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第2辑传染科)
19083700000002

第2章 基础理论(2)

第二节 传染病临床

一、感染性发热的诊断及鉴别

一、选择题

A型题

1.传染病发热同时伴有发疹,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A.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B.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C.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D.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E.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B型题

第2~6题

A.高热持续,24h体温波动不超过1℃

B.24h体温波动超过1℃,但最低温度未达正常

C.24h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D.急起高热,持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高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2.间歇热:( )

3.稽留热:( )

4.回归热:( )

5.弛张热:( )

6.马鞍热:( )

二、填空题

传染病按发热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____期, ____期,____期。

三、简答题

传染病中由病毒感染所致发热的四大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E 2.C 3.A 4.D 5.B 6.E

填空题

体温上升 极 体温下降

简答题

传染病病毒性发热的四大特征是:

(1)自限性发热。

(2)大多呈弛张热。

(3)病毒血症可有明显乏力、食欲减退、过敏症状等。

(4)血象:白细胞总数除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通常正常或降低。

二、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要点和治疗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有关休克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

A.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神志昏迷

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

C.血压均下降

D.面色苍白或潮红、发绀

E.尿少或无

2.低阻力型休克最常见于: ( )

A.失血性休克

B.烧伤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创伤性休克

3.休克输液治疗的原则是:( )

A.血压正常不必输液

B.补液宁多勿少

C.补充丢失的部分液体,失多少补多少

D.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肾功能

E.补液宁少勿多,需多少补多少

4.抗休克治疗中纳洛酮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拮抗:( )

A.儿茶酚胺

B.血管紧张素

C.β内啡肽

D.心肌抑制因子

E.前列腺素

5.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 )

A.疏通内循环,扩张小血管

B.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

C.阻断儿茶酚胺的有害作用

D.增强肝脏的解毒作用

E.增强心肌收缩力

6.休克时最先受损的细胞器是:( )

A.溶酶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E.线粒体

7.下列疾病中不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是:( )

A.暴发性流脑

B.大叶性肺炎

C.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D.霍乱

E.细菌性痢疾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

A.氧分压降低

B.进行性呼吸困难

C.进行性发绀

D.呼吸节律不整

E.肺底可闻湿啰音

9.有关感染性休克的实验室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钠、钾均偏低

B.初期呈低凝状态,后期呈高凝状态

C.白细胞计数大多降低

D.严重休克时血乳酸钠含量常降低

E.鲎溶解试验有助于内毒素监测

10.下列选项不是休克晚期的临床表现的是:( )

A.肝衰竭

B.烦躁不安,但神志尚清

C.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D.顽固性低血压

E.广泛出血

11.下列细菌会导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是:( )

A.铜绿假单胞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产碱杆菌

E.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12.感染性休克发生DIC时的治疗,正确的是:( )

A.先治疗DIC,后处理原发病

B.早期疑似DIC者可先用肝素做实验性治疗

C.已确诊为DIC应及早予肝素治疗

D.在DIC早期应使用抗纤药物预防纤溶

E.如合用潘生丁,肝素用量可酌增

13.感染性休克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 )

A.缺氧及酸中毒

B.溶酶体释放

C.微循环障碍

D.心肌供血不足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纤溶亢进

14.休克时发生急性肾衰竭诊断的依据是:( )

A.少尿

B.氮质血症

C.多尿

D.肾性高血压

E.肾性贫血

15.在休克并发急性肾衰竭时,下列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

A.尿量可不减少

B.血尿素氮增高

C.血肌酐减少

D.代谢性酸中毒

E.高血钾

16.下列不属于早期休克的临床表现的一项是:( )

A.面色苍白

B.四肢湿冷

C.尿量减少

D.脉压增大

E.呼吸深快

B型题

第17~20题

A.感染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血源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17.高位脊髓麻醉可发生:( )

18.严重烧伤早期可发生:( )

19.暴发性流脑可发生:( )

