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肝饮食指南
19081500000014

第14章 常见肝病饮食指南和辨证施食(5)

点心甜牛奶1杯(维生素AD奶250毫升,葡萄糖30克,开水加至300毫升)。

午餐大白菜叶健儿粉匀浆液1杯(大白菜叶泥汁50克,健儿粉20克,花生油6毫升,食盐0.5克,用开水制成300毫升)。

点心蜂蜜水1杯(蜂蜜100克,葡萄糖20克,开水加至300毫升)。

晚餐甜豆浆1杯(豆浆250毫升,葡萄糖25克,开水加至300毫升)。

点心过滤10%甜浓米汤1杯(粳米30克,葡萄糖30克,花生油6毫升,食盐0.5克,米汤加至300毫升)。

能量5600千焦(1466千卡),蛋白质18.4克,脂肪27.4克,糖类287.3克。

(本食谱举例引自陈仁淳《现代临床营养学》,1996)

防止肝性脑病的几大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尽快恢复肝功能;

3.保持大便通畅;

4.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数量。

三、辨证施食

本病初多为湿浊、痰瘀、火毒内盛,邪毒不得外泄而熏蒸,蒙蔽脑神,内闭心包,引动肝风,病性以邪实为主;疾病后期往往出现脏腑虚损,气阴衰竭,甚或阴阳离绝,阴微阳脱。故食疗的重点是前期食用祛除痰湿、开窍醒神的食物;后期以调和阴阳、双补气血的食物为主。

(一)痰湿蒙蔽清窍

【证候】神情呆滞,表情淡漠、神差嗜睡或言语不清,面色晦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喉中痰鸣,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而厚,脉滑。

【分析】肝病日久,萌生痰湿,邪无出路,不得外泄而熏蒸,内闭心窍,蒙蔽脑神,故神情呆滞,表情淡漠、神差嗜睡或言语不清;痰湿为病,故面色晦暗,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喉中痰鸣,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而厚,脉滑。多见于肝性脑病昏迷前驱期。

【治法】化痰开窍醒神。

【选方】菖蒲菊花饮、茯苓橘红粥。

(二)热毒扰心

【证候】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面色红赤,肝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燥,脉洪数。

【分析】邪毒迅速化热、化燥,内入营血,扰乱心神,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面色红赤;毒气不能及时被肝脏解毒,故口中有异常的“肝臭味”;热邪灼伤津液,与燥屎相结,则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燥,脉洪数为热毒炽盛之象。本型多见于暴发型肝炎所致的肝性脑病。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开窍。

【选方】选清炒蕹菜、雪梨西瓜汁清心泻火,麻仁粥降火通便;如见出血可选鲜茅根藕汁、蜂蜜慈菇汁止血散瘀,或白毛根桃仁粥凉血止血。

(三)肝风内动

【证候】躁动不安,狂言乱语,循衣摸床,肝臭,四肢震颤或抽搐,舌干唇燥,脉弦细。

【分析】肝病日久,耗伤阴津,虚风内动,故四肢震颤或抽搐;热扰心神,故躁动不安,狂言乱语,循衣摸床;毒气不能及时被肝脏解毒,故口中有异常的“肝臭味”;舌干唇燥,脉弦细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法】平肝熄风。

【选方】白芍二花饮、雪梨西瓜汁。

(四)阴阳两竭

【证候】深度昏迷,手足抽搐,气息低微,汗出肢冷,尿少便溏,舌淡,脉细微。

【分析】本病后期,阴阳两绝,神气衰亡,病情进入危重阶段,故见深度昏迷,手足抽搐,气息低微,汗出肢冷,尿少便溏;舌淡,脉细微为阴阳衰竭之象。本型多见于肝性脑病昏迷期。

【治法】益气回阳救脱。

【选方】人参粥。如果昏迷不能口服,人参粥方不用粳米,以红参、黄芪煎煮浓缩后,鼻饲送入。

第八节肝肾综合征

一、病证概述

肝肾综合征是指由失代偿性肝硬化(晚期肝硬化)、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等多种严重肝病引起的功能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临床上以少尿、无尿、腹部肿大、黄疸、便血、呕血、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据资料统计,晚期肝硬化患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4%~84%。

肝肾综合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病死率高,一旦发生病死率可高达90%。肝肾综合征多数死于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少数死于肾功能衰竭。

肝肾综合征属于中医“臌胀”、“黄疸”、“积”、“癃闭”、“关格”等病范畴。系因外感湿热疫毒,邪毒炽盛,耗损阴湿,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浊毒内蕴,肾脏不能分清别浊,膀胱开合不利,或因肝病日久,损伤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瘀滞,肾气日衰,肾阳不能化气行水,终致少尿或无尿。本病病机复杂,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终致肝、脾、肾三脏功能衰竭,阴竭阳脱,阴阳离绝。

