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第2辑传染科)
19083700000011

第11章 基础知识(7)

五、问答题

1.试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的临床分型及其表现。

2.试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的诊断要点。

3.试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C 3.B 4.A 5.D 6.B 7.A8.A 9.D 10.C 11.C 12.A 13.A 14.B15.A 16.D 17.B 18.A 19.F 20.A 21.C22.A 23.C 24.D

25.(1)①+ ②+ ③- ④ + ⑤ + ⑥ +⑦ + ⑧ +

(2)①+ ②+ ③+ ④ + ⑤ + ⑥ + ⑦ +⑧ - ⑨ - ⑩ - ⑾+ ⑿+

(3)①+ ②+ ③+ ④ + ⑤ - ⑥ - ⑦0⑧ + ⑨0 ⑩ +

填空题

1.冬春、儿童

2.高热、头痛、呕吐、淤点、淤斑、脑膜刺激征

是非题

1.√ 2.×

简答题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多在20×109/L以上。

(2)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在1000×106/L以上,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明显减低。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在临床上最常见。前驱期(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重要体征是约70%~90%病人有皮肤黏膜淤点或淤斑,病情严重者淤斑迅速扩大融合。脑膜炎期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重者有谵妄、神志障碍及抽筋。恢复期约10%病人出现口唇疱疹。

问答题

1.暴发型的临床分型及表现为:

(1)休克型:起病急,高热、寒战,严重者体温不升,伴头痛、呕吐及全身严重中毒症状,精神萎靡及烦躁不安。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淤点、淤斑,可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皮肤呈花斑状,脉搏细速甚至触不到,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但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可有呼吸急促,易并发DIC。脑脊液检查大多澄清,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

(2)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除高热、头痛、呕吐外,意识障碍加深,并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反复惊厥,锥体束征阳性。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瞳孔忽大忽小或一大一小,眼底检查见静脉迂曲及视神经盘水肿等脑水肿表现。严重脑水肿可发生脑疝,常见枕骨大孔疝,并迅速出现呼吸衰竭,亦可有天幕裂孔疝,表现为昏迷,同侧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或外展,对侧肢体瘫痪。均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混合型:以上两型临床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

2.暴发型的诊断要点是:

(1)流行病学:流行季节多为冬春季,儿童多见。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

(2)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淤点、淤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有败血症、脑实质损害,而有感染性休克、循环衰竭、神志障碍、惊厥及呼吸衰竭。

(3)实验室检查资料: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检查颅压升高及化脓性改变。细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3.暴发型的治疗原则是:

(1)休克型: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迅速纠正休克。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应用。抗DIC治疗应输入新鲜血、血浆及应用维生素K以补充被消耗的凝血因子。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2)脑膜脑炎型: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颅压增高,及时脱水治疗,防止脑疝及呼吸衰竭。

(3)混合型:结合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的治疗原则。

三、伤寒、副伤寒

一、名词解释

1.伤寒复发

2.伤寒再燃

二、选择题

A型题

1.最能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是:( )

A.伤寒极期病人

B.潜伏期末的病人

C.暂时带菌者

D.慢性带菌者

E.伤寒恢复期及缓解期病人

2.伤寒杆菌从肠道感染后进入血液通过:( )

A.动脉进入

B.肝门静脉进入

C.直接从肠壁穿过进入

D.由淋巴管通过胸导管进入

E.毛细血管进入

3.一位伤寒极期患者高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未达正常,此热型为:( )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马鞍热

4.明确为伤寒的病人,病史中在病程第2~3周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A.中毒性肝炎

B.中毒性心肌炎

C.肠穿孔

D.肠出血

E.支气管肺炎

5.女,31岁,2002年8月3日起发热,食欲不振,咽痛轻咳,经一般对症治疗未见效,发病第6天热达39.8℃,症状加重,腹胀气,神志忧伤,血压正常,心率88次/分,律齐,肺(-),肝肋下3cm,脾肋下4cm,血白细胞3.5×109/L,中性0.56,淋巴0.39。以发热待查而入院,诊断应为:(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C.肝炎

