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19079800000066

第66章 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发展内陆开放经济(5)

三、宁夏发展内陆开放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

宁夏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内陆,投资规模有限,产业低水平同构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经济水平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2011年,宁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0亿元,增长1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17.5%、7%。2011年,宁夏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71.4亿元,增长2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648.5亿元,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刚刚超越477.6亿元,增长18.3%,进出口总额22.86亿美元,增长16.6%,其中出口增长5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5380元,增长15%。

(二)对内开放远远不够,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依然较低

宁夏是我国地域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小的民族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较快。2000年以来,宁夏各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应该看到,宁夏的经济开放程度还不足,开放进程还有待加快,开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11年,宁夏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低于全国水平,国际开放贡献率、区际开放贡献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宁夏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只有6.7%,远低于全国的46.3%,更低于沿海各个省市。

近年来,宁夏对外贸易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商品结构以及外贸竞争力等方面均表现出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然而,宁夏对外贸易仍存在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仍较低。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依赖性较强。外贸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低附加值产品占比偏高

宁夏外贸商品基本由农副产品、轻纺产品、工矿产品构成,宁夏出口的工矿产品中以资源为主,高新技术类的产品较少,机电产品则主要有锻轧钽及其制品、柴油机零件、机床零件、轮胎、轴承等,基本为加工制造业的中间产品,高附加值的高端技术类产品匮乏。农副产品中具有较高竞争力的是清真食品,但目前整个清真食品加工出口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分散且规模较小,竞争优势更多表现在资源禀赋上,技术优势及市场营销力均未得到充分发挥。在轻纺产品中,近几年主要以羊绒及其制品为主,其中初级加工品无毛绒的出口占绝对优势,羊绒衫和羊绒纱线的比重相对较低,羊绒产业中仍以低技术附加值的初级加工材料为主,深加工及高端制成品比重极低。这样导致出口创汇能力不高,同时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较大,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2.对外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呈现对国外市场高依赖性

宁夏对外贸易市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宁夏外贸出口量排在前几位的国家有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澳大利亚等,其中主要的对外贸易顺差来自亚洲和欧洲,主要的对外贸易逆差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对非洲及拉美的对外贸易比重较小。由此造成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较大,风险相应较高。比如近几年,欧盟、美国受国内经济状况的影响,普遍加大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的管制,不断设置并提高对外贸易壁垒,造成中国产品的出口受阻。宁夏也受制于高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出口大幅下降。宁夏的对外贸易产品仍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金属制品及机械制品上,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产品非常少,实质上并没有充分享受到从贸易伙伴国大量引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的好处。宁夏对非洲、拉美的贸易比重相当小,来自这两个地区的进出口占总体比重均较小,这既可以看成是宁夏开拓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偏失,也可以看作是宁夏未来促进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合理化的方向。加大对这两个地区市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利用这两个地区较大的增长潜力,更可以克服上面提到的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带来的对外贸易风险。

3.对外贸易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宁夏对外贸易企业长期以来是国有企业占据较大比重,虽然私营企业成长较快,但私营企业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大型的出口企业的出口货物仍集中在羊绒、金属、生物制药等传统产业,出口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三)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近年来,宁夏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着力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宁夏经济发展方式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而消费、出口比重偏小。产业层次有待提高,结构还需优化,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三高两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特征突出,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远远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生态环境还很脆弱,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明显。宁夏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较大,对资源开发和投资的依赖性较强,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如若不能,资源供给终究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呈现高负荷承载,经济发展就缺乏后劲。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内陆开放经济是宁夏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

(四)开放型和创新型人才相对匮乏

目前,宁夏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先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缺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并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开放型人才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宁夏与其他国家的和地区合作交流。产业人才布局结构还不够合理,人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教育卫生等行业,而工业、港口建设、现代物流、建设规划、国际金融、国际会展、旅游开发与管理、现代农业等行业的人才匮乏。各行业从业人员当中,第一产业人员占比最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偏少,第三产业缺乏高素质人才。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群发展程度较低

1.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合作网络

在国家大规模投资过程中,宁夏现代工业形成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以倾斜于中央计划直接调控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的产业规模结构,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市和工矿城市。这些企业按照“全能型”企业模式创建,集企业管理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为一体,形成“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地方性小企业规模不大,生产要素短缺且质量差,很少能得到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辐射效应。这种结构无法通过企业间的共生互补效应来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合作网络,这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2.产业链不够完整,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不健全