二、饮食指南

1.饮食原则是低蛋白质、低磷、高热量及优质蛋白质。若能遵守该原则,能缓解肝肾综合征的中毒症状。

(1)肝肾综合征患者消化功能差,能量代谢障碍,故宜补充足够的热量,摄取足够热量,还可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有利于治疗。热量每日1800~2000千卡,宜选择高糖类食物如玉米面、葡萄糖粉、甜牛奶、麦乳精、麦片、巧克力等。

(2)少吃高磷食品,例如奶制品(酸奶、布丁),黄豆和其他豆类,动物内脏如肝和肾,鲤鱼、鱿鱼和虾米等。

(3)低蛋白质饮食。低蛋白质饮食能缓解尿毒症症状,慢性肾衰竭未透析病人每日蛋白质摄入0.6克/千克,血透病人每周透析1次为每日0.6~0.8克/千克;每周2次为每日0.8~1.0克/千克;每周3次为每日1.0~1.2克/千克。腹膜透析病人每日1.5克/千克。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1/3为植物蛋白质,如米饭、面粉制品,应限制豆制品、面筋制品、坚果类和豆类等。氮质血症时禁食高蛋白质。

(4)供给优质蛋白质。肝脏受损害时,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含量增多,而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减少。为防止肝昏迷,膳食蛋白质宜多供给富含支链氨基酸食物,诸如活鱼、鸭、去皮鸡肉、牛奶、黄豆、玉米、花生、红薯等,少吃或不吃带皮鸡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含芳香族氨基酸较多的食物,亦可将支链氨基酸(市场有售)与天然食物混合食用。植物性蛋白质含较多精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降低血氨有益,亦可适量选用。

2.补充维生素。维生素能提高肝肾功能,并提高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利用。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菜花、大白菜、洋白菜、胡萝卜、番茄、黄瓜、南瓜、红薯、玉米以及草莓、西瓜、苹果、荔枝、梨等,病人要适当多食。

3.限制水、盐。血钠水平过高会加重水分在身体里的潴留。钠不仅存在于食盐内,酱油、味精、番茄酱以及腌制食品如咸肉、火腿、香肠、咸饼干、熏鱼、罐装金枪鱼等均含高钠。如何限制水、盐,参考本书肝硬化的“饮食指南”。

4.限高钾食品。尿量超过1000毫升无需限钾,但当尿量少于1000毫升时需要限制钾的摄入,少吃高钾食物,如新鲜水果类(香蕉、桔子、柚)、蔬菜类(西红柿、土豆片、蘑菇)、水果汁。可将水果、肉类及蔬菜经过烹调后倒去汤汁,以除钾盐。

5.忌辛辣刺激食品。胡椒、芥末等香辣调味料和辣椒、韭菜、生姜等刺激性很强的蔬菜,可伤害肾脏,不宜食用。

三、辨证施食

根据肝肾综合征本虚标实的病机,食疗应该协助药物或透析疗法,以调肝、健脾、益肾、祛邪的食物为主,或祛邪为先,或虚实并治。

(一)湿热内蕴

【证候】黄疸较重,腹部鼓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纳呆,口苦口干,下肢水肿,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量少或尿闭,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分析】肝病日久,湿热蕴结,熏蒸肝胆,以致胆液外泄,透发于外而为皮肤面目发黄,口苦口干;湿热之邪影响脾胃,脾失健运则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纳呆;影响水液代谢则腹部鼓胀,下肢水肿;湿热下注,故小便黄或短少;热邪与宿食相结,则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利湿热。

【选方】土茯苓汤、茵陈决明子粥,症状缓解后芥菜豆腐羹、海带豆腐汤。

(二)浊毒壅滞,胃气上逆

【证候】纳呆腹满,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溏,小便短涩,舌苔黄腻而垢浊或白厚腻,脉虚数。

【分析】肝肾升降失常,则小便短涩不利,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故纳呆,恶心呕吐;腑气不通,浊气不降,则腹满,大便秘结,脾失健运则便溏;舌苔黄腻而垢浊或白厚腻为浊毒壅滞之象;脉虚数为本虚标实。

【治法】扶正降浊,和胃止呕。

【选方】茯苓橘红粥、鲜马铃薯汁。

(三)脾肾阳虚

【证候】腹部胀大如鼓,下肢水肿或全身水肿,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精神疲惫,面色不华或晦黄,少腹腰膝酸冷、腹胀便溏或泻下清谷,小便不利,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