D.伤寒

E.流行性感冒

第6~8题

男,41岁,农民,不规则发热持续2周伴腹胀,近1周来体温持续39~40℃,高热时脉率80次/分,肝肋下2cm,脾(-),血白细胞2.5×109/L,中性0.7,淋巴0.3,入院后第2天排便突然头昏、心慌、出冷汗,大便中有鲜血,扶入病房,血压9.3/6.7kPa(70/50mmHg),原有青霉素过敏史。

6.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休克

B.伤寒肠出血

C.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D.出血性肠炎

E.痔疮出血

7.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 )

A.输血补液纠正血容量

B.止血药应用

C.抗菌治疗

D.立即手术

E.禁食,绝对卧床休息

8.病原治疗中应选用:( )

A.氟嗪酸或环丙氟哌酸

B.氨苄西林

C.阿莫西林

D.氯霉素

E.第三代头孢菌素

第9~10题

男,41岁,持续高热3周伴腹胀,便秘4天,曾用氯霉素治疗无效。入院前自用番泻叶通便,当日10时许突然右下腹剧痛,心悸,头晕,脉细速,肝浊音界消失,X线腹界消失,X线腹部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血白细胞19.0×109/L,多核球85%,EOS计数为零,血清肥达反应:“O”1∶640(+),“H”1∶640(+)。

9.患者诊断为:( )

A.斑疹伤寒

B.伤寒肠穿孔

C.胃穿孔

D.阑尾炎穿孔

E.腹膜炎

10.此时应选用何种抗生素抗病原治疗:( )

A.氟嗪酸

B.氯霉素

C.SMZ Co

D.氨苄西林

E.第三代头孢

第11~13题

男,20岁,持续高热1周,伴腹痛、腹泻。体检: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2cm。

11.此时最可能的疾病诊断是:( )

A.上呼吸道感染

B.病毒性肝炎

C.细菌性痢疾

D.副伤寒

E.葡萄球菌感染

12.此时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为:( )

A.血常规

B.大便常规

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肝功能

13.经3天有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开始下降,腹泻中止,此时最合适的处理为:( )

A.继续抗生素治疗全程共2周

B.小剂量激素治疗

C.保持大便通畅

D.补液利尿有助毒素排泄

E.绝对卧床休息

第14~17题

男,39岁,渔民,居住于上海松江县血吸虫疫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3周,呈弛张型,40℃,伴腹胀,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白细胞3.0×109/L,中性0.55,淋巴0.45,EOS计数为零,时有咳嗽。

14.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日本血吸虫病

B.伤寒

C.疟疾

D.败血症

E.粟粒性肺结核

15.入院后第2天,突发右下腹痛,大汗淋漓,此时应先做的检查是:( )

A.腹部X线摄片

B.B超

C.血常规检查

D.腹部CT

E.腹腔穿刺

16.体检:有下腹肌卫,肝浊音界消失,此时应做的紧急处理是:( )

A.绝对卧床休息

B.禁食

C.镇静

D.立即手术

E.抗感染治疗

17.病变部位最可能的是:( )

A.胃或十二指肠

B.空肠末端

C.回肠末端

D.横结肠

E.降结肠

第18~20题

男,40岁,农民,渐起高热已11天,为稽留热,40℃,同时伴有纳呆,脉搏88次/分,轻度黄疸及肝、脾肿大,AIT200U,精神萎靡,无腹胀及腹水症。

18.此时最合适的治疗是:( )

A.补液,退热剂应用

B.大剂量青霉素

C.应用第三代喹诺酮药物

D.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

E.选用红霉素

19.病程第2周,患者体温渐降,但便秘已5天,此时处理应为:( )

A.应用强导泻药通便

B.生理盐水低位灌肠

C.米醋高位灌肠

D.用新斯的明

E.食用粗纤维食品

20.确诊患者所患疾病最适宜的检查是:( )

A.严格测体温

B.做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C.血培养

D.血沉

E.大便培养

B型题

第21~23题

A.骨髓培养

B.血培养

C.尿培养

D.大便培养

E.肥达反应

21.伤寒第1~2周时阳性率最高的是:( )

22.伤寒第3~4周时阳性率最高的是:( )

