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哲学
19084300000024

第24章 医学的本体(11)

(三)同化与异化辩证关系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了解和认识人体生命过程中同化与异化辩证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病人和社会人群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以维护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对病人而言,除必要的药物、手术、仪器治疗之外,不能忽视其饮食结构造成机体新陈代谢失衡对疾病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疾病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对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对健康人群来说,针对现代社会摄入大大超过消耗的饮食方式,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改变其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对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保持机体健康同样不可或缺。

四、遗传与变异

(一)遗传与变异是人类进化生物学机制中的基本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之所以必然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其根源就在于事物内部。除包含肯定自身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对立的、否定自身存在的因素,而后者常常是预示事物前途的新事物的萌芽。如果事物没有存在差别的、不均衡的对立面,就不会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会有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演变过程。在生物学机制中,决定人类进化发展基本矛盾中的两个对立的因素即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体内部蕴含的维持自身性状存在的因素,其作用是促使原有物种的代代繁殖和延续;变异是生物体内部蕴含的否定、改变自身性状的因素,其作用是促使原有物种的进化、发展和新物种的产生。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决定物种性状的根本因素是基因(DNA有机分子上的各个片断),特定的基因通过形成相应的酶,来催化代谢反应,并由此决定相关的性状。遗传物质——基因既能决定、保持物种性状的代代延续,又能通过变异改变原有物种的性状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然后再通过遗传将变异的成果巩固下来。可见,生物体基因本身既具有保留父代性状的遗传性质,又内含着通过基因突变、促使子代性状发生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性质。

(二)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

1.遗传与变异相互对立

遗传与变异两者在对生物性状的作用上,具有保留与改变、静态与动态的相反性质。遗传是生物性状的保留,是生物进化中相对静止、稳定的状态;变异是生物性状的改变,是生物进化中运动、变更的状态。就总体而言,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稳定是相对的,因而随外界环境的变化,物种的变异、生物的进化应具有绝对性,遗传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遗传与变异相互统一

遗传与变异既相反相成、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又相互作用共存在于生物进化的整个过程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其中,遗传是过去生物物种变异的结果,又为以后的物种变异奠定基础;而变异不是对原有物种性状的简单全盘抛弃,而是在遗传、继承原有物种性状基础和前提下的变异,变异的内容仅仅是针对原有物种性状中不适应环境的方面和因素,而对其生存还具有合理性的因素则予以了保留,从而使变异物种与原遗传的旧物种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没有遗传,变异的成果不能巩固、保存,变异将失去意义;而没有变异,物种永远静止、固定不变,生物的进化发展无从谈起,也并非遗传的应有之义。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地位总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而物种的存在状态是由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所决定的。当遗传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生物体保持原有的性状不变,此物种将代代延续;而当变异的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特定生物体的性状将发生改变,出现新旧物种的更替。一般说来,遗传与变异双方的主次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通过动态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遗传-变异-遗传的不断交替进行,由此推动着生物物种的进化和发展。

(三)遗传、变异、环境与疾病

1.遗传、变异与环境

就生物进化而言,遗传与变异这对矛盾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都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适者生存、自然淘汰,任何物种的遗传基因以及由此决定的生物性状都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选择。而环境选择保留或淘汰的标准仅仅在于:此物种的基因是否有利于生殖、繁衍。如果物种遗传物质中基因编码所决定的性状特征在当前环境中不利于其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将通过基因的变异,被淘汰、消失,代之以适应环境需要的新的基因、新的性状、新的物种。一个物种的基因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相应的生物性状为何如此?以及物种的进一步进化发展将遗传保留、变异淘汰哪些基因和相关的生物性状,都可以从环境因素中找到端倪。

为此,我们可以说,遗传性基因造成的疾病易感人群,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的作用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还与外界环境的诱导密切相关,基因与基因表现之间的差异就是最好的证明,那种“基因决定论”观点的片面性在于,过分夸大了基因本身的作用,忽视、否认了环境因素对基因的制约和影响。

2.遗传、变异与疾病

疾病与基因的遗传和变异有关。就基因遗传方面来看,现代医学揭示了:在人类数以万计的各种疾病中,真正与遗传无关的疾病数量很少,大多数疾病与人类或个体的遗传因素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联系,迄今为止,已发现了数千种单基因遗传疾病。遗传基因与疾病的联系从人类群体的角度看,也是环境筛选的结果。自然环境选择不指向健康、疾病和衰老,而只针对生存、繁殖,它很难清除有害的隐形基因,淘汰的仅仅是不利于生殖的基因及其相关性状,而与是否患病无关;相反,某些患病基因由于适应当时环境的生存和繁殖,仍会得到长久的保留和扩散。例如,镰状细胞基因及其相关性状,虽然可以使人患镰状细胞贫血,但这类个体对疟疾的抵抗能力较强;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反映了灾荒、饥饿等恶劣生活环境下耐饥饿型基因对促进人类生存的作用,只是随着环境变化、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食物的充足、过剩,使机体来不及改变相应的基因以适应新的饮食结构,从而才造成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现代文明病的发生。

就基因变异方面而言,个体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环境污染对机体的刺激及机体的易感性、敏感性因素的影响,促使其遗传基因发生变异同样会引发疾病,这也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例如,孕妇接触放射性、化学性有毒物品或服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胎儿染色体的变异、畸形;各种不良环境因素与个体的易感性结合,可导致机体细胞染色体的突变,引发癌症等疾病。

