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眼保健知识荟萃
19080300000033

第33章 眼病诊疗知识(20)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技术、新疗法出现,一部分盲人保留或恢复部分残余视力,加入到低视力病人的行列。据估计,儿童低视力病人至少为儿童盲人的2~3倍,如不及时治疗,其中一部分儿童可能发展为盲人。因此及时治疗低视力儿童,对于减少盲人的发生率有很大意义。有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

142.儿童沙眼

沙眼是儿童易患的慢性传染性眼病,并发症又多,对孩子的视力常造成严重的损害。但只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沙眼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传染沙眼的媒介,是被沙眼患者的眼睛和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病人的手、手帕、毛巾、洗脸盆等,所以要特别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要用脏手擦眼,每个孩子要有自己的手帕和毛巾,用水要注意清洁,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父母或保育员,不要和孩子亲脸,滴用抗病菌的眼药水,是防治沙眼的主要方法,临睡时涂点抗病菌的眼药膏,效果会更好。

143.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过敏性结膜炎,每于春末夏初发病,到了秋末天寒,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本病可能与光、热、灰尘、花粉等刺激有关。患者以儿童与青年较多,一般男多于女。主要侵犯上睑结膜,使睑结膜充血、肥厚、出现大小不一的扁平乳头,乳头之间呈淡蓝色的沟,恰似鹅卵石铺成的路面,但穹隆部不受侵犯。也可见到部分病人球结膜充血,在黑白眼球交界的地方形成灰黄色的胶样隆起,充血消退后,球结膜呈现污秽的棕黄色外观。主要自觉症状为奇痒难忍,伴有异物感,似火烧灼,同时有轻微怕光、流泪、眼屎多,呈黏丝状。在发病季节,可戴深色眼镜,减少阳光刺激。平日尽量少接触花粉、阳光和烟尘。局部用色甘酸钠眼药水或贝卡明眼药水,配合0.5%可的松眼药水或0.02%氟美瞳眼药水点眼,加服中药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白芍、细辛、五味子、干姜、法夏、甘草。可加茵陈、白蒺藜等),常可收到满意的效果。长期滴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激素性青光眼,应注意测量眼压。一旦眼压增高,即停止使用。还可用1%麻黄素1∶5000肾上腺素,0.25%醋酸眼药水点眼。口服抗组胺药物及钙剂,或用钴60、镭、β射线进行放射治疗。这些方法都可减轻症状。病人到了成年以后,常可自行痊愈。

144.角膜软化症

角膜软化症多见于婴幼儿,由维生素A缺乏所致,中医称小儿疳眼或疳积上目,造成维生素A缺乏的原因,主要由于摄取量不足,吸收不良或消耗量过多等。由于幼儿时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相对较大;此时如患麻疹、肺炎、百日咳等疾病,可使维生素A大量消耗而发生本病。开始时夜间视物不清,但婴幼儿常不易发觉。不久球结膜及角膜表面失去光泽,当角膜持续暴露10秒钟则更为明显。由于组织弹性减退,当眼球运动时,于球结膜出现与角膜同心的皱纹。如不及时治疗,球结膜干燥加重,在睑裂部角膜两侧,出现银灰色泡沫状三角形干燥斑(Brtot斑),眼泪不能湿润其表面;同时内眦或穹隆结膜有色素沉着。角膜光泽及知觉完全消失,且有怕光现象,并出现角膜基质性混浊,继则形成角膜溃疡及前房积脓,但结膜充血相对较轻,且无痛感。

若继发细菌感染,则溃疡可迅速恶化而致穿孔,虹膜大面积脱出,甚至形成角膜葡萄肿。

本病的全身方面,常伴有维生素A缺乏的其他症状,如形体消瘦,皮肤干燥而失去弹性,腹泻、声音嘶哑等,有时合并肺炎等全身疾病。角膜软化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及时补充维生素A,积极防治全身并发症,以及预防角膜的继发感染。除调整饮食,改善喂养条件及治疗全身疾病外,一般可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D丸。

为预防肺炎等并发症,可肌注青、链霉素。局部一般可采用热敷,应用抗生素、狄奥宁、阿托品药水(或眼膏),以及浓缩鱼肝油滴眼等。

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使缺奶或过早断奶的小儿,得到合理的喂养,并纠正儿童的偏食习惯。当患消化系统疾病或发热时,应积极治疗,不要无原则“忌口”。要适当多吃些胡萝卜、青菜、西红柿、鸡蛋、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

145.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多为双眼发病,亦可为单眼。其临床症状有:眼睑痉挛、羞明、流泪,检查眼部时并无炎症表现,但角膜呈雾状混浊,眼压增高。由于患儿眼球壁很薄,且弹性较弱,随着眼压升高而眼球增大,角膜亦变大、浑浊,并向前隆起,前房变深,所以也称为“水眼”。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上有较深的青光眼凹陷,比其他类型青光眼出现得早而且发展得快。一个婴幼儿,如果发现大眼球、大角膜,同时伴有不明原因的眼睑痉挛、羞明、流泪,晚上经常哭闹者,应想到本病。先天性青光眼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