20.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发生:( )

第21~24题

A.缩血管药

B.扩血管药

C.肝素

D.盐皮质激素

E.糖皮质激素

21.确诊为DIC选用:( )

22.低排高阻型休克选用:( )

23.高排低阻型休克选用:( )

24.ARDS选用:( )

C型题

第25~28题

A.高阻力型休克

B.低阻力型休克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5.干性霍乱所致休克为:( )

26.烧伤性休克为:( )

27.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为:( )

28.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所致休克为:( )

第29~32题

A.感染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9.普通性伤寒可引起:( )

30.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引起:( )

31.霍乱可引起:( )

32.中毒性菌痢可引起:( )

X型题

33.缺血缺氧期导致微血管发生强烈痉挛的有:( )

A.儿茶酚胺

B.血栓素

C.血小板活化因子

D.缓激肽

E.白三烯

34.休克时的代谢改变正确的有:( )

A.糖原和脂肪代谢亢进

B.早期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C.后期可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D.在休克进展时,可出现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E.因ATP生成不足,使细胞膜上钠泵运转失灵致细胞水肿

35.下列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正确的是:( )

A.为减轻毒血症可给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

B.必须明确致病菌后才予抗生素治疗

C.宜选用强有力的抗菌谱广的杀菌剂治疗

D.由于抗生素剂量较大,故应静脉内给药

E.积极控制感染和抗休克两方面治疗

36.低排高阻型休克的治疗常用的扩血管药物有:( )

A.阿托品

B.酚妥拉明

C.去甲肾上腺素

D.654-2

E.间羟胺

37.治疗感染性休克常用的缩血管药物有:( )

A.去甲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间羟胺

D.东莨菪碱

E.酚妥拉明

38.下列关于ARDS的治疗,正确的是:( )

A.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予呼气末正压呼吸

B.可予血管痉挛剂降低肺循环阻力

C.控制入液量,尽量减少胶体液

D.可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E.为防止继发感染,尽量不考虑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9.感染性休克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是:( )

A.防止血细胞凝集和血栓形成

B.疏通微循环

C.提高血浆渗透压

D.防止发生DIC

E.降低血液黏滞度

二、简答题

1.感染性休克的定义是什么?

2.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包括哪三期?

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D 3.D 4.C 5.B 6.E 7.D8.D 9.E 10.B 11.B 12.C 13.C 14.B15.C 16.D 17.E 18.C 19.A 20.D 21.C22.B 23.A 24.E 25.B 26.A 27.A 28.C29.D 30.A 31.B 32.A 33.ABCE 34.ABCDE35.ACDE 36.ABD 37.AC 38.ABD 39.ABCDE

简答题

1.感染性休克是因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细胞损害、代谢和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重综合征。

2.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分为:缺血缺氧期、淤血缺氧期、微循环衰竭期。

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

(1)病因治疗。

(2)抗休克治疗:①补充血容量(胶体、晶体)。②纠正酸中毒。③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扩血管药、缩血管药)。④ 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强心药物的应用、维护呼吸功能、急性肾衰竭的防治、DIC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三、败血症的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败血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发病率明显上升,首先以大肠杆菌为主

B.均有寒战、高热、皮疹及休克

C.革兰阳性细菌败血症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D.真菌败血症常为院内感染的疾病

E.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常以条件致病菌致病

2.病原体侵入血流,在血中繁殖产生毒素,表现严重的中毒症状,

诊断为:( )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变应性亚败血症

3.革兰阳性败血症,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一项是:( )

A.时间长

B.近来有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

C.肝脾肿大

D.病程中出现迁徙病灶,脑脓肿,肝脓肿

E.WBC增加,N升高

4.关于大肠杆菌败血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见双峰热和稽留热

B.常有原发病

C.迁徙性病灶少见

D.中毒性休克多见

E.皮疹及关节症状明显

5.关于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及寒战、高热时进行血培养

B.宜反复多次送检

C.采血不宜多,成人2~3ml,婴儿1~2ml

D.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可加对氨苯甲酸等以破坏抗生素

E.有条件时可同时进行真菌和厌氧菌的培养

6.下列抗菌药物中均可用于绿脓杆菌败血症,除外:( )