五、动态与稳态

(一)生命有机体动态和稳态的概念和形式

1.生命有机体动态和稳态的概念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人的生命有机体亦然。动态是生命有机体的本质表现,是人体内环境诸因素之间、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稳态是生命有机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体内环境诸因素之间、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特殊状态。19世纪法国着名生理学家贝尔纳认为,内环境的恒定是自由和独立的生命赖以维持的条件。1926年,坎农首先提出“内稳态”一词。坎农解释说,内稳态并没有某物是稳定的、不变的和停滞不动的意思,而是指一种条件——一种可能是变化的但又相对恒定的条件。

2.生命有机体动态和稳态的形式

机体动态表现方式包括自然、社会、心理等多种运动变化形式。

(1)机体的自然运动形式。人体的生命运动是自然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它集自然界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各种运动形式于一身,是各种自然运动形式的统一体。人体中的机械运动是大量存在的。呼吸中膈肌肋间肌的交替运动,血液循环中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消化中胃肠的蠕动,肢体活动中骨骼肌的牵拉,如此等等,都是机械运动。将人体视为机器是不对的,但人体内不能没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中的声、光、电、磁、热等运动形式在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着。一切器官、细胞和生命活动都伴随着电现象。如今,通过脑电、心电、肌电、胃电、子宫电、视网膜电等的检测来协助诊断疾病的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有电就有磁。地磁、太阳磁可以通过人体的生物磁场而影响机体的功能和代谢。人体内发生的各种声音如心音、呼吸音、肠鸣音等,对它们的测定,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代谢的每一过程都包含着复杂的化学反应。

所以研究人体内的化学运动,对于揭示生命的本质、病理本质及其生物学表现的机理,都具有重大意义。

(2)机体的社会、心理活动形式。人的生命运动与其他事物的运动的本质的区别,是除了自然运动形式以外,还有更重要的活动形式,即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活动是人的生命的基本表现形式。人的心理活动是人特有的活动形式,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其他运动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内环境,对人的健康状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生命有机体动态和稳态的关系

生命的动态过程是无条件的。生命体是个开放的系统,自身的运动、与外环境的物质交换一刻不停。离开这种运动状态,就没有生命可言。稳态是动态的一种特殊形式,稳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通过动态来实现的。

动态和稳态是相互包含的,稳态之中存在着动态的因素,动态之中存在着稳态的成分。无论是机体的动态还是机体的稳态都不是单一的、固定的状态。没有脱离动态的稳态,也没有脱离稳态的动态。稳态或者是动态仅仅是指它们在生命运动中以何种形式表现而已。

动态和稳态是相互转化的,当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动态和稳态的地位会发生转化。当稳态系统中增加或减少某一因素,或者是改变某一因素的强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可能破坏原来的状态,转化为动态。

机体的平衡因素和不平衡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机体动态和稳态的相互转化。

正是由于兴奋和抑制、收缩和舒张的矛盾运动或不平衡,才形成了心脏的跳动,而动脉和静脉各部分血压的不平衡才形成了毛细血管的有效滤过压,从而使物质交换得以进行。生命活动中各种运动过程处于不平衡的变化之中,才能相互调节,从而构成了整体的、有条件的动态平衡。所以,坎农指出,适度的不平衡是维持机体真正平衡的必要条件。机体中许多这样的平衡和不平衡的相互作用,贯穿着生命过程的整体,生命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动态-稳态-动态,对立统一的、延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近代科学史上,在动态与稳态的关系上,曾经产生过两种不正确的观点。一种认为只有稳态才是正常状态,而动态则意味着紊乱,是暂时的、不正常的状态;另一种则认为机体总是处于绝对的动态过程中,稳态是不正常的状态。这实际上是不理解动态和稳态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两者割裂开来,而不是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

(三)动态与稳态辩证关系的临床意义

1.机体稳态的数量范围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

生理状态包含着一系列维持其性质、状态稳定的生理生化的数量界限和范围。

例如,人体血液中葡萄糖3.9~6.1mmol/L(65~110mg/dl)之间,尿素氮3.6~14.2mmol/L(5~20mg/dl)之间,血pH值7.35~7.45之间,总胆固醇2.84~5.68mmol/L(110~220mg/dl)之间等等。另外,不同的疾病也有相应的保持其疾病状态的数值范围。如正常的心率是60-100次/分,小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超过100次/分则为心动过速;胰腺炎与胆石症的血清淀粉酶测定,前者超过500单位,后者则在500单位以下。为此,了解、掌握保持机体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不变的数值范围和限度,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诊断疾病。

2.生命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临床诊治的动态性原则

生命在于运动,动态是生命得以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本质,人的生理与病理过程都是如此。所以,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只有着眼于疾病的发展和演变,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修改、调整诊断与治疗的方案,才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机体动态与稳态的统一决定了临床治疗的动静结合原则

由于机体的稳态、平衡状态要通过其内部诸要素的动态相互作用实现,因此对疾病的治疗,应坚持“动”为主导、动静结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促进机体恢复生理的动态平衡。例如,对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风湿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静养、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以帮助机体战胜疾病;而在非活动期,对全身和心脏代偿功能尚好的病人,应指导他们进行适当的活动,以改善心脏功能状况,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