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第2辑传染科)
19083700000007

第7章 基础知识(3)

病例分析题

(1)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诊断依据:4岁患儿,夏季发病,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瞳孔小,脑脊液压力增高,提示有脑水肿,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

(2)脑脊液压力稍增高,细胞数轻度升高,生化正常。多见于病毒性脑炎。

(3)治疗方案:①降温:降低室温,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②治疗脑水肿:用甘露醇注射液1.0/kg,每日3~4次,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给氧。④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稳定。⑤ 对症处理。

六、狂犬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

A.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B.咽肌痉挛

C.恐水为本病特征,每例都有

D.阵发性抽搐

E.前驱期可有低热,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通路上有痒、麻等异样感觉

2.狂犬病的治疗,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狂躁时用镇静剂

B.减少光、风、声等刺激

C.立即注射狂犬疫苗

D.维护心血管和呼吸功能

E.发病后严格隔离患者,防止唾液污染

3.男性,30岁,被家犬咬伤左腿,家犬外观健康,下面处理中错误的是:( )

A.患者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B.立即击毙家犬,烧毁或深埋

C.患者注射狂犬疫苗

D.立即彻底冲洗伤口、消毒

E.捕捉家犬,隔离观察2周

4.狂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下面处理错误的是:( )

A.尽快用0.1%苯扎溴铵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

B.尽快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

C.冲洗后用70%乙醇擦洗

D.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E.缝合及包扎伤口

5.人狂犬病的预后是:( )

A.多数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少数人可治愈

B.通过积极抢救大多数患者能治愈

C.病程迁延不愈,病死率极高

D.重症病死率高,轻症预后良好

E.患者一般于3~5天之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6.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

A.硬脑膜炎

B.软脑膜炎

C.急性弥散性脑脊髓膜炎

D.急性局限性脑实质炎症

E.急性弥漫性脑实质炎症

B型题

第7~10题

A.脊髓灰质炎

B.病毒性脑膜脑炎

C.类狂犬病性癔症

D.狂犬病

E.破伤风

7.极度恐怖,恐水,怕风:( )

8.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

9.精神兴奋,喉部紧缩症,不能饮水,但无流涎、发热,暗示后可缓解:( )

10.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 )

X型题

11.狂犬病的诊断依据是:( )

A.与狂犬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B.荧光抗体法检查分泌物中有病毒抗原

C.患者出现恐水、怕风、兴奋、大量流涎等症状

D.咬人动物肯定有狂犬病

E.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及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减少

12.以下人员应进行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 )

A.被来路不明的狗、猫等所咬伤者

B.咬人动物已被击毙,其脑组织未能进行检查者

C.医护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患者唾液污染者

D.被吸血蝙蝠咬伤者

E.被狼等野兽咬伤者

13.被疑似狂犬咬后的正确处理是:( )

A.被咬伤口配以肥皂水和0.1%苯扎溴铵彻底冲洗

B.伤口深,有合并感染或污染时,给予破伤风注射及适当的抗菌药物

C.先观察被捕获的病犬取其脑组织作检查,经证实为狂犬病,再行接种狂犬疫苗

D.对被咬伤者接种疫苗

E.缝合包扎伤口

二、简答题

1.狂犬病毒进入人体是如何引起发病的?

2.人被犬等可疑动物咬伤后的伤口处理。

3.试述狂犬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依据。

4.试述狂犬病的治疗原则。

5.被狗咬伤后如何进行疫苗接种。

6.如何应用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血清?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C 3.E 4.E 5.E 6.C 7.D8.E 9.C 10.A 11.ABCD 12.ABCDE 13.BD

简答题

1.狂犬病毒自皮肤或黏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先在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然后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病毒再沿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然后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波及整个CNS。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随后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器官组织。病变造成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

2.伤口处理: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季胺类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两者不可合用)。冲洗后用70%乙醇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应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要注意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

3.依据有被狂犬等病兽咬伤或抓伤史。有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咽肌痉挛,或怕光、怕声、多汗、流涎和早期咬伤处出现麻木、感觉异常等,给病人做扇风、饮水试验,可诱发咽喉痉挛,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有赖于检查病毒抗原、病毒核酸或尸检脑组织中的内基小体。

4.发病后无有效治疗方法,以对症综合治疗缓解症状为主,包括:①严格隔离患者,防止唾液污染,尽量保持患者安静,减少光、风等刺激,狂躁兴奋时用镇静剂。②加强监护治疗,包括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其他对症处理。

5.狗咬伤后的治疗原则是暴露后预防:国内多采用地鼠肾细胞疫苗,每次2ml,于0、3.7、14和30日完成,如严重咬伤,可全程注射10针,于当日至第6日,1针/日,随后于10、14、30、90天各注射一针。