23.整个伤寒病程中阳性率均不高的是:( )

第24~26题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大便培养

D.尿培养

E.胆汁培养

24.已用氯霉素治疗而未能确诊的疑似伤寒病人应采用的培养是:( )

25.解除伤寒病人隔离,应采用的培养是:( )

26.伤寒慢性带菌者必要时应采取的培养是:( )

第27~28题

伤寒并发症有

A.肠穿孔

B.肠出血

C.支气管肺炎

D.中毒性肝炎

E.中毒性心肌炎

27.伤寒第3周体温从40℃突起下降,伴冷汗,脉快,可能是并发:( )

28.老年伤寒患者常易并发:( )

C型题

第29~31题

A.伤寒原发性菌血症

B.伤寒第二次菌血症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29.释放内毒素产生伤寒症状:( )

30.血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是:( )

31.不产生临床症状,临床上称为潜伏期:( )

第32~33题

A.伤寒复发

B.伤寒复燃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32.血培养可分离到伤寒杆菌:( )

33.血清肥达反应可立即再升高:( )

PMP型题

34.急诊病员,高热39℃持续10天,伴肠胀气,神志恍惚,谵妄,肺部无啰音,心率80次/分,巩膜微黄

(1)急诊应做下列哪些处理:

①做血常规( )

②做尿常规、尿三胆( )

③肝功能检查( )

④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

⑤ 胸片( )

⑥ 开通静脉输液通路( )

⑦ 血培养一般菌( )

⑧ 血培养真菌( )

⑨ 注射退热剂( )

⑩ 头置冰袋( )

⑾头颅CT ( )

⑿做脑脊液检查( )

(2)患者经退热剂治疗后热下降至37.5℃时,神志略有改善,血白细胞3.0×109/L(3000/mm3),多核0.75,淋巴0.25,凝血酶原时间正常,高热时心率80~86次/分。应做的处理是:

①做血EOS绝对计数( )

②血肥达反应( )

③抗生素选用氨苄西林( )

④ 用泻剂通便( )

⑤ 用支链氨基酸制剂治疗( )

⑥ 做骨髓穿刺及培养( )

⑦ 选用地寒米松退热( )

⑧ 输血或输白细胞( )

⑨ 加用兴奋骨髓增生药物( )

(3)血EOS计数为零,体检发现肝脾肿大,体温仍39℃,应做的处理是:

①重新讯问病史及发病经过( )

②B超查肝、胆、胰、脾( )

③尿培养一般菌( )

④ 吸氧( )

⑤ 抗菌药物改成喹诺酮类( )

⑥ 肠胀气用新斯的明( )

⑦ 饮食中增加粗纤维类蔬菜以排大便( )

⑧ 饮食进行严格管理,禁止食用粗硬及有渣的食物( )

⑨ 静脉输1500~2000ml液体( )

⑩ 加强支持疗法( )

三、填空题

1.伤寒____、____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2.伤寒临床特征为____、____、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____。

四、是非题

1.伤寒患者饮食不当,有可能诱发肠出血、肠穿孔。( )

2.伤寒患者高热时不宜用物理降温方法,宜用大量退热药。( )

五、问答题

1.请试述伤寒典型的临床表现的四期经过。

2.请试述伤寒的诊断要点。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伤寒复发:少数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

2.伤寒再燃:部分患者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复升,血培养可为阳性,称为再燃。

选择题

1.D 2.D 3.B 4.C 5.D 6.B 7.D8.A 9.B 10.A 11.D 12.C 13.A 14.B15.A 16.D 17.C 18.C 19.B 20.C 21.A22.E 23.C 24.B 25.C 26.E 27.B 28.C29.B 30.B 31.A 32.C 33.D

34.(1)①+ ②+ ③+ ④ + ⑤ - ⑥ +⑦ + ⑧ - ⑨ + ⑩ + ⑾- ⑿-

(2)①+ ②+ ③+ ④ - ⑤ - ⑥ + ⑦ +⑧ - ⑨ -

(3)①+ ②0③-④0 ⑤ + ⑥ - ⑦ -⑧ - ⑨ + 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