A.氧哌嗪青霉素

B.羧苄青霉素

C.氨苄青霉素

D.头孢他啶

E.头孢哌酮

7.快速鉴别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比较有意义的实验是:( )

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B.血培养

C.血沉

D.凝集试验

E.鲎试验

8.对于败血症和变应性亚败血症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

A.畏寒、发热

B.显着的中毒症状

C.皮疹

D.肝、脾肿大

E.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着增加

9.诊断败血症最重要的依据是:( )

A.畏寒、发热、明显中毒症状

B.皮疹

C.肝、脾肿大

D.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显着增加

E.血或(和)骨髓培养阳性

10.医院内败血症与静脉导管留置位置有关的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表皮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克雷伯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肠球菌

11.坏死性皮疹症见于:( )

A.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

B.产检杆菌败血症

C.铜绿假单胞杆菌败血症

D.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E.厌氧菌败血症

12.宿主对微生物感染的全身反应称为:( )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变应性亚败血症

13.下列败血症病死率最高的是:( )

A.金葡菌败血症

B.绿脓杆菌败血症

C.脆弱类杆菌败血症

D.大肠杆菌败血症

E.念珠菌败血症

14.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常发于:( )

A.烧伤后

B.口腔感染

C.肺部感染

D.血液病过程中

E.不洁流产和外伤后

15.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肠道菌群,引起葡萄球菌肠炎或真菌性肠炎,称做:( )

A.重复感染

B.隐性感染

C.潜在性感染

D.二重感染

E.再感染

16.下列诱因中,易致新生儿败血症的是:( )

A.母乳喂养不定时

B.人工喂牛奶

C.未定期洗澡

D.吸入感染羊水

E.及时更换尿布

17.治疗败血症的关键是:( )

A.充足的营养和维生素

B.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C.适量输血、血浆和白蛋白

D.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E.肾上腺皮质激素解除毒血症症状

18.使用抗毒血清治疗发生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 )

A.氢化可的松

B.去甲肾上腺素

C.抗毒素

D.细胞免疫促进剂

E.扑尔敏

19.引起深部真菌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新型隐球菌

B.念珠菌

C.曲霉菌

D.放线菌

E.毛霉菌

20.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属于:( )

A.血浆凝固酶

B.肠毒素

C.神经氨酸酶

D.胞壁酸

E.脂多糖

2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特征应除外:( )

A.多见于男性,病前一般情况良好

B.原发病灶以呼吸道感染及皮肤黏膜为主

C.急起发热、寒战、高热

D.关节症状明显,皮疹形态多样化,易发生迁徙病灶

E.感染性休克较多见

22.下列症状中,不属于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的是:( )

A.寒战、高热

B.关节痛

C.皮疹

D.急性肾损害

E.肝脾肿大

23.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酶和毒素不包括:( )

A.血浆凝固酶

B.α 溶血素

C.杀白细胞素

D.内毒素

E.肠毒素

24.治疗败血症抗菌药物的适用原则应除外:( )

A.早期、足量、杀菌剂为主

B.一般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C.治疗败血症的疗程一般不少于3周

D.临床诊断败血症先要通过血培养明确病原菌后,再根据药

敏试验使用抗生素

E.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

25.容易产生血栓性静脉炎与黄疸的败血症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B.绿脓杆菌败血症

C.脆弱类杆菌败血症

D.大肠杆菌败血症

E.念珠菌败血症

26.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最常见的迁徙性损害是:( )

A.脑脓肿

B.肝脓肿

C.肺脓肿

D.皮下脓肿

E.骨髓炎

B型题

第27~30题

A.回归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消耗热

E.弛张热

27.体温持续在40℃左右,一天内体温波动在1℃内是:( )