作为全国能源、原材料基地,宁夏的工业体系基本上都是在国家重点投资过程中建设而成的,布局分散,未能形成集中的产业链。很多产业的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断层,原材料产品结构与加工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结构不匹配,绝大部分原材料输往区外,而宁夏加工工业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又从宁夏区外输入。这种产业链的缺损现象,很难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宁夏地区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

3.支撑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机制和体制尚未形成

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以纵向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从而导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内在联系与合作形成割裂,同一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在经济技术上难以协调发展,激化了企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同时,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受到各种阻碍,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关联产业群的形成。

第三节 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重点区域发展内陆开放经济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金融能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推进,而储蓄是提供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的高速发展时期,储蓄率曾达到40%的水平。金融的特点在于资金融通,而利息率使当前消费转化为未来消费,实物储蓄转化为货币储蓄伴随着储蓄增值并转化为投资成为可能,这就决定了它有条件吸收社会中的闲散资金转化为储蓄,从而为生产提供资金来源。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体现为:金融发展实现了资金的合理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本效率。

一、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重点经济区域发展

(一)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

该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02年的999.9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011.54亿元,增长2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2002年的689.7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986.2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从2002年的649.5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87亿元,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2010年6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意见》,就加大信贷支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加强金融服务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采取实际措施扶持黄河三角洲金融业的发展,并提出将探索设立黄河三角洲区域性股权场外交易市场和黄河三角洲开发投资公司,东营市商业银行也将适时申请更名为黄河三角洲银行,逐步完善金融体系。

直接融资方面,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新上市公司6家,融资54.2亿元,占山东省首发融资的17.6%。截至2010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5家,占山东省的12.4%。有30多家企业列入上市资源后备库。

“十二五”期间,黄河三角洲地区保险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保险市场主体继续增加。2010年末,区域内共有27家全国性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其中寿险公司11家、产险公司16家。此外,区域内还有4家保险代理机构。全年保费收入达到76.61亿元,保费收入增量7.44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49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1.12亿元。全年保费收入与2005年相比增长近2倍。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指标来看,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保险深度达到1.95%,保险密度达到1351.36元/人。黄河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从2002年的14.4∶60.4∶25.2逐步调整为2010年的7.9∶63∶29.1,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二)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

1.金融机构改革加快推进,组织体系日趋健全

中原经济区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行的授权稳步扩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和向下延伸势头强烈,2010年有5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支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深入,2010年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8家,成立了20余家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大量创立,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相继进驻中原经济区,城乡互动、中外互补的金融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证券类经营机构快速增加,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河南省有期货公司3家,国内上市公司63家,股票(A股)筹资260.8亿元,H股筹资8.8亿元,债券筹资303.2亿元。创新业务加快发展,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投资银行业务等相继推出,运行平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合规水平不断提高,中原证券和万达期货首次被评为A类公司,成功跨进行业第一方阵。

保险业市场主体日趋完善。2011年,河南省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共56家,其中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25家,寿险公司分支机构32家,全年保费收入839.8亿元,各类赔款给付171.1亿元,保险密度893元/人。

2.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河南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3593亿元,信贷投放总量适度,节奏平稳,重点突出。全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超过50%,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及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弱势群体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同比增加;中小企业财务辅导成效显着,动产、股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信贷产品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消费贷款新模式,促进消费升级。

3.直接融资渠道拓宽,融资结构有所改善

2011年,河南省共有63家国内上市公司,国内股票市场募集资金合计260.8亿元。“河南板块”在全国资本市场的影响逐步增强,上市公司数量及募集资金数额均创历史新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活跃,再融资取得历史性突破。当年发行H股筹资8.8亿元,发行国内债券303.2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筹资额76亿元。

4.保险业发展较快,补偿功能充分发挥

2011年,河南省保险公司分支机构56家,其中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25家,寿险公司分支机构31家。全年保费收入839.8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63.3亿元,人身保险收入676.5亿元。各类赔款给付171.1亿元,保险密度893元,保险深度3.1%。保险对经济补偿和保障民生的功能日益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