先天性青光眼的病因,是由于胚胎期前房角发育不良,输林氏管没有发育或发育不全,致使前房角排水受阻,而使眼压升高。局部可滴1%~2%肾上腺素及0.1%~0.5%噻吗心安,可使一部分患儿眼压降低,但应及早手术治疗,早期行前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晚期可行滤过性手术。

146.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发育不良造成的。按其原因分为内生性与外生性两大类,内生性因素与染色体基因有关,有遗传性;外生性因素,是在胎儿发育期间,母亲患病,使胎儿晶状体正常发育受损害。例如母亲在怀孕期间患风疹、脊髓灰白质炎、腮腺炎、麻疹等,都有可能使胎儿晶状体发育受影响,形成先天性白内障。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对胎儿的正常发育是很重要的。

147.黑蒙猫眼

有的小朋友得了眼病,医生诊断为“黑蒙猫眼”。这种病眼主要表现为瞳孔开大,瞳孔后面有黄白色反光,看上去就像晚上猫的眼睛那样,又因为这种眼多半已看不到光,医学上叫黑蒙,所以就叫黑蒙猫眼。常见的有三类。

(1)第一类是先天性眼病。例如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见于早产儿,双眼发病。有的还合并其他眼部畸形,如小眼球。

(2)第二类是炎症性疾病。譬如以前得过全身感染性疾病,发高热、出皮疹,以后病毒转入眼球内引起发炎。前房混浊乃至积脓,发生虹膜后粘连(虹膜和晶状体发生炎性粘连),玻璃体也化脓,这就是转移性眼炎。发炎的结果,不但造成失明,而且瞳孔后面长一层白膜。也有的由于严重眼外伤引起眼内炎所致。此外,10岁左右的男孩,还会得一种特殊的眼病,叫渗出性视网膜炎,最后也发生黑蒙猫眼。

(3)第三类是眼内肿瘤,最常见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好发于3岁以下的儿童,多数是单眼发病,也有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的。有的有家庭遗传性。早期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不容易被发现,等到家长发现患儿视力下降,瞳孔发白,到了黑蒙猫眼时期,病情已很严重。

随着肿瘤不断长大,患儿眼睛红肿,眼球胀大,头痛、恶心呕吐。最后,肿瘤可以沿视神经、淋巴管和血管转移到脑、骨或肝脏,终于夺去患儿的生命。愈早治愈好。早期摘出眼球后,有可能保全生命。

148.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Rb)起源于视网膜的原始细胞,为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为单眼,30%~35%为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前者约15%~20%为遗传性,后者均为遗传性,属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约60%~90%,并有16%双侧患者发生其他部位肿瘤。

发病率为活产儿的1/1.5~2万,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内,90%在3岁以前。因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已使存活率提高到70%以上。婴幼儿多因斜视、白瞳症(猫眼)现象才来就诊,而边远地区甚至于晚期发生青光眼或肿瘤向眼外破溃时才来就诊。

光凝或冷凝治疗,适应于局限视网膜而未植入玻璃体的小肿瘤,直径不超过3毫米,厚不超过2毫米。赤道后者可光凝,常用氩激光,最好在肿瘤周围光凝阻断血供,使肿瘤退变;对放射治疗很敏感,现多用钴60或γ射线进行颞侧外照射,或联合前照射。

用抗癌剂作化学治疗,适于晚期或手术后肿瘤残留者。眼球摘除适应于单眼发病Rb占眼球一半者;双眼发病,摘除重症眼,轻症眼保守治疗;双眼均较晚期都可摘除。

149.饮食对儿童眼睛的影响

注意饮食,增加营养,是增强体质、减少眼病、保护儿童眼睛非常必要的措施。对不吃母乳儿和早产儿的喂养,一定要使用含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如牛奶、蛋黄、动物肝和新鲜蔬菜等。不要单纯用奶糕、米汤、稀饭等食物喂养。对乳儿断奶后或久病体弱、营养不良和长期腹泻的孩子,做父母的尤其要注意补充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这是预防夜盲症和角膜软化症的有效方法。甜味点心吃多了,对眼睛没有好处。因为人体的糖类代谢靠维生素B(下标1),糖分摄取过多,维生素B(下标1)容易缺乏,就容易患视神经炎等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病。糖分还起减少体内钙的作用,如果人体缺钙,眼球巩膜的弹力就会减退,眼球变得容易伸长,有可能发展为轴性近视。其次,成长期的儿童多数喜欢吃酸味食品,而人的体液却是弱碱性的,酸味食品吃多了,血液中碱的浓度就会下降,容易使眼的角膜、睫状肌、巩膜等组织发生微妙变化,也易造成近视。总之,保护儿童眼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随时注意,多方综合进行,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肖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