28.短期发热持续1天至数天,间歇体温正常1天至数天后高热又重复出现是:( )

29.24h体温波动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是:( )

30.24h体温波动于高热和正常之间是:( )

第31~34题

A.甲硝唑

B.两性霉素B

C.哌拉西林

D.青霉素(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

E.头孢他啶

31.绿脓杆菌败血症首选:( )

32.肠球菌败血症首选:( )

33.厌氧菌败血症首选:( )

34.真菌败血症首选:( )

第35~38题

A.脆弱类杆菌

B.产碱杆菌

C.白色念珠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大肠杆菌

35.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36.厌氧菌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37.真菌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38.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C型题

第39~42题

A.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B.大肠杆菌败血症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9.常以皮肤疖肿及化脓性感染为原发灶:( )

40.引起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

41.常在早期发现感染性休克及DIC:( )

42.易发生迁徙性脓肿及多发性脓肿:( )

第43~46题

A.氯林可霉素

B.泰能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43.治疗厌氧菌败血症的是:( )

44.治疗大肠杆菌败血症的是:( )

45.治疗金葡菌败血症的是:( )

46.治疗念珠菌败血症的是:( )

第47~50题

A.厌氧菌败血症B.肠球菌败血症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47.易并发心内膜炎的是:( )

48.易出现血栓性静脉炎与黄疸的是:( )

49.经生殖道入侵较常见的是:( )

50.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是:( )

第51~54题

A.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

B.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51.肠球菌败血症治疗用:( )

52.MRSA败血症治疗用:( )

53.念珠菌败血症治疗用:( )

54.脆弱类杆菌败血症治疗用:( )

X型题

55.真菌败血症的特点为:( )

A.常有基础病,多在严重疾病的后期,常为医院内感染

B.低热,病情进展缓慢,多个脏器可见转移病灶

C.临床毒血症症状可被原发病和伴发的细菌感染所掩盖

D.预后良好

E.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

56.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

A.双峰热,相对缓脉多见

B.致病菌常由泌尿生殖道、肠道、胆道入侵

C.迁徙病灶常见

D.中毒性休克多见

E.易发生迁徙性脓肿

57.厌氧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是:( )

A.常有原发的基础病,多为混合感染及医院内感染

B.最多见的致病菌为脆弱类杆菌

C.易并发血栓性静脉炎及迁徙性脓肿

D.预后良好

E.易并发肺炎,婴幼儿患者尤为常见

58.下列情况属于SIRS的有:( )

A.Sepsis

B.急性胰腺炎

C.严重创伤

D.严重灼伤

E.严重缺氧

59.关节症状多见于:( )

A.革兰阴性球菌败血症

B.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C.产碱杆菌败血症

D.真菌败血症

E.厌氧菌败血症

60.关于老年人败血症正确的有:( )

A.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多见

B.多继发于肺部感染

C.易并发心内膜炎

D.由压疮入侵者少见

E.预后差

二、简答题

1.败血症的定义是什么?

2.引起败血症的病原有哪些?

3.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4.败血症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C 3.D 4.E 5.C 6.C7.E 8.B 9.E 10.D 11.C 12.D13.B 14.E 15.D 16.D 17.D 18.A19.B 20.E 21.E 22.D 23.D 24.D25.C 26.C 27.C 28.A 29.E 30.B31.E 32.D 33.A 34.B 35.E 36.A37.C 38.D 39.A 40.C 41.B 42.A43.C 44.B 45.B 46.D 47.B 48.A49.C 50.B 51.C 52.A 53.D 54.D55.ABCE 56.CE 57.ABCE 58.ABCDE 59.AC 60.BCE

简答题

1.败血症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

2.引起败血症的病原有: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细菌、厌氧菌、真菌及其他。

3.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有:毒血症症状、皮疹、关节症状、肝脾轻度肿大、迁徙性损害等。

