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阳光满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19081000000029

第29章 教师的成功与幸福(1)

第一节成功教师的特征

一、成功是什么

人人都追求成功!但什么是成功?对于成功的解释有无数。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成功是一件说不清楚的事情,之所以有如此观点,也许原因只有一个——忘掉了查问典。成功的定义其实非常的简单而明确:成功就是达成预期目标。定义是简单的,但意义却深刻。

成功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标准因人而异。简单地划分,成功应有三种标准:自己的标准、他人的标准和群体的标准。人们常常为“什么才算成功”争得面红而赤,原因是各自的标准互不“兼容”而已。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按照自己的标准或自己的目标来衡量别人的成功。

二、教师的成功

对于教师的成功而言,就在于教师给自己树立什么样的目标,怎样为这个目标努力,是否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以及最后是否达成了自己的预期目标。而行业的特殊性高叔我们:教师目标又是十分依赖于别人——他的工作对象——学生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满意度和教自身对于是否成功的体验一样重要。

(一)教学的成功与教师的特征

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公民的良好品质,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要求的特殊品质。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教学的成功

教师要获得教学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具备以下特殊能力:

(1)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由于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关系错综复杂,因此教师要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将重点、难点进行改组或简化,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以便于学生理解。另外,认知能力强的教师能通过研究和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根据自己的思考,自成清晰的思路和体系,用自己独具一格的方式、方法来讲述教材,做到教有条理,让学生学有成效。

(2)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富有情感的讲述,可起到“以声传情,以音动心”,引起学生强烈共鸣。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八字、四化、四适中”,即清晰、简练、准确、生动,通俗化、形象化、艺术化、戏剧化,语言的声调和速度要注意高、低、快、慢适中。

(3)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一般学生的年龄特征,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掌握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并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一定的组织管理才能。要善于组织学生集体,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恰当地分配集体成员的职责,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优秀的集体不仅是教学的客体,也是教学的主体。它有着强有力的感化、影响和控制功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教学的成功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认识、感情、兴趣、爱好、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着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施穆克的研究表明,当学生认为教师富有同情心时,学生之间更能传递喜爱之情。科根也发现,教师的热情与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对学科的兴趣及学生行为的有效性均有重要的关系。

(二)学生欢迎什么样的教师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在全面推行教学改革的今天,在社会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学生欢迎什么样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的标准”这个问题。通过近三年的大面积调研,刘政敏分析总结了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共同具备的一些特点。

1.优秀教师对他们的工作饱含热情。他们都是终身的学习者,因此他们能用一种神秘的力量把这种好学精神传给学生,研究、学习和人格魅力是一流教师的特点。

2.优秀教师知道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提高自己。优秀教师把教学生如何学习当做自己的主要任务。他们完成这项任务的方法是:教会学生许多接受事实的技巧,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并教会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能力。优秀教师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完全开发他们的潜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优秀教师懂得该如何教学。他们的课讲得一清二楚,能帮助学生抓住要点和理解概念。最重要的是,优秀教师的难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高于学生的水平,也不低于学生的水平,

3.优秀教师擅长创造活跃的教学气氛。优秀教师擅长创造活跃的教学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愿意去的地方是活跃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4.优秀教师擅长与学生交流。优秀教师有与学生轻松沟通的特殊本领,他们也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相互尊重是成功交流的关键,教师的关怀和善良是赢得学生依赖和尊敬的最好办法。也许这正是优秀教师往往都会以学生为中心,尽力满足学生要求的原因吧。

5.优秀教师能激励学生去挖掘自身的潜力。优秀教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担任主角。

6.优秀教师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优秀教师的一个明显标记是连续获得好评。不管教什么课,不管教那个年级,不管在什么教学环境下,优秀教师的表现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他们开启学生的心智,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他们播下终身学习的种子,为学生以后的事业做准备。

第二节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成功

教师成就的动力问题实际上是心理学上的“动机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去追求成功?在相关的研究中,““自我效能感理论”备受关注。教师的成功与动力有密切的联系。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教师自我效能感方面的研究,进而探讨如何培养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本内容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也就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估计。当人们知道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时,就会积极去做,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达到某个目标,就会放弃努力!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

二、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1.个体成败的经验。

个体成败的经验也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一般说来,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的情境中。

2.个体的归因方式。

个体的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等,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

三、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人们常常会有疑问:为什么具有同样教育能力水平的教师在同一个教育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教育效果?为什么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情境中完成同样的任务,其表现出的能力水平却会有不同呢?

