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因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应着眼于提高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领域的能源使用效率。

效率份额远大于结构份额,是各产业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强度首先应注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五、三次产业中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占比

根据三次产业能源消耗强度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数据分别计算各自占比,发现“十一五”期间宁夏第二产业结构份额在地区总体结构份额中平均比重约为92.57%。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是能源消费大户,第二产业占比上升造成经济结构调整对降低地区能源消耗强度作用有限。效率份额中,第二产业在样本期间内平均比重约为-93.78%,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能源使用效率提升是地区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综上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宁夏能源消费强度下降主要归于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能耗效率提高抵消了自身产值比重上升对降低能耗强度的负面作用,造成效率份额对降低地区能耗强度的作用远大于结构份额,从而降低了地区总体能源消耗强度。

六、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运用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对宁夏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十一五”期间,宁夏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归因于能源效率的提高,效率份额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结构份额增加了能源消耗强度,但效率份额远大于结构份额,使总体能源消耗强度和分产业能源消耗强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首先应着眼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效率份额在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中的主要作用。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能源消耗强度下降是带动总体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分解出的效率份额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远大于其产值比重上升对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负面作用,即第二产业和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效率份额效用大于结构份额效用,从而带动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强度以及地区总体能耗强度的下降。由此可见,第二产业能效提升在地区总体能耗下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工业是第二产业能源消耗的主体,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着力提高工业领域的能源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