4.败血症主要应与变异性亚败血症、伤寒、粟粒性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相鉴别。

四、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病原学

诊断和鉴别

一、选择题

A型题

1.食物中毒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食物中毒均无传染性

B.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种

C.食物中毒病程有自限性,不会引起死亡

D.食物中毒后都可产生免疫力,罕有重复发病

E.预防接种可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2.能引起传染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是:( )

A.沙门菌

B.葡萄球菌

C.肉毒杆菌

D.变形杆菌

E.产气杆菌

3.沙门菌导致食物中毒预后最严重的致病菌是:( )

A.鸭沙门菌

B.鸡沙门菌

C.病牛沙门菌

D.猪沙门菌

E.鼠伤寒沙门菌

4.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沙门菌

B.葡萄球菌

C.变形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致病性大肠杆菌

5.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预后最严重的致病菌是:( )

A.沙门菌

B.葡萄球菌

C.肉毒杆菌

D.变形杆菌

E.副溶血性弧菌

6.男性,24岁。进食海产品,餐后4h突然发热、剧烈腹痛、腹泻、呕吐,解大便十余次,血水样,偶有黏液血便,无里急后重。体检:轻度脱水征,Bp12/8kPa,腹软有压痛。实验室检查:镜检WBC5~8/HP,RBC10~25/HP。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霍乱

B.副霍乱

C.沙门菌食物中毒

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E.细菌性痢疾

B型题

第7~11题

A.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B.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C.肠出血大肠埃希菌

D.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157∶H7

7.引起婴儿腹泻的病原菌:( )

8.引起旅游者及婴儿腹泻的病原菌:( )

9.引起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 )

10.引起类似菌痢临床表现的病原菌:( )

11.导致血性腹泻或伴溶血性尿毒症的病原菌:( )

X型题

12.毒素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是:( )

A.肠毒素引起

B.有传染性

C.无传染性

D.呕吐、腹泻

E.多有发热

1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是:( )

A.发病突然

B.时间集中

C.潜伏期长

D.集体发病

E.发病者进食同一食物

14.神经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是:( )

A.洗胃

B.腹泻剂

C.清洁灌肠

D.抗血清治疗

E.应用抗生素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感染性腹泻?

2.简述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A 3.E 4.A 5.C 6.D 7.D8.A 9.C 10.B 11.E 12.ACD 13.ABDE 14.ABCD

简答题

1.感染性腹泻是指由于细菌、毒素或病毒造成排便次数增多,并呈不同程度的稀便。常常伴有肠痉挛所致的腹痛。

2.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是由于细菌、毒素或病毒等造成肠黏膜分泌旺盛、水分吸收减少或全不吸收及肠蠕动亢进导致腹泻,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

和治疗

一、选择题

A型题

1.4岁儿童,发热、头痛、嗜睡4天,于7月22日就诊。血象:WBC15×109/L,N0.85%,L0.15%。脑脊液:细胞总数100×106/L,多核细胞占70%,蛋白质0.6g/L,糖3mmol/L,氯化物12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脑型疟疾

2.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 )

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

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

C.抽搐发作程度

D.皮肤淤点及淤斑

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

3.5岁患儿,8月4日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体温40.5℃,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跳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透明色,白细胞数88×106/L,多核0.6,单核0.4,葡萄糖2.7mmol/L,氯化物118mmol/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痢疾

B.结核性脑膜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虚性脑膜炎

4.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白细胞200×106/L,葡萄糖2.8mmol/L,蛋白1.0g/L,氯化物120mmol/L。考虑为:( )

A.病毒性脑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虚性脑膜炎

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

5.乙脑与中毒性菌痢的区别在于:( )

A.乙脑起病相对于中毒性菌痢较慢

B.中毒性菌痢常在24h内出现高热、抽搐、昏迷

C.中毒性菌痢常有中毒性休克

D.乙脑常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异常

E.作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大便有鉴别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