庞丽娟等人认为,之所以每个教师的表现会表现出如此绝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1.教师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教育行为和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中介

教师的教育行为表现受其对行为成功预期和主观评价所形成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行为,而且导引着教师知觉到自身的教育行为与结果,这种导引主要是通过影响其目标设定、努力程度、工作情绪等中介因素来实现的。

2.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身心健康、个人幸福的重要影响源

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健康功能,尤其是对人应付压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意义上的一种主观感受,是通过影响体内生化过程而介入到应激源与免疫系统之间,从而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教师保持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保证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其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我效能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心理健康,尤其表现在对教师焦虑反应和抑郁程度等身心反应过程的影响作用。在面对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挫折时,自我效能感决定教师的应激状态、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往往信心十足、心情愉快地从事各种教育工作和活动,相信自己能够对教育过程中的困难施以有效的控制,不会在应对情境、困难时紧张、忧虑,从而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境和行为,减少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精神病性反应等。

四、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1.言语说服,增强认知

在训练之初,可以先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找到自己的能力长处,为自己树立信心。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等说服方式,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2.积累积极成功经验

自我效能感是十分依赖于自己的成败经验的,如果一个教师经常成功,那么他就会拥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进而积极地行动,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教师,不妨先为自己设计较低的目标,逐渐的积累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再逐步提升自己的目标,取得更大的进步。

3.增强替代性经验

社会学系研究表明:这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遇了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因此教师可以多观察其他成功老师的行为,会发现他们也会在实际行为中如何取得成果,这样自己就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奠定信心,最终取得成功!

4.归因训练,形成积极归因模式

归因是我们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的一种推理方式。一件事情发生了,往往有多种多样的归因方式,有些归因方式利于我们积极的评价自己,采取更主动的行为应对后续的困难,而有些归因方式则会打击我们的自信,放弃努力。我们需要树立积极的归因方式。比如一个教师一堂公开课没有上好,如果归因为我真笨,真无能,则可能会对自己丧失信心,不会积极努力。而如果把这件事情归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内容准好,那么则可能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加努力,促使自己好好准备,取得好的效果。

五、做一个成功的老师

(一)成功者善于自我激励

成功的人总是能够从绝望中获得希望,从苦难中汲取力量!作为教师也是如此,压力越大,就越是要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提防自己,不要躺倒在舒适区。舒适区只是避风港,不是安乐窝。它只是你心中准备迎接下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和恢复元气的地方。不要沉浸在过去,也不要耽溺于未来,要着眼于今天。当然要有梦想、筹划和制订创造目标的时间。不过,这一切就绪后,一定要学会脚踏实地、注重眼前的行动。要把整个生命凝聚在此时此刻。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

(二)成功者永不停止学习

要保持成功,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永远比你的对手学得更快!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好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教育学,教学法的知识,更好要学习好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懂得如何整合力量,促进自己的工作。在当前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持续的竞争力。这和现在提倡的终身教育是一致的。教师本身也需要接受终身教育的观点。

(三)创新——插上为你成功的翅膀

创新的重要性已经妇孺皆知。对于成功来说,创新就是一双强有力的翅膀!举凡成功的教师,无不是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勤恳钻研、勇于创新的人。

创新从何着手?心理学家认为,以下15条方法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1.多了解一些名家发明创造的过程,从中学到如何灵活地运用知识以进行创新。

2.破除对名人的神秘感和对权威的敬畏,克服自卑感。

3.不要强制人们只接受一个模式,这不利于发散性思维。

4.要能容忍不同观念的存在,容忍新旧观念之间的差异。相互之间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取舍、有发展。

5.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是创新的基础。

6.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训练挑毛病、找缺陷的能力。

7.消除埋怨情绪,鼓励积极进取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8.表扬为追求科学真理不避险阻,不怕挫折的冒险求索精神。

9.奖励各种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行为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