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哲学
19084300000035

第35章 医学认识客体的一般问题(2)

走进病人的语境。病人的语境依赖于处境。某个信息对一个人可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另一个人可能不会引起任何兴趣。对科学家来说意义重大的科学进展对其他人而言不过是一条消息。也就是说,共同的语境与具体处境有着密切关系。不能走进病人的语境,医患之间就没有对话的基础。

重视病人体验。现代医学的危机表明,病人方面的主观体验常常被当成不可靠的“软性数据”而在本质上遭到轻视,医生们有意无意地对实验室检查、X线报告之类的硬性的指标情有独钟。重视病人的体验是人文的和人性的视角,它能够为了解病人的特殊情形提供可贵的见解;而忽视病人对疾病体验的描述就是忽视疾病本身。

审视治疗目标。对于慢性病人或目前无法治愈的病人的治疗目标,应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中心,帮助病人恢复个体整体性,帮助病人恢复自信心和建立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治疗有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而意味着照料病人,或者意味着病患和死亡痛苦的减轻等。

(二)病人心理

病人心理是病人在疾病过程的特定境遇中形成的具有病人角色特征的病人意识活动。其表现多种多样,如依赖性增强,被动性加重,行为幼稚化,要求别人关心自己;主观感觉异常,对脏器活动的信息特别关注,常有不适之感;易激惹,情绪波动大,易发怒,易伤感;遇事易发火,事后又懊悔不已;焦虑、恐惧反应及抑郁情绪相当常见,经常处于痛苦的“思考”状态;病人惧怕病痛,惧怕疾病过程,惧怕诊疗失误,担忧失去健康,担忧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担忧家人在各方面受牵累、惧怕伤残,惧怕死亡;害怕孤独,患病后特别思念亲人,希望有人陪伴身边;猜疑心加重,重病人常察言观色,捕捉只言片语推断自己的病情是否被隐瞒;自卑感加重,特别是慢性病人、伤残病人。

病人心理反应内在机制是病人心理应激、病人心理期盼、病人的心理问题等等。

1.病人心理应激

病人心理应激是指病人在应激源的作用下出现的心理紧张状态及由此引起的生理方面、病理方面的改变。病人心理应激的应激源主要是疾病带来的躯体征状、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活事件。病人对疾病及其预后的认知和评估,在病人心理应激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病人的心理应激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基本作用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

第一,决定一部分疾病是否发生。在分析这部分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时,常常可以观察到心理应激和生物因素在相互起着作用,但心理应激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或主要诱因。例如在神经官能症、反应性精神病中,心理应激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在精神分裂症、某些脑器质性精神病中,心理应激则是主要诱发因素。由于心理应激致病因素直接或首先作用于脑,病理改变主要在脑,所以各种心理过程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行动等都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自我意识也可以发生障碍,不能理解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致使各种心理活动发生紊乱,生理和心理的统一性遭到破坏,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和躯体征状。

第二,影响一部分疾病的程度和表现。这部分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物理、化学或生物性的,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大脑以外的躯体各系统器官。心理应激在发病机理中也起着程度不等的作用,其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的疾病就称为心身疾病。这部分疾病的病人的临床症状或多或少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病人在得悉身患不治之症时有恐惧感,有时甚至产生多疑、思维混乱等精神症状。即使致病因素中未发现明显的心理因素,病人因感染、中毒或发热影响大脑功能时,也会出现意识模糊、恐惧情绪、视听幻觉或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

第三,影响一部分疾病的进程和转归。在这部分疾病过程中,病人的个性特征和对疾病的主观评价所造成的心理应激影响着疾病的进程。例如,一事故引起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因对外伤及其后果全无心理上的准备,一旦面临困难处境,如住院费问题、残废问题、工作前途问题,便会产生复杂的心理状态,诸如焦虑、急躁、苦闷等消极情绪就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延缓其愈合过程。术前有轻度焦虑者,反应病人心理适应能力正常,对手术效果产生好的影响;如焦虑严重,反映病人心理高度紧张,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病人并无焦虑主诉,却有心悸、出汗等症状,这是强压内心恐惧的表现,会影响术后的心理适应。还有些病人,对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及康复的过程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常引起严重的身心反应。手术前后病人消极的或负性的心理活动常常影响病人整个身体的机能状态,成为手术不能顺利进行,出现并发症或推迟创口愈合和延缓机体康复的重要继发性病因。

面对病痛中亲人,病人家属也有一个心理应激的产生到适应的过程。家属的心理应激的制约因素是与病人的亲密程度、病人所患疾病的性质及预后、家属本人的文化素质、人性取向、病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家庭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的。

2.病人心理期盼

病人的心理期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是在疾病条件下人的生理的、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病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是病人意识倾向性的基础。因此,我们只有真正了解病人的心理期盼,才能更好地理解病人,为病人服务。

马斯洛将正常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病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首先是击退病魔对生命安全的威胁;其次是解除疾病日常生活的侵扰,恢复机体健康。这种在正常人需要的基础上、患病的条件下的本能的需要,可以分解为八个方面的心理期盼:期盼接诊医生像自己友善的朋友,是有责任心、同情心、可以信赖的人,最重要的是能够有从病人的处境去考虑问题的心态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人医生;期盼医生具有精湛的医学技能,和蔼耐心周全地诊察,尽早明确诊断;期盼较好的医疗条件;期盼检查和治疗时保证生命安全、避免痛苦;期盼能够获得疾病的性质、疾病的进程、疾病的预后等相关信息;期盼能够得到医护人员周到的关怀和照顾,获得医护人员重视;期盼早日康复;期盼自己的医疗支出公正明了。

