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阳光满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19081000000003

第3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3)

第五节教师心理健康的评定

量,然后知长短;度,然后知轻重。物皆然,心尤甚。——孟子

前面说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许多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其中大部分的标准都是比较理想的健康人,很难有人完全做到。可能有的老师对照其中的某些标准一看,“哎呀!这条我不满足!是不是我不健康啊!?”其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人都不能达到理想的健康标准,单是这并不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不健康。那么,我们如何来评定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呢?

评价一名教师心理是否健康,有许多方法,这里把常用的方法做一介绍,其中大部分都能够自行操作,简便易行。

一、心理测量法

这是心理健康评定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其中,心理健康量表是专门测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借助标准的心理测验量表,能够有效诊断其心理健康状况,确定心理健康问题或障碍的症状及特点,能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行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提供依据,进而为促进受测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全面发展。

用于心理健康诊断的测验有很多,《如康奈尔健康问卷》、《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焦虑症状和特质问题》、《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等。

二、你觉得自己健康吗?——自我感受判断

俗话说:“这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与自己朝夕相伴,一切事情都在自己的视野中。因此心理健康评定的一种重要来源便是自己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评定。这种方法依赖于对自己经常性的反思。

自我感受评定就是对自己现在的身心状态、情绪和人格状态进行自我感受,看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由于教师一般具备较强的内省能力,能够对自身的状态进行比较深入的审视,往往能够感受到自身现在的健康状态。

应该说,自我感受能够涵盖自己能够意识到的所有方面,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1.教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主要是自己的各项生理机能是否良好。是否有神经衰弱,疲劳感,身体不支甚至衰竭感。如果有这些症状,教师就应该重视,尽早予以矫治。

2.教师的自身的心理是否有愉悦感、胜任感和成就感。如果感觉到心理抑郁、烦躁、自卑、自责、无奈、无意义……那可能就是问题的先兆,需要重视。

特别提醒

我们的身体制作是非常精密的,一般能够即时报告身心的各种状态,但是有时候,由于其它信息的干扰(比如工作太忙),自我感受的信息则可能受到干扰。由于对危险信号的忽略,结果所有潜在的危险突然爆发,措手不及,无法应对。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巢”。下面的章节中谈到的暴病情况就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就是,有时候即使感受到了,也会疏于采取适宜的行动来加以调整。结果怠误了时机,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本来早期容易解决,到后来就难以解决了。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疾病,也包括师生之间的沟通、同事关系以及自身心理上的问题等。

真诚建议

为此我们向广大教师建议:吾日三省吾身。

每晚花几分钟时间,或刷牙洗脸时,或洗澡上厕所时,或躺在床上冥想时,看看自己的身体状态是否正常,看看自己的业务知识方面是否有什么进步,看看自己心理是否愉快,是否有什么疙疙瘩瘩……

三、我的行为健康吗?——行为判断法

有人说,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不要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说明一个人的行为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是如此,一个人所说的往往是自己能够意识到的东西或自己进行加工过的东西,不一定能够和行为一致。而只有行为才是最终决定个人行动后果的因素,它包含着许多甚至于连行为者本身都不从意识到的信息。通过对行为的分析,能够有效地预测一个人的心理,自然也能够预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可能状态。

对于教师来说,往往容易生活在自己的思想空间中,对于现实的行为,认知不一定十分客观,结果导致一些心理偏差,最后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行为评定来对教师的的心理健康进行预测或评价。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表现来评定

对于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般说来,教学工作顺利,能够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不容出现心理方面的负性刺激。而如果教学工作不顺,比如上课效果受挫、师生关系恶化等,往往会造成教师心理的起伏,产生负性的心理体验。久而久之,容易沉积于心,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另一方面,如果发现某些教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作业绩发生来显着变化,尤其是突然下滑,往往是有心理问题作祟,需要领导重视。

2.通过教师的行为方式来评定

一般说来,健康的人具有健康合理的行为方式。如果发现某些教师突然间行为方式变得异常,则可能有相应的心理问题。比如一个平时十分活泼的老师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终日无精打采,则可能会有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各种行为习惯也能够预测教师的身心健康。比如一些教师长期加班加点,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则往往容易诱发神经衰弱等症状,容易导致心理枯竭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3.教师的生活事件

每个人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其中有一些事件会对我们的心理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我们可以称之为生活事件。心理应激理论认为,任何生活事件都会对我们构成压力。无论是积极事件还是消极事件,都会产生心理应激。因此我们可以更加在某一段时间内生活事件事件的多少,来对人面临的压力进行预测,进而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对于教师也一样,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师面临的生活事件进行评定,进而评定教师的心理应激指数,推断其心理健康。如果一个教师近期面临的各种事件较多较复杂,则可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的行为评定,往往是教师本人不容易体察出来的,需要学校领导、同事留心观察,及早发现,予以帮助。

四、他人眼中的我健康吗?

前面谈到的各种评价方式,大多是针对教师自身的。其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不仅依赖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来确定自己的方向,同时也极大地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对于心理健康来说,他人的评价往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尤其是当自身的自我意识混乱和精神分裂时,自身的评价是不可靠的,他人的评价反而更客观。对于教师来说,主要的“他人”评定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专家评定

主要评定者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工作者,他们能够提供比较权威的鉴定。(可以和教师心理咨询与治疗一章结合起来看看)

2.学生评定

学生是每天与教师接触最多的人,如果学生反应教师行为不正常,并且有根有据,就值得引起教师本人和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士的重视。

3.亲人评定

教师的亲人(比如爱人、孩子、亲戚等)往往能够对教师的许多生活细节作细致的了解,能够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行为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比如强迫、失眠、药物滥用等等。

4.同事与领导评定

同事和领导是教师工作时的伙伴,长期与教师在一起共事,往往能够发现教师在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5.其他有接触的人

凡是与教师接触的人,比如学生家长,教师朋友等,都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特别提醒

1.在从他人视角中获取的信息不能作为直接的参考,其中的信息可能有许多不翔实之处,需要进行核查。

2.要非常注意保护教师的个人隐私,严禁随意编造和散布谣言,中伤教师。

3.一旦发现有异常行为,有问题的苗头,也应尽早处理,防范于未然。

评定心理健康有多种方法,但是综合评定的方法是最有效的。这正如医生诊断病人一样,不能通过某一种现象便判断病人得了什么疾病,而是要全面地予以诊断,综合各方面的信心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老师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时,也要进行综合评定,广泛地收集信息。既不能凭自己的感觉判断,也不能仅凭别人的言语判断,最好能够综合各种意见,作出准确判断。在问题不严重时,一般可以自行调节(方法在后面的章节中有详细展开),如果发现自己问题已经不能很好的调节的时候,也不要讳疾忌医,要勇敢的尽早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比如心理医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