6.免疫球蛋白注射: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HRIG),用量为20U/kg,马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简称抗血清)为40U/kg,总量一半在伤口周围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剂量做臀部肌内注射。马抗血清注射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过敏者可用脱敏注射。

七、流行性感冒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B.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重

C.甲型流感易发生变异

D.传染性强

E.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2.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B.动物亦可能为主要的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C.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D.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

E.乙型流感多为散发感染

3.确诊流行性感冒的方法有:( )

A.发病季节

B.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重

C.病毒分离

D.补体结合试验

E.血凝抑制试验

4.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的是:( )

A.全身症状重

B.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或不明显

C.轻型患者,症状与普遍患者相似

D.肺外并发症多见

E.年幼或年老患者,有基础疾病或免疫低下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

B型题

第5~10题

A.疱疹病毒

B.黄病毒

C.棒状病毒

D.正黏病毒

E.副黏病毒

5.水痘病毒属于:( )

6.狂犬病毒属于:( )

7.乙型脑炎病毒属于:( )

8.麻疹病毒属于:( )

9.腮腺炎病毒属于:( )

10.流感病毒属于:( )

X型题

11.流感的治疗包括:( )

A.支持治疗

B.服用解热镇痛药物

C.儿童患者可应用阿司匹林解热镇痛

D.应用金刚烷胺有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E.有效控制继发细菌性肺炎

12.对于金刚烷胺治疗流感,正确的是:( )

A.有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B.缩短临床发热时间,减轻症状,加速疾病恢复

C.有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

D.对乙型流感病毒无作用

E.老年患者剂量加倍

13.对流感的预防,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尽可能隔离患者

B.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众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

C.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疫苗

D.对易感人群及尚未发病者可予金刚烷胺预防

E.每年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补充或更换疫苗的抗原组成

14.流感病毒的临床特点有:( )

A.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重

B.呼吸道症状轻

C.年幼及老年患者病情可持续发展

D.流感病毒肺炎抗生素治疗无效

E.流感病毒肺炎X线检查呈双肺弥漫性结节阴影,痰培养有

流感嗜血杆菌生长

二、填空题

1.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变异,最常见于____。

2.金刚烷胺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____及____,____剂量应减半,且该药仅对____有预防作用。

三、简答题

简述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E 3.C 4.D 5.A 6.C 7.B8.E 9.E 10.D 11.ABDE 12.ABCD13.ABCDE 14.ABCD

填空题

1.甲型

2.眩晕、共济失调、老年患者、甲型流感

简答题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1)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解热镇痛药物的应用和支持治疗。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致命的Reye综合征。对继发细菌性肺炎严格有效控制。

(2)病原学治疗:尚无特效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胺有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之作用,但对乙型流感病毒无作用。其中甲基金刚烷胺副作用较轻。

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一、选择题

A型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 )

A.新的冠状病毒

B.新的腺病毒

C.肺炎衣原体

D.支原体

E.病因尚不清楚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是:( )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密切接触传播

D.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

E.经血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象检查,正确的是:( )

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B.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增加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增加

E.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流行病学资料中,发病前几周内曾

到过疫区,或接触过病人,或接触过患者标本:( )

A.发病前1周

B.发病前2周

C.发病前3周

D.发病前4周

E.发病前5周

5.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机理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患者CD4升高,CD8下降

B.患者CD4下降,CD8升高

C.患者CD4升高,CD8升高

D.患者CD4下降,CD8下降

E.患者CD4、CD8无变化

6.SARS的首发症状通常是:( )

A.肌肉酸痛

B.头痛

C.发热

D.咳嗽

E.休克

7.病人出下列情况,应诊断为重症SARS,该情况为:( )

A.高热,T>39℃

B.严重脱水

C.低氧血症

D.既往有低血压

E.合并牙龈炎

8.糖皮质激素可应用于出现了何种症状的SARS病人:( )

A.出现ARDS

B.转氨酶明显升高

C.病程超过3周

D.发热超过40℃

E.48h内肺炎进展达到30%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要点。

2.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指征。

3.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原则。

4.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

三、病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1岁,学生,10天前曾到北京旅游。因发热2天于2003年5月6日入院。体温在39℃左右,伴头痛及全身酸痛,全身乏力,轻度腹泻为稀便,一日2~3次;干咳,时有胸闷,自觉有呼吸困难。听诊:两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少许湿啰音。血常规:WBC3.6×109/L,N0.65。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有斑片状阴影。

问题:

(1)本例应考虑什么诊断?

(2)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3)其治疗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