3.病人的心理问题

病人的心理问题是病人适应疾病环境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临床上病人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可归为六类:第一,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例如高热时的意识模糊、定向不全、思维不连贯、情绪恐惧等;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的易激惹、失眠、情绪的兴奋和抑郁等;伤寒时的多疑、淡漠、听幻觉和被害妄想等。第二,治疗所致的心理表现,例如利血平可导致忧郁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可导致欣快状态,心脏手术后经常发生谵妄状态等。第三,导致机体病变的心理问题,例如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很容易使人致病,A型性格者患冠心病的比例特别高。第四,对疾病的心理反映,例如焦虑、忧郁、绝望等,并形成形形色色的心因性症状。第五,对治疗或治疗环境的心理反应,例如高大的建筑、复杂的仪器、静谧的病房,既可以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也能让病人感到陌生、恐怖或孤独。第六,精神疾患的心理失常,例如癔病患者的“病理性说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等等。

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心理问题。患躯体疾病的病人一般多为被动依赖、敏感自卑、主观猜疑、忧郁自怜、焦虑恐惧、灰心绝望、感知异常、易激惹,常有孤独感、惯性心理等等;患心理疾病病人的心理问题一般多为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语言障碍、意识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人格障碍等等。

4.病人(家属)的心态

这里的病人(家属)心态,特指与人性相关的心理活动。病人(家属)的良性心态具有以下特征:认同这样一个伦理前提,即每一个有良知的医生都希望治好他的病人,但医生不是万能的。在遇到麻烦的时候,病人(家属)能控制负性情绪,不将其投射到医院和医生身上。他们认同这样的事实: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医学无法远离世俗生活,医生无法不食人间烟火,从医作为一种职业无法抹除谋生手段的烙印。他们懂得医患双方是一个共同体,医学的每一个成功都是患者的福音,病魔的每一次得手都是医学的憾事;如果病人(家属)用戒心筑起壁垒,使医生心怀疑虑,被隔断的会是医生向顽症的冲击。他们明白偏激舆论给医生施加压力使医生瞻前顾后,失去的将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在现实社会中,呈恶性心态的病人(家属)并不鲜见。他们将患病的痛苦一股脑投射到医生和医院身上,甚至将医生和医院作为释放他们受到的社会和生活压抑的对象和发泄他们对现实种种不满的渠道。医院管理中的失误、医务人员医德的失范、媒体炒作的失当、某些律师良知的失节,给他们的恶性心态火上浇油。实际上,他们中的一些人,从求医行为一开始,就将医生和医院看作对手,抱定了“病看好是应该的,因为我花了钱;出了问题唯你是问”的恶性心态。恶性心态驱使的恶意扰医行为包括对医生施以恶意的心理压力、人格侮辱、伤害医生的身体、损坏医院财物、发布有悖于事实和科学的信息、利用法律和媒体敲诈医院甚至大出打手酿成血案。

病人(家属)的恶性心态的形成是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性的折射,是病人(家属)恶性行为的内驱力之一,与病人(家属)的人性趋向、文化内涵、社会风气、舆论导向、法治环境的等多种因素交集相关。它是杀伤医患关系,损害医疗质量,妨碍医院运作,毁损病人健康的凶顽。医学对之不能等闲视之。当前应该做到的是,不可片面地理解“病人弱势群体”的提法,加强正面教育和正面引导,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打击三种恶行:医务人员中严重的医德失范、病人(家属)恶意扰医行为和变相敲诈行为。全社会要强调这样一个信念:为医务人员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获益最大的将是病人!

(三)病人认知

1.病人认知的积极作用

病人的认知相对于病人心理而言,是病人意识中较高的层次,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性成分的思维过程,在病人的求医行为、遵医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病人认知活动的性质有两种:一是有利于疾病痊愈的积极作用,二是不利于疾病痊愈的消极作用。病人对心理和生理的关系、对疾病的发展过程、对医患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有利于其机体的抗病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其遵医行为自觉性的唤醒。

2.病人认知偏差

由于病人的年龄、社会经历、文化水平等差异,使得病人在进入诊疗过程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认识。这些认识偏差实际上是一种对疾病过程相关因素的曲解或认知错位,而现实中的结果往往与患者主观认识相差甚远,进而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及自我防御反应。

第一,对疾病过程复杂性的认识局限。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在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患者及其家人很难认同其客观的原因在于疾病过程的复杂性。

对于如个体差异、症状不典型、疾病假象、疾病无症状等表象层次的复杂性难以理解,而对于疾病的内在的复杂性如病因、病理,对于疾病的过程、变化、发展的复杂性等等知识更为缺乏。

第二,对医学水平渐进性的认识局限。医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分支和不同的病种方面,其成熟度不均衡。对相当一部分疾病,医学干预力度有限;甚至对一些疾病束手无策,即使作了对症处理,最终无济于事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而患者及其家人对此缺乏认识。

第三,对误诊误治难免性的认识局限。从医学目前所处的水平而言,诊疗效果具有或然性;从一个医生的成长过程来说,误诊误治具有必然性。临床医生的成长过程,某种意义上是从误诊较多到误诊较少的过程。但是,患者无法认同这一点。

尤其当误诊误治成为现实发生在自己身上时。

第四,对维护自身权利的认识局限。病人懂得维护自身的权利,如知情权、选择权,无论对患者个人还是对医学,都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患者医学专业知识的阙如,在维护患者权利的时候出现认识误差,往往与其根本利益相左。在临床如遇到气管异物的患孩需要立即施气管切开造瘘术,而患孩的母亲因不了解手术的必要性而不同意手术,其结果恰恰是病人最根本的权利——